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莫姓的由来?

  7459莫氏之起源!许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中国古姓氏词典》!《百家姓》!《万姓统谱》等俱有记叙!然而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上古圣帝颛顼造“莫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阳城。3778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6143郡地)!   2!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的后代!以官名为姓,莫敖在楚国是一种世袭的官职。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3,《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0428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5!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6655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   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 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6,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7。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以莫为姓的、   8,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8724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关于姓任的由来

  任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在《百家俯》中排名第58位!此姓氏(??)在韩国亦有分布,起源 出自黄帝的子孙、为天子赐姓、出自姬姓、为黄帝少子禹阳的后代,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1748义》所载。相传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4814其后裔以国为氏。而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这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出自风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任!为风姓之国!太昊之后,故址在今山东济宁一带、任国在战国时灭亡。其后裔便以国为氏!出自薛国!出自远古妊姓。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0871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7741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也有任姓,直到现在的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常姓的由来?

  常姓的由来 姓: 常 排名: 94 由来: 在历史传说时期已有常姓人物出现,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今天的河南。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现在的四川崇庆)常姓多有显者、河内温(现在的河南温县)常姓发展成为望族、隋。唐时期,长安(现在的属于陕西)常姓比较兴旺、新丰(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常姓也是茂族,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衮!宋代。常姓有迁到福建。安徽!内蒙者、明,清时期,湖南,辽宁等省有常姓人物载入史册。清代以后!常姓有移居海外者,现在新加坡等国有常姓华侨、明初有名将常遇春!善射,有勇力,屡立战功,死后追封开平王!现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常乾坤!曲艺相声演员常宝文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常姓排名第94位!!

董姓的由来

  豢龙之后、儒家大者-----------董   董姓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1689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1873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贵州黄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福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   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的董氏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西汉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广川人、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还有云阳(今陕西淳化6433)人董贤,因貌美,为哀帝宠幸、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岳父等均官至公卿、拥有家产万贯!贵倾朝廷、东汉初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因拒不向邪恶低头!被光武帝呼为“强项令”!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董卓,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2767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董和!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还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还有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6995辽代有农民qiyi首领董庞儿!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9200书画家董其昌!秦淮名妓董小宛,清代有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晚清1761将领董福祥!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宁都qiyi领导人之一董振堂,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8339董姓可谓名人辈出,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一!姓氏源流    董(Dǒ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6652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2777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余下全文>>,

苟姓的由来

  苟(Gǒu)姓源出有六:1。2844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据《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又《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按拘、苟7766并从句得声?传说黄2970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的地区的),因其地多生长苟杞?因以之为姓、称为苟氏!2、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3、出自姬姓。为晋1299国公族荀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荀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4。出自敬姓,后晋时为避帝讳所简改!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此支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5,出自勾姓、为避帝讳所改、据《路史》载,南宋时、为避宋0958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头为苟姓。遂又形成了另一支苟氏,6,出自北魏时他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从2064汉俗改为苟氏,现存的“芶(句!勾)[芶、句,苟!钩]”是同一宗族。!

智姓的由来

  现今全国智氏人口约有8.7万!位居姓氏排行榜392位!主要分布3236在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区。   智姓,源出于姬姓、是轩辕黄帝后裔!得姓始祖为智庄子、   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将荀林父的弟弟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一带)。卒谥庄,史称智庄子 、荀首生荀罃[yīng]!公元前566年 !荀罃出任中军将、荀林父之孙、荀罃堂侄荀偃担任上军将!因叔侄二人同7592为荀氏?帅旗无法区分。荀罃就以先父的采邑智为氏,别为智罃,追尊先父智庄子为智氏始祖,智氏从此薪火相传,   智氏 是为晋国六卿之一、智庄子为中军佐。智罃[yīng]、智跞[lì],智伯9516瑶三代为中军将!智伯瑶执政时、向赵襄子索地未果,便率魏氏,韩氏二卿围攻赵氏于晋阳,公元前453年三月丙戌日 !韩氏。魏氏临阵反戈,联合赵氏击败智氏!智氏族人多亡于晋阳之战!智氏家臣豫让救幼主智珏[jué]于北山后川 、智氏得以延续!   现今全国智氏人口约有8.7万、位居姓氏排行榜392位!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区。,

代姓的由来

  姓氏源流一。代   1。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北狄的一支建立了姜姓国代国(,代国都城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 故地在今河北蔚县、始封之君不详,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    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周元王三年(前473)!晋国赵襄子兴兵吞并代国!代国灭亡,国人以国为姓,成为代姓   2!源自戴姓、以同音字代替为姓。近代!人们以为“代”是“戴”的白字,将笔画繁复的“戴”改为简单的“代”。成为代姓!   二,戴   常 戴(D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7165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1790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4。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1584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姓“余”的由来是怎么来的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御医由余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宫3840廷御医叫由余。他   点击查看图片   余姓图腾   的祖先是晋国人、避乱迁于西戎,传至由余,在西戎为官。世居歙州(今安徽6896黄山歙县)!成为为新安大族,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嬴任8728好贤德大度?遂留在秦国为臣,由余在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7863征伐西戎之计?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计!率军先攻占北地郡和陇西地区!割裂了西戎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之后逐个击破、灭西6375戎十四国!拓地千里!使7796秦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赐封其为秦国上大夫,由余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余氏!一部分称由氏,由!余二7687氏同宗同源!史称余氏正宗、读音作yú(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传夏禹之后有余氏。”按史书的记载、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赐姓为姒!小儿子叫罕,赐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大禹之妻是涂山之女。大禹赐小儿子为余氏。有纪念妻子之意,在上古时代。“余”字与“涂”字通假!     姒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赐姓为氏,称余氏、读音作xú(ㄒㄩˊ)、是非常古早的行姓氏之一,传说。至殷商末期!余氏家族是姬姓周族人的主要敌对势力之一、显然姒姓余氏之源要早于姬性余氏!     源流三     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汉时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国语》记载:“潞、洛、甲,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赤狄隗姓部族、原为周王朝时期生活在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主要活动于晋!卫、鲁。邢各诸侯国之间一带地区!后逐渐同华夏族通婚!由余、潞!洛、甲,满五个主要的氏族部落组成、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晋国为了争霸中原。排除西北部的威胁,开始持续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晋景公姬据六年!公元前594年)!晋军大规模进攻赤狄。灭赤狄潞氏部落,周定王十四年(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4年),晋军再灭赤狄甲氏,泉氏部落、至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在晋国与赤狄之间著名的“太原之战”中!赤狄满,洛氏!余氏部落也被晋国所灭、至此。赤狄隗姓部族基本上被晋国所吞灭。赤狄族人大多沦融于晋国!成为晋国臣民,     赤狄后裔沿用隗姓、后来成为汉姓。即隗氏、潞(路)氏、洛氏!甲氏!余氏、满氏、世代相传至今、余氏读音作xú(ㄒㄩˊ)、     源流四    5576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梼余部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梼余!原来是汉朝8883时期匈奴民族所居住的地区,9851有著名的梼余山,匈奴中有梼余部,3438当以该山名为姓氏!或以该部落名称命山名。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率汉军展开了对匈奴的战略攻势?在著名的“河西战役”结束后!霍去病被汉武帝封赏。划定一千七百户增封骠骑将军、这位少年将军只休息了一年多。又进行了赫赫有名的“漠北战役”!     匈奴梼余部在此0349次战役中成为被强制内迁的部落!后该氏族9874部落逐渐汉化!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称为汉姓者。称余氏。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元朝有蒙古族钦察人玉里伯5802牙吾氏家族,其始祖为元朝武平王东路蒙古元帅不花2590铁木耳!其侄燕铁木耳!撒敦!侄孙唐其势均为元朝丞相,不花铁木耳共2522生九子一女!元顺帝继位后!受到太师伯颜势力的打击而返回江南封地。元朝末期为躲避红巾军起义而逃到庐州...余下全文>>。

百家姓官姓的由来

  寻根溯源 官姓来源有四:1、据《姓源》所载!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8230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2,据《姓苑》。《左传》所载!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姓。3。由关姓改姓而来。据一九七六年台东所修《官氏族谱》所载、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关膺、于黄巢起义时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改姓官。4、出自他族、新疆锡伯族官加(关佳)氏汉姓为官,今满,仫佬、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施姓的由来

  历史来源 「施」源出 ;   一 ;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二 ;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后有「施」氏、     三 ;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家族名人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后、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地望分布 江苏吴兴郡、    摘自《百家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