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用五行学说指导情志疗法,为什么思胜忧是错误的?

   哪个时辰、,

尚书-洪范 提出的五行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写出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

  我们惯常所说的:“金木水火土”9858是相克的说法!也就是金克木 木克水 水克火等   “土金水木火”是相生、

五行思想与五运六气学说有什么样的关系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吸取了战国以来的阴阳五行思想、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宇宙图式。用以说明他所认识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秩序及其变化规律。在董仲舒的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范畴?天既是整个宇宙,又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主宰者、因此,他的宇宙图式是以天为主。以地。人,阴阳五行为构件构建起来的大厦!具体说来。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结构,天和地是这个结构的轮廓;五行是这个结构的间架;阴阳是运行于这个间架中的两种势力、从空间方面看,木居东方、火居南方,金居西方,水居北方、土居中央,这五种势力、好像是天柱地维,支持着整个宇宙!从时间方面看,五行8107中的四行,各主一年四时中的一时之气:木主春气!火主夏气、秋主金气,水主冬气、这里也出现了行有五而时仅四的问题!董仲舒解释说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这是说!土就是地,本来是配天的!所以它不限于某一行,而兼主四时!这样!四时!四方与阴阳五行扭结为一体,表现出宇宙系统的秩序性和稳定性,《春秋繁露》进一步用阴阳五行来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次序,在董仲9354舒看来。事物的发展取决于阴阳的消长!而阴阳消长的原因又在于五行的运转,他说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为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2000生而间相胜也,这里。官指官能、即功能。五行的运行就是五种功能!其1276方式是广比相生而间相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五行按其次序为:木,火,土。金。水、它们递次相生。因此比相生,而五行相克的情况为:金克木!中间隔水;水克火!中间5304隔木;木克土,中间隔火;火克金、中间隔土。土克水!中间隔金。所以就是间相胜了!显然,五行既1777是运行方式,又具有生杀功能,正因8714为五行的相生和相克。自然界才有四时的代谢。然而、董仲舒并6145没有到此停步。他认为五行关系就是社会伦理的关系。为了为封建的君父尊位2864以及整个封建等级制度寻到理论依据。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阳尊阴卑说,他说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9644随阳而终始。由此就突出丫阳的主导地位。所谓天数右阳不右阴,贵阳而贱阴,于是!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如此。封建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天经地义的了、显然!董仲舒大量地汲取了阴阳五行家的学说!以构建儒家正统思想的大框架,可以说、阴阳五行家给董仲舒提供了素材。而董仲舒反过来改造和完4044善了阴阳五行说?当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罢黜再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时!儒家学说终于争到了它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这标志肴统一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而融合了阴阳五行说的新儒家思想体系,从此彩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达两千年之久。如果说葷仲舒《春秋繁9842露》中的宇宙图式,主要是把阴阳五行说同儒家的王道政治统一起来!那么!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成熟的中医学理沦则是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宇宙图式的代表!秦汉时期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建立时期、《黄帝内经》是其代表著作,《内经》以阴阳(三阴三阳)为宇宙的框架!以人体为主要对象,在《内经》中。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万物依阴阳消7731长和五行转换而兴亡更替;人体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种机能按阴阳五行的配置和特性而分别显现!因此。《内经》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心理和生理现象跟同人类密切的自然事物联系起来!纳人五行的分类系统中:由于自然和人都由阴阳五行相互贯通。《内经》将天地万物与人合为一体!利用天!人之间的某种自然感应、来论证五行系统。经络系统!藏象系统自身的内部联系,以及各个系统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且从事物相互间的动态平衡!去把握天人之间的内在联......余下全文>>?

为什么老一辈的思想是要男孩才能继承“香火”?

  主要还是一个姓氏的问题。总认为只有本家姓才能传承!所以有时候家中只有女孩,老人也会3626招上门女婿?男方入赘后小孩就跟女方姓,他们家的香火就不会断了。这只是单纯的从姓氏来考虑。   其实客观的从血统和基因来考虑的话、生男生女都一样、这跟姓氏完全无关。

道家思想的内容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8039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5050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0697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4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8041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有时也为民间儒者所曲解反注。打着道家反道家,随意剪沾原本。虽然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0492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5939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0652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5181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7915之曰‘道’?6136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 7845“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3587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0173无形无象,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6262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8246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0686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209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馀下全文>> ,

那些不老实的人,狡猾的人思想是什么样的

  先发制人,想到你想的、然后还能想到你想不到的,再然后想着怎么绕回来算计你?

风生水起的错误造句

  景观行业在中国风生水起。也有很多在销售领域做的风生水起资产丰厚,我们。开始风生水起。因风水术数关系!四两需和定一换转名字!更名为司徒定一!从此0106风生水起!风水二字。取其风生水起之意自古以来、家居1580的方位布置!不能不提风水、,

佛教的精髓思想是什么/佛教的精髓思想是什么

有脱离俗世的出离心、有慈爱众生的菩提心、有破除无明烦恼的智慧正见? ,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4271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2633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2415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8310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8444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2007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7201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6843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0309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7010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2165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6478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6814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6641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3346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2269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3714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8842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6256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3000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8732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6476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6419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5023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五行学说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能算准? 以金生水为了例子,众所周知金是不能生水胡

  1。五行学说本身就是错误的。 谁说的、他算权威吗!有什么根据。 2。为什么还能算准? 这就是说、它是对的 3。金生水……、这个确实很难理解、用原意,你也未必满意, 古人。毕竟对一些物理化学现象理解不深、金属加热可以变成液态……古人就理解是金生出的, 举例吧、夏天, 水管外的凝结的水珠!金属0305是最明显的 ,现代人、没有一定的物理知识也不能正确解释!是水蒸9719气在金属都低温下、凝结在表5473面形成水, …… 五行学说,是我们先人对后代的巨大贡献、 至今、不光算命、预测……很多领域也是建立五行。阴阳的理论基础上, 最典7587型的就是中医,中药 五行学说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这些也是错误的。 不用说了吧…… 别被那些!哗众取宠。利欲熏心的 伪学者 、蒙蔽了双眼。 谢绝追问 满意点5114“能解决”。我要声望升13级、谢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