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时辰和五行怎么对应啊?

时辰与五行的关系:申。酉属金。寅、卯属木。辰。戊。丑属土。亥!矗属水,巳,午属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五行代表的对应时辰

  你好,五行代表的对应时辰是:3~9时寅卯辰(辰又代表土)属木、9~15时巳午未(未又代表土)属火、15~21时申酉戌(戌又代表土)属金,21时至次日3时亥子丑(丑又代表土)属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五行各对应哪个时辰?

  五行:金木水火土。   对应的时辰:金属性=申时,酉时   木属性=寅时。卯时   水属性=亥时。子时   火属性=巳时,午时   土属性=丑时、辰时、未时,戌时,

八卦和五行分别对应什么方位

  乾:头,脑,肺.西北方.五行属金兑:口,肺.西方.五行属金离:目,心.南方.五行属火震:足,肝.东方.五行属木巽:骨(腰椎,颈椎,腿等),胆.东南方.五行属木坎:耳,肾,泌尿系统.北方.五行属水艮:手,脾.东北方.五行属土坤:腹,肠胃.西南方.五行属土!

五音指的什么?如何与五行对应?

  五音0172指:宫 、商 !角 、徵 。羽 、 五音对应五行:宫属土 。商属金 、角属木 !徵属火 !羽属水,,

求八卦对应的五行属性~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5603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9616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1733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转载网络: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30407.html 提起太极八卦图、许多人都感到很神秘。至于其中的奥妙!则很少有人能9635说出几分道理来、太极图就是一个圆,里面画着阴阳鱼、八卦图是一个正八边形。每条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如题图),有两条原因妨碍着人们去探讨和认识太极八卦图:一是神秘化观点?认为太极八卦图的道理深不可测,非一般人所5259敢于问津!二是迷信观点,认为太极八卦图是卜卦算命的迷信东西。必须严加禁止,相传太极八卦图!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在“五经”的“周易”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5306八卦的基本理论、它原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是朴素的唯物论、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牵强附会,图谶预测、宣扬万物天定的宿命论观点,使太极八卦掺杂进了唯心主义的内容,涂抹上了迷信的色彩,失5680去了本来的科学意义! 太极八卦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科学遗产。是638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文明的结晶!它不但在古代为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就是在现代也做出极重大的贡献!1930年一月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枣冥王星。旋即有人提出!太阳系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由于冥王星发现不久!5445观测数据还不精确。预测第十颗行星的努力接连遭到了失败、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只有二十七岁的中国人刘子华,下定决心要别开生面,不依靠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去预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刘子华并不是凭空设想?他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他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证明出每一对应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如表)、经过反5422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这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二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叫做“木王星”,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了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论文获得了一致的赞赏!1938年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现代运用太极八卦图、做出的震动世界的伟0099大贡献!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现代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正是在中国的古老的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才触动灵机!一举成功的! 1667年莱布尼兹在法国巴黎参观博物馆,看到了帕斯卡尔的一台加法机、引起他要创造一台乘法机的兴趣、1701年秋末、正当五十四岁的莱布尼兹为创造乘法机冥思苦索!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间收到了他的法国传教士朋友从北京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了很大启发、他居然发现。八卦是象6190形文字的雏形,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八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如下页表)、八卦中的“一”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1”!而八卦中2524的“枣”叫做阴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六四十卦正是从0到63这六十四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位制数形,在数学中八卦属于八阶矩阵、可见!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电子计算机这门现代科学。是有其历史性的贡献的。 1973年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假说”,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恰恰就是受了太极八卦图的启发、才提出这一假说的!原来。1957年苏特兰德发现了环腺一磷!1963年普赖斯发现了环鸟一磷。二者在生命活动及疾病过程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当时戈德伯格从一本朝鲜出版的汉医学中看到太极八卦图。从中得到了很大启发!认为环腺一磷和环鸟一磷,就是体内两种对立的调节系统、与东方医学中的“阴阳”相似。很可能是“阴阳”的物质基础!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阴阳假说”!1981年戈德5855伯格来华访问讲学、对他的假说。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独有的古老的太极八卦图确实有着很宏奥的哲理,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古老的6703太极八卦图对今天的人说来,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太极八卦图究竟是受了什么启发怎么创造出来的、太极八卦图有那些作用、创造出它来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好多问题,至今只有传说和不确切的猜想、而无确凿之实证!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正在叩击现代科学殿堂的大门? 八卦图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3946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科学太极八卦图与技能互相转化原理 科学太极八卦图!描绘了《易经》阴阳理论中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阐述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原理,二者经过比照辉映确是惊人的1432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证明了同是真理必然产生殊途同归的结果。在这里!将《易经》中的阴阳两仪与质能转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较。可以这样认为:阴仪即是基本低能位,阳仪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称为一个阶能位、单一阴仪和阳仪的结合形式是少阳与少阴?也就是单个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构成基本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基本物质粒子--质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导致质量子有两种形式!就是极性不同的正反质量子,如若视少阳为正质量子,少阴就是反质量子,它们是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物质!称谓一重物质,假若宇宙间只有一阶能位和一重物质。那么宇宙的具体模6068式将是少阴和少阳构成的两仪整体结构,上下为少阳,右左为少阴! 阴仪和阳仪的二重结合有四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四象!老阴和老阳不是物质是二阶能位、少阴和少阳是一重物质。四象整体是二阶能位一重物质的混合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二层次物质系统。9768称谓二重物质系统、假8161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质所构成。宇宙的具体模式图象将是四象的整体结构图示, 阴仪和阳仪的三重结合有八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八卦。八卦的整体图示如前所描绘的科学八卦图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别是三阶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阶能位一重物质的离子态物质?兑、离。巽是三种形式4657的三阶一重阳离子、震,坎。艮是1751三阶一重阴离子。其中兑与巽都是阳离子、震2354与艮都是阴离子?但它们的爻位不同互为同性反向的离子、八个卦对称比较!乾和坤不是物质是两种异性无形的三阶能位!兑与艮!震与巽!离与坎都是异性反向的等离子!八卦的整体是十二块阴和十二块阳的三重结合,构成了三阶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三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三重物质系统。如若构成宇宙。其具体模式将如科学八卦图所示,当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与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一一对应!并且高层次物质系统是低层次物质系统经过高层次能位作用达到平衡而创生。例如太阳系就是太阳本身与行星系统之间的能位差构成了太阳系级的能量系统。它们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达到平衡创生1908了太阳系物质系统, 从两仪,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阴仪,阳仪。老阴,老阳!乾、坤都是不同阶次的高低能位,分别可以构成由低阶到高阶的能量系统,少阴,少阳。整体两仪,整体四象!整体八卦是由简至繁的物质系统。兑。离。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质相混合的阴阳离子态所构成,科2310学太极八卦图!图示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奥的大自然发展莼,

天干地支分别对应五行什么啊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2056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0837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0395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先天五行旗怎么对应五行?

  中央戊己杏黄旗----土,   东方青莲宝色旗----木穿   南方离地焰光旗----火   西方素色云界旗----金   北方玄元控水旗----水。

十二生肖对应哪些时辰?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0795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4916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五德与五行如何对应?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五德之说!源于五行理论,春秋时代的邹衍将天下分为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原理揭示历史朝代更迭的规律,开了将五行纳入政治领域之先河、按邹子的理论、黄帝时代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五德相克。改朝换代,后世历代帝王建国、皆沿用五德之说,   把古代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的“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糅合到一起!倡导阴阳五行说!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朝代兴替的原因,6098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随着五行思想的盛行!它被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赋与了浓厚的神秘主8026义色彩?成为两汉纤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     按照五行观念推衍!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即东代表金、西代表木,南代表水、北代表火。中代表土、而古人认为!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物体差不多都是由金和木两物质做成的.     颜色。方位!   东属木!青色。青龙,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西属金、白色,白虎、白9370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属火,红色。朱雀!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属水。黑色!玄武!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以上合称二十八宿。)中属土!黄色。麒麟(这个不确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