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历姓的由来?

  我姓黎 (我爷爷他们说 老家是山东的) 我家是吉林的 我听家里的老人说 原来清朝(两百多年前) 一个姓什么的忘了 有哥鸡个 好像是在官府里犯事了 后来就跑了哥三个 个改一个姓   分别是 《黎》 《吏》 《历》   我们黎姓这一支 在闯关东的时候走散了 我太爷爷 还把家谱弄丢了   我太爷爷 国 字辈   我爷爷 长 字辈   我爸爸 向 字辈,

于姓是怎样由来的

  于姓起源   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为氏、据《新唐书·6644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叔被封在?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邰村、后来。?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据《路史》所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苏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拔?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复姓)!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姓。为唐淳于氏避讳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

常姓的由来?

  常姓的由来 姓: 常 排名: 94 由来: 在历史传说时期已有常姓人物出现。中国3401最早的常姓出于今天的河南、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现在的四川崇庆)常姓多有显者!河内温(现在的河南温县)常姓发展成为望族,隋。唐时期、长安(现在的属于陕西)常姓比较兴旺,新丰(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常姓也是茂族、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衮!宋代、常9397姓有迁到福建?安徽,内蒙者、明!清时期,湖南,辽宁等省有常姓人物载入史册!清代以后!常姓有移居海外者!现在新加坡等国有常姓华侨。明初有名将常遇春!善射、有勇力!屡立战功,死后追封开平王!现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常乾坤,曲艺相声演员常宝文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常姓排名第94位,。

陈姓的由来和渊源

  姓氏名称: 陈   拼音: chén   陈字,在先秦以前的写法很多?(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陈曼 盙》!《陈侯午敦》、《子禾8478子釜》,《陈尊》等)、这可以从陈字本身得到阐释、陈字和阵字!古时候是一个字。音义可通、“陈、列也,”(《广雅•释诂》)陈字在古时候不仅4700可写作阵还可写作坠、陈与古字陈岁也相通!“陈(卜夕),列出,从(卜夕)、陈声。俗字作阵”(《说文解字》)!屈原的《离骚》里就有“就重华而陈夕词”这样的诗句。这里面的“陈(卜夕)”即是陈、此外,陈也与古甸字同音通义、“维禹甸之” (《诗经•大雅•韩奕》),此中“甸”就与陈字同义,   陈字有九种含义!有—种就是战阵的意思!因为在古代,陈,阵是一个字。可以通用!尽管如此、陈姓祖先从未把自己的姓氏写作阵。   《辞源》对阵字也有几种解释:   ①本作“陈”。也就是说!阵的本来字是陈字!阵字是从陈字演化而来的!  7776 ②军伍行列称阵!   ③阵法。指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形。   ④量词。如古诗中有“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的句子。    除去第四种解释。其他三种都与作战有关。   根据金文的解释、陈字左边的“阝”是旌旗的形状,右边的“东”字是战车车轮。上面载着戈矛,下面则是土字的会意,尽管陈字在古时候与上面这些字相通。陈姓的陈字几千年来却一直未曾改变过?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把陈姓写为阵姓或是甸姓,   综合起来看、整个陈字的含义?是把战车摆在国土边界上保卫土地,看到陈字、就想起阵字、阵陈两字同音!阵字是旧中国车轮滚动的声音、而战车是黄帝发明的!黄帝之所以称作轩辕氏、就因为与战车有关!因此轩辕二字均从车字偏旁!   陈字的读法。上古音属定母。真部。《广韵》直珍切!澄母!真韵、开口、三等,平声、在臻摄。是高轮车行驶的响声,在宋以前“陈”音一直是高轮车的响声!宋代以后。读法才逐渐发生变化。与“尘”同音!“陈”的现代读法与古音相差甚远,值得注意的是?陈字的古音读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的闽南话和广东的潮汕话里,   殷末周初。周武王伐纣到达距离淇县朝歌25公里的平原上(今卫辉市)!建立了坚固的城池!在这里列兵布阵!并与尚父姜太公商讨攻打朝歌计划的地方。周武王封这里为陈城、现在还里保留着当年修建的城垣,   [编辑本段]陈氏起源   一、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   姓氏: 陈 祖籍:颍川   祖宗:妫满 郡望:颍川郡   分类:以国为氏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0503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   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继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尧末年、不仅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以自己的皇位相传、所以舜当政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因此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至他去世后、约 33世传至胡公满!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建国第二年)!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诸侯国。屏卫王室!封地在陈(伏羲在宛丘建都。炎帝继而在其原址建都!故称为陈、后称陈州)、建都宛丘(中间低。四周高的土丘今河南淮阳)!国号陈、2000妫满根据胙土命氏的惯例,遂以国为氏称陈氏,号称陈满、为陈氏得氏始祖。陈氏从此开始,   陈满(生于公元前1067年)在位60年!薨谥胡公,史称陈胡公。6953王莽称帝建新朝,追封为陈胡王、葬在今河南淮阳县柳湖旁(现称龙湖),因湖水侵蚀!以铁锢之、故俗称铁墓、   大约在五千年前!陈部落随黄帝族东迁于中原地带肥沃的平原。陈丰......余下全文>>、

祁姓由来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献侯四世孙奚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辞源》记载,春秋时期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今山西祁县古6805县镇)!遂以邑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分封的原始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广韵》记载。黄帝共生有二十五子。便给其中的十四人分封了十二个姓氏、其中就有祁姓!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陶唐氏,出自是尧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姓、   4!据史籍《路史》记载,少昊之后裔中有祁姓、   5、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司马祁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一说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周朝大臣祁父官司马,即管理军事使之重臣,其后代子孙便以先祖为荣!以其名字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有一说,“祁父”乃管理兵甲之事的官职、因此后世9188以其官职命氏、   6!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满洲人有姓祁者!世居沈阳。另外!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汉字单姓祁。   清朝时期5306甘肃西宁(今青海西宁)土司,甘肃碾伯(今青海乐都)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   土家族祁嘎氏。改汉姓为祁,   今土家族、彝族!满族。保安族!东乡族、回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祁奚、   祁奚、字黄羊、春2069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初荐其仇人解孤代己!因解孤未及赴任而卒!又荐己子祁午以代。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晋平9259公即位后!被任为公族大夫、本为姬姓、晋平公一年(公元前556年)食采于祁!遂以地为氏改姓祁。后世子孙遂尊祁奚为其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祁姓发源于祁地!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此后祁姓子孙散居晋地!   三家分晋后。发源于祁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   西汉时期、见诸于史册的祁姓有杨王孙友祁侯它(一作祁侯)?新丰(今陕西渭南)大富豪祁太伯!可见此际已有祁姓定居陕西,   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见诸史册依旧鲜少。但据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记载,祁姓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时期!祁姓家族曾长期繁衍于这两个地区、并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后期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北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北方士族大批南迁、祁姓南迁也势在必行!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0167阴人(今浙江绍兴)祁庚、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人(今山西夏县)祁纤、   隋、唐时期、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在今山东、甘肃都有8593祁姓人入居。  6996 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以后。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起来,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定居、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   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导致今中原!华东。中南之地人2161口锐减。   明朝初期?山西祁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祁姓在全国分布更广?   清朝中叶以后?始有沿海之祁姓迁渡台湾?以及南洋诸国!   如今!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的44%。   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二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08%,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秦时设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的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扶风郡:三国魏所置、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辖境相当今......余下全文>>,

户姓的由来

  据对"房"和“户”字的解释: 室在旁为房!半门(繁体字的门字)为户。而"房"姓图腾是一个象形文字: 左为门户之户,根据古代取姓和分姓的原则, 户姓的一大部分应由其它字形字音相近的姓氏、因为避祸或避战乱而转来!其中有一部分应是从房姓改成!一个重要的例证是江苏省连云港云台区花果山乡小村有房姓1000多人, 另有户姓2000多人,相互自认有亲缘关系。、

何姓姓氏的由来,及其发展变化

  何姓来历     一、闽籍何氏族人来自何姓始祖韩?公,战国时代秦并吞韩国!4131为博浪沙案件秦始皇斩草除根,意欲杀光韩姓家。当时韩?公避难庐江,以渡船为生,一日秦吏搭渡?公的船,秦吏随口询问?公贵姓!?公不意中指下水为河、为1457人姓去[水]加入就成人可[可]。后来庐江这个地方很快聚成了何家为望族、而且[庐江]这两个字、也成了何姓家族的堂号?除了庐江之外。何姓还9608有两望!一个是[东海]。一个是[陈郡]!东海就是现在山东省的郯城县、陈郡也就是颖川郡!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姓何的人家时常在大门贴上两条联: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这就指出了何姓的来历,全中3766国何家的人,庐江何族最多的了。     二。一支由姓朱的改姓何。后汉书上记载:何苗!本姓朱、冒姓何,朱苗为什么要改姓为何?那是因为当时汉灵4405帝有一位何皇后,何皇后得宠!何皇后有一个哥哥。名叫何进,官拜大将军,当时大将军的地位很高。与三公地位相等、朱苗是何皇后的同母异父4607的兄弟?因此就把朱姓改成何姓、成了何苗,何苗也到车骑将军,仅次於大将3008军之地位、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说何姓、韩姓。跟一部份的朱姓!是兄弟之姓、     三!另外一支的何姓、是汉族以外的民族,五代史上提到: [吐谷浑亦有何氏,在这里吐谷浑的发音,应该念成[突浴魂]原来是辽东鲜卑族的一个人名、在魏晋8979的时候!这一支鲜卑族的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叫[突浴魂],小儿子叫若浴疯,两兄弟都分别统率了一部份0703的部落,后来兄弟不睦、[突浴魂]就带了他的部落!向西方迁移,到了他的后代子7706孙名叫叶延的手里、就用[突谷魂]作为国名、正式自立为一个国家![突浴魂]当时的版图、是在现在的甘肃一带。历史上最早的何姓人士,恐怕要算是唐尧候的何侯了,据说这位何侯!当时隐居在苍梧山修练长生不老的法术。全家有二百多人,都以种田7012维持生活?大舜南巡的时候,曾经住在何侯的家里,到夏禹的时候、何侯全家都成了仙、现在嶷山有何侯庙!在大舜庙的旁边。嶷山就是苍梧山。是大舜葬的地方、就是现在湖南省宁远县、按照以上这个故事,何侯这个人从帝尧0800的时代!活到夏禹的时代。推算起来、总活了有…白五十岁,可惜历史上记载不够详细!不知道他全家成仙了。有没有后代留在世界上,如果何侯确有其人的话!这——支何姓人家,要比从韩姓改姓的何姓,早到两千一百多年了,   由於何姓有好几方面不同的来源、后代子孙又繁衍得快,所以可以称上是族大人众,何姓在[百家姓]上是第廿一个大姓,在台湾4496是第廿七个大姓!而在清朝的时候。是全国的第五大姓,仅次於陈。林!张,黄。     二千年来庐江何氏的来龙去脉   人类纪念其祖先有极悠远的纪录,於原始美3947术史中曾纪载洞穴壁上刻满人像!此即为人类最原始的族谱!其后发明文字!族谱乃随文化而日益详尽。且因人历史学与考占学的要素、更有研究的价值了!   姓氏对维系民族国家的生存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那是血统的组织!三代之前、[姓]与[氏]为男女及贵贱之别!后即混合一起!普通所谓[百家姓]仅乃一种常识的记忆,明代洪武初年!吴沈撰千家姓!得姓氏一千九白六十姓。唐书路敬淳传,曾指出自魏晋以隆。推本研未、著姓氏录等百余篇。在历史演进中姓氏曾发生不少纠纷!明代陈止元曾著书研究、所收留复姓凡三千六百廿五种之多!宋代对此问题已早注意。故有王应麟[姓氏急就篇] ,邓名世之[姓氏书辩证]之著。而所谓姓氏纠纷之最大原因!5916即为各姓氏之族谱不完备!若经过徙迁及战乱后更无只字留存,故今日编印[族谱]实为家族及民族一大建树。   0734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姓何的祖先有著光荣伟大的身世,我们不仅是周室贵族后裔、而且有救3450民抗暴?行剌秦始皇的革命行动的光荣历史。在史......余下全文>>,

索姓的由来?

  索姓起源有二:   1、出自子姓   商殷的七公族之一、汤王后代,据《元和姓纂》载!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七姓公族?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把周公旦4366的长子伯禽封在鲁(今山东境内),建立鲁国,并且把殷商七族中的六族迁徙到鲁国,这六姓分别为徐姓!条姓,萧姓,索姓。长勺姓和尾勺姓,周武王灭纣索氏出了不少力。后来定居在鲁国成为名门望族,   2!出自他族   南北朝及唐时胡人入居中原。有改姓索者。清朝满族有改姓索者。今满、藏等民族均有索姓!,

翁姓的由来??

  翁   一 姓氏源流   翁姓的来源有三:   1 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于西周昭王的后代!相传周昭王的   小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双手紧握,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去掰,却是应  1111 手而开。只见他的小儿子的左手掌的纹路像是篆书的“公”字、右手   的掌纹像一个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就给他7038的小儿子起名叫做   “翁”,翁的子孙后代也以翁作为自己的姓氏。   3根据史料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   县东,也有说是广东省翁源县的)!他的子孙后来4070就以邑名为姓、世   代相袭!形成了翁姓!   2 8796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   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二 迁徙分布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钱塘(今天的浙江杭县)!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临川郡:三国的时候吴国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   带!   2 钱塘:也写作钱唐、是一个古县名、秦代的时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堂号:   1 资善堂:宋朝时期的翁甫!在资善堂当教授,监守8645登闻鼓院,   对于皇帝的问题9757的回答!都会让皇帝感到称心如意。   2 赐鱼堂:唐代时候的翁洮。被任命为员外郎。后来隐居不愿意   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于是作了《枯鱼诗》作为回答!   皇帝看了诗以后、知道他绝对不4118会复出了,于是赏赐给他很多曲江鱼   !   四 历史名人   1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晚年改号松禅、清朝时期江苏常熟   人。历任吏部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   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光绪帝的师傅、中法战争的时候、主   张出兵抗击法军、反对李鸿章的妥协投降政策、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他也主张迎战日军。《马关条约》签定以后、他痛恨李鸿章的割地求   和,更倾向于变法图强、曾经以皇帝老师的身份走访过康有为,反2810复   讨论变法的事情!光绪帝二十一年的时候、在康有为的策划下,命令   别人起草12道新政诏书?准备通过光绪帝依次颁行,但是被弈忻所阻   挠?同年8月份,北京强学会成立。他给了热情的支持、但是他反对   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的主张。他是帝党的中坚分子。   又是光绪帝的智囊。所以慈禧很痛恨他、将他开缺回原籍。戊戌政变   后、他出面保释康有为。又被马上革职,并且永不叙用。交给地方官   严加管束。光绪帝三十年逝世、终年74岁!宣统三年,皇帝下昭!恢   复他的官职、追谥“文恭”、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等!   2 翁独健:福建福清人!早年毕8010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赴美   国哈佛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民国28年回国以后   。历任云南大学!北平中国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曾经担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国家民族0017事务委员会   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研究员,副所长、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   国民族史学会理事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中亚6397文化研究国际学   会副主席!19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逝世。终年80岁,著作 1918  丰厚,有《蒙元时代的法典编撰》等,都是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   3翁郡:汉代学者,   4 翁仲同:宋代知县,字济可!宗安人!作官时、自己花钱买地、建   造学堂,供5883百姓的子弟学习,深得民心,   5 翁方纳:清朝时7160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担任内阁学士、   6 翁春:清代诗人,江苏华亭人!   7 翁正春:明代状元,   8 翁广平:清代学者,书画家!   ......余下全文>>。

苗姓的由来

  历史来源   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3094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公元前547年,楚国因若敖之乱!楚大夫伯棼被杀。其子贲8140皇逃奔晋国,受封於苗邑(河南济源县)、子孙逐以邑名「苗」为氏、     家族名人   苗发 唐代壶关人!擅长写诗。与卢纶,吉中孚!司空暑,钱起等九人齐名。合称大历5700十大才子?     地望分布:浙江东阳郡,   苗姓起源参考之二   苗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5416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 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