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用生动的图来理解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 侯宝林 郭全宝 ------------ 乙 这回我说段儿相声, 甲 噢,您7622是位艺术家、 乙 不敢当、我是一个演员! 甲 不,您是一位相声9095表演艺术家? 乙 …… 甲 看得出我是干什么的吗、 乙 我看不出来! 甲 咱0933们是一家子! 乙 一家子! 甲 您是艺术家,我是科学家。这不都是一个“家”字吗? 乙 噢、您是7021一位科学家? 甲 你知道中国科学院吗、 乙 您在那儿工作, 甲 从那门口儿走过! 乙 那管什么呀?我当您在科学院工作呢! 甲 什么工作! 乙 研究科学。 甲 你不懂。科6174学院以下分很多研室所:心理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一个所研究一门、你想那么多人研究一门儿、研究出成绩来算谁的, 乙 啊!(对观众)怎么还有这样的思想呢、 甲 都算大伙儿的,那我搁在哪儿。 乙 您不上算。 甲 我跟他们研究不到一块儿。我是个单干户的科学家! 乙(对观众)这位还没到互助组啦、 甲 我研究的不是一门儿。是全门儿,我一个人研究的包括他们所有的各门,我这叫综合科学、 乙 啊。这我不懂、什么叫综合科学! 甲 这么说吧!我所研究的是包罗万象!自从混沌初分!海马献图!一元二气。两仪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阴阳金术水火土…… 乙 行啦。您甭说了、您怎么还研究这个呢、 甲 怎么啦、 乙 现在是9403原子时代,人类都飞上天空去了,到宇宙空间去了。人家研究原子,核子!电子,离子…… 甲 这我懂,原子,电子!饺予。包子…… 乙 包子!…… 甲 你不懂,他们研究1717的所有问题,那也出不去我说的几个字:阴阳金木水火土、我这几个字能包括世界万物、 乙 不见得吧、 甲 没错儿。 乙 什么都行, 甲 当然啦、 乙 那么您说这桌子有没有阴阳金木水火士、 甲 有哇!桌子面儿就为阳、底9701下那面儿就为阴? 乙 噢。就这么简单! 甲 这是通俗的讲,讲深奥了你不懂, 乙 这桌子有金木水火土吗? 甲 有、 乙 桌子哪儿来的金呢! 甲 这桌子……当初没做成桌子的时候、它不是桌子,乙 这5617不废话吗、 甲 当初它是木材。 乙 那我懂、1925经过木工把它做成桌子。我问你。桌子哪儿有金、 甲 木工用什么工具做桌子呢。 乙 锛凿斧锯呀, 甲 锛凿斧锯是什么的, 乙 铁的!甲“铁”字儿怎么写! 乙 “金”字边儿…… 甲 这不是有金了吗、 乙 “金”字边儿就算啦。 甲 金。银。铜!铁。锡为五金。懂吗、 乙 噢,金木。木呢, 甲 这桌子是什么的、 乙 木头的, 甲 有木了、 乙 水呢, 甲 有木就有水呀。 乙 怎么, 甲 没水树木怎么长大的, 乙 噢——那么火哪。 甲 火。 乙 啊、您不是说阴阳金木水火土吗、 甲 你问这个火是不是、 乙 桌子哪儿有火呀? 甲 当然有哇、它这个……桌子……它不是能劈了烧火吗? 乙 象话吗、挺好的桌子劈了烧火、 甲 你要知道、桌子的原料是木材、 乙 这我知道、木材原来是树,我没问这个!我问你桌子跟火有什么关系。 甲 哎,有关系。在原始时代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乙 多新鲜哪。 甲 可有钻术取火,木能生火! 乙 可找着根据啦! 甲 不是、讲深奥了你不懂!这得根据你的水平!这就麻烦啦。 乙 啊、那土、 甲 桌子是木头的。木头原来是树,树在哪儿长着、 乙 地下呀、 甲 地是什么的! 乙 土地呀! 甲 这不结了吗,石头上能2832长树吗? 乙 不能。 甲 记住!回去以后在日记本上写上?这叫理论。懂吗! 乙 我长点儿知识、 甲 这就是科学、懂吗。这你就知道我研究的是多么深广多么渊博啦。 乙 行了。您先甭美、吃的也有阴阳金术水火土吗, 甲 随便你问什么也离不开我研究的阴阳......余下全文>>、

八字五行人生起伏图运程红色为零怎么理解

  八字本无什么起伏图。红绿色。那是每个排盘软件自己加进去的!想做的直观点而已。而言且每个软件取的依据也不同、有用五行的!用长生的!很多。没必要太在意!

“命运唯所遇,循环不可寻”或许每个人都又不同的理解,你的理解是怎么的呢说说看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感遇   作者:【张九龄】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9843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7781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   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   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   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7397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   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0468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   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   语言9002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ORCHID AND ORANGE II   Here, south of the Yangzi, grows a red orangetree.   All winter long its leaves are green,   Not because of a warmer soil,   But because its' nature is used to the cold.   Though it might serve your honourable guests,   You leave it here, far below mountain and river.   Circumstance governs destiny.   Cause and effect are an infinite cycle.   You plant your peach-trees and your plums,   You forget the shade from this other tree.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5368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6406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张九龄所说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6657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品德的高尚,按说。这样的嘉树佳果是应9780该荐之于嘉宾的!然而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为之奈何、7567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慨叹之声、   丹橘的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诗人思绪难平!终于想到了命运问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是0564无法追究的!这两句诗感情很复杂。看似无可奈何的自遣之词、又似有难言的隐衷!委婉深沉!最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它有“经冬犹绿林”的美荫、又有“可以荐嘉客”的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   因而感叹道:“虎不善树人。”赵简主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只树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2332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6940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读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0559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诗人坎坷的身世吗!这首诗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7725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周易五行八卦对应方位图理解。

  震:方位东方,五行木,

鸣。五行属性按字形理解的话会是什么属性

  雷!

五行水多的适合什么图作为手机屏幕

  楼主,2629水多么土掩啊! 来一张“壁立千仞”的那种气势的图喽、   (*^__^*) 嘻嘻……!

应该怎样理解五行的生克关系

  接触过易学的人!都懂得一点五行的相关知识、最基本的就是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分为水,火!木,金!土,五8197行相生的次序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一般在人们的认识中。认为五行的相生是一种转化的过程。例如水生木!就是水变成了木、实际上从物质的层面上说、这是一种误解。从哲学的角度讲。应该这样理解:水可以孕生出木来!但是必须具备其它的条件,木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这就是命理上所讲的活木,无水则为死木。其实死木方为有用之才。从纯粹的命理角度来看、人们都认为五行的相生是一种扶助的关系,所有学命理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我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观念无助于解读命理学中所含的信息,很多人皓首穷经?也无法迈进命理学的殿堂!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我认为五行相生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水生木!会削弱水的力量、这叫“子盗母气”!学中医的朋友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点?例如坤造:庚戌!乙酉,辛卯!癸巳,辛金喜火、时上见巳火、说明这是个很有天赋的人!然辛巳运、日支卯木财星去生巳火,财气被泄,事业不如意,赚的钱不够花,财星是女命的感情线,财气被泄感情也会不如意、我在听人们谈论命理的时候、常听有人讲:某神制掉7439了某神!听到这种论点、我只能是摇头不语?因为我知道。持这种观念的人,是永远学不会命理的!比如说现实中的炼钢。就是利用了火克金的原理、那么会不会把钢炼没了!或是把钢变成其它物质了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五行相克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制约关系!制约也可以理解为约束!例如沏茶。就必须用茶壶来约束住水、不然就无法完成沏茶的过程。一切器皿的应用、都含有1784五行相克的内涵、在现实中、五行相克的意义大于五行相生、正是由于五行相克的存在、自然才能达到一1496个平衡的状态!环境0205遭到了破坏、是因为失去了制约的力量,狼吃羊是一种自然规律,狼吃羊。实际上是清除体弱多病的羊!既保证了羊群的健康发展、又限制了羊群的数量,间接7498地保护了草原,然而羊是人类的财产,狼吃羊损害了人类的利益、于是人类就出面干涉,消灭了狼群,结果就是羊群的数量无限增加。使草原不堪重负。结果就是逐渐地沙漠化了。一个人若想学习命理,首先要理解五行相克的关系,否则你9000一生只能徘徊在门外、我在前面讲过阳干喜杀,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同学在跟帖中讲:许老师对阳干理解的很透彻!言外之意可能就是“对阴干不0959甚理解”,。

哪些是五行的生肖,求图

  没有“五行的生肖”这一说法!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没有配以生肖,五行配有形状、味道!方位。生肖就是常说的十二生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我想给女儿起名字,关于五行八字的理解,请大侠帮助解答下!

  八字: 壬辰 辛亥 丁酉 癸卯 (辰巳空)   命相:长流水、五行齐全!   从财,从官格、八字4548喜用五行为土,金!水、起名应选用五行属性为土、金。水的字。   尹字属土?起名最佳五行组合为0090土金水?,

清宫五行玉玺 我想看到清宫五行玉玺图来历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6084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8921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 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7814”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9311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1079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2067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4284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越王慑于0531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4309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