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请谈谈对周易的认识

  周易有科学根据的,绝对不是迷信.只不过有些人利用周易来算命骗钱罢了   详细资料   周易是根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   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没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许多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我想当年的马克!恩克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也看过它、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周易的内容高度概括而已,   在古时,科学很落后,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析,为此就出了学说.   简单地说,   1.易本是算命的,   2.但到了周易,孔子基本上是从哲理方面解释易,虽然此解释同样也可适用于占卜,但周易列为经书,只因其包含全面的哲理.   3.周易不能作为占卜的书,因孔子只从哲理理解易,基本没有关于占卜的论述.后世的占卜,是从易中的最基本定理重新创造的,基本与周易无联系.   4.哲理适用于任何人,但以周易用于占却不会有实践意义,   5.占卜者依然把周易列为占经是因周易还没有把易的基本原理抛弃,而其他易经已失传了.,

谁可以告诉我对周易这门可的认识.心得.和感受

  周易是一门什么学问、这个问题自史书记载第一个解释《周易》孔子开始、一直到我2003年11月2日还原了“周文王被拘羑里演阴阳成八卦,六十四卦”。都没有8826一个清晰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史书记载第一个解释周易的孔子是不懂周易的、根据汉帛书《要》第八章的叙述。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前对周易的认知就是人云亦云的“周易是占筮之书”的说法!实际上在他遭遇困境并用他一直反对的占卜术问前程之前,他甚至连《周易》都没读过。他不知道八卦!六十四卦怎么来!也不知道周易爻辞怎么撰写,他解释周易用的是儒家学说的知识范型!而不是周易的知识范型!由于不懂周易,没有周易的相关知识,他解释周易只能用“从文字到文字”的猜测法,也就是说,是儒家学说的知识范型。而不是6013周易的知识范型?因为孔子不懂周易是怎么写的!他实际上是在猜周易些什么。孔子之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所有说易解易的人都在效法孔子。都在用孔子创设“从文字到文字”的“望文生义解易法”来读解周易、大家都在猜周易写什么!很可惜没有一个人猜对。也就是说。实际上孔子是在猜周易写什么而不是在解释周易、因为他根本不懂周易!不懂。解释什么!只能是猜,在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可以说所有说易1684解易的人都在效法孔子。都在用孔子创设“从文字到文字”的“望文生义解4491易法”来读解周易,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在猜周易写什么、很可惜啊、没有一个人猜对的。也就是说。传世的说易解易的书,是没有办法使人真正读懂周易的,学习周易、一定要知道周易是一门什么的学问,不知道!你就2496抓不住重点!就容易被各种云山雾绕的说法牵着鼻子走!永远也走不进“真正的周易”的大门。那么。周易是一门什么学问呢。答案是:周易是一门建立在阴阳符号体系上的学问。为7379什么这么说。因为没有了六十四卦这个阴阳符号体系。依附在六十四卦爻上卦上的爻辞卦辞就不存在!而5331由这些爻辞卦辞构成的《周易》也就根本不存在、这个认识、在传世说易解易的书里是找不到的、因为那些著书立说解释周易的人根本没有这个认识、他们是一群很可怜很可悲的人,就拿孔子解释周易来说吧。其实他这样做完全是被他的弟子逼的。4048他本来就只想卜卜卦。算算自己的霉运什么时候到头。还真不想解释周易的、8163(相关叙述参看汉帛书《要》第八章,)在处理弟子咄咄逼人的质疑这个事件上,不可否认孔子是个有急智的,聪明的人、但正是他的急智和聪明、在文化上把我们整个民族引入了歧途!根据我还原的周文王被拘羑里演阴阳成六十四卦的认识,周易爻辞卦辞完全是按照阴阳演成六十四卦的次序来撰写!阴阳演成六十四卦有32种成象次序,六十四卦爻辞有32种读法,而不是传统的“一二三四五六爻”这样一种读法,还有就是排卦的方法。传统的排卦方0355法是“从下往上”排,而使用周文王被拘羑里时创设的“阳满溢出”排演法。从一阴一阳开始!遵循“一阴一阳对应”原则。把一阴一阳两个简单的符号持续不间断地演成八卦及六十四卦。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卦象实际上是“从上往下”排成的。这一点再一次证明孔子及其后的“周易研究者”实际上不懂周易。他们完全就是在“猜”!而9267且都没猜对!(关于演阴阳成卦象的方法、我2004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就在一些大的论坛上发表!据说现在在国学论坛上还能找到当时我发表的帖子,)要想真正看懂周易!读懂周易!在知道周易是一门什么的学问后!接下来首先一定要知道八卦六十四卦是怎么从“一阴”“一阳”演变而来的。其次就是要总结出一阴一阳这两个简单的符号演变成八卦。六十四卦的整个过程都展示了什么规律,最后再去读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卦!前面两步(卦象怎么来,演变的过程展示了什么规律)走好了、你会发现周易很容易读?一点都不晦涩难懂、!

分析《周易》爻辞对上古社会的认识价值

  孔子只把易经60%的哲理分解出来!已经是可以影响全球!易经的内涵是用符合组成的!他可以分解宇宙中变化的奥秘、如果你想了解易经、我推荐你在CCTV-10套《易经的奥秘》可能是14集。台湾的教授讲解的!可以对你有帮助,,

有关周易的历史

  周易发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和传的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和传的解释,   所谓“易学”即时指研究《周易》经和传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学术!是理!气,象,数的统一体、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的变化,卦爻辞的解释!以及对1991这些解释的再解释而展开的!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经典!   第一部分:   一、易意、释“易”即“易”的本义、“易”学者对“易”的解释有以下四种:   (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是为“易”变!   (2)会意字、7011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的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是为易变、   (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的象形字:“ ”简:“ ”像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   (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代)有“ ”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现发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   (1)“简易”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简易也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0142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变易”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3)“不易”是相对观!讲万物相对稳4946定(不变)才具定性!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的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   三!“易学”早期经典6476:《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研究《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连山》亦有称“神农易”(现为1131新的说法此起彼伏)、   (2)《归藏》以“坤”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万物以地致养。言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归藏》亦有称“黄帝易”、   (3)《周易》以“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乾为天,“易”又6022为日月、   四!《易卦》也称八卦?它由简单的符号组成!而8397在《周易》中!除了八卦符号。还有另一部分是由文字组成、“卦画”(即符号)和文字不同、本身没有9146确定意义?从卦象到爻辞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1) (1)八卦,是用“— 。--”两个基本符号组合、以三个为一组排列组合而成八个符号(八卦)!由八卦再生则为六十四卦、至于“— !--”两个符9208号和八卦的原始意义。古往今来!说法较多:有说“— !--”代表天地。阴阳,蓍草长短,男阳。女阴。奇数。偶数有说:“— ,--” 表示结绳记事。龟卜兆纹等!   (2)5365远古时期。占卜十分盛行。各部落生产、建造房屋、作战等!无不占卜、观察鸟类行踪进行占卜!为“鸟占”。根据天象来占。称“星占”随着各部落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最流行的占卜符号、称八卦。   五 “卜筮”之说:   (1)“卜”亦称“龟卜”。是较早的占卜方式!它主要是运用龟的腹甲和背甲以及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并对其加工修治成固定的形状,然后进行钻凿,占卜时、卜者用火烧灼已制好的钻,插入凹孔、于是听见轻微的卜卜声、凹孔周围裂现一些6428“卜” 字形细纹。这些细纹称作“兆”或“卜兆”,根据卜兆,推断吉凶、   (2)“筮”!用蓍草占卜叫作“筮”,“筮”必须记数、这些应用了9281数学概念,而数字的排列与组和、产生了六十四卦。这时期数字系统的产生领先于世界,然而它并没有向进发展。(筮草占卜方法略)。   (3)卜到筮不仅是占卜方法的演化、而且也是文化的演进、“卜”至“筮”是一个从象到数的伟大过程!因此《周易》的哲学本质、就在筮法之中,   六、《易图》,《河图,洛书》是5004什么样,千年间没能说清,直到宋初,隐居在华山的道士陈抟忽然拿出了完整的《河图!洛书》。《太极图》等。一出世。马上引起轰动。   (1)《河图》中一到十的数字,两两组成、分别四方及中央、它的构成完全符合《周易系辞》中的数字观念、“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2)《洛书》也称九宫。由一到九数字组成。它的特点是奇数在正位。偶数在斜位、奇妙的是!不论是沿正方位还是沿对角线、每三个数的和都是十五、拿现在的数学语方说。这是一个三阶幻方。   (3) 两种图的出现,得到了认可,它被称为无字之易,先天之学、朱熹把《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列到传说的文王八卦图之前?承认它们是《周易》的始祖!此说至今仍争论不休,但基本肯定:先有易图后有经传,图是易之源头,据考证:《河图》是气候图?《洛书》是判定方位与方向的罗盘?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从古籍记载和历代易学家之说来看。是古代贤哲从《河图。洛书》中得到启发,进而推演出来的实用八卦阵,   七!《易》与《周易》,《易》象是《周易》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沿革的、    (1)《周易》和《易》在质方面的区别:《周易》用九用六!《周易》的爻有变爻规律。《周易》的爻用数字有下而上注明爻次。“九六”区分阴阳。《周易》的爻和卦全部配上了相应的卦爻辞,这些都是易所不及的!   (2)《周易》和《易》在量方面的区别:《易》每卦只有三爻、三爻的容量小、无法表现丰富的内容?《周易》每卦六爻就有了最佳的表现余地!卦爻不是越多越好。六爻2971是最佳定位,《周易》每卦六爻。正好构成一个周期、为表现一个重要哲学定律和波粒二象性等科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周易》六爻一卦!共计六9083十四卦,在量方面这是最佳选择、在内容方面内涵了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易》在这方面是无法同《周易》相比的,   (3) 史料证实!《周易》完成于周代!《周易》两字有二义:周代之易!周普,周始!周及之易、《周易》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是文王被囚时完成的!而并非一人完成,   八,《经》和《传》   (1)《经》。《易经》是一部占筮书、6546以“卦”为单位,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卦象,卦名、卦辞、爻象!爻辞”五部分组成!   (2)《传》的形成是经过较长的时期、《传》(又称《大传》“十翼”)是最早解释《经》的著作!《易传》分七种共十篇:即《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其中《彖》是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史料证实,《易大传》并不是产生于一个时代、更非出于一人之手、   从符号到文字的发展。从象到数的哲理变化、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形成?从“经3459”到“传”的完成,从“易”到“周易”的完善,无不说明《周易》生生不息、无穷变化的哲理。至春秋、一部完整的《周易》诞生了!围绕《周易》而展开的众多解释、论著、揭开了《周易》历史发展新的一页,   第二部4514分   一! 汉代易学   “易学”是研究《周易》经和传的流传和演变的学问、汉代是易学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   1 .汉代易学有三个特点:   (1)《易经》被定为五经之首、易学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周易》学派众多,除了儒家,还有其它学派思想家、   (3)易学成为有明晰师承脉络的专门之学!    从师承看、皆认为汉易开山祖是一个叫田何的人,田何传于周王孙,丁宽!服生等、再后又传给杨何。丁宽又传田王孙。田王孙又传给施仇,孟喜。梁丘贺,史载《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即指这一体系、之后孟喜传给焦延寿,焦氏又影响了京房?于是“《易》有孟京之学”,此外,汉易还有费高易学体系,1319指费直和高相。属民间之学说,汉易逐渐1854形成两大派系!即孟!梁。京房今文易学派!费高古文易学派、   2.汉代易学解经的方式有三种   (1)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官分易学。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的物象解《周易》经传文。以卦气说解《周易》原理、卦气说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讲阴阳灾变!   (2)以民间费高易学为代表!反对阴阳灾变说、重述《周易》中的易理。   (3) 以黄老道家的易学为代表。重讲阴阳变易的哲学道理、   5157三派之中、以孟京易学影响最大,史称“象数之学”!   3.西汉末年,由于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易学出现了《易纬》之类的著作。其中代表著作有《乾凿度》《稽览图》《是谋类》,这些著作将卦气说和象数说进一步理论化、神学化。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义”说,即简易,变易、不易,太极元气说等,这些学说对后世易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4.五行生成说   东汉时期!孟京易学势力衰弱,而民间易学派的费氏易学兴盛!逐渐出现了。费氏与孟京合流趋势、形成了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的2934五行生成说!汉代易学重点是“象数易学”、   5.东汉末,道家黄老学派逐渐演变为道教!其易学也逐渐与炼丹学说结合起来。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开始以《周4441易》原理解说炼丹的理论和方法?是为道教易学的先驱!   二。 晋唐易学   魏晋隋4132唐时期,易学开始了新的转向、由两汉的重象数特点转向了   晋唐重易8684理的特征。玄学派的易学派成为晋唐的主流、   1. 晋代两大家   (1)王弼!玄学易学创始人、著《周易注解》,师承古文经学解易学风。文字简明、义理通畅。师《易经》成为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忘象以求意”说解释易学中的2989取义学说!寻求《周易》经和传的抽象原则!   (2)韩康伯。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传加以注解,从义理高度概括出新的命题:“八卦备天下之理”!通过《周易》可以把握天下之理和变易之道!易学的玄学化,使《周易》,《老子》,《庄子》相并列而成为“三玄”之一、   2. 唐代两大家   (1) 孔颖达。6018著有《周易正义》一书!提出了“易合万象”!“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的原则!以阴阳二气来解释乾坤二元,以元气说来解释太极!提出以气为核心的世界观!并以“自然无为”来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出“无阴无阳谓之道”的新命题。   (2) 李定祚?6725著有《周易集解》一书、此书没什么新观点?但汇集了汉易以来7970各系统的注解,对易理派的观点亦不加评析地收集其中!是7828一部很好的资料汇集?   以上两部易学巨著的出现,表明易学正走向融合的新动向、   三.宋明易学   1. 这一时期,是古代易学哲学高度发展的时期、北宋初期!易学有四大流派。   (1)以陈抟为鼻祖的图书学派。后传至周敦颐,提出太极图说。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   (2) 是邵雍的数学派!提出先天学。   (3)是由胡瑗倡导的易理派、后传至程颐。著《伊川易传》、创立了理学派的易学体系、   (4)是张载的气学派,他吸收唐代孔颖达的气论学说、著《横渠易说》和《正蒙》,   2. 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易学哲学体系。著有《周易本义》一书。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   同时期。有扬万里的太极元气说!之后!扬简的心学易学等,对后来易学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3. 元明两代、宋易向普极和纵深两个方面发展、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阐述《周易本义》的著作,   (1) 元代道教大师雷思齐承刘牧!邵雍易学学脉!推衍出许多图式、他以九宫为核心解释《周易》原理!主先有5850数而后有象说!而俞琰、张理和箫汉中等人!以亦图式解易。但主先有象而后有数的观点,   (2) (2)明代易学家葵清,著《周3022易蒙引》,主张理象合一!成为明代易学中“气本论”的倡导者?   (3)明代易学中“心学”较为流行。他们主要以内心道德修养方法和精神境界解释《周易》卦爻象和卦辞,代3165表人物是湛若水!   (4)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2754对宋明易学做了一此大总结,他继承宋明气学和象学传统、修正义理易学批判心学易学、著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等著作!完成了“气本论”之说,结束了宋明易学。   四, 清代易学   清代易学是复兴汉易的时代、清人解易著作十分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内容和倾向都很复杂?清代易学主要有两派!一派以惠栋和张慧言为代表。倡导汉易,不敢发挥!淡化《周易》的哲学价值!  6912 一派以焦循为代表?力图会通百家。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    从总体倾向来看?清代易学缺乏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理论思维很薄弱、是古代易学哲学的衰落时期、   至此。有一说,汉易象数。魏晋义理。宋儒理气。清代杂说,   五、 近人易学   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周易》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归纳5856起来有以下四点,   1. 注重对《周易》经传的文字文化史的注释,其中经高亨注释的《周易古经今论》。《周易大5617传今注》水平最高。他将经与传分开,认为经是卜筮之书。传是哲学著作、   2. 重视考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周易》卦爻辞中的事件!有郭沫若,闻一多,李镜池等人的著作,   3. 注重对易学史上的著作评述而寓己见于其中!使1133易学研究出现了新面貌!   4. 用现代科学证《易》,但有一个显著特点!都是以科学比附《周易》!还未能以《周易》的思维方式!去推动科学、或在此思维启发下进行科学发明创造,、

《周易》的作者是谁? 《周易》简介? 《周易》是一本怎样的书?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2878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易!诗。书。礼、乐!春秋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周易在哪里能学到

  楼主您好。   现在有很多易经爱好者。看易经的书籍就和看天书一样、可无论您是多高的学历,也是难懂其中的奥妙,每天不停的在八字,八卦!风水,面相书上翻来翻去!就是不知该从哪学起、哪些知识最实用、可以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帮助到我们。   。

周易大师的周易意义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3613》里来的!《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6052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7602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3589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5957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论语述而篇。孔子云:「加9474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0787无大过矣!」孔子学易至于韦编三绝。积功力久。发此感慨!再给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5067更加深入?可以减少犯大的过失,学《周易》贵在能「知几」、机者念头起动几微之间、心念一动即加以察觉!学《周易》可以趋吉避凶、在念头起处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灾祸有一点端倪时就及早调整心念行为!让灭祸消弭于无形!自然能趋吉避凶。远离大灾大祸。上等智力的人学周易!可以进一步学形而上之道、「无大过」的大过指的是什么,就普通人而言,不是有心犯罪!而是误犯,例如过失。损人等。若2247就修道的人而言。凡是心不在道,就是大过或无意中说了不合道理的话,或无意中做出令人恼恨的事!就是大过,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生而知之者是天生圣人,圣人5158方能无过,孔子自认是经过好学而知道圣人之道!既是修养学习来的,偶而4746难免也会犯无心之过、学周易穷理研几。在心念几微处用功、一生不好的念头,便立即制止、不让这一个恶念迁连不断。现于行为、故无大过,在易系辞下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研易就在精微处用心,最精微的地方莫过于念头,在念头处观察!孔子门生中唯有颜渊接近研几的功夫。系辞下传!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所以3283孔子曾对鲁哀公、季康子提起在所有学生中、就属颜渊最好学,他有知几的功夫!能察觉到念头的起动、一有过即时制止。所以能「不迁怒,不二过,」学道之人先学无大过、进一步连小过也要除去、常人一举一动多有犯过,若学着观察念头,恶念一生即予制止!久而久之。可以少犯大过、儒家的经典礼记首篇「曲礼」是记载委曲说礼之事!食。衣,住!行、各种生活细节都订有规矩!若一举一动不违背「曲礼」。也可以少犯一些过失、《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他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再变生四象,四象演化为八卦,再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使得蕴藏无限究竟智能的易经、后人可以一登堂奥!一窥天地之妙、我们只要依经文玩占观象!从中温故知新。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掌握心念行为,一一复归于礼,自可趋吉避凶、克念作圣。《周易!易经》是自然规律科学技术应列7215为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文中说道:中国古代应该有五大发明、过去大家只知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却偏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智慧发明,就是《周易,易经》智慧的重要发明,华夏文化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大海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彩!以至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就是《周易。易经》、。

周易是哪个朝代的?

  易是远古时代的!《周易》是文王演《易》而成的、!

周易是周文王?

  是我国周2577朝的易经。是周文王囚里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成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钉卦辞和爻辞的、实际上,自周朝以来。经历代圣贤先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周朝的易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代所称的周易泛指丰富和发展了的一整套易学理论,包括易理象和数派的主要著作、   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1345规律的书、民间称无字天书。

周易是谁写的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8628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