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什么是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自然界各个事物的发展!0800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9756成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生克中,并不只存在顺克,如旺克衰!强克弱,有时也会出现逆克。衰克旺!弱克强的现象、即,土旺木衰、木受水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叫反侮。从季节而言、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而在每个季节之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后十八天。则是属于四季土!方位分为东南西北中、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气候分为风寒暑湿燥、风属木!寒属水,暑属火!湿属土、燥属金。颜色分为青红黄白黑!青属木。红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其他颜色亦不过是青红黄白黑的变奏,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人体分为五脏五腑,五脏是心。肝!肺。脾,肾,五腑是小肠!大肠、胃!胆!膀胱!心和小肠属火、肺和大肠属金。脾和胃属土、肝和胆属木!肾和膀胱属水。情绪分为怒喜思悲恐、其中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风水学说

  首先推荐看一本书,该书主要是对风水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分析。从而全面认识风水现象?书名:中国风水文化作者:张成三角洲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10-1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对风水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分析的书?在纷乱繁杂的风水现象中,我选择了十大领域:一。风水原型——分8390析风水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并对龙凤图腾,洪水传说等文化之谜进行独具特色的破解!二。风水流变——分析风水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阐述风水与古代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城市规划。庭院布局等方面的影响、评价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建筑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五,9739风水科学——分析风水中的科学原理以及风水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功能!六、风水巫术——分析风水中迷信成分较多的镇宅巫术的功能?类别及镇宅原理。七!风水政治——分析风水在古代中国王朝政治中的法统功能及种种表现、八、风水名流——分析论述历史上有名的风水先生的职业。生平,学说及特点等,为全面认识风水现象提供大量信息资料?九。风水诸俗——分析风水民俗在地域播迁过程中所表现的种种差异,十!风水批判——分析论述古今中外人们对风水的各种批判!并就“批判什么”!“禁止什么”,“继承什么”。逐样8513做出详尽回答。除此之外。还有《太极探源》、《七俗探源》两篇专文、它们虽然可以纳入“风水原型”中进行论述。但那样将使使该章体量过于庞大!不胜臃肿、故尔特辟出来、附录于后、供好些者参阅!、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有什么区别

  精气是修真!阴阳五行是玄学,修真包括后者。。

指字五行属什么

  指(指)姓名学解释:【晚婚吉祥!忧心劳神、身弱多劳!晚年吉祥、】民俗五行:火 音律五行:火 姓名学笔画:10 简体笔画:09 拼音:zhǐ。

怎样理解五行学说里的“木克金”?

  “木克金”严格说起来是“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般有矿的地方很少长植物、这几验证7845了金克木的说法、欢迎采纳哦。

十二生肖中中国僵尸指什么?

  兔子。因3893为中国僵尸是跳着行动的,

五行八卦是指什么

  传统玄学的内容!建议百度!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金!木!水、火,土 五种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条件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中是建国以后!老中医为了表明中医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特征而注释的!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当下还没有大量可靠的证据证实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是否准确),在这一观点中、“行”被理解成运动,《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撰著了《儒医理论与心身疾病治疗》,对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全面训诂和重新解析!引起学术界重视!郑玄《洪范注》:“行者、顺天行气也,”《春秋繁露》解释说:“行者。行也。”五行的“行”首先是动词,然后转化成描述“动”的名词、五行,也就是五种基本走势,所以接着就用了五种运动方式来说明木火土金水!可见汉代儒家理解的木火土金水,是基于阴阳运动方7328式作出的定义!而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至于《左传》中才1261出现“五材” 。这并不表示五行就是五材。“行”字在古代从来就没有“材”的含义。把“五行”解释成“五材”也就没有任何根据。这种把不同的文献的内容没经过文字训诂而硬放到一起解说的做法、在学术上是不严谨的? 第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今人多理解为: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7174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金的特性!日落於西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第二种观点这种7537观点起源于当代学者聂文涛对《素问》的训诂!五行的性质应从“3634平气”。“不及”。“太过”三方面考虑、平气时。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太过: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从这三面考虑之后!才能体会出中医学思维中对生命自我维护的理解!对人体能力的不同理解!正是中西医学的差别所在、第三种观点木、生发!条达!主仁、其性直。其情和,火,炎热!向上、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土!长养!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金、清净,收敛、萧杀。主义、其性刚!其情烈。水。寒冷!流动!向下。主智、其性聪。其情善,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3473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余下全文>>!

中国经典四书是指哪几部书?

  一!四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3445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0012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2472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四书五经》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7700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四书五经》之《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3423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4413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7760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四书五经》之《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7608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2639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5692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4093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四书五经》之《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6871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9586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四书五经》之《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1828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四书五经》之《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3489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5924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6411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9233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1317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6876都有读过。 《四书五经》之《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8120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四书五经》之《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6185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东方的圣经指哪一部中国典籍?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