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什么节是彝族、白族的重要节日?

  你好: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的重要节日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答案”按钮,谢谢您。、

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8346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7344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2382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4129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2946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

白族,彝族的节日是什么?阿昌族是什么节日?壮族是什么节日?傣族是什么节日?回族是什么节日?

  白族:”绕三灵“ ”三月街“ ”耍海会“   彝族:”火把节“ ”彝族年“   阿昌族:”窝罗节“ ”火把节“ ”泼水节“   壮族:”春节“ ”三月三“ ”陀螺节“   傣族:”泼水节“ ”开门节“ ”关门节   回族:”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纪节“,

彝族风俗的介绍

  彝族史称“乌蛮”。‘“罗罗”、 “倮倮”!有诺苏泼,聂苏泼!倮倮泼,香堂!蒙化等自称!彝族的节日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2028最为隆重。、

蒙古族的那达慕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是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译为”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2081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那6152达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的比赛——摔跤。赛马和射箭。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白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不准泼水及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1175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那男人节!男人休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3360们到处乱走。,

白族的忌讳?

  白族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 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船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谢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品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1690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著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层围裙,并将头而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0584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 ,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8818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蔑子,若是生男陔、还要在青蔑子7942下加一只草鞋!有的8436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1113入产妇家者,必4528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蓝提前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8857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 !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白族拜求亲年的习俗由来已久、逢年过节,白族有很多忌讳。最忌讳的就是在新年新岁中。与人发生口角争吵、若是拜求亲年的小伙子被直截了当地拒绝,双方有可能发生争吵,就会“犯忌”,于是,聪明能干!乐观旷达的白族先民就“发明”这种有趣!别致的“拜求亲年”习俗、。

白族的特点

  这个8573要分几方面来说:   概况:白族,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北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属典2323型的农耕民族、   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恩平在洱海地区建立了"大理国"政权!自那时以来。白族便形成一个具有3120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较接近。居住地较固定的民族!      服饰: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基调、总特点: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及黑领褂、女子多穿白色上衣。外套丝绒领褂,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女帽代表风花雪月哦!   饮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成)等。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制成咸菜、腌菜。豆瓣酱。用洱海特产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菜炒火腿!海菜豆腐汤等,3206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鸭。飞禽和鱼鲜,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油鸡棕,吹肝5077和饭肠等食品,腌年猪和乳扇(羊乳点酸水而成)是当地“一绝”。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大理白族创造出大理3944砂锅鱼?柳蒸猪头!乳扇凉鸡,油炸仙人花(仙人掌花)!盐炖罐子肉,鱼茸乳扇卷!生皮,汽锅饭!大理洱丝等一批名食、   三2489道茶: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苦0824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先苦后甘、能提神补气。使人神轻气爽、三道回味茶!放8326有花辣等佐料,喝了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三道茶"--讲究的白族礼仪: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5006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节日: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白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数量繁多。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乡土节曰!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曰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三月街"--白族的集市: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会期5-10天、三月衔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

西南地区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的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形成了层迭复加的传说群。      白族: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5370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   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彝族: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3971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1769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5342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彝族: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3312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3765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纳西族:天6559神妒人降火海!火把蒙混免大灾   纳西族的传说中!有一天、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从此,就有了每年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

白族的民族历史,风俗,文化,特色

  ▲白族历史   僰:   ①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在今四川宜宾地区、秦略通“五尺道”!买卖僰2984人为奴隶、史称“僰僮”!汉初设僰道(县)?那里已很少有僰人。汉武帝通西南夷。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他们都梳椎髻的发型。种田!有7274聚居的村落,据1955年晋宁县石寨山滇王墓葬出土文物考察,僰已进入早期奴隶制!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滇池地区僰人首领若豆、孟迁起义,反抗王莽暴政!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汉晋间出现了“叟”!为僰中比3710较汉化者的族称,故史书也称为“氐僰”!“氐叟”、“爨氐”,唐代称“西爨白蛮”或“白蛮”,为南诏文化的中坚,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   ②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一般称1849“白人”为“僰人”、称“白夷”为“僰夷”。有所区别!   ③有些记载也有袭用“僰人”旧名称四川南部古道地区各族、如称“悬棺葬”墓为“僰人墓”,“9595僰棺崖”等,而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认为、这是川南。滇东北“土僚”族的墓葬!僰人(白人)未1150发现有这种习俗、   白族的“白”系本民族自称、亦作“僰”!一说历史上把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称为“白蛮”。一说其俗尚白而称为白人。大多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省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族自治州及湖南省桑植县、人口为1131124人(1982)、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族源及其历史发展 白族的先民、史称“滇僰”。“叟”!“爨氐”、“西爨”!“白蛮”。“白人”。“僰人”,“阿僰”、“白爨”,“爨”!“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僳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僰子”,“僰儿子”!“白尼”,“白伙”、意3545为僰人或白人,西汉初。夜郎以西分布着“以十数”名称不同而族属相同的各有“君长”的“同姓”部落,其中以“滇”部落为最大,史称“滇僰”,是最早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僰人”!“僰人”之称始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是先秦时分布于中国西方的氐羌群的一支,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