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歌圩节(三月三)、陇端节,中元节。,

壮族和回族分别有什么传统节日

  1月——春节   壮年 即壮族新年?时间比汉族5762早一个月!过去、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过去还有以八月酉日为迎新岁节日,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4082“藤州俗不知岁!唯用八月酉日(即十月前后)为腊,长幼相贺以为年!”壮族以八月收割稻谷为新年节庆、因有别于汉族春节而说成是“俗不知岁”,   现在壮族过春节的节期虽然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壮族各地的节日是按农业生产的周期而定!自明5404代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农历节期!壮族的迎新岁活动,与汉族大致相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6278十五日各家吃了专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后即告“散年”,意为新年节期聚庆终止。亦有部分地区的新年节庆延至正月末、采白头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称“艾粑”)小祭为岁庆终期!有的延至3599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结束!故通常又将整个正月作为庆新春节期,称为“过正月”,“吃正月”,壮语Cieng(“正月”之简称)为春节的代称!   春节大年初一,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黎明时分。,各人盛妆打扮。喜气盈盈、新媳妇和姑娘们争相奔向溪河泉边,挑“新水”,喝“令俐水”,家6737族内和邻里之间相互串门,给前辈拜道贺!大人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送利市钱!拜年之后。各家持供品到村5364边的庙堂祭神!祈祷新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村寨间有的举行赛铜鼓,有的几个村的男女青年相约到河滩或平坝对歌传情。这一天,除了接待外村来客之外、家族内不互助请吃!当天有的地方忌吃粽粑。认为开粽粑会引起田埂开裂漏水,并最忌争吵。人人都求和气,吉利、   (1)汲新水:又称挑6309伶俐水,挑新水、挑乖水。流传于桂西一带,大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户的新媳9832妇或大姑娘,担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着歌。到河边或泉边!将香插上,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0408利市往水里投放!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新水,刘锡藩《岭表纪9300蛮·节令》载:“元旦?提瓮汲新水!沿路唱‘牛羊鸡豕。7005六畜魂来’一语。这“新水”、有的地方叫“伶俐水”或“灵巧水”、传说大年初一的水最清纯,最吉利、喝了它、姑娘会聪明伶俐?嗓子也清甜!小孩会健康成长,老人会祛病长寿!有的地方传说聪明的守河姑娘逢大年初一在河水里投放智慧。谁要是先得新水。谁就会变得越聪明伶俐,   (2)迎春牛对歌:“迎春牛”为流传于广西靖西县一带的古俗,始于元明之际。春牛即土牛,古时用泥土塑制、现为纸扎的春牛、迎春牛表示劝农和开春伊始!这一天。青年男女对唱山歌!问答一年的节气和农事、向春牛投掷棉子!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藉此交朋结友、依歌择配!   (3)抢头鸭:广西凌云县泗城一带壮族春节习俗!年初一晚十二点一过!当在人争先宰杀鸡鸭。重煮粽粑、并按规矩放于祭祀祖先神案上:全鸡全鸭置台中央。粽子剥8558开置两侧。其外两侧各置放一把夹有猪头肉或猪尾并贴有红纸之大蒜苗。先祭祖宗,后逐一祭灶王、门神、猪圈,牛栏等,祭祀完毕即燃放鞭炮!先放鞭炮者即为抢得“头鸭”、认为抢得“头鸭”,便会交好运,   (4)抬纸狗拜年: 大年初一,青年小伙子抬着用纸糊的狗、走村串寨拜年!各户烧炮竹迎新、这是壮族古代崇拜狗的遗俗,   (5)打春堂:平果一带的壮族民间春节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打春堂”即用捣米之杵敲击木槽。现在有一些地方改6003为以扁担敲击板凳形式?故又称“打扁担”,或根据其声响而直称“打虏烈”,小规模特郎一般在村内或院子、厅堂里举行,二三对男女老少持杵或扁担,排于春堂或长板凳两侧,以类似捣米的动作,有节奏地互相敲击、间或敲打春堂或板凳。发出“同打。同打,同同打嘟打”的声响......余下全文>>!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歌圩节(三月三)、陇端节!中元节!! !!

藏族,白族,傈僳族,彝族,苗族,回族,壮族它们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又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庆祝?

  火把节,

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2042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2005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9316村流行,新娘1486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7246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7477“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7094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0417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5184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1134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4374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8117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5606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余下全文>>,

壮族男人,有人了解吗

  壮族传统婚嫁习俗、从覃季苦于找人说亲、娶媳妇到发展为16大项过程、经历了六百年的历史、每一次仪式都与劳动生活中有着密切的,!是壮族通过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每一次习俗的产生。虽然都没有文2156字记载!都是约定俗成的发展过程、但深受广广大众的喜爱,形成了形成了较为完整。较系统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习俗的陆续出现和增加其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明太祖洪武年间以前的幼年期     “血绿婚”是人类最原始最古老的婚姻形式。和其他许多民4281族一样!壮族远古社会确实经过“血绿绿婚”时代,与之有关的壮族神话传说有密切的、经历了“分宗开亲”,“分宗分姓”“祖宗分家”以后!壮族社0049会由原先居于岩洞中各自孤立的原始血缘!或单一的个别氏族体开始向氏族部落联合共同体发展,而形成了区域性的社会组织,即部落联盟,再发展下去就是唐宋以后的“羁縻州峒”、到了这个时候,0624即使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之间缔结婚姻?与原先兄妹结缘的氏族内婚有根本的区别,龙王村壮族婚嫁习俗僦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国为龙王村始祖覃4383季在洪太祖年间。追随逃将军南下平蛮后。到该地安家落户、其子在成婚时!为昭示同伴,便丰厚礼品请媒人说亲、迎来了第一个儿媳!     二!洪武年间至明末清初的发展时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到了清初时期龙王村的人口也大量地增加。但龙王村与其他壮族部落一样。处于落后的奴隶酋长制的社会!特别是刚刚进入封建社会、又8489给土司统治了一千多年、因为以来遭受自然灾害和恶势力的、便壮族并没有甘心屈服,他们满怀怀着理想的希望!在劳动中创造了许多与天斗与神争的民族英雄的故事,于是出现5489了壮欢,壮师、人们便利用圩唱欢的形式表达爱情,以择偶、便由于处二封建社会!人们虽然有恋爱,婚姻不能!青年3514男女通过对,恋爱定情后!经分别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一般是先是男方父母了解女方本人及家庭情况!觉得满意后、便托人去女方说亲。于是便生产了中介人------媒人、媒人在壮族地区的婚姻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她不但传递着双方父母的心愿、而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合命”和“封门定亲”所有婚姻的前期的仪式都用媒人来牵线搭桥。故洪武年间至明末清初的年漫长的间的艰难发展是龙王壮族婚姻的习俗的雏形发展期!     三!清道光年清同治年的低潮时期,     这个时期的壮族地区匪患严重、人们白天到田间里劳动、晚上则到山洞里居住,龙王村龙王村便到司烟山的一、

壮族吃什么食物

我在广西生活过今年。据我所知壮族的饮食习惯和汉族没什么差别!米饭炒菜什么的都吃。不过他们爱吃米粉 !

壮族有哪些习俗?

  做 糍 粑   解放前。后,9692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村民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婚嫁喜事等兴做糍粑。糍粑作小吃或礼品送人、   糍粑。系用上等糯米经浸泡,蒸熟后、将其倒入粑粑坎(石头凿成)4331里(如图)两人用木锤来回,上下地舂(锤),舂至无饭粒后、将其绞放在抹有食油(防粘桌)的桌面上,根据大小需要、捏成粑粑团,用手按压整理成碗口大的圆饼!糍粑可以保存十几0288天不会变质!食时将其在碳火上烘烤片刻,回软后即可拌糖拌菜或素食。糍粑还可以切成颗粒状的糍粑丁煮糖水食或泡水回软后用油煎的别有风味的佐餐,   舂 墙   桂中地区上林、忻城、7486来宾等地旧时农村的住房多是泥舂的泥墙房?如今恐怕很多人只留在模糊的记忆中了!   舂墙的工具(如图)有:墙板。墙锤、墙铲,钩担。练板、泥箕,吊尺、水平尺!泥筛等。   舂墙时,先将墙板放在预先打好的地基上面!安好地龙天龙、把墙板扎好,即可往板内倒泥!倒一层舂紧一层。舂好一板!卸下墙板、再用细泥把墙两边补平!使其平整,   染 衣   旧时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因经济条件所限!人们穿着较为简单、穿的衣服有自己织的“家机布”缝的!有买“大鹏白”做的、这些都是白布,易脏,其他颜色的穿久了易褪色。所以都喜欢染一染使它翻新,像刚缝制的一样!因而家家户户都种蓝靛自制燃料、   自制蓝靛染土白布也是农村壮族妇女的传统手艺,妇女大多种蓝靛、春种夏收!投入大水缸、浸至水变蓝色且起泡沫,捞渣留水、9809投入适量石灰!用竹笼(猪仔笼)在缸中上下抖动百次左右、使水溶成淀液。待沉淀后弃水即成染料、   染布:先将有碱性的草木烧成灰,滤水盛入大4573缸(如图)!投适6169量蓝靛搅匀,过数天。然后反复投布,9433反复晾晒若干次。染至蓝黑色(理想为准)!最后用大石板将布滚压滑溜便可裁衣、   补 锅 8407  旧时!桂中地区村民。烹、煮!炒。焗。煲的炊具都是生铁铸造的、使用久了都4816会损坏和破裂,丢掉又可惜。买新的又花钱!因此、很多人把它补一补。再用上几年,既省钱又方便、所以农村就有了补锅这个行业。   当时来补锅师傅多是6870外地来的。他们能0258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串村走寨,风餐露宿,每到一处村寨、选择一处空地做临时工场立即作业!   补锅工具有:一只小风箱?一只熔铸炉!一些铁枝,铁钳、废锅片!熔化杯。少许木炭等等(如图)!摆好工具后!由一伙计到村头巷尾去叫喊:补锅啊,谁家有烂锅拿来补啊、补3341锅……   经这么一喊!有烂锅的人!纷纷拿到工场,一时间。小小的工场就推满各种烂锅、   补锅开始!先将木炭和碎锅片放入熔化炉里!点火,拉动风箱鼓风!加热熔化铁片使其成为液态铁水。再在铁锅的烂处清理缺口、用钢匙从熔化杯里舀出一勺铁水,倒在用草灰铺垫的隔垫片上,将铁水从锅底的烂处下面压上!另一只手用隔垫从上面按下,铁珠在缝口处挤压扁平!封住了缺口,最后刷层泥浆。如缝口大。可连续操作,收劳务费按用勺铁水多少而定的、   童 趣   城里的儿童不一定了解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各有其乐,当今的农村儿童不一定了解旧时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当年也其乐无穷。以玩具为例!提起玩具!现在的人定会想:商店出售的洋娃娃,小狗小猫!小火车。小飞机、滑板滑轮车!还有遥控的飞机,坦克……变形金刚等等,   现要说的是过去孩子们就地取材,自作自制!自娱自乐的土玩具。这些玩具有竹制,纸制的等等(如图)!各种各样!品种多极了,现刊发文图、想让成年人回想少年的童趣!唤起熟悉的回忆,让广大村民和当今的农村儿童了解社会昨天和今天的变迁!   套 鸟   套鸟是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儿童们爱玩的一种乐趣!每套住一只鸟、既好玩又得食、真是高兴又快活?   套鸟的1701套子有:竹桩,竹弓、竹筛、树勾!踩棍!诱饵(谷子或玉米)等(如图)、   装套时将竹弓板回,用踩棍别住套绳,在踩棍下放置一串诱饵!靠近竹桩的一段套绳打上一个“猪脚套”7536(活套子)、平放在诱饵上、小鸟远远见套架上有谷穗,便飞来觅食!当降落时踩在踩棍上!踩棍跌落,竹弓迅速弹出,0525觅食的小鸟还未反应过来!脚已被猪脚套套住了,   除了套鸟外。还有一种成年人玩的套鸟法。不同的是不同诱饵引诱贪食者,而是学雌鸟的叫声。专套那些争风吃醋的好斗者,当然。现在提倡爱鸟。护鸟。这些只1781是童年的回忆!、

壮族有些什么礼仪与禁忌

  朋友。当你正准备去壮族人家造访!你可得先学习一下他们的礼俗:餐桌上。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1833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8416”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如果与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不过,你尽管放心!去壮族人家。主人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你以最好的食宿,对同行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但是、你亦要注意他们的禁忌,,其一、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其二。有的地方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其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另8450外还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朝鲜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有元日(阴历正月初一),上元(阴历五月十五)!燃灯节(阴历四月初八)、重五(阴历五月初五)!秋夕(阴历八月十五)等以及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