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打卦六爻安静,所测之事是否就不变

  那不一定。如果被日辰冲起暗动也作动看   六爻安静若是被月破,空亡!入日墓也是实情有变化   所以结论是六爻安静不一定事情不变!得看实际状况分3834析来看?

易经,临卦,问感情,无变卦,能不能感情最终终成眷属。 打卦时间是11月13日晚上10点半

  临卦总有一种危机!危险感,总有一种身处险境之感。沼泽地上。久静必陷。久动也必陷。最宜动静相兼。动静有时,   互卦为风火家人卦。和睦的家庭、是一切的基础。而9388妻子又是家道的根本,择妻应慎重、和乐兴家!!

如何看打卦

  1,汉地传统的打卦方式:“掷珓”即“掷筊”。用两块占具投掷5319以问神!观其俯仰以占卜吉凶![span]占具用蚌壳或两片竹片或兽角尖作成、长约三寸。似竹笋。分成两半,打卦的人问神时口中念念有词,把卦望空丢在地上,看卦落地后、两片的反正情况论阴卦,阳卦。宝卦,确定吉凶、宝卦为吉!古曰。这种长期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还流行于农村的问神活动及寺庙里的问神活动!2,汉地传统的高级打卦方式:灵棋经《灵棋经》。一般署名为西汉东方朔、造棋子十二枚,圆形!四枚刻上字、四枚刻中字,四枚刻下字,投掷地上,以组合象及预定的吉凶言辞定吉凶。3、藏传佛教里多样的打卦方式藏传佛教盛行打卦,例如,以打卦问卜确定活佛灵童的转生方向!处所、确定班禅转世的五道程序、9092就包括打卦问卜,据说、很多藏传佛教本尊都有自己独立的一套打卦方法、三个骰子打卦法:如格鲁活佛就是用三个骰子打卦法,把骰子投在一个小卦盒子里拨来拨去、根据看到的数字再翻看小册子里的文字、。

易经怎样得卦

  一个卦有六个爻 每个爻都有爻辞 那个爻动就看那个爻辞 那个动爻就会应验你预测的事   如乾卦六个爻 如 你问了 求财得到乾卦 这卦好吗 有人回答一句 那就看你占到那个爻了 就是那个爻动了 如果初爻动 那么初爻就应验你预测的事 如果是二爻动啦 那么就是二爻应验你的事 你会起卦吗 易经蓍草起卦 就是一个成手起卦也得45分钟 你要使用六爻的三枚铜钱起卦 那用易经爻辞断卦是不会应验的 这些不是几句就能讲完的 勤学苦练吧 慢慢来吧、

怎么用易经占卜

7449  怎么用易经占卜啊、、。用钱币占卜怎么看卦啊,!。这是我从网上找来的!谁能告诉 我是什么意思啊、! 易经占卜的方法(钱币法) 一。钱币要求   三枚铜钱(古币),如乾隆通宝。光绪通宝等等,如没有铜钱就用现在流行的硬币代替也行,不管是铜钱还是硬币!最好三8913个钱币大小、   厚薄,质地。文字!符号等相同、硬币以伍角(第四版!二②中7626有介绍)的最好、铜钱或硬币一定要干净无污垢,   二!钱币的阴面,阳面   钱币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涉8620及到的阴阳属性有?方为阴、圆为阳、线条组合(图案。字都8531可看成线条的组合)为阴!线条为阳!粗为   阴!细为阳!粗糙为阴。光滑为阳等、根据以上内容不难为各种币分出阴阳面。   ①乾隆通宝。以乾隆通宝(字为阴)为阴面!以2328线纹(椐说是满文)为阳面。   ②伍角硬币(第四版)!以5角和梅花图案(字与图案都为阴)为阴面。以国徽面2998(内有两个圆为阳)为阳面!伍角硬币建议就选择这一   种!另一种(第五版人民币)一面是5角!另一面是荷花。4211两面都是阴的属性,阴阳面分的不明显。不2152要用此种币摇卦!   ③其它铜币或是硬币参考以上内容定阴阳面、   三、摇卦时间!地点!本人情况   开始摇卦时、记下摇卦时的年。月、日。时,最好能告知你摇卦的地点省。县。还要5173告知本人性别。出生时间等,   四!摇卦方法    1.手洗干净,待干后,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将三枚钱币合扣在手心,意念集中在所测之事上。不要被外界其它1186的杂念干扰!心中的意念   应为询问句!不能为肯定句。如测近期财运,意念应为“我近期财运如何、”。不能为“我近期财运肯定好”,待心中的意念专一,心   平气和(大约一分钟)时,两掌虚空!3530随意摇动几下。不要使钱漏出!然后双手分开。将钱散落在平整、干净!较硬的物体平面上,让   钱币自行滚动!不要人为的用手按住或阻挡、钱币若落地也不要管它?待钱币静止时!三枚铜钱的阴阳面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若出现三个阴面,老阴!记为:▄▄ ▄▄×     ②若出现三个阳面、老阳、记为:▄▄▄▄▄×     ③若出现一个阴面、二个阳面。少阴、记为:▄▄ ▄▄     ④若出现二个阴面、一个阳面!少阳、记为:▄▄▄▄▄      这样初爻(第一爻)就成了、     ⒉再按照“1”的方法,连摇五次。就分别得到了第二爻。第三爻!第四爻,第五爻、上爻(第六爻)!从第二次起!为保证意念的专   一。不分心、在心中一直默想与第一次摇币时同样的意念下、拾起钱2071币直接摇卦,   ⒊把六次摇币所得的结果,按下面的顺序排列、就得到测事的主卦!     上 爻   第五爻   第四爻   第三爻   第二爻   初 爻 然后就可以得出一个卦,5413就可以根据你算出的卦来测自己想要预测的事情了!一个卦中算出来的带有叉的那一个爻就是叙述告诉你生活中即将发生的变化!

易经的传说故事

  李斯与八卦台的故事  7164 发生在秦朝的焚书坑儒一事!读过历史的人、几乎都能说个大概。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当3762时实行的“郡县制”。他自己持这样的观点倒也罢了,但还拿古制来说事,要求朝廷以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不仅对他的主张给予严厉的驳斥。并且主张秦始皇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1601》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6747此即“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坑儒”,两件事合称“焚书坑儒”!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灭绝性的一页,割裂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   有意味的是!在伏羲八卦台,“焚书坑儒”有着另外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与八卦台有关,在这里讲这样的一个故事。倒不是为了增加0951八卦台的神奇!主要是为了说明八卦在古人心里的地位和神奇。   说是秦时。秦始皇3556一心想长生不老!梦想寻找到长生不老药。一天。秦始皇问李斯长生不老药的寻处!6455李斯是上蔡人。小时候一心想做人上人,家中对他管教十分严格。整日关在家里读书、李斯小时候就计谋多端!他不愿再读书!想周游天下,一日。李斯分文未带。要饭来到陈国?天晚没地方住,就住在人祖爷的庙里!正是在这座庙里、他遇到了一个算卦的卦师、这个卦师说他有将相之命!后来李斯发愤读书、几经坎坷、果真当了秦始皇的宰相。如今秦始皇要寻找长生不老药,他对秦始皇忠心耿耿,如实说了他小时候的奇遇、秦始皇一听、很感兴趣!第二天就出发去了陈国,   让李斯料想不到的是!秦始皇来到太昊伏羲画卦台。了解到《易经》、八卦的厉害后、他不是想怎样利用它们的厉害。而是想到了那些掌握八卦,知道天机的人的厉害。遂心生一念,若是天下人知道了八卦,别说自己不能长生不老,恐怕连个全尸也难保。就这样!和李斯长谈之后,秦始皇做出了一个决定,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下令将民间收藏的《易经》一律烧毁!不仅如此,连《尚书》,诸子百家的著作也烧毁了,   到了汉代,人们从孔子住宅的夹壁里扒出了《易经》的孤本,才流传下来!成为历代帝王之学!   这种野史。也许只能博人一笑而已!但在当地!老百姓相信它就是真的!   梅山巫术之三文化与易经   7000在中国文化中?用“三”座山来指代“很多的山”,用“三”棵树来指代“很多的树”、用“三”根火苗来指代“很多的火苗”。用“三”个人来指代“很多的人”——这就创造出了“山”!“森”、“火”。“众”等汉字(在甲骨文中。“山”是“三座山峰”的象形、“森”是“三棵树”的象形。“火”是“三根火苗”的象形,“众”字下边是“三个人”)?在古汉语中!还直接以“三”(以及三个“三”即“九”)来表示“多”。   这种状况反5149映在中国古代数理思维的集大成之作——《易经》中、就是阴阳两爻的合数和易卦的“单卦”。“重卦”编码都受“三”的制约:首先,易卦的“阳爻”和“阴爻”相加之和为“三”、其次。易卦的八个“单卦”均由“三”根爻叠加而成,再次、易卦的六十四个“重卦”亦均由两个“三”即两个“单卦”进行不同的叠加排列而成。   古代的梅山人和今天的梅山巫术承传者们。在进山狩猎前要举行“安梅2625山”的原始巫术仪式。所谓“安梅山”、即给“梅山神”设坛并举行祭祀、安“梅山”要用“三”块石头或“三”块瓦片架在猪。牛踏不到的僻静地方。或安在“三”岔路口的古树下!表示梅山神在此、土家人安梅山大都选在屋角右侧空坪中的隐蔽洁净处!用岩石砌“三”面墙,上盖一块岩板。前面空着为门、猎人到了山上,如果发现野兽脚迹!要扯“三”根茅草!把草尖挽个疙瘩。放到“三3736”岔路口?拿块小石压上!这叫“封山(封三,)”、还有的猎人进山之后!随0717手折一根树枝!向这个山扫一下!向那个山扫一下,再绕自己所在的山头扫个圈(三座山)!然后盘腿而坐,口念咒语。名为“下法”、——传说这样做了,野兽就会“迷”路、总是在山里转来转去!不会逃走、   用“三”来“迷惑”动物的原始数觉特性!是梅山文化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除了在上峒梅山的山林狩猎活动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外。在中、下二峒梅山的水域平原农耕渔牧活动中也有反映!如!具有梅山神力的中峒“活梅山”在放鸭时!要用一根竹尖鸭梢“朝天划三个弧圈、再向前摇晃三下”,据说这样做了,鸭群就会朝着他指定的地点而去!而且到那里后。只“在鸭梢圈定的几块十几块田里的附近范围活动。从不越雷池半步”。下峒梅山巫术活动中“三”的运用要隐晦些,下峒“活梅山”在水田或水塘捉泥鳅时!首0458先要把捉到的第一条泥鳅的尾巴用口咬断?然后放回水里、据说这样做了,在捉泥鳅时泥鳅就会随手而来。但等到再捉到那条被咬断尾巴的泥鳅时。却不管这6866时捉到了多少泥鳅!整个捉泥鳅的、

长沙榔梨八寺槽门到黄兴打卦领怎么走,有多远

  公交线路:星沙105路,全程约6.6公里   1!从八寺槽门乘坐星沙105路,经过7站, 到达黄兴大道路口站   2!步行约1.6公里,到达打卦岭、

易经看病,

  看病最根本的还是要相信医生和医院。但是易经应用领域的奇门遁甲可以预测疾病、这点在奇门界易经不是什么秘密。如果想8537预测下疾病的话,易先生上1409有能预测的老师?和奇门预测疾病的说明,你可以关注下哦。

《易经》有什么历史渊源?

  《易经》这部书我最近拜读过一阵!用现代人的说法是晦涩难懂。但是他阐述的道理对我们的各个方面却很有帮助!他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去看问题的一部典籍是我们中华民2676族的宝贵财富?(只是个人见解、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易经”的来龙去脉?

  易经yì jīng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9581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一!《易经》名字的解释:   《易经》一般又称为《周易》、   !关于《周易》5473的“周”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1,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   2!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4161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5049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4,化5269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   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   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   ⑶。不易,即“易”5974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究竟“易”为何义。下面我们不妨从“易”字的由来!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来作较0633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于“易”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蜥蜴”的样子了!   ⑶。“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   ⑷、“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   此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为“变化”。当“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当“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   这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   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2494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    其形义解释为:   ①,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   ②!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   ③。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因为古人以“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    是故!“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   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   “易”由其本义“乍晴乍阴”!后1287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等义。   ⑵,“易1706”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1848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   ⑶!在秦代的0314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   ⑷!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易”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7841日阴阳具矣!”的说法。这是因为:   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3813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关于“经”字的解释:   1,、“经”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   “经”字原是个象形字。没有“纟”旁、只有“巠”!   ⑴、在金文中、“巠”字3195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时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1702的“经线”之形,   ⑵、在小篆中。为了使其“经线”的词义更为明确!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纟”、这样“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   注意:“纟”同“糸”。不能读作(sī)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纟”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纟”也读成(sī)了!   “纟”字是个象形字!   a。“纟”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   b!“纟”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   c、在小篆中,其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   d、“糸”是楷书的写法。   e、“纟”是简化字的形体!   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8426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可见“纟”(糸)是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   “纟”(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   《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⑶、“经”是楷书的写法?   ⑷。“经”是简化字。   2、“经”字的词义解释:   ⑴,“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6342后辞畅!”其大意是: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⑵。后来从“经纬”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   《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   ⑶、因为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等!   ⑷,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就称为“经典”、“经书”等、   《0069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也就是说。古代4604在图书目录中、以甲乙丙丁为次序。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   ⑸。古通“径”。  9931 ……等等,   3!所以“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   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⑵。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   ⑶、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二,《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3838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4392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5695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8550“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二曰1882《归藏》。产1663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三,《易经》的成书时代:   1、成书于春秋时期:郭沫若说:天地对立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很晚、周金文中无八卦的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古书7495中很晚才出现......,足见《易经》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2、成书于西周初年:张岱年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丧羊于易”!“高宗讨鬼方”、和“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没有引用。推论《易经》成书不能晚于成王时代。   3。成书于殷周之际:金静芳等认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他们肯定“卦出于筮”,古之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易经》、有的学者还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殷商之际社会矛盾中考察《易经》的成书时代!也认为是殷周之际。   四,《易经》的内容: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6433》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9947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5385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0006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4092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1080易》的产生、原理。意义。5536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1537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5777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五,《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5437然成员,但2585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7984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六!《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2287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4794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5243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七!《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易”就是“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2,“易8219”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0882”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2525际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   八。《易经》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2349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1866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0872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4268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6519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道”9662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九。《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   在道德9608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1556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参考资料:百度词典。祖行编著《图解易经》!   易经的流传与学派   据中国君友会文献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9063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5408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饼图案)等,都是9514《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3057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6519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1869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5689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