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944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 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祭祖、扫8571墓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 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 夏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古尔邦节 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 宰牲节     1月1日 元旦节 公历新年 放假一天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 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 植树节 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 不放假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 放假三天   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不放假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 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 纪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不放假   8月1日 建军节 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不放假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 不放假   9月10日 教师节 6994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 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 国庆节 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528成立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农历新年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赏灯?吃元宵 不放假   农历二月初二 春农节 又称“农头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 不放假   农历节气清明 清明节 扫墓祭祀 不放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龙舟 不放假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 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 不放假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又称“鬼节”,“盂兰5206盆节”,“七月半” 不放假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不放假   农历九月。

中国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

  我国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0197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6478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9146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0244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2402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2104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7555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7314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5433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5155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回答者:飘羽寒鹰 - 经理 五级 6-25 08:20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5479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余下全文>>,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2469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3869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6223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1749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6521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8003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4671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1829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5665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8454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6063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余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写日期和农历阳历

  正月一日 第二年第一天   正月十五 元宵节   腊月三十 除夕   二月十四 情人节   三月中旬耿 清明节   五月一日 劳动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六月一日 儿童节   七月一日 党的节日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九日 重阳节   十3097月一日 国庆节,

中国传统节日由来的端午节之一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1205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6419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国几大传统节日的由来?

  1.春节:团团圆圆过大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除夕之夜,全7314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2.中秋节:源于祭月迎寒活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代的祭月迎寒活动!作为节日,西汉时已初具雏形。晋时已有赏月之举、到北宋0519时正式定名中秋节!至今长盛不衰!这是我国仅次0504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3.端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民俗专家称、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作为传统节日。我国民间过端午活2710动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习俗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叶菖蒲,其中,吃粽子最为普遍, 4.清明:这天祭祖扫墓 清明节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最早开始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按照古人“冬至百六日为清明2585”的说法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按顺序排列全部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旦,阳历1月1日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4、清明节,4月5日(或6日)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6、七夕情人节!农历七5906月初七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9。冬至,12月22日(或23日)   10!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是什么?

  传统的2863节日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精华之一,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力、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七个传统民间节日。     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     总括: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农历正月初一,源流:春节为寒冬将至、春阳萌动之时、其源头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腊祭”,0337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年终祭祀习俗。感谢百神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年习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在唐代以后渐从祭神转向娱人、明清时期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加强。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习俗:全6516家大团圆、除夕守岁、通宵不眠。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屋里屋外贴门神。对联。年画,福字!初一早上出门!相互拜谒!馈赠礼品、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南方人多食元宵与年糕,     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     总括:农历正月十五,源流: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0948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与宗教文化多有关联!习俗: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此外。元宵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     总括:阳历4月5日。源流:清明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了祭祖先的重要节日、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习俗: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重点!后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打秋千、放风筝也成为游艺性节目!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艾符浦酒话升平——端午     总括:农历五月初五,源流:作为农历五月初五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其起源说法颇多!流传最广广的是为纪念屈原?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当时楚人因舍8775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4332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2236不见踪迹。是7628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

中国传统节日由来的除夕——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3923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2938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5980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9829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2555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0602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1919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8983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8718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3685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2058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8668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5923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1666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8393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7378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5454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9414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0904面等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