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研究《周易》对生活有帮助吗

  易经大道之源 五经之首 研究易经对生活岂能没有帮助呢 学了易经会算卦但是你必须学会而不是看过易经比如预测事物的吉凶成败在一个也可以预测股票的走势你说对生活有帮助没关键是你的学会那就不是一年的工夫了南怀瑾说过人生有两件事不要涉足一个是佛经 一个是易经进去就出不来 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在等你弄懂了这个还有下一个越看越有趣一生都就这么都放这了有不少人说我就进去就出来了我只能说你根本就没进去、、

高亨的周易研究

  20世纪40年代之初、高亨先生就立意坚持了一条重要的注《易》原则:以经观经,以传观传、《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两千年来传世的《周易》一般包括两个部分:《易经》与《易传》、自汉以后一个影响甚广的传统观念认为、《周易》经文与《大传》十篇(即“十翼”?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是“先圣所制!后圣所续”,二者之间存在着有神秘意味的必然联系,因此、很多人研读《周易》,总以经!传为一体。既“依传4554解经”、复“牵经释传”,从而把《周易》经传的研治引向了一个很大的误区。高亨先生认为?“《易经》作于周初”而“《易传》成于晚周”!两者的产生前后相去达六七百年、后者对于前者的注解?尽管有很多正确的,有参考意义的内容。却也存在释义错误,附会经文甚至借题发挥之处!他还认为,《易经》文字质朴?记事简单。往往并不完整、而《易传》则分明已经具有了较多的抽象思想和哲学观念?有一定的体系、就此而言!其与经文根本不能混为一谈,有鉴于此。他明确提出了“讲《易经》不必受《易传》的束缚、谈《易传》不必以《易经》为归宿”。《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今注》两部著作全面体现了高亨先生的这一主张,前者着重以阐明古经内容为限!力求就文论文,虽广征博引以考释词义!句义、却有意不牵涉《易传》!不援用《传》文的资料、后者注解《十翼》。则把“经意”与“传解”各立条目,相依并列、意在两者对照、以显示《经》之原意与《传》之理解所存在的异同! 《周易》8687是上古的一部筮书、但高亨先生认为周初并无象数观念、象数之说实起于《易经》形成之后。而《易传》纵论卦象!爻象,爻位的象征意义,则代表了晚周的意识。对于如何正确阐明《易》学中的象数问题,高亨先生采取了科学和慎重态度,表现如下:其一,对于《易经》卦辞!爻辞的注解!高亨先生尽扫象数之说。而专意于具体阐明经文的初始意义、在他看来,经文筮辞与卦、爻象数之2226间的联系,今人实已无法究诘。一味致力于这种联系的探究、难免治丝益棼,甚至会走向巫术迷信的歧路!因此、他对于卦爻辞所作的说解。断然抛开象数!全不牵扯象数说、而只是根据“记事之辞”,“取象之辞”。“说事之辞”!“断占之辞”等不同类别。一一释明其本义!至此为止,其二、对于《易传》的注解、凡《传》文并未言及象数者!同样尽扫象数之说、而只如实说明其本义。高亨先生认为,《易传》多谈象数却并未、

有谁科学的研究周易吗

  科学都不承认周易,认为是玄学、那么学周易的人更搞不清什么是科学的研究了,比如中医里的经络理论!如果按科学的研究就是经络是胡说八道的事情、学中医经络的按科学的胡说八道的理论就不能研究经络了!周易里的很多比如五行。九星、长生12宫。如果科学的研究就很不科学了。不科学就没法研究了、不科学再研究就是胡说八道的迷信了,所以研究周易是不能科学的。只能说科学有限!很多事情他们解释不了、!

中华第一帝?

  中华第一帝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中国上下五千年能称为第一帝的是太昊伏羲,中华文明有三百万年的文明根系!三十万年的文明史,三万年的国家史,一万年的父系国家史!0415文明起源于信仰、太昊伏羲建立第一个父系国家政权时创立了父系儒教信仰!让广大人民摆脱了对母系国家政权的完全依赖。太昊伏羲0342不止发明了八卦同时还创立了圣教信仰、圣教又名儒教,是先7270王圣教的意思?  7146 儒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一个崇拜昊天上帝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儒教以始源於人王,乃尊人王为始祖、以阐扬儒教精义的孔子为儒祖!以组成儒教的董仲舒为教祖?是谓儒教三祖。儒教三祖也特指董仲舒。就是儒教“第三”祖的意思。儒教圣经是指《易经》等儒教十三经!圣经是《易经》别名,所以儒教又称圣教!易教。儒教标志是日月星。儒教教9372义是君民一体,和谐万物,故儒教的宗教仪式是由国家元首主持席位4278进行的,儒教是上下一体。和谐同存的宗教!所以儒教是一个综合性宗教,落后便要进步。儒教在当前时期需要对上与时俱进、对下与民同教!时刻联系人民群众,   儒教的创建   儒教的创建时间是在中华第一帝人文始祖伏羲的太昊朝时期?太昊伏羲立都陈州建立了太昊朝(西元前7724年-西元前5008年)。以青龙为图腾!于罗奉元年颁布了《易经》创建了原始儒教,号圣教羲皇,被尊为至圣先王(孔子是至圣先师)、   第二任君主青帝女娲。于女皇元年成为原始儒教首位祭祀,号圣教娲皇、被尊为儒教圣母!太昊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代代尊《易经》为行为准则,并以此作为日常儒教生活的经典依据、先王圣教从此开始进入三皇五帝的兴盛时期!   当瞿子释迦牟尼创立贤劫佛教时、中国正处于周朝(西元前1046年1293—西元前256年)的周昭王时期,为“成1205康盛世”期间?也是伏羲儒教再一次的光大时期、儒教这次光大时期以英圣周文王为代表、经元圣周公旦发展终于在成康年间大放光彩。中国的地理范围在扩大。中国的文化范围也在扩展。是伏羲儒教让“中原”这一名词一次次改变范围,   而在中国周朝(西元前1046年—西元前256年)的春秋时期!儒圣孔子诞生了、孔子在《易经》的基础上编订了六经!从而首次让伏羲儒教在当时由知识分子开始向平民百姓传播。儒教的这次传播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儒教成为了君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共同的生活行为准则!这是对伏羲儒教的再一次的发展和光大!   历史到了中国汉朝(西元前202年—西元220年)的汉武帝时期。为“汉武盛世”期间、也是伏羲儒教的正式诞生和再一次光大的时期,儒教这一次的诞生和光大均以经圣董仲舒为代表。儒教正式开始由知识分子向平民百姓传播、经过汉武年间的发展终于在此后两千年大放光彩?从此儒教由中华汉族的民族宗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文明宗教!   直至共和国的来到,又将会是儒教一个大放光彩的时期、儒教会由中国人民传向全世界人民、这次由儒教光大的世界将会是个灿烂辉煌的全球盛世!   儒教作为宗教信仰。本身并不可怕、有儒教信仰更不可怕、因为信仰是唯一能克制惰性的利器。是人类不可缺失的爱的好伙伴!   儒教的神灵与圣人   伏羲。上古太阳神。天地人三皇的天皇。为五方天帝之青帝的阳帝!是儒教的皇天尊昊天上帝、尊为道教东王公和佛教日光佛。伏羲不仅是数神、花神和春神、更是掌管人类爱情的青春之神!着绿衣永远十八岁!赞曰:日曜伏羲,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   女娲、上古月亮神,天地人三皇的地皇!为五方天帝之青帝的阴帝,是儒教的皇地祇女阴娘娘。尊为道教东王母和佛教月光佛!8745女娲不仅是乐神。福神和媒神。更是掌管人类社稷的青春之神,着红衣永远十八岁!赞7107曰:月净女娲?月摄群阴。遍照天下。普泽清明,   伏羲女娲赞:伏羲一画开天地。太昊大道贯古今!青帝八卦合万物!东皇天命判鸿蒙。女娲本是伏羲妇。青帝府中东王母、造人9336补天牵姻缘?立0134规有矩正神仙。   三皇为:初三皇、中三皇,后三皇和儒教的天地人三皇,初三皇:天皇望获!地皇岳鉴、人皇恺胡洮!中三皇:巢皇巢有居。燧皇燧允婼。华皇风华胥!后三皇:天皇风昊字伏羲,地皇5135姜柱字神农!泰皇姬芒字轩辕!儒教的天地人三皇:天皇风昊字伏羲(圣教羲皇)!地皇风希字女娲(圣教娲皇),人皇姜柱字神农(圣教农皇)!   儒教有三大圣人为人王孔子董仲舒?(道教有黄帝老子张道陵!佛教有佛皇瞿子卢惠能)、儒教圣人有仁圣伏羲、禅圣唐尧、德圣虞舜。治圣夏禹。英圣姬昌,元圣姬旦,儒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经圣董子等等圣人,其中儒教以人王孔子董仲舒三圣为儒教教祖!人7365王风昊字伏羲。孔丘夫子字仲尼,董子仲舒字宽夫,儒教三祖中。仁圣伏羲是始祖、儒圣孔子是儒祖,经圣董仲舒是教祖、   儒教三祖中。仁圣伏羲是儒教的始祖!上古伏羲开创了儒教、儒圣孔子是儒教的儒祖。中古孔子建立了儒教,经圣董仲舒是儒教的教祖!下古董仲舒光大了儒教,儒教尊至圣先师即大成圣王为儒教儒祖与儒教教主,儒教三祖的主要功绩为:人王一画开天。为万世之先,孔子三绝辟地、为千王之师!1509董祖五常教人,为百子之首。    在神话中,神农是老年、轩辕是壮年!伏羲是少年!而伏羲跟女娲都是十八岁少年!伏羲为至圣东王公。女娲为辅圣东王母。伏羲女娲不仅是一对夫妻神!而且是华夏汉族和中华民族的始祖神。伏羲女娲更是中华文明的创世神!伏羲女娲的后代就是每个中华人?中4629华汉族的全称是银河天汉族、中华文明的征程正是星辰大海!   儒教的圣经   儒教圣经是指《易经》为首的儒教十三经。其中圣经又是《易经》别名,是儒教最早的圣经。《易经》成书时间?是在中华第一帝人文始祖伏羲的太昊朝时期(西元前7724年-西元前5008年)、太昊伏羲风昊立都陈州建立了太昊朝。以青龙为图腾,并于罗奉元年颁布了《易经》创立了原始儒教。号圣教羲皇。被尊为儒教至圣先王(孔子是至圣先师)。太昊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代代尊《易经》为行为准则!并以此作为日常儒教生活的经典依据,先王圣教由此开始兴盛。   儒教十三经除了群经之首的《易经》以外、并辅以《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二经!其中诗书礼乐又称古之四教,为周朝知识分6220子的教科书、据说经秦朝灭儒后《乐经》从此失传!   无论儒教怎样发展变化!儒教圣经《易经》为首的儒教十三经始终都是8915不变的。儒教的经典圣经《易经》不仅是群经之首?而且还是继承了先王先2254师学说的儒教圣典!未来。《易经》对中国人民的影响还要更加深远广阔!   儒教的哲学观   儒教又称圣教。儒教教义是君民一体、和谐万物、儒教以6858一画开天?大道贯行。八卦合物。天命判运为哲学观!   一画开天、即开天辟地!以天为规。以地为矩、以人为道。以事为理的儒教先天论,大道贯行,即贯古通今!以礼为法!以乐为教、以史为鉴!以德为本的儒教后天论,八卦合物!即合物易理,以格为物!以致为理、以圣为卦,以易为知的儒教中天论!天命判运。即判生断灭、以变为生、以定为灭。以造为泰,以化为否的儒教超天论、   儒教之先天论、指神道设教!上行下效,儒教之后天论。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教之中天论。指中立弘德!天人合一、儒教之超天论!指天行有常、唯物有神,   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5949级体系。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由国家元首主持公祭!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而从7347祀于天坛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称为“9200淫祀”。  1052 儒教政治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何谓有道,民为贵君亦贵!何谓无道。君为轻民亦轻。君民不论有道与无道。江山社稷比起人民百姓的生存都是最为次要的? 君有道则君贵民轻。君无道则民贵君轻。君民不论是有道与无道!江山社稷比起人民百姓的生存都是最为次要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是指上下同心、君民一体。求同存异!和谐万物。国家是为君民服务的!君民则是国家的舵手?无论是君君民民还是民民君君!都是在无时不刻指引着国家发展的进程和影响着国家发展的方向、   儒家的出处在百家?而百家出自百官,儒家出于司徒即法院、0964道家出于史官即教育部、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即中科院、法家出于理官即公安部、名家出于礼官即文化部、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即检察院、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即外交部、杂家出于议官即政协!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即农业部,小说家出于稗官即广电总局?释家出于太常即宗教局、医家出于太医即卫生部。计然家出于地官即财政部,兵家出于元帅即国防部!改革家出于宰相即国务院!谋略家出于谋士即人大。权术家出于天子即政党!   儒教不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因维护特权而压制思想、 因改造人心而扭曲科举。因阻碍思维而生产落后。 因丧失精英而科技倒退?因防止内患而文化封闭。因政权腐败而拒绝外援!因信仰缺失而军阀混战,怎么看都是体制问题是民族解放问题而不是宗教问题,怎么会儒教才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我看到的都是西方列强和东方列族联手误导国民消灭儒教黑我伏羲啊、   中国近代连民族都没有独立、还谈什么是儒教的问题!是政治问题重要还是宗教问题重要,儒道佛三教一个出问题了。其余两个都跑不了,一荣俱荣1275一毁俱毁!因为都是以中3382华易文化为核心的宗教?哪个出了问题都意味着中国整体有问题了,怎么全算到儒教头上,儒教只是宗教仪式由国家主持,而由个人主持仪式的宗教反而责任更加重要、因为老百姓比知识分子多起着主要作用!   儒教的灭教危机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次儒教的灭教危机、由外而内引起的改朝换代更是儒教的灭教劫难,儒教是历史上灭教次数最多的宗教,由于儒教是中华汉族的民族宗教!所以失去汉族这个信仰主体那么儒教也就不存在了,即使存在也3990是徒有虚表!这就是为何儒教会在中华文化衰亡的原因!因为有人屈解了儒教教义,背离了真正的儒教,信徒不在信仰他了。中华三教其余两教也有这样的问题!在现代。圣人的学说被乱改了!致使信徒被中华文明的敌人控制,所以那些凡人才敢攻击圣人、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机会和危机同时存在!大机遇下正藏着大危机?如果我辈中人没有解决好。这将是儒教的大危机,儒教4423在现代是与时俱进,与民同教、始终3138和上下保持联系,说到儒教在现代就只有一个儒教的教堂。那就是毛主席纪念堂!你不觉得少了伏羲等圣人的纪念堂吗!还有儒教圣经的白话文没有人能正确翻译!没有在小学第一课上讲解八个卦象的含义!没有在数学课讲解八卦和加减乘除的联系,没有在音乐1592课上放一盏伏羲制作的古琴来演奏、没有在体育课上教授伏羲在渔猎中首创的功夫武术、没有等等!总之儒教现代化的路8916还很长很长、就连儒教教徒的宗教服饰儒教汉服都需要改良,中衣系带没6564改成粘扣带?中裤系带没改成松紧带、儒教汉服没改成假系带实粘扣以前是十分很不方便的!自然没有信徒在祭奠时穿戴,还不止光是这些问题!更主要的是儒教长期被背了黑锅。就连忠君在现阶段是指热爱国家政体都不会有人明白。儒教现代化迫在眉睫但也急不得,总要有个过程需要国民好好理解,就看儒教的有识之士怎么设计规划了。、

中华风水大师弟一人

  不管哪家那派,要想出个大家公认的第一人,在这个年代是很难的   毕竟流派不一样,有时候部分知识传承上就会出现争端了   唐李明刘的年代,是很少遇见的   那些现在自我吹嘘某某大师的,你也最好擦干眼睛点,不要受骗了   大师不是这样遍地都有,随意看几本书就能出现的!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哲学。养生,园艺、阁楼!饮食。茶道、戏曲等等!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之作!哲学方面的人类开始对世界认知以及对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方面的《周易》!《老子》。《庄子》等!中医养生方面的《黄帝内经》。《8539伤寒论》等,其他方面的《长物志》《宅经》《书谱》《茶经》《格古要论》等中华生活经典系列的、以及各大师讲诉评论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太多了、   其中只要你感兴趣能看的下去!哪本都好看!。

中华万年历哪个版最准?

  没有哪个最准的说法!版本的升级都是弥补bug或者完善功能的。     中华万年历。

十二生肖算不算是中华传统文化

  算是1!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3995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9845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6108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5787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1315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8961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8338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6725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在人类1842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229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0813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3088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数。树的文化全才。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3872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6932多艺的伟大人物、作5683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于文化的全面追求。启发本书作者将不同门类的知识融汇贯通。集为一帙,     本书内容涉及的时间范围因门类而略有差别!一般说来。上起原始社会。下至近现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历人物。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本书没有采取编年体的中国文化大事记的写作手法和按词条分门分类的文化词典的编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术语、事件的简单堆砌并不能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蕴。在有限的篇幅内!本书为读者奉献的是系统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本书努力把寻找中华传统文化各个门类的发展线索放在首位!力图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本书也试图分析每一文化门类的基本特点?阐释这些文化门类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展现给读者的?7391除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以外。还包含对各方面知识的整合与品味。包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总结与反思。相信这种撰写方式能帮助读者获得清晰!明了和系统的知识。     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本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耽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6389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因此、本书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各门类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中华传统文化的另8932一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余下全文>>、

周易起源于什么时候,谁研究的?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1653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千年古县汤阴县(河南安阳的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8002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6847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8624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5589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3243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