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周易八卦

  周易八卦:   乾为天?坎为水,艮为山,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坤为地、兑为泽。     乾宫八卦: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宫八卦4545: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宫八卦: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宫八卦: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宫八卦: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宫八卦0119: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宫八卦: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宫八卦: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太极八卦和周易八卦有什么区别吗?

  先说八卦吧. 8547  八卦的基本定义是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 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  7359 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7823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1849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   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其他:有核的!木器,惊恐、发怒、碧绿色   卦象:风   人物:长女,秀士!寡妇,僧人    天气:刮风   身体:呼吸系统,股   方位:东南   数字:五   五行:木   9953场所:直路!机场、海港,邮局,草木茂盛之地   其他:流动不定,木制工艺品!长而直的,青绿色   卦象:水   人物:中男、渔民,江湖人物。盗贼   天气:下雨!下雪,霜露,月   身体:耳朵。血液!肾脏   方位:北   数字:六   五行:水   场所:有水的地方!酒楼。酒吧、酒店!井   其他:含有水的东西!下陷的地方、黑色   卦象:山   人物:少男、童子   天气:云雾   身体:手指, 子,背部   方位:东北   数字:七   五行:土    场所:与山有关的地方?门口、墓地   其他:阻隔停顿。不动之物。黄色   卦象:地   人物:老母、孕妇,妻子、众人   天0832气:阴云,雾气   身体:腹部,脾胃、皮肤   方位:西南   数字:八   五行:土   场所:田野!平地。平原   其他:柔顺、方形。众多的!布类!黄色   再说易经,   提起《0311易经》来、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称其为经中之经、称其为哲学中之哲学,这话实在具有相当的道理!在所有的经典之中、似乎《易经》是包括了一切。《易经》就是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关于《易经》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汉易!第二个阶段是宋易!   简单地讲、易学包含了理!象、数三种学问、   理——是以哲学的方式。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理,   7520象——是以理论科学方式!解释宇宙间事物的现象,   数——每一个现象都有数在其中!也是属于科学的、   汉易偏重象及数、是属于科学性的!也是与道家关联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称汉易为道易的、而宋易所讲求的是理,属于儒易!与道家关系较浅(邵康节4073则走的汉易道家路线)。所以与中医原始有关的也就是汉易了,   卦是什么    提到《易经》!大家都会想到伏羲画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能够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9850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为代表的。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朱汉民、

周易八卦的八卦来源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6418本哲学概念,来源说法:据说是古代汉族的阴阳学说!所谓“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根据四象划分人体阴阳之气!并以此与人的生理特点和外表形态来解析人的个性类型。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4100》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孔子为代表人物2099之一)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易经》本是反映变化的哲学古书,长久以来被用随机数选取作筮辞用,中国的易经博大精深。高煜翔多年的《易经》研究。提倡辨证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用物理的方法来诠释易经。高煜翔、河南南阳唐河人!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现为阴阳易辨派创始人。河南省易学会命理特约顾问!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学会理事、中华中医研究协会特约顾问!国际阴阳五行研究协会顾问,提倡辩证研究中国的易经!!

周易八卦属牛的十月份运气怎样

  下八卦图识别!,

有没有人懂五行八卦和周易方面的。

  你有什么事么,我对五行!八卦略知一 、二!

周易八卦在中医中怎么应用的

  先6428研究内经   黄帝内经是根本   这个先要突破   否则谈周易不现实,

周易和八卦有什么区别?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2041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0095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1520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八卦是古代汉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4559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2480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根据汉族民间传说、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对于八卦不要有过多神秘色彩、 它在汉族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八卦是迷信么?为什么?周易呢?为什么国外信这个?

   周易指是易筋经、

周易风水.八卦.兑卦代表什么意思

  “兑”卦!在自然界中代表泽,在性别上还代表女!在家庭中代表长少女。在动物中也代表羊。。

周易八卦中乾卦代表什么

  易经中天人合一的关系   乾与正   先天卦对立与统一的思想、是绝对的唯物主义!8457天与地的对立在于上下关系!乾/天道持正。可以说是不正吗,不能。因为宇宙的运行。不是人力所能改变?既然是不能改变!那就是正!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各种自然灾害。都是天道在行正(政)。不能对其进行改造的世间万物!只能是对其正的适应。要做到对其适应,就必须预先知道天道的运行规律!地道对天道的配合与反映,而天道的正!在易经。都是喻以天人合一!那么。人道的正,就比不得天道的不能改变、人的管理者。国家的行政机构的正与不正、就要以人道的正作为准则!   后天卦即文王周易以八象为基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把五行与甲子融入其中!这就不止是天人合一这样简单。人类给天地安了柄/定了位。同时把五行,甲子/方位!时间、金!木!水。火!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礌!渗入了八卦中!天/乾。阳金、先天0125卦位正南!后天卦按五行顺生、与易经的六十二9383爻循环一样形成生生不息!0840把乾放在西北!形成顺0975方向的生、与兑/泽,阴金,先天卦位东南。后天卦位正西、配上金的天干庚!辛。地支申,酉。意味着金秋的丰熟、富足!成功!强健!震,雷!阳木。1585先天卦位东北,后天卦位正东,与巽,风。阴木,先天卦位西南!后天卦位东南、配上木的天干甲!乙!地支寅!卯、象征春天的雷和风、新生的开始、坎!水,先天卦位正西、后天卦位正北?配上水的天干壬,癸。地支亥,子、暗示了寒冷、肃杀与孕育。水,毕竟是生命之源。离,火!先天卦位正东,后天卦位正南?配上火的天干丙、丁,地支巳。午,把东方的光明换成了南方的热情!艮。山、阳土,先天卦位西北,后天卦位东北。配上丑。把山的限止插入方位,与坤、阴土西西南相对、隔开/联接了西北与东南、五行的土。原来位在中央!但是不可1048能在方位中抹去属土的天干和生肖?而又体现了土的无处不在、前人认为:天干十个、正好配五行、而地支十二个、除了配金!木。水!火四行用了八个、还有四个丑、辰、未,戌、分别在四个方向渗入一个土!同样肯定了土。坤!大地是人类的永远的依靠。   代表天与人,   参考资料:李氏易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