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春节的由来和风俗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2056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9688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6391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3434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0475“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2974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4431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7936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9745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8875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5689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3668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4677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3935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余下全文>>。

端午节的日期、风俗、由来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2679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6763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4813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汉服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7958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6566”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炒五毒”,江苏中部以韭菜,茭(jiāo)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蝎子,壁虎。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备菜肴。现在少见。但是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葱,姜。蒜 ,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因为食材比较常见,端午赛龙舟活动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   【端午节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7117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5796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4262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6710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余下全文>>!

立夏哪天?有什么风俗讲究?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在这一天!我们这一带的人们总是要称一称体重,还要吃糯米饭,茶叶鸡蛋、蚕豆,脚骨笋、 原来在1279年、忽必烈灭掉南宁建立元朝以后,他为了巩固蒙古贵族5410的统绐!防止江南汉族人民起来反抗。就派出许多蒙古人(俗称鞑子)到江南来,要每十户百姓供养一个鞑子、并且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元朝皇帝还定下律条:每年在立夏这一天要给这许多鞑子称体重、只许加重!不许减轻、如果轻了一斤、就要割百姓的三斤肉给鞑子滋补身体。轻二斤,就要割六斤、当时鞑子们由于水土不服。体重减轻的较多!则老百姓就遍遭割肉的酷刑。痛苦异常、 为了减轻和免除这种割肉的痛苦。人们就想办法让这些鞑子在立夏称体重前多吃一些东西,最好是味道好的而吃了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江南多水田、农家多种糯稻,并且普遍养鸡生蛋、那糯米饭和鸡蛋又是鞑子爱吃之物。所以百姓们就多煮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给鞑子吃、以增加鞑子们的体重、这效果确实不错。极大部分9687百姓都免除了割肉的痛苦。于是。大家为了庆贺安康吃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也称一称自已的体重。这样一年复一年的过去。就养成了立夏称体重吃夏蛋。糯米3419饭的习惯, 为了过好立夏节!百姓们还要吃些其他菜肴。因立夏时节别的蔬菜较少。而各种竹笋正是上市之际!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味道鲜美、孩子们在笋时生长发育也最快,所以人们认为立夏吃竹笋能够强健脚骨、所以大家吃一些“脚骨笋”!6151立夏也是鲜蚕豆上市的时候?民间不是有“清明见荚、立夏好吃”的说法吗特别是明代戚继光将军平定倭患之后,1353人们在立夏吃“倭豆”?也有庆祝抗倭胜利的意思。!

高山族的风俗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高山族社会的发展比较缓慢,有1196的到现在甚至还处于原始状态,仍生活在贫困之中,据记载、在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都曾实行过海禁!强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8569民搬到内地!不准他们和沿海诸岛人民进行联系、这样,孤2655悬海外的高山族人民。便和祖国大陆人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过程,但是他们的族源,文化及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仍和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从前清时期开始。放弃了原来的“番”姓、改为和大陆9784移民相同的姓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集体居住的地方叫村社,每一个村社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家庭和家族。这些村社。分别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外人不能侵犯!   高山族人民居住的一般是茅草顶的木板房!也有的屋顶是用树皮,石板或竹子盖起来的、住在台东兰屿岛上的雅美族人民,到现在。还采用挖地穴的办法建造房屋,室内比地面低很多、挖出4806的土堆放在周围就成为屋墙,他们以芋头、甘薯为主食,平时男子大都只在腰间挂一个“丁字带”,妇女也仅在胸前和腰耽系一块方布。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兰屿已成为台湾一个旅游区、一部分雅美族人已摆脱愚昧落后和衣不避体的陋习!   高山族人非常尊敬老年人、还很爱喝酒!由于他们经常进行打猎活动、所以特别喜欢自己的猎狗!就像汉族人民重视自己的耕牛一样。   高山族人民也有传统的文化艺术!并特别喜欢跳舞,著名的杵乐。就是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民间歌舞、   高山族人民按其居住的地区分布和语言的不同!分为许多支!除早已定居平原并与汉族融合在3544一起的平埔族外。高山族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曹族),排湾族,鲁凯族、阿美族,卑南族,雅美族!邵族等十大族群、一共40多万人!占台湾2300万人口的1.7%。属于弱势族群!但是代表的却是台湾本土文化最典型的表现,这十大族群中前六个族群的居住地多在无法耕种的山区?阿美族和卑南族居于东部平原、雅美族则居于太平洋上的兰屿岛,据此。长期以来、把这十大族群统称为高山族、看来也不是很恰当的。但是沿用时间已久5572也就习惯了!   高山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   节日与习俗   高山族一般每年有两个主要节日,一是播种节、一是丰收节,后者的规模特别大!差不多等于汉族的春节、各家届时都要屠宰家畜、酿酒。做糕等,祭祀祖神!饮宴作乐,一般延续10天左右。他们特别崇拜祖先,相、

立夏了,都有什么习俗

  我们家那边是包粽子!吃糖藕,还有煮鸭蛋鹅蛋,

▲24节气立夏:立夏对联

  上联:晨钟报晓春方去;   下联:佳节称人夏始临、   上联:厨备笋樱倾蚁酿;   下联:陇收豆麦类蚕花!上联:樱笋厨开、春光饯别;   下联:酴醿香送。花事阑珊,。

立夏是几月几号

  农历四月初十?阳历5月5日、星期五,。

温岭 立夏节 习俗

  娱俗主要是斗蛋。疰夏绳!秤人、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动主要流行于南方,类似于春节期间“人日”的活动!秤人据说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蜀汉先主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吴国孙夫人抚养!那8444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修书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另种说法是!魏国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又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4482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秤了体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没有亏待安乐公,使他年年增加体重。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   立夏秤人有两种,有的悬秤于大树。多是给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悬秤于屋梁。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俨然一种闺中游戏,蔡云《吴觎》诗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杭俗立夏日食乌米饭和乌饭糕、乌米饭取乌饭叶子(又名精青叶)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据说!立夏吃乌米饭!不会疰夏,能祛风败毒,乌蚊4804子不敢叮咬?   杭人又有立夏食“野夏5511饭”之俗、是日。儿童少年成群结队。向邻里各家乞取米。肉、地上的蚕豆、竹笋任其采掘。然后到野地里去用石头支起锅灶!自烧自吃,称为吃“野夏饭”或“立夏饭”、这种风俗就是自比乞丐,以为可以厌胜而避灾祸,吃完立夏饭。大人拿来箩筐,大秤。给孩子们秤体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这日。杭人还必备十二种食品。有6097歌曰“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与樱桃!腊肉烧鹅咸鸭蛋.螺蛳苋菜酒酿糟!”   杭俗还有立夏日吃“三烧。五腊!6889九时新”之说,“三烧”者、烧饼、烧鹅。烧酒(甜酒酿)、“五腊”者、黄鱼,腊肉。盐蛋、海蛳,清明狗。“九时新”者!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   此日也有“五郎八保上吴山”之谚。“五郎”谓打米郎、剃头郎!倒马郎(即倒马桶出粪者)、皮郎(典当中8407之小郎)!箔郎 (打锡箔者)?“八保”即酒保、面保。茶保。饭保、地保、像像保(即阴阳生)!马保、奶保(即以育7721婴为业者)!此外.还有十三匠(即木匠!泥水匠。石匠。铁匠、船匠,佛匠、雕花匠。搭彩匠。银匠!铜匠!锯匠!篾匠。锡匠)、这日也休假!多上8867吴山游玩。   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狮。 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余下全文>>!

立夏了煲什么汤好

  一,荤 汤   ■猪蹄筋黄豆汤   材料:猪蹄筋四两?黄豆四两!油!盐各适量,   制作:①黄豆用清水浸泡三小时、猪蹄筋洗净、   ②把材料放入盛水的炖锅,炖煮至黄豆熟。加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补血通乳、清热利尿!解毒疗疮,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乳房平坦不丰,产后乳汁不足,或乳腺不通以致乳腺炎症,乳痛等病症,   ■冬瓜江瑶柱煲老鸭汤   材料:冬瓜一斤、江瑶柱一两、老鸭一只。瘦猪肉三两、陈皮一片!盐少许。   制作:   ①江瑶柱浸透!洲争,冬瓜连皮及瓜仁、洲争!切成厚片、老鸭杀洗干净,去毛、去内脏、切去鸭头和尾。开边、切成四大件、放入滚水滚五分钟、瘦猪肉和陈皮洗净,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三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本汤清热生津、滋补养颜。若有身体虚弱,虚不受补。津液不足。皮肤干噪、可用本汤作食疗、  1794 ■丝瓜荷花响螺汤   材料: 丝瓜一斤,新鲜荷花三朵!响螺片(干品)一两。生姜一片、红枣两枚。盐少许,   制作:   ①干响螺片浸透,洗干净,丝瓜洗干净,去边皮。对半剖开、切块!荷花、生姜和红枣洗干净。荷花取瓣、生姜去皮,切一片、红枣去核、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加丝瓜。响螺片。生姜和红枣,继续用中火煲三小时!再加荷花瓣。稍滚。加0080盐少许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本品养2271阴清热。美容去雀斑。若湿热蕴结、小便短少。疲倦。食欲不振。皮肤痕痒!感受暑热。口干口渴。可用本品作食疗、   ■珍珠笋苹果鸭心汤   材料: 珍珠笋一罐。苹果两个!鸭心六个,生姜一片。盐少许,   制作: 1,珍珠笋斜切成段?苹果,鸭心,生姜洗净,苹果去蒂、去心。切成块状、鸭心剖开边。生姜去皮!切一片, 2,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本汤清热润燥。宁心安神!滋润养颜!消积滞,减少脂肪积聚、若有皮肤干枯、大便秘结!脂肪过多,可用本4637汤作食疗?   ■清补凉汤   原料:猪肉6两!淮山3钱,薏米3钱、玉竹2钱、芡实3钱,百合2钱!莲子3钱   制法:1、将用料洗净,猪肉切成细块。   2。用清水6碗、材料一起放进煲内、煮约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便可!   功效:此汤有清凉散热和滋补功效。老幼咸宜、适合全家饮用!   ■雪梨瘦肉汤   原料:雪梨2个!瘦肉4两,南北杏3钱、麻黄1钱半。蜜枣3粒,冰糖酌量,   制法:1。3247将雪梨切成4块,只去心和核。不用去皮!   2、放适量清水!用料一起放入煲内。煮约3小时、加冰糖,再煮5分钟便可饮用,   功效:雪梨能清热降火,此汤可治臊久咳和热性哮喘,   2795■椰子鸡肉汤   原料:椰子肉1个。香菇1两、鸡肉半个,瘦肉3两、火腿燕窝少许、   制法:1!将燕窝浸水去细毛?冬菇发水,   2。把燕窝!椰子肉。香菇,鸡肉。瘦肉、火腿和浸冬菇水放入煲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3955煲至3小时便可以进食!食时可加少许酒,味道更香甜。   功效:消暑解热   ■丝瓜瘦肉汤   原料:丝瓜半斤。瘦肉5两、油盐酌量   制法:1,用料洗净、丝瓜切成块状?瘦肉切片,   2、煲内盛适量清水。材料一起放入!煮约1小时。可调味饮用,   功效:丝瓜性凉味甘,入肝、胃经,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紫菜瘦肉汤   原料:紫菜5钱,瘦肉4两。油盐酌量   制法:1、先将紫菜用水浸泡洗净。瘦肉洗净8761后切片?   2!用适量清水,紫菜!瘦肉一起放入煲内煮滚后调味、6427再煮片刻便可饮用!   功效:紫菜味甘咸性寒。能清热利尿。软坚化痰!也可治疗水肿和脚气等病。   ■绿豆老鸭汤   原料:绿豆4两,老鸭1只、土茯苓8钱。油盐酌量   制法:1、将老鸭......余下全文>>、

彝族的风俗

  2778要图文并茂。就得去百科看了:   baike.baidu.com/view/2731.htm?fr=ala0_1_1!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