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十二生肖背诵口诀

  0524哦嗯嗯哦在在干嘛在,

我想背诵易经、应该背诵哪一部分?六爻背起来很麻烦又不太懂。

  先背易传 然后背6786卦辞 若能力强可以接着背爻辞。易传是对易经的总体认识,对理解六十四卦的内涵和取像由来,和义理所在,都很有意义、

是复习已背诵过的经典还是再开始背易经

  1.把要背的课文背出来!默一遍!   2.练习册上的错题再整理一下做一遍!   3.每篇课文的重点段落再看一看,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的精神什么的   一,复习要有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必须先订立一个复习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复习时应该注意反复性?体系性、理解性!学会尝试回忆!学会整体安排。学会调整休息等、根据人脑的记忆特点。我们在复习时,不要希望能够通过一遍复习就能够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一般地认为!人们对于某一知识的完全掌握,至少需要六至七遍。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注意反复!不断地复习,争取能够将书本知识完全掌握。记忆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够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8550西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感觉它!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复习时,不能眼睛只盯着书本,在我们看一段书后!应该5577抬起头来,好好思考!尝试回忆!1025看我们刚才看的书本的内容是否记住了。是否理解了,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是脑筋动得5949最快的时期?   三!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这些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在不看课本只看笔记的情况下,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一地过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看,这样就会加深印象和巩固记忆!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复习应当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四。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调整我们的身体和注意休息、一般地说。我们的大脑集中5957于某一学科的时间不是很长的。时间一长、我们的思维就可能处于停滞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争取在晚自习中将所学的五门学科 都能够安排一定的时间!这样保证大脑的高效率,、

易经的原文那里有

  你要看《易经》。那你要先要谢谢秦朝的文学书法家李斯。李斯在秦始皇8591焚书坑儒之前。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6425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分组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易传》:有十篇、又称“1317十翼”?是对《易经》的注释!《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1215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4425(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易经》和《易传》篇数太多!不便在4150此贴上?麻烦您到书局或上网搜寻吧、、

易经上小孩晚上睡觉惊醒,吓哭是怎么回事

  传闻小孩子能够看见成年人看不见的东西 但是我1604个人认为是饿了或?

有什么关于易经的小说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筮书!经过历代哲学2026家的阐释,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   《易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6460极其丰富、对中2816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易经0276》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易经5184》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易经》研究被称为“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0720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易经》研究流派纷呈,他4433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9258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0594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

易经的作者是谁?

  易经是怎么孕育发生的,,履历的怎样的成长,是谁编著的?/////////////////////   没有最佳谜底   周易   易经贯串全般中华平易近族的汗青,有一句话形容患上非常贴切:“人经三圣,世历三古、”,讲的就是易经的成长过程,易经是全中国人平易近配合编著的,如此浩大的工程根本不是个人可以完成的,但是其间有三位大贤人起到了一语说破的效用,分别是伏羲!周文王。孔子、   伏羲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先天八卦,是他要患上易经从无到有并有了最新大概的形状,以是他的贡献就是:一画开天、由于他对阴阳的感触领悟,中国人的一片天就恁地来了、   再说周文王,其实应该是周文王父子俩,他们手中成书《周易》,这也是人们的起劲结果,人们以为周文王姓周以是易经那时辰叫周易,实际上是非常傻气的设法!试想周文王如此通透的1个人,怎么可能把本身的姓氏用在书上,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也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以是《周易》中的周字是周而复始的意思,   最后是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孔子就鄙人古,孔子看了许多文籍都举行休整,唯独看了周易立场敬重,不但不改动,反而为其做了十篇传,统称《3519十翼》,后世人认为,是孔子为周易插上了十个翅膀供他飞翔!但是其实孔子最大的贡献不仅只在此,他纯粹将周易人文化,使其从一本占卜的书跳将出来,成为一部布满人生哲理的宝典!3329这种贴近天然!贴近客观的立场不仅要患上儒家在各派角逐中最后拔患上头筹,并且真正融入国人的内心!   自此然后,汗青上没有1个大家敢改动易经1个字眼,除了一位将军将孔子的《文言》加入此中。到汉朝往后,易经基本成型,   易经最先是伏羲八卦,文王演周易,演化出六十四卦,后来经过孔役夫的发挥整理成为经典,叫易经!

易经的内容

  易经内容就是序篇加八八六十四卦啊。每卦六爻,你该不会是让我在这儿把所有内容打一遍出来吧!易经要先学习序篇。如果序篇都学不好的话,后面就不用学了!学也是误入歧途、序篇讲了什么呢,对人生又有什么2077启示呢?“行事预见天命!随机顺势而作、增善减恶。德被苍生,万物皆兴、”这是易经前言之中的一段话!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过!这句话前面的一句是2833下定义,同时也富含了诸多哲理在其中!5439“天命”这个词这几年很是流行!但是天命又是什么呢。今天不是讲语文课,我暂不对这两个字的字义做解释、结合易经来看的话!天命就是每个人的命理定数所在,我举一个非常简2427单的例子各位就会明白,比如我们生下来、我们的父亲和母亲是谁是注定的,我们几时几分几刻出生。是男是女。多高多重,几只眼睛几只手。这些是我们不可能左右的了的,如果继续延伸的话那么就是无穷无尽的自然法则,比如白天完了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白天天上有太阳!晚上月亮会发光?二十四小时是一天、十二个月是一年?春耕秋收。生老病死、这些都是天命、是不可违背的。所以如果把这句话反其道而行之的话结果会十分的可怕。你秋天撒种结果呢、刚刚发芽!冬天一场严寒就会把禾冻死!你白天睡觉。晚上起来5921学习和劳动!那么身体用不了几年就会完全吃不消落下诸多病根。上天如果不按照天9341命来行。时间颠倒、夜长昼短同样会引起地壳变化,海水温度变化。到时候地震。火山、海啸。台风都会爆发!那么把第一句话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经理任何事都要时刻明白,自己得顺应天命而行、同时也要提前计算及预估自己的天命以及事件的天命究竟如何。这里同时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小我与大我之间的一种共存并行关系、好比一个人是炒股天才、自己的天命很清楚。但是突然赶上一个外力使然的崩盘!他不顾及事件的天命本身。最后一样会赔的血本无归,这句话的结论其实也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说这些都是易经可以帮你做到的!让你提前去预知天命的动态,回到刚才的例子!如果一个炒股天才他对自己的股市预判能力很有自信!然后他借助易经来卜卦!就会知道接下来自己恐怕会因为贪财而卷入一场浩劫之中,他就应当顺应天命,及时收手减少投资!把风险降到最低、其实这个举例在很多人或者事件中都可以套用!老人曾说淹死的多半是会游泳的,赌博输的倾家荡产的多数是赌博高手、公司出乎意料破产的多数是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高手。有的时候人太过于的盲目自信是一件7261很可怕的事情!一旦自信到自大,那么关于天命的运转预判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接下来“随机顺势而作。增善减恶、德被苍生”这三句可以连在一起来理解。同时也比较好理解、随机顺势而作:这个机是指机会和机缘而不是如今比较常见给选择困难症朋友准备的那个随机、就是说一旦得知天命。跟随对的机缘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增善减恶:这个也并不是表面上理解的多做善事少干坏事那么简单!如果是少干坏事!难道你干几件好事再干一两件坏事就会被默许了吗,显然是不对的。这句话的正解是一个从精神层面来剖析的术语、做人为人必须先以善作为人生的规范与道德标杆去参照!依照此参照物去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把自己做的不对的事情!或者是不善的观念和想法逐渐剔除出去,端正自己做人的态度。关于“善”的道德标杆其实也是有的?如果听过我讲的内容,真的去读过《道德经》的朋友可以在《上善若水》那一章找到答案、这一章至少我认为是道德经中写的十分精辟的一章,但是我今天讲的是易经而不是道德经所以就不深入研讨了?德被苍生:这个德就是指的道德、9997结合前面两句来看,就是自己先具备德行、然后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及恩泽周围的一切、但是也要注意这里的“德”实际上也是一个量词,德的水准决定了你能够施德的上限,否则的话最终你就会变成“滥好人”或者“和事佬”这种既解决不了问题又落不下好名声的结果,最后的万物皆兴、这里的兴一个形容词也是结论。四个字不能单独使用!结合前面的话说意思就是把之前所讲假如人人都能做到的话,那么世界就会走向一个好的运转轨迹?人人皆以善为道德标杆,个人的行为规范总则!那么世间就会3766一切太平人人可欢笑度日?!

《易经》是谁写的?

  易经!目前具体指的就是周易!   易经的始原应该是伏羲氏推2363演的八卦!最初是用来预测天气等现象的。   到了商末。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他将八卦推演9365为六十四卦!至此,经易才真正系统化了。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又为周易6833作了注释。也就是十翼。才使易学真正成为经典中最为经典的著作。   所以说,易经至少是有三个人的贡献。一是伏羲氏。二是周文王、三是孔子,!

怎么理解易经?

  在2278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如果我们仔细0694去研究就会发现,中华文明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这个跟我们一直传承《易经》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易经》的传承,几千年下来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到宋代以后就日渐式微(包括对整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多人怀疑中国文化!说中国人为什么不如西方人那么厉害!也有人怀疑中医!说中医不如西医好。其实这不是中国6778文化有问题、是应用中国文化的人出了问题。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出了问题。不是中医有什么问题。是应用中8095医的人出了问题!   《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3276的集体创作,因此、我提出一个概念:即书的“能量体系”的概念。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以为“读什么书都8656可以”、确实什么书都开卷都有益。但能量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小学课本的能量单位定义为1、那么《三字经》的能量就要超过小学课本100倍。它就有100的能量!《论语》比《三字经》又要超9357过100倍,可以达到1万的能量、那《易经》呢、她的能量跟《论语》相比,又要超过100倍,   所以,没有学习《易经》的人是不清楚这里面的厉3757害关系的,我们读了《易经》、站在《易经》的高度去看世界上的事情、去读世界上其它的书,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会如果有时间,我也把四书串起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通过易经的视角读书的不同境界。从《易经》的角度讲解四书!里边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没有读《易经》、按照现在专家学者的解释!诚然他们对这些书的解释不是没有道理,也是有道理,反正也是一家之言嘛、但是一般的解释!我们给的定义为!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   因为《易经》是这么多圣人写的。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我们知道。任何一本书如果是圣人写的、那就是不得了!大家知道《黄帝内经》、是圣人写的。《道德经》也是圣人写的!所以,它们的能量系统也很充足?经典的这个“经”字、相信很多人也是不太清楚的。一般圣人写的才叫“经”。它们的能量都很大、而《易经》是由十几位圣人写的、大家可以想像她的能量有多大!这么高能量的书!如果我们不读、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身为中国人,我们应0999当非常的自豪!佛教讲:“人身难得。真法难求。中国难生!”生在我们中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一不小心投胎到了非洲!你要想读什么经书、那就难了!因为非洲基本上没什么经书。投胎到美国,就有一本经书!叫做《圣经》。犹太人他们很厉害、很了不起,他们就会读这一本经、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读熟。背熟。所以犹太人在世界上680位诺贝尔奖得主当中,犹太人占了138位,因为诺贝尔奖是近100年的事情、而恰恰是这100年、中国人数典忘祖不学经典!特别是不学易经,所以中国在这100年是相当衰落的,   《易经》的价值!我们有四句话来形容。第一句叫“群经之首”!在我们中国!所有的书中,没有一本书4442有这样的美称。群经到底有多少经呢?我把经典做了一个分类!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是基础类的,所谓基础类的!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的。这些经典。一个小孩的培养,现在中国的许多家长可以说是完全颠倒的!小孩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9719地基的同时!你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现在我们的教育统统停留在装修的层面:弹琴!跳舞!画画!学英语,学数学等、0047这所有的都不能解决做人的问题。基础类经典是解决一个人的地基问题:怎么做人。   有了地基会做人还不行,6437还要学会做事、所以要有结构类的经典!我们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首当其冲就是《易经》。这些“经”都是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 所以放在结构类里。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我们列在这里的已经包含了儒家的道家的医家的佛家的,“儒释道医”四家的经典!我们也不讲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处、我们只设想一下,假设我们自己从小就把这些经典读完了。想想我们1056现在会是什么状态?那假设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学进去, 又会是什么状态、所以教育很简单、就是读经典、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懂这个规律。花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在学钢琴学跳舞!而且花很多精力时间陪他在那里学、   第三类是装修类的。我们多数的家长就喜欢装修,《唐诗》、《宋词》是装修!所以一般都会给孩子学。唱歌、跳舞是装修。也会给孩子学习!装修好不好呢,8042如果只有装修,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条新闻。上海一栋13层的楼房倒塌, 我给大家看一下相片!是建筑史上一个叹为观止的典型案例,这栋楼就这么平平的、好像是中了迷药似的缓缓地就倒下来了、而且没有坏。还可以住,这个楼可怕在哪里,它的柱子比手臂大不了多少!它的钢筋跟小手指那样小!这种楼你要是买到了!太可怕了!好在那些住户还没住进去啊!这种完全没有地基的楼房。竟然能通过这么多质量部门的检查、那我们教育一个人!培养一个孩子。因为7823我们不知道地基不知道结构!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的人。这些人跟建筑上的难道不是一个样么、也是豆腐渣工程啊,所以、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在社会上为什么每天这么多人会自杀!杀人!这就是装修之害。太严重了,事实上登报的是少数。大部份是没有见报的,死了就死了。大家都不知道,   结构类经典中!如3555果学了《易经》?《易经0995》的第一卦、就有“君子自强不息”、如果小孩有这条信念,就具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结构、一根钢粱就出来了!第二卦,第二句话:“君子厚德载物”,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学了《易经》?只要有了这两句话。就可以确保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自杀、所以、《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易经是“文化之源”。   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佛教很重2032要的一个思想!是劝人向善、要“行善3663积德”!那么“行善积德”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 《易经》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里也写了:“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所以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话的意思!与佛教劝人向善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很显然!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出自《易经》!   佛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死问题,如何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昨2491天晚上跟几个朋友一起交流,我就把这个观点讲得比较系统、在这里讲了一下, 《易经》里大量存在着这样的话!易经是研究什4840么的呢、“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7001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些都不难看出、《易经》研究的,9754同样是生死问题!跟9455佛教是相通的!   道教也有很多观点,我们回头一看、跟《易经》差不多一模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里写的。《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一模一样,是不是,《道德经》讲累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经》里讲:“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经》里讲:“天道亏盈2402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些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行文有所不同而已,可见道家的思想,也是完全出自《易经》!   我们很多的古人。这些古圣人!是读什么经典的、如果我们这样问,就可以知道!老子其实也是读《易经》的!儒教就更不用说了,把《易经》尊为群经之首的主要就是儒教,我们认为,儒教1059的开山祖师是孔子!其实也不是孔子!儒教早就存在,孔子只不过集大成者!他把这些东西做了整理!做了一个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学习孔子,请问孔子学什么、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儒教里面讲的五伦关系:“群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易经》里面!我们同样看得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看到没有。这里9508不仅是讲五伦、而是讲五伦的来源、儒门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出《易经》。   《易经》有一个家人卦。专门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现在我们很多女同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女同志主外。男同志主内。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男女的地位进行调换。正确处理好!也无妨,可能也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天地的大义就是如此!这种天地定位、你不是随便否定它就能否定的!8097天地就有这么样的定位!“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就像皇帝!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帝?它5224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所以我在讲教育的时候!我们主张教育孩子要不离家庭,因为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教!反正有钱嘛、把他送走!以为教育就会成功,其实成功不成功我们另8218当别论、就算成功了。那个成功的,还是你的孩子吗,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一个家庭里!没有小孩是不成家的,父母没有孩子!家庭不成家、孩4187子没有父母!孩子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而“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家道有非常大的关系!你修身再好、齐不了家。你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家道五伦关系。就是出自《易经》,   我们做了6875这样的一个类比。说明它是文化之源。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书法。琴棋各方面,都是如此!我们这里有练太极的同志、太极的思维是不是来自《易经》!还有我们下的象棋。围棋,那个原理,也是出自《易经》!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它都有一定的道理。武术。太极拳2968就更加如此了,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所以说、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于《易经》的。   第三句说明易经重要的话。是“智慧之海”!   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断有人问:“老师、你每读一遍《易经》到底有什么感悟。”我说不一定,有时候这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有时候就那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读经典。不是要9801求你把《易经》全部搞懂!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他完全弄懂了《易经》!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易经》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易经》,我们只要能懂《易经》的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我也一样,只懂了一点点!我每5719次读都会增加一点点!可能永远也不能1325把它全部读懂!但是这一点9497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易经》里,我们明白一句话都不得了!就讲“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里的这句话, 那些自杀的孩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强不息”!这一辈子是不是不会自杀了、什么叫“悟”、明白2464是不行的,别人告诉我们意思、我们5925好象明白了!但是如果不是“悟”出来的。遇到困难时、我们同样会不行。所以要用生命去体会!什么叫开悟,自己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然后在生活当中。只要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悟”!我们读得越多、就会悟得越多。   《易经》是智慧之海。《易经》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到的问题!   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100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看别人讲的内容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得明白了。   就像那个“道”字!如果我们想研究、就把那个“道”字好好地写。好好地研究!如果我们把那个“道”字。能够弄明白、把它的每一撇每一竖搞明白。突然有顿悟!欢迎你来找我,看看你的“悟”跟我的“悟”是不是一样、我研究这4999个“道”字!研究到最后的时候!我是非常吃惊的。因为它跟佛教那些最高层的佛理相通!是完全告诉了我们这个生8382命的秘密!生命的本源。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讲“五十以学易”,现在的许多专家就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有天晚上4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但“五十”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边。这个“五十”!有着专5334门的含义,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五”跟“十”是土、我突然想到。在周易里面!九五!六五!在乾坤两卦里边、把这个“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易经》坤卦的六五、文言部分!如果我们读一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黄”是土、“中”也是土。“五”也是土!   我们学《大学》。大家知道《大学》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那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易3322经》九五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7727时合其序。与鬼3740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二个五合之为十,所以这个“五十”!我0906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五6315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以五十学易”、这个“1958以”字,就能够明白了。是使用!达到的意思!   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用字5429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能够这样深入的去学习!去体悟,所以他就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前面9986还有一个“加我数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并且孔子说自己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对于《易经》,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他想叫上天再给自己多几年时间、继续学《易经》、学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无憾了。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用心!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了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也是知类通达的状态,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0064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3153”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9257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在当老师。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所以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都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因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许多生命这样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2551  生在我们中国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我们读了以后。我们能够像《易经》这样,能够得到一个这样肯定的答复、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将来能不能成大材!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我们读了《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大材,我们不知道!6079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那么可以告诉肯定的说、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做大材使用,   我们中国的许多杰出人物、我们回顾历史、去看1634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他们是不是都学了《易经》?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有9850没有学《三字经》!《弟子规》呢,不知道、其实可以肯定的说。圣人都没有学这些。因为《三字经》。《弟子规》是很2441晚的时候出现的!圣人的年代要早得多!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都读!你不如就读一本《易经》。你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这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