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白族,苗族,瑶族,它们的节日是什么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7070拜日望"等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白族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life.sina.com.cn/art/2005-05-09/180574531.shtml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至十天!结棚为市,万商云集。大宗交易各地土特产品。中草药材,骡8813马牲畜和日用百货,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大理三月街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这不但有着民间传说的依据,也有着确凿的史料记载: 6837  从民间习俗和神话传说方面来讲!三月街起源于观音讲经庙会。相传大理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盘踞!他专以吃人眼为生!观音大士来到大理,0524巧妙施展法术!制服了罗刹!为防止罗刹东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万人于苍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变的街场)讲经说法,观音大士为了不让百姓耽误生计!让百5780姓可以同时做些买卖。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历来也常将三月街叫作观音市!   从历史记载方面来看,唐、宋、元!明!清、历代三月街演变的过程都有史料可资!唐代南诏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与唐朝使臣崔佐时会盟于点苍山神祠。立铁卷一8816式四份,发誓与唐朝永远和睦相亲!异牟寻晓谕万民,每逢三月十五在神祠前的广场聚会,来纪念这重如苍山的盟誓!从此有了三月街,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月街也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见证、    宋代大理国时期。三月街成了我国南方最大的马匹!药材交易市场,大理国第十七代国王段正兴(也就是段正淳的孙子、段誉的儿子)即位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间!一方面积极主动与中原王朝修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当时大理国因出产良种马闻名中原。南宋王朝在广西邕州专门设立买马司,进口大理马、于是段正兴便把三月街变成马匹交易市场、每年成交良马1500多匹以上!   史籍记载,马市万商云集!来自湖广四川的商贩以丝绸,纸笔!胭脂花粉、人参等百货交换大理的马匹,刀剑,药材以及来自土蕃,西域各国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贵特产,会期长达二十多天!大理国的相国高量成还!

白族的风俗

  日常生活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9893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9732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3247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4882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婚丧与生育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8182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3020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1461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到白9969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食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养麦、蚕豆!薯类,雪梨。柑橘和论茶是著名特产!居住在湖,河地2951区的白族以稻麦为主粮!居住在山区者、以玉米。养麦,马铃薯为主粮。吃大米饭!包谷(玉米)饭及各种米面制品后于脑制牛,羊,猪肉及各种咸菜、洱海盛产鱼类、弓鱼最著名。喜食砂锅菜!酸菜等。口味以酸、冷!辣为主!     白族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农忙或节庆用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7777区常吃玉米,洋芋和养麦。主食一般蒸作干饭。下地携带,此外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等。。

蒙古族的那达慕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5616育活动形式,是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译为”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6463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0596位举行、那达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的比赛——摔跤,赛马和射箭。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8050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我们的民族是汉族有趣的风俗是什么

  汉族是什么。怎么才算是汉族。如何界定汉族、     知道汉族是什么的就请说出来。   不知道、再骂也没用、。

蒙古族的服饰.民俗.节日风俗.饮食.民居.艺术品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非常明显,蒙古人一年四季都穿袍子!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草原牧民一年中常穿的长袍是把生绵羊皮用酸乳加以毛皮朝外缝成,具体为:   1,男袍比较肥大!女袍比较紧身!可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   2、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很实用。   3。冬天可以2711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   蒙古族民俗有:   1。祭腾格里汗。腾格里汗意为“天帝”,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天帝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可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了“命运”的意思。祭天帝“腾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用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用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   2。祭火、蒙古人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   3、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的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蒙古族节日风俗有:   1、蒙古族新年(春节),7920农历正月初一 ,从腊月十五开始。人们就会准备很多的美食来迎接春节!春节在蒙语中叫“查干萨日”!意为“白节”、春节4234也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传说与洁白的奶食有关!所以置办年货。自然少不了奶食品、   2,成吉思汗纪念日!农历三月十七日!有祭祀风俗!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0609的供物——冥衣、又称1458为“烧衣节”,分春秋两祭,   3!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节日源于公元前北方民族的习俗、其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成吉思汗确立了那达慕大会制度。开始的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四、为期五天,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棋艺、歌舞等。其中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基础项目,也是蒙古族男儿的三技之一,   4、敖包节。农历七月十三日,敖包节上有酒祭。火祭,石祭!血祭等、在部落首领的引领下。向敖包上放石。敬酒。奶!奶油,血!肉、燃松柳枝。诵经!并绕敖包转三圈、行跪拜礼,祈祷曰:“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求地神保佑五谷丰登!牧群兴旺、求人间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岁岁太平。”   蒙古族饮食:   1、烤全羊!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由于“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讲究,以前只供9061蒙古王爷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这一传统美食一般人都有机会品尝了、   2。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   3,呼伦贝尔全鱼宴:呼伦湖产的鲤鱼。鲫鱼!白鱼!红尾鱼等、肉质肥美!营养丰富!用呼伦湖产的鲜鱼和湖虾。可烹制鱼菜120多种,称为“全鱼宴”,   4、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奶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5、蒙古人喜欢喝奶茶!奶茶用砖茶和牛奶煮成!一般做法是。先把砖茶砸碎放在水中煮!茶烧开后、加人鲜奶。再烧开后,除残茶装人壶中饮用,喜咸的加适量盐、3476喜甜的加适量糖!   蒙古族民居:蒙古族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蒙古族艺术品:   1!蒙古刀是马背民族深爱的饰品,它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是1431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它可以用来宰畜,吃肉。健身,防身、也可镇宅避邪!还可以当装饰品!陈设物,蒙古刀刀身采用优质钢材打造精磨而成、刀柄和刀鞘有钢制,木制、牛角制、皮制等、表面雕有精美的花纹或镶嵌五颜六色的珍贵宝石!   2,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6676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3,银碗,是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曾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每当宾客来临好客的蒙古人总要将醇香的马奶酒斟在银碗中、用传3770统的敬酒礼节、为客人接风洗尘。   !

春节前后有哪些重要的节日和风俗?

3714  春节前后的节日和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7951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6491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2200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9840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5515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7807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7367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0605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6415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2442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0011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4515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2341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8!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9!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2104有舞龙的习俗、   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9207表现形式!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2867:「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10。舞狮 5691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又会在春节或庆典活动舞狮!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2474使出浑身解   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在春节时舞狮呢。相传明4268代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一头怪兽、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有人建议用狮舞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4210那怪兽逃之夭夭?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闽南风俗的 谢土 是什么意思 谢谢

 8022 建房子时祭拜土地公、祈求平安。建好后,进行答谢祭拜,就叫谢土、,

内蒙古的节日风俗和它的相关资料

  内蒙古主要是蒙古族的居住地。    按照蒙古族习俗!农历三月十6766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显示卓越的军事才华、建立赫赫战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遗物“苏鲁锭”(长矛)的祭奠仪式就在这天举行!   每3697当纪念日、牧民们象过春节一样兴高采烈、身穿蒙古族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陵园。向成吉思汗的塑像敬献美酒。鲜奶和哈达、文艺,体育等团体也要到这里来8448为牧民们表演精彩节目!   白节   白节又称席尼吉勒。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5821过白节!据《马可波罗行纪》所载:“其新年确始于阳历二月、届时大汗及其一切臣属复举行一种节庆……是日依俗大汗及其一切臣民皆衣白袍、至使男女老少衣皆白色、盖其似以白衣为吉服,所以元旦服之!俾此新年全年获福、……臣民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大事庆祝。俾使全年纳福,”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2192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5671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7308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5520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春节   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2389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6383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巴斯克节   (公历4月26日):又称“耶酥复活节”!俄语称“巴斯克”节、是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华俄后裔传统的民族节日。时间在公历4月26日或5月初!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把煮熟的鸡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互赠或款待客人!长者要送礼物给儿童、青壮年男8389女要向长者请安祝福、人们相邀聚会!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艺的意思。节期举办那达慕大会、赛马会、嘛尼会!元8641代宫廷宴-诈马宴、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汉陵祭奠和温泉森林。蒙古族风俗游等活动, 那达慕大会。又称蒙古游戏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大致在农历七、八月份这一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举行......余下全文>>,

水族民族的风俗和习惯是什么?详细的!!

0513  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房屋5171建筑多系木质结构。历史上多为“千栏”式楼房、现在平房占多数。   水族热情好客,客人到家要主动打招呼,让坐,送水等。节日期间,客人到家,不论认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待客饮食中以酒为贵。贵客则以杀小猪及鱼招待,猪头、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猪头留作饯行席的供祭品!   水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父亲,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