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中医里讲的五行和五脏是什么?怎么对应的呢?

  你好、朋友。五行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是:心是火。肝是木。脾是土!肺是金、肾是水,   飞鹰网商缘梦祝你好运,,

人体五脏对应的五行?

0873  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五脏为肺肝肾心脾。五脏之间的阴阳相生关系是: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藏血用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心之阳气用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滋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五脏之间的阴阳相克是这样的: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9613泻脾(土)的壅滞——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厂(金)的清肃太过——火克金、、

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如何理解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人体内部各个2798器官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胆囊是由肝脏包裹起来的,胃脏和十二指肠也是连在一起。不过。一些在人体结构中相去甚远的器官。比如眼睛和肝脏,肺脏和皮肤还有大肠、它们之间有关联吗,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体系很少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肺脏就是肺脏?皮肤就是皮肤。大肠和前两者也不挨着!因为三者从解剖学上看。其关联程度并不高。肺脏属于呼吸系统、大肠属于消化系统,皮肤则自成一个系统。如果用西医的方法来看!与其关注7942肺脏和大肠的关联!倒不如去研究大肠和小肠的联系, 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7856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小时候就应该听说过:“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等9811等说法,不光是五脏对应五官、实际上、在中医中。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中医的说法对吗,我们不妨先看看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结论,很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皮肤、大肠都是呼吸器官、在鱼类中!我们常吃到的黄鳝、其鱼类共有的呼吸器官腮已经高度退化,它们主要利用皮肤和喉部来呼吸,还有。甲鱼和乌龟,在水中是利用泄殖腔(也可以称之为直肠)来呼吸、在两栖类动物中。蝾螈!青蛙的皮肤都是呼吸器官、 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动物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还是胎儿的时候!在子宫内都要完成一部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的全部历程,在某个阶段!胎儿就像是一条鱼。有腮裂、还有尾巴、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北京自然博物馆看看胎儿的发0787育标本!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肺脏!皮肤!大肠,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同样的例子还有!比如中医说“汗为心之液”!“心开窍于舌”!从表象上来看。汗水和心脏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由7460皮肤上的汗腺分泌的?舌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和属于循环系统的0677心脏也不挨着、但是。看看家里养的狗,它皮肤上没有汗腺。散热要靠舌头!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生物学和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体实在过于复杂和玄妙!我们还不能为2505每一条中医理论找到足够的生物学和医学证据。 当然、不能拿到足够多的证据!不等于我们就彻底放弃!如果无视一些客观事实、一味等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问题,无疑将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先怀着谦虚的心态来学习和了解8323中医的五脏学说!1266在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我们或许可以从养肝的角度来防治近视和白内障!或者用养肾的方式来1617防治耳聋, 考虑到篇幅的缘故!我们不大可能一次就把中医五脏理论给说清楚。没关系,先易后难!一步步深入!2752在接下来的稿件中!我们就谈谈五脏和五官的对应关系!5718以及其中的哲学道理、 肝开窍于目哲学联想 先看看《黄帝内经》对于肝(不要简单对应肝脏。中医讲究的是系统。不是局部器官)的阐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生风。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这些9018都是动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过程。地球一经形成,方位就确定了、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风由东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风生木、好比春风使万物复苏,酸味只能是草木的味道。酸生肝、就是说。草木的中酸味决定了肝的产生!或者说,肝的产生是由于草2830木中的酸性决定的!作为人体这样的生命体、肝是必1191然存在的! 肝被喻为体内的化学工厂,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余下全文>>、

五官分别对应的是哪五脏哪六腑?

  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6243这就是五官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满意请采纳!

五脏对应的食物有哪些???

  性质:生发 生长 收敛 寒凉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胆 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绿 红 黄 白 黑色   季节:春 夏 长夏 秋 冬   情绪:怒 喜 思 悲 恐   根据这个!自己配置一下自己的4807食谱吧!

中国文化把五行、五色、五方位甚至五味、五脏等一一对应。如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颜色对应...

  归结为两字:五行,   古代人根据自己的认功能力将天下万物的认为是分为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

  一,八卦象数用的是先天八卦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二。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三!八卦五行的对应   乾兑属金、坤艮属土!震巽属木。坎为水、离为火     四,干支八卦7623的对应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震巽:甲乙,寅卯辰!东方木!【又震为正东,巽为东南】   离卦:丙丁?巳午未。南方火   坤艮:戊己、辰戌丑未,中央土、【又坤为西南,艮为东北】   乾兑:庚辛,申酉戌!西方金。【又兑为正西、乾为西北】   坎卦:壬癸。亥子丑,北方水     五行对应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五图: 长方, 三角, 正方, 圆, 水波形.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四时-- 春 夏 长夏 秋 冬     时令-- 生 搐长 化 收 藏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生 -- 风 火 湿 燥 寒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吟     五畜-- 鸡 羊 牛 马 猪     五谷-- 麦 黍 稷 稻 豆     所藏-- 魂 神 意 魄 志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嗅-- 臊 焦 香 腥 腐     五华-- 爪 面 唇 皮毛 发     五星-- 岁星.木星 荧惑.火星 镇星.土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开窍-- 目 耳 口 鼻 二阴     主 -- 筋 五脏 肌肉 皮毛 骨     舌 -- 舌两边 舌尖 舌中 舌尖 舌根 谢谢 请采纳...余下全文>>、

中医将面板归结到五行的哪个方面呢

肝为木!开窍于眼,主筋,心为火,开窍于舌!主脉、脾丁土!开窍于口、主肉,肺为金。开窍于鼻!主皮毛、肾为水。开窍于耳,主骨, 。

中医养生属于五行什么

  0462中医养生属于调理!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属五行、调理五行变化是养生的一种!、

中药五行属性与五脏关系

  内经:酸—苦—甘—辛—咸 辅行诀:辛咸甘酸苦   肝—心—脾—肺—肾(—心包)   木—火—土—金—水   筋—脉—肉—皮—骨   怒—喜—思—悲—恐   泪—汗—涎—涕—唾   春—夏—长夏—秋—冬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两本书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五味的排列,相比较而言!内经的阐述更明确,一个“入”字。说明了“归于”、“标靶”的含义,让人一目了然!而辅行诀的中的“属”字、则需要好好琢磨和玩味:也是“归   于”或“标靶”的含义、还是“有关系”的意思。或者是“秉某某之性”之说,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两者的用词区别、精微之处就在于此:内经在阐述“O入X”   时,X用的是五脏名称,所以可以用“入”!比如“入肝9114”的含义很明确?而辅行诀则用的是五行,并不对应具体某脏,用“入”字毫无含义,因此!辅行诀中的   “属”!应该是“秉某某之性”、“刺激发挥某某元素之功能特征”的意思,这样理解最通顺!   内经的阐述明确!直接、一目了然!酸味的东西有收涩作   用、吃了之后最先有反应的是肝!因此酸收。酸入肝,辛味的东西有发散效果!经常能缓解渴症、最先有反应的是肺、因此辛散。辛润!入肺。苦味的东西吃了大小   便会增加!还会口渴,最先有反应的是心。因此苦泄、苦燥!苦入心、咸味的东西吃了会兴奋。最先有反应的是肾!因此咸软(此“软”字当做“鼓动”,“兴奋”   解释。“心欲软”之软同理),淡味和甜味的东西吃了会增进消化和吸收。能解决一些腹痛、拘挛的现象,最先有反应的是脾,因此甘缓。甘属脾。   可见、   酸收、酸入肝、辛散,辛润,辛入肺!苦坚,苦燥,苦入肾!咸软、咸入心、甘缓,甘入脾。来自于古人的生活体验和治病实践!是对事实的记录!不掺杂太多的推   断,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黑盒理论”、实际上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有些方面是可以印证的,比如“咸软”、从细胞学角度,正是通过钠-钾交换调节渗透压,从而影   响血液流动和体液水平,   而辅行诀的条文中,五味对应了五行。而不是五脏!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五行,“木曰曲直!金曰从革!火曰炎上、水曰润下、   土爱稼穑”、这是五行最源本之解释、按辅行诀所说:“味辛皆属木”。我们知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