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的呢!元宵节吃汤圆的含义都是团团圆圆的意思。而元宵节也是因为什么而吃汤圆的呢、对此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风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7141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6199”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5044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4270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元宵节正确吃汤圆

汤圆热量高须慎食

由于汤圆多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热量很高,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5020心病等患者切莫食用过多汤圆,以免造成身体负担,使原有疾病加重、

汤圆难消化不宜多吃

制作汤圆的糯米含较高支链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患有消6947化道溃疡,功能型胃肠病、慢性胃炎等慢性消化道疾病者以及消化功能弱7053的老人?儿童也不宜过量摄入?

用汤圆怎样吃更健康

为减少热量。食用汤圆应避免用油炸的方式、并选择低糖内馅!不能空腹吃汤圆,最好与稀粥,蔬菜等易消化食物一同食用,不要吃凉汤圆,吃汤圆后也不6217要马上躺着,应活动一两个小时后再上床睡觉!以免消化不良或造成吞咽阻碍。 (风水)

元宵节历代习俗

有关元宵习俗的记载。大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较有系统的记载?首推宗懔(五○一~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当时有在正月十五夜迎紫姑的习俗!他并在按语中引了刘敬叔(约三九○~四七○)的《异苑》来解释这项习俗:“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迎紫姑、是为了“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紫姑为蚕神的典故大约来自吴均(四六九~五二○)的《续齐谐记》: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谓成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而失之。成如1844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宗懔记载了当时人“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的习俗,但他们所祭祀的对象是门户而非紫姑。祭祀的方法是以杨柳枝插在门上?看杨柳枝指向何方,就以酒肉及豆粥插上筷子来祭祀,

除了《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外。魏晋南北朝的元宵习俗还散见于下列各书!较早的有杨泉(约三世纪中人)的《物理论》:“正月望夜占阴阳”。晋?陆翙《石虎邺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魏书?东魏孝静帝纪》“(天平)”四年(五三七)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戏”。这条记载说明了南北朝时民间于元宵夜相偷戏的盛行。《北齐书·尒朱文畅传》:“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

隋文帝统一天下后、混乱的政局暂时得到安定,社会逐渐繁荣。元宵节也成了一年一度狂欢庆祝的日子!《隋书·柳或传》记载了柳或所见的元宵庆典: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日,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御史柳或对这样的豪奢!当然是抱持挞伐的态度!崇尚勤俭的隋文帝便下令禁止这些元宵娱乐活动、但是。到了他的儿子隋炀帝。却一意追求浮华逸乐、大业六年(六一○)元宵、隋炀帝召集民间艺8895人至洛阳城外举行盛大的百戏,以招待来朝的各族首长!据《隋书》“音乐志下”记载当时的场面:“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胜、亘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

唐朝的首都长安?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民赏灯、称为“放夜”,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以致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就连当时的皇帝也抵挡不住元宵夜的欢庆气氛!唐中宗就曾在景龙四年(七一○)2087的元宵夜偕皇后微服出行、巡幸诸大臣家,官方既无意反对、民间的庆祝活动也就日趋盛大。到了开元。天宝盛世。连皇帝都不惜0971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等等新花样,新花样!各种新型花灯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盛唐诗人苏味道(六四八─七○五)有首《正月十五夜》的诗、被喻为元宵节诗的“绝唱”:火树3977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代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给、宫中所选出的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每一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三百贯。整个元宵庆典的豪奢也就不难想像了。同时。民间在元宵也盛行“牵钩”之戏,牵钩即拔河!封演(七五六年进士)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述唐代元宵拔河的盛况:“两钩齐挽,大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

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自太祖干德五年(九六七)开始。增加为五天。皇帝们甚且标榜“与民同乐”!在元宵节的晚上登御楼与近臣饮宴。宋徽宗朝(一一○一~一一二五)?还赐酒给过往“仰观圣颜”的仕女。因为放灯时间的延长!商人莫不绞尽脑汁推出新型的花灯、宋朝的花灯制作?比唐朝更胜一筹、据《东京梦华录》(序于一一四七年)的记载、宋朝皇宫内的灯山!上面有采缯结成的文殊8938菩萨跨狮,普贤菩萨骑白象等装饰!菩萨的手臂可以摇动。手指出7871水五道!这都是工匠运用辘轳绞水所设计出来的特殊效果,皇帝既然喜欢赏灯。各地县官也投其所好!纷纷进奉各色特制的灯饰、如苏州的五色玻璃灯、福州的白玉灯,新安的无骨灯,让人眼花瞭乱。此外!百戏竞陈的现象也极其盛大,9615有“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和铁剑、李外宁药发傀儡、小健儿8906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大特落灰药榾儿杂剧!温大头。小曹嵇琴。党千箫管、孙四烧炼药方,王十二作剧术。邹遇!田地广杂扮,苏十、孟宣筑球,尹常卖五代史。刘百禽虫蚁。杨文秀笛、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万端!日新耳目”。

北宋期间、猜灯谜活动的加入!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的丰富!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花灯上!让9851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由于谜底不易猜中?5071就像老虎不易被射中一样,所以灯谜也称“灯虎”。灯谜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但在制作上。仍需运用巧思!因此,谜面的设计要符合“八美”。即句练,法净。语圆。意明。字切。雅驯。超脱!体备。0895而传统的灯谜更要讲求一定的格式,通常所谓灯谜格有廿四种: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凰格、谐音格,玉带格,粉底格,燕尾格、虾须格。双钩格!加冠格,脱帽格。纳履格!解带格。脱靴格、系铃格!上楼格,下楼格。掉首格、掉尾格、中分格、碎锦格、辘轳格,这些谜格。如困运用6497得当的话!往往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








你可能也喜欢: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猜你感兴趣

生肖运势

四柱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