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9603禁忌:   苗族----简介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8436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6079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1235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6455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2397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历史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8161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2010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

新年有什么禁忌

  我国的新年一般指春节、在所谓的元旦期间并没有什么禁忌!   春节相关的禁忌:   一.不可在这一天吵4278架或打骂小孩,否则家中恐怕会有官讼是非。   二.避免扫地或倒垃圾,以免扫掉家中的财气。此禁忌初五过后方可解除、   三.忌吃稀饭!稀饭以前是穷人家吃的食物,所以新年吃稀饭会触霉头,代表来年财运会受阻,   四.忌杀生,若在新正杀生、9084恐怕会惹来血光之灾?   五.忌讳向人要债,也4926忌讳付钱给别人,这样才能守财!   六.忌睡午觉。俗话说:「男睡田崩、女睡厨垮」、睡午觉是偷懒的象   征、   七.新正忌讳打破东西、打破东西是破运的征兆、万一打破了则必须用一张红纸或红布将碎片包起来置于神桌下、并口诵「碎2786碎(岁岁)平安」。初五过后再拿去丢掉、!

苗族生活中的禁忌

  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6205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7604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6022  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1256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4202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1181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穿过等!!

苗族民风民俗五十字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0974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1339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6652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的服饰

  百度搜下很多。,

苗族芦笙节教案中班

  3552苗族的芦笙节 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0861带来一番独有的喜庆,一个和和睦睦的节日!带来2537一份安宁!一个融歌,舞、乐于一体的节日、带来一次美的升华? 苗族的人民热爱生活,希望新年新气象!芦笙节也是3535为了喜迎新春,给新年讨个彩头! 悠扬的曲声划2510破河面!鼓声响起来了?敲锣声越3639来越强!身体随着芦声摆动、伸展着每一个部位、风从耳旁拂过!人人手中捧着芦笙,那是一根短竹、苗族人把它斜着削下、上面拴着红色的丝带。路旁的灯柱上,椅子的扶手上、都拴着一条大约一厘米宽的红色绸带。他们把绸缎挽上两个结!两端各留出约三分米的长度,人们手舞足蹈,忘掉一切的不愉快?丢掉所有的烦恼、抛开全部的世事。 尽情地吹、忘情地吹,痴迷地吹,人们举着芦笙、竹节上幸存的竹叶!在微风袭来时翩翩起舞。 吹吧、释放自己、 吹吧!舞动生命! 吹吧!舞动起来、 广场上人山人海,手上无不捧着芦笙!芦笙的大小并0137不完全相同?那是当地的人们、自己动手制作的!选择竹子,要选择那些长得秀气的!挺拔幼稚的那样!吹出的音才是最美的!最动听的! 把芦笙捧起来吧,捧起今天的成就!捧起明8368天和未来的希望!音符在空中跳跃!舞动的鼓点、带来无数激情、 忽然,一阵歌声传入耳畔!“大芦笙。耶啰耶,小芦笙,耶啰耶!大小都是金芦笙,耶啰耶金芦笙......”,

苗族传统节日有哪些,苗族风俗习惯介绍

  苗族的传统节日     1.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204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5643《开春歌》,歌词2853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9715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3.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2313农历四月初八,苗族7650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     4.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5.龙船节   龙5839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2113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6.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7.赶苗场   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8.赠带节   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9.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苗族风俗习惯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2812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8822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别。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湘西和贵州5810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6808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2318为两间!人畜各一!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

布衣族苗族风俗习惯

  一,布依族风俗习惯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     【礼仪】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服饰】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包头巾。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 耳环!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古朴典雅。  0852 【习俗】      男子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 耳环!项圈等首饰、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6217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7439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布0721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婚俗】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3343房制习俗,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8538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述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作伴,有的则由紶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6962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督终身了!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0706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这一2285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宇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返娘家?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3042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二、苗族     1)苗族有自己的语言?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2)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3)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5760要举行斗牛活动,   4)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对,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咂酒别具一格。饮时用竹管插入瓮内!饮者沿酒瓮围8099成一圈?由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汁吸完后可再冲入饮用水、直至淡而无8760味时止、   5)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7030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余下全文>>、

苗族的乐器有哪些

  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8978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9552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1233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3708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 芦笙筒 ” ,也有写作 2140“ 莽筒 ”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2848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1934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5624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8751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