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闽南普度节

什么是“普渡”、“普渡节”是在中国闽南沿海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有关闽南“吃普度”来历是怎样的呢、闽南泉州普度节习俗有哪些!下面不妨来看看文章吧!

闽南普度节

“普渡”

“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闽南“吃普度”来历

普度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热闹的程度仅次于春节,7208而节庆的时间之长?交际之广,花费之多!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清末到现代、当地政府的官员对普度大多持反对态度、有的甚至明令禁止过普度!然而,令人深思的是普度习俗禁而不止,一4849直延续到现在、虽不能说愈演愈烈。但热闹、靡费程度一如先前,这是闽南文4824化的一个污点。或是一个“光点”。见仁见智、各有论据。但总体上看。认为是污点者居多!存在决定意识!闽南的独特历史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俗节庆的内容和形式,普度种种不合理外壳下、必定有合理内核、值得深入研究,重新认识。

普度是由“七月半”发展而来的,0332农历七月十五日!4460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后来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佛道合一,俗称“七月半”,“鬼节”。人们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过“七月半”的习俗流行于整个汉文化地区。时间不限于一天、犹如清明前后上坟都算过清明一样,七月十五前后、祭祖宴客都是过“七月半”、江浙一带过“七月半”的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备办6157的食品不仅要够吃!还要分送左邻右舍、并让亲朋好友带走一些、晚上。酒足饭饱之后,一家人到河边溪旁放荷花灯。烛火莹莹的小纸船、目送亡灵“往生”而去!北方相对比较冷清一些。过“七月半”仅限于祭祖!一家人会宴,并不呼朋招友!

在闽南由过“七月半”到过普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宋代。闽南“七月半”是由地方最高长官——知州主持。据《真西山文集》卷49记载!举行祭祀时必须“洁斋行事,毋得出谒,宴饮!贾贩0548及诸烦扰”?此时。“中元三五夜之临、环诸里数百人之众,并斋心而洁虑,冀赦过以除愆。或以士农工商祈安生业!或为祖先亲属追拔冥途”。绍定五年(1232年)。3768农民起义军攻陷德化!永春两县,知州谴责县4217官僚佐“相先自作全躯之计,委群氓于锋镝之下!举二邑为煨烬之余”,使将士!百9667姓“游魂荡于太空!枯骨曝于旷野”?知州亲自主持普度!为死去的百姓和将士祝愿“无复久淹之系、西方净土举为极乐之游”、普度是由知州主持!十分严肃地为祖先亲属。牺牲将士、百姓“追拔冥途”和为士农工商祈安的祭祀仪式,可见宋代中元节与盂兰盆节已合为一体。重点由祭祀祖先演变为普度众生、所以、宋代普度是顺应民意,缓和社会矛盾的一种行政措施、是有积极意义的!嘉靖《惠安县志·典祀》记载、至明代,普度祭祀权力下放至里社、由里社“每岁轮一3651户为会首”、“其轮流会首。及祭毕。会饮”、于是改变了宋代“洁斋行事,毋得出谒。宴饮、贾贩及诸烦扰”的严肃规定!成为一种摆阔气,竞豪奢的习俗。

过“七月半”的延续时间?4623一般是三五天,而闽南的普度。则延续为一个月,农历七月、初一谓之“开巷口”!即“开地狱门”,三十谓之“关巷口”、即“关地狱门”!各街道里巷以及农村!5284从初一到三十日,每天都有一方百姓做普度。称“普度日”!有些地方百姓过“普度日”三十天还轮不过来?于是将“开巷口”提前一天、到六月三十日,“关巷口”推迟一天,到八月一日。共三十二天!日本东京都立大学walzz《闽南文化与周边文化比较谈——从普度.中元节习俗看闽南文化》,用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泉州的普度有很好的描述、引述如下:

“现在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度,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度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地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度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2912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度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0131做普度、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5415个角落轮到做普度?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4057十五这天都不做普度而要祭祖先!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度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度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度方式现有三种: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8106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地开始做普度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度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度”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队(作者按:原文误、应为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度”成为泉州地区普度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度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度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度”表现出今日的普度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0657做普度,使人们有更多互4792访机会以及参加的自由度高。普度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度的一大特点!

普度的祭祀对象是“普度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3415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5543普度公’长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很少看到讲述普度公的文字资料!没有听到流传什么普度公的传说!也没有听说有谁不做普度就受到“普度公”什么惩罚了、但是大家很怕它给自己家带来什么麻烦?认真地做普度、邻里相邀同时开始做仪式,“金”要放到露天烧并且要完全烧尽等等的行为!表明普度公对人们是一种带威胁性的存在、

调查个案表明普度亦开始产生变化。许多年轻人不直接参与做普度仪式,往往只参加“吃普度”、一些结婚后独立居住的儿女们普度时则依附于父母家、离开旧街道搬入新楼房的住户的一部分不做普度了!这些现象提示了这个传统活动也许正处于一个新的过渡期!抑或可以说是正在开始一个新的变容时期、()

又王铭铭《宗族,社会与国家——对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中)》说:“中元节普度在安溪县是分里进行、属于地方性的轮祭、七月二十四日轮到溪村举行普度时、村民们便在每个房头的公用祖厅前摆上献祭品。供孤魂野鬼食用!献祭之后、在家中举行宴会,宴请从村外来的亲戚。祭鬼是一种驱除外来危害的行为。表现溪村各房头各自的边界和内部认同,同时表现全家族共同合作处理外来危害的态势。但在祭鬼之后举行的宴会,则反映不同宗族之间的密切联系。”

闽南地区的厦门。漳州1693两地普度的习俗!与泉州大同小异,需要补充的是!旧时过普度,闽南家6541家户户门口要挂一盏灯,从初一一直长明到三十才熄、3842谓之“普度灯”!现在多数人已不挂了。普度祭品中有一纸马、普度的一些习俗!源自佛教“盂兰盆”节“施食”祀饿鬼的法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祭祀的主人也由僧侣演变成了百姓。

佛教认为七月是“欢喜之月”。十五日是盂兰盆节。三十日是地2553藏菩萨生日,现在很多寺院从初一至三十!天天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超度亡灵和孤魂野鬼。佛经有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说语,佛教徒以为七月念经超度亡灵是崇祖、尽孝的行为,现在很多人!特别是有钱人花钱到寺院作法事,超度亲人的亡灵,已成为一种新的普度习俗。很多人既到寺院请僧侣作法事。又过“普度日”大宴宾客。二者并行不悖、

普渡节的节日文化

“普渡”是福建闽南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 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道光《金门志》卷15曰:“七月朔(初一0555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国成立前!闽南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当地汉8131族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闽南泉州普度节习俗

泉州郊区的XP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9196“普祀·普度”,普度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6060有则要剥去贝壳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度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度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度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5088金祭普度公?

区旧式住房的普度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度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度方式现有三种: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4、5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度仪式!理由是怕一5358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度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度”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队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度”成为泉州地区普度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度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度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度”表现出今日的普度活动兼有很2819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度。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的自由度高!普度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度的一大特点,

普度的祭祀对象是“普度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3261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普度公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7248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9235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很少看到讲述普度公的文字资料,没有听到流传什么普度公的传说。也没有听说有谁不做普度就受到普度公什么惩罚了,但是大家很怕它给自4053己家带来什么麻烦!认真地做普度。邻里相邀同时开始做仪式,“金”要放到露天烧并且要完全烧尽等等的行为!表明普度1978公对人们是一种带威胁性的存在、

普度公的名称鲜明地提示我们!该对象与佛教应有所关联,这里先引述两段有关泉州佛教的传播的历史以及佛教仪式的资料!然后试谈一下笔者对普度公的认识,泉州在西晋太康年间就建有佛教寺院,两朝时印度高僧曾在延福寺翻译佛经,唐朝时此地被誉为“泉南佛国”、可见佛教在此地之盛行,而后传入泉州千年以上的佛教顺应历史流变、逐渐世俗化。清朝末期“菜姑住持”的出现加速了泉州佛教融入庶民生活并与民间信仰混合的倾向,








你可能也喜欢: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猜你感兴趣

生肖运势

四柱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