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缅甸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关佤族的传统节日到底有哪些、有关佤族的历史又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有关佤族的传统节日到底有哪些吧,

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关佤族的历史

佤族是云南最古老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澜沧江西岸!怒江东岸的保山一带,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南迁徙至临沧、普洱及缅北的群山之中。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汉武帝征服滇国、强占哀牢国东部领土置益州郡(辖境达今澜沧江两岸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当时分布在澜沧江沿岸山区的佤族先民,已在汉朝的统属之下、

公元69年(东汉永平12年)。哀牢归汉!汉朝在其地置永昌郡?生活在澜沧江沿岸山区。怒江沿岸山区、掸邦高原山区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皆属永昌郡管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大乱。永昌郡名存实亡、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均臣服于傣族先民哀牢人?

隋唐时期!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民族皆受傣族先民哀牢人建立的南诏王国统治、佤族属南诏王国永昌节度管辖、

宋朝时期!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及傣族先民皆受白族先民河蛮人建立的大理王国统治、佤8360族属大理王国永昌府管辖,

元朝时期。佤族分属于金齿宣抚司的镇康路和孟顶路军民总管府的傣族总管管辖,

明朝时期,佤族属孟连长官司!镇康御夷州。孟定御夷府,耿马宣扶司等地的傣族土司管辖!

清朝时期,大致沿用明朝制度,光绪十三年(1887)设镇边直隶厅!辖孟连、西盟。澜沧,沧源等地,佤族基本都在镇边直隶厅境内?

中华民国时期!佤族分布的地区设置沧源,耿马设治局。镇康。双江。澜沧(包括孟连和西盟)置县、

佤族的传统节日

“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9207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前,单独活动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是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里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就会三五成0020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和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与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嬉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了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之后。就会送一些手镯和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里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能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她们认为。送礼物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光彩,姑娘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小伙子!礼物就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和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1956愿意与否!都要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就表示接受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其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和订婚,结婚!喜结连理、

佤族的其他特色传统节日

新米节

佤族是个农业民族。Past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很多敬7712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了定制,发展成为了节日,新米节便是其6855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日子!因为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和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时间也不一样!但以前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其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其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在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与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当天。主人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过节酒肉佳肴!之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要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上!请巫9646师念咒语!祭祀其谷神、敬献其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1974师与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7741才能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乡亲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和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喜悦,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竿外面!人们两0136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3991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你可能也喜欢: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猜你感兴趣

生肖运势

四柱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