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周易中的飞龙在天是什么意思?

  这是人生的一个非常辉煌的阶段、也是在九五爻的位置?我们从潜龙开始努力、一步步的走到人生的会换飞龙在天。这是一个事务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生的规律。逐步上升,然后到达一定的辉煌阶段、然后必然是又开始衰退、进行新一轮的循环?人生是如此。小道每一个阶段都是如此!飞龙在天、也不要太得意忘形!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亢龙有悔、建议想学周易可以先看看《周易导读》王炳中著作的。详细的解读了周易是什么、从简单到深刻,能对周易产生清晰的概况和思路!,

周易中的 比肩 是什么意思?

  比肩之构成是五行与我同类,而又礌阴阳!例如甲见甲,寅!既同属木,又同为阳性等、(甲见甲、寅、乙见乙。卯,丙见丙,巳,丁见丁!午,戊见戊。辰、戌!己见己。丑、未!庚见庚,申,辛见辛,酉、壬见壬、亥、癸见癸、子)以上皆称为比肩。   比肩好比兄弟、姊妹、甥,侄!夫之妾、同辈朋友。养子等、比肩性格、自我心强!果断独行。固执己见。容易招诽谤。孤独、    比肩过多者!常与兄弟姊妹相争,与朋友知己分离!容易离妻!离夫、为劳苦之命、不得众人之财(偏财)!女缘薄、比肩遇刑。冲。破害者。有兄弟朋友亦不得力,或虚弱。贫困、多灾。但柱中有干合、支1941合者反主无灾?   比肩遇空亡,男子克父、克妻、兄弟不和睦,不可同居,女子与夫及子之缘较薄!   同一干有比肩,天干地支皆是比肩者?必掌管二家、或为养子之命。身坐比肩或成比局、当为几度新郎!父母一离一合!   比肩坐劫财,兄弟。夫妇间多口舌!苦情、因亲戚8235或他人多受损失,在会计上亦多损失。在年柱有比肩坐劫财者,父亲之缘较薄。或死别。多晚婚,   比肩过多者。喜正官!七杀之制,所谓比肩要逢官?杀制、日主强四柱无印绶、而有正官,七5560杀或财星及伤官者?反喜比肩劫财来助之、所谓日干无气遇劫为强、    无兄弟   庚日生之人年或月有庚寅者无兄弟、辛日生之人年或月有辛卯者无兄弟、   甲日生之人年或月有甲申者无兄弟。乙日生之人年或月有乙酉者无兄弟。   比肩之所喜   1.生日强而柱中多比肩劫财败者、喜正官偏官之制、所谓比肩要逢官杀制、   2.日主强四柱无印绶,而有正官。偏官或睥星及2608伤官者,喜比肩劫财来助之?所谓日   干无气遇劫为强,   比肩之所忌   遇刑?冲!破害者,有兄弟朋友亦不得力、或虚弱!贫困!多灾!但柱中有干合,支合者即无灾、。

周易中提到为什么木克土

  木可以钻入土中,有一篇课文大概讲的就是树苗长大把石头顶裂的事!,

周易 中关于初九到九六是什么意思

  初是位子,一挂里边6个位子?初。2.3.4.5.6、你看看网上的C.G.荣格做序言。威尔赫姆翻译的英文版易经啊。(I Ching!the book of change)讲的清楚的?    每个位子上的"--"(阴。六)!和"—"(阳。九)就与其位子合起来!成为初九!、!、,九六(上九)、!

周易中的哲学思想有什么?

  周易是我国周朝的易经,是周文王囚里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成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的!实际上,自周朝以来,经历代圣贤先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周朝的易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代所称的周易泛指丰富和发展了的一整套易学理论。包括易理和象数两派的主要著作、   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规律的书,民间称无字天书,   易经很古老、1821在文字未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发现。许多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如白天黑夜。男人女人!硬的软的等,为了描述这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随手画了两个最简单的符,“—”“--”来表示之!开始这两个符号必定是随手画的、只是代表的意2647义而没有名称?是后来才称其为阳(—)和阴(——)的。关于这两个符号的产生、有的研究周易的书说是男女生殖器的象征、有的说是表5200示白天和黑夜的符号?其实它们并不具体那一事物、而是描述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类事物的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毛泽东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分为二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用我们祖先的话说就是事物的阴阳两面、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都是由阴阳构成的,同时万事万物又都可以分为阴阳,   阴阳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抽象的分类和描述。这样简单抽象的描述,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祖先们肯定感到很不够!通过进一步观察?按《易经》上讲。我们的祖先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万物类象的规律、即万物按其类基本相象!有的阳的成9194分多一点,有的阴的成分多一点!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外阴内阳,于是把所有的事物(开始主要是物质)拿来分类!结果可分成八大类?万物都拿来分类了!没有不能纳入这八大类之中的!为了描述这八大类物质,于是用八个符号来代表之,这八个符号就是由阴阳组成的后来称之为 八卦的(略)这八个符号。这就是八卦的起源。至于有的研究易经的书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氏则之而画八卦!是不确切的,这造成了人们对八卦起源的神秘性、不利于科学的宣传周易。这八个符号7327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是当时的文字。是文字的祖宗,   后来先人又发现,不但物质世界符合八卦的分类和规律、精神世界亦可以用八卦来描述!笔者在《清正气功》专著中提出、从大的范围来分。物质世界属阳的世界!精神世界属阴的世界?阴阳两世界均符合八卦所描述的分类和规律、易圣周文王据此进一步推演,将伏7016羲描述自然的物质世界的先天八卦推演成同时可以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包括精神世界在内的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我们现在应用的就是文王八卦!   随着人类的8144进步和发展!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增多、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仅八个卦(符号)已经不能清晰的分类和描述了。于是周文王根据这两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将文王八卦进一步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 、从此万事万3411物的运动变化发规律展的规律都在其中了。没有能逃出其外的、现代科学的发展亦证实了六十四卦与宇宙的自然社会规律的相吻合性!如六十四卦与生物遗传基因结构和组合方式是一致的、   可以这样说!文王当时做的是很伟大的科学研究,他对自然的社会的万事万物的分类归纳总结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描述、是如此的严密和准确。具有6110如此强大的生力?历几千年而不衰!是现代的所谓的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所不能比拟的、可怜的是!现在还有人把我们祖先的科学研究成果说成是封建迷信,何等的无知悲智、现代的许多科学无不是以周易理论为源泉!无不是从周易理论中得到启示而发展起来的。二进制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显著的例子!可是有人忘祖了。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科学和文化的根,他们人长大了,怀疑起自己的来源了!人都是父母阴阳结合的产物,能说父母的阴阳结合是迷信吗,   周易的起源是科学的。这个起源不搞清楚!往往容易被当成迷信、。

《周易》中卦辞前的九三九四等是什么意思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2957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解释:   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   枯木生花之象 反省过失之意   大象:中间四阳爻,为结实之梁,但初末为阴爻。力弱不支,则势将摧折。   运势:有力不从心。负担过3775重之象、多烦恼、防官非及水险,   爱情:双方之眼光均太高或各已有心上人!凶象。   疾病:严重!须耐心治疗、为肺、神经系统!女占得妇科经7533带之疾!   失物:无法发现,不能物归原主,   诉讼:有文书之烦、即使求和也未能如愿!   周易卦爻辞原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3545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九二:枯杨生 ,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三:栋桡。凶、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士夫,无咎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卦爻辞注解   《大过》卦:正梁弯曲、利于出外有所往,通顺,   倒数第一阴爻:(祭祀时)用白茅衬垫(祭品)!无害!   倒数第二阳爻:枯杨树抽新茅,老男娶得年轻的妻子。没有不利! 9797  倒数第三阳爻:正梁弯曲了,凶!   倒数第四阳爻:正梁高起,吉、有别的变故、危险,    倒数第五阳爻:枯杨树开花!老妇人嫁给没有结过婚的男子、无害也无称誉,   最上4986阴爻:错误地渡河没顶?凶。(有救应)、无害。。

五行中水木冰是什么意思

  五行: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这生克幻灭之间鼎化世间万事万物,方才构成大千世界?。

周易五行中喜水是什么意思?

  大抵是命局内喜水来平衡。如日后遇亥(猪)!子(鼠)运或年有利、水为北方,则北方有利。水为黑色、则黑色有利等等、当然。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请问五行旺度中的木死是什么意思?

  因为申属阳钢之金?普通的解释就是重金属器械之类、至于木死,——你可以想像刀斧等和树木在一起会範生什麽事情。死就是指木受金克了,、

三金一土一火二木一水在五行中是什么意思

  这是你的出生时间中。八个字所占的五行数,三金,即有三个字五行是金天干是庚!辛地支是申!酉、其余类推。命中金太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