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      1!春节: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   壮族的春节习俗育汉族相同、于此不再多说?但是在正月初一初二!凡是有来客!就必须要吃粽子、     2。陀螺节: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   陀螺节。是每年举行一次的体育盛会!陀螺、是一种游戏,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3!吃立节:正月三十1821日左右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4!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陇端节,是壮族人相聚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最适合找对象。节前!作为东7582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娅拜节:四月属兔那一天   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1938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2681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6、牛魂节:每年农历四月八,也有一些地方在六月八或八月八举行。   相传四月初八为牛王诞辰。它原先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为人间种草绿化!玉帝规定它每走三步撒一把草种,可它却一步撒三把草种、这么一来。地上的草比禾苗还多!玉帝便把它罚到人间去吃草!牛到了人间、以草为食!为人耕种。一年辛苦到头、0234人们感激它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是日、农家给牛休工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梳洗一番,把牛栏修整一新。寨老们对全寨的牛评头品足,激励各户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3317色糯饭。用枇杷叶包五色糯饭喂牛,有的在屋外摆上酒肉瓜果供品!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饭桌打转。然后全家人才吃过节饭!     7。药王节:农历五月端午   节日内容各地不尽相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带壮族群众上山采回乌柏!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草药煎汤来洗澡。据说可以使皮肤光洁!不生疥疮,靖西县一带壮族有专门的药市。各家各户1719还包“羊角粽”?在屋里煮6017熬醋液,烧柚子皮,在门上插艾草等!以表示驱邪。     8!爱猴节:农历五月初五   届时,家家户户派人带着南瓜,李果、芭蕉和煮熟的玉米棒等果品食物,1939或到深山野岭中!或到弄场上摆放。然后匿藏到石旮旯里,一直等3333到成群结队的猴子会聚,看着它们一只只吃足嚼饱。又活蹦乱跳地将大南瓜搬进山洞里之后!人们才悄悄地离开!传说这一习俗与农智高起兵反宋有关!一次、0218农智高的部队被困山上,靠挖草......余下全文>>!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歌圩节(三月三),陇端节、中元节、。 !。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歌圩节(三月三)、陇端节。中元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过年。很简单啊、百年!红包。放炮仗。年夜饭。等待穿新衣!阴历元月初一!     2:元宵、吃汤圆、灯谜、赏灯。阴历元月十五、     3:清明。上坟。烧纸,摆死人祭。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农历三月初八.     4:端午,这个么,纪念屈原咯!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口!这个就是起源5946于浙江了?呵呵!我们老家的节日!     5:七夕,这个我知道的比较多!嘿嘿,乞巧节!中国的情人节。活动很多,牛郎织女的节日、当然离不开喜鹊了,喜鹊架起的桥给牛郎织女以及儿子和女儿见面,     6:鬼节,阴历七月十五。人们做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超渡孤魂、嘿嘿、有点阴森森的感觉`.来自查了下.古谓七月“孟秋”,《礼记•月令》提到:“是月也。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7:中秋节,月饼必不可少`.月亮.赏月,此为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啦.当然离不开月兔和月桂,吴刚也是- -||..中秋人们最期盼回家亲人团聚.甚至比过年还期望..阴历八月十五.     8: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这个我知道的也还可以.- -.九在古代为阳,八卦中的极阳.两个九,重阳.- -|.道教说法是次日天地间阳气最重.一般都登高.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我也知道.#99     9:腊八节.纪念灶神.主要是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嘎嘎!     10:上巳节,也叫女儿节,俗称三月三。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因而称之为“上巳节”!   在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0653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不太熟,但是听我奶奶说过.`     11: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不是很熟#99.《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2767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是古代为劳作而诞生的节日.     12:冬至: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冬至大如年,胶1376东有吃饺子的习俗,并且有“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谁不吃谁。

壮族宗教信仰是什么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   三”歌节等、

回族、侗族、白族、壮族、蒙古族、纳西族 分别过什么传统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2040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月初二花朝节!    二月初二晒布节!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   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   六月0264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七月二十日晚上壮族台望节。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   蒙古族 白节 春节 敖包节 成吉思汗纪念节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东巴会、棒棒会。三朵节、三月会!七月会。(说一下 5653我就是纳西族的),

藏族,白族,傈僳族,彝族,苗族,回族,壮族它们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庆祝?

  傈僳族→_→阔时节、

壮族民族服饰特点(简洁)

  维吾尔族的服饰   传统服饰!男子多着长大衣(一般称“袷袢”),襟长过膝!无扣、无领,无口袋、宽袖。穿时腰系长带!带中可放7694食物及零星物品!夏季穿穿长短袖衬衣较多,青年、中年人所穿穿的衬衣领口和胸前饰有十字花图案花边!妇女穿连衣裙、外罩西服背心或西服上装。多围头巾。老年妇女多蒙盖头、维吾尔族的帽子有3种(皮帽,草帽,花帽)、     50年代初,维吾尔族还多保持传统服饰。80年代,除一些老年人(多在农村)保持老式衣着特色外!青年男子多5842穿西服!青年女子多着时装、     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无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边用黑布或蓝布加缝约三指宽的布边!有的用羊羔皮加边。春秋两季穿大襟布大衣,无论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一条3米长的蓝黑色布腰带!     旧时常见腰带上挂有带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一双筷子,还挂有火镰、有的还挂有一条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7160木得克”皮帽,帽顶都有用红布条编成的一小圆疙瘩!两边耳扇在后部相连,前边可以护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长袍,用蓝布缠头!城镇居民以戴礼帽为多,     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少女夏天穿的长袍一种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种从中间系排扣(银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鼎加宽、叫“比西米特”。长袍上绣有各种图案花边!腰上缠红。绿、黄色的绸子或布带,头上缠绣花白布头巾!喜带戒指!手镯和耳环,已婚妇女穿0936“铁尔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无袖长袍“别日孜”。腰部左右系带,不用钮扣!帽子上缝有银饰物!帽顸有一条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子,已婚妇女的长袍均不系腰带?老年妇女的衣服不用色线绣花边,帽子上无银制饰物,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宁装、中山装,学生装!以及西服等。中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戴头巾,传统服装多为中。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戴、平日少见,     回族2226的服饰     回族人传统的衣饰,年长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衬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圆帽?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服装!布料多为平绒或条绒。白袜子、平绒或条绒布鞋。扎腿!蒙白色盖头,青年妇女喜穿大襟绣花外衣。绣胸兜!扎绣花围裙。喜戴首饰、多戴耳环,发卡,已婚妇女要盘发(或梳两条辫子)、蒙7283黑色盖头或戴白布深沿圆帽,     新中国成立后,回族人的服饰,

土家族有那些传统节日

  一,过年   过年、过年是土家族最大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四,十五结束、过大年的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   『土人度岁,逢月在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相传土司出兵!正值除日,全民间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过年的方式很特别:『是日土民供已故土司某神位于堂上!陈以酒醴鱼肉,而置亡祖先0216木主于门后。祭时将牛马鸡太藏诸洞中、老幼男女各屏息以待、谓某神在堂!不敢惊也,』土家人杀年猪后!把猪放0790在门角后。用蓑衣盖上,一人持刀守候,若有人从门前经过、即拿刀追赶。赶上了就拉到家里吃一顿肉,过年时!肉不细节、吃大块肉。菜不分炒,吃『合菜』!吃大碗酒!年饭用大蒸笼蒸好,吃数日、团年时!关上门。抓紧吃喝,不许说话。大年三十要吃团圆饭,并彻夜守岁、正月初一还要四处拜年,   正月间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每岁正月初三至初五六!夜鸣锣击鼓!男女聚齐、摇摆呐喊,名曰摆手』,摆手时2756间:『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但大多在正月进行。由于地区家支姓氏不同,有跳三夜、五夜、七夜,也有跳十几夜的。有的白天黑夜都跳、每个自然村有一个专供跳摆手舞的摆手堂!摆手堂里设有土王庙。庙前是空旷的坪场!坪场中栽有杉树。树上挂有彩灯,摆手人围着古杉树转圈跳舞,其基本动作是单摆、双摆!回旋摆三种!其特点是手脚顺摆,摆左手出左脚、摆右手出右脚、俗称『同边手』。摆手幅度不大,腰膝微曲,摆手的人『男女相携。蹁跹进退退』踩着鼓点跳舞!锣鼓挂在中央的古树上,由一人敲打。摆手舞分为大小两种!大摆手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时间长!规模大、内容多、套数全、小摆手则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时间,规模均不如大摆手、大摆手不单是进行摆手活动,还有文武大表演和物资大交流!活动多种多样、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在其他民族中是少见的。   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过。第一天8155称大年,第二天称小年!除夕夜。农村人家!户户都要在火垄里架起大火!烤的人面红耳赤!火垄里燃烧的3489大树兜子叫『火主』?是事先在前几个月都准备好了的、城镇人家则多烧白炭、『红火』预示兴旺,这个风俗大约是远古时的火崇拜的遗风,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   一年之中最鲜9376亮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从子时交2954庚时的『除夕』紧接新正开门的『出天行』祈福开始的,接财神,迎喜神。祭祖先。逐疠疫都在这一时刻进行。顿时!鞭炮声起。山鸣谷应,节日期间!土家人要吃象征吉祥如意、富富有余(鱼)的『红曲鱼』和大锅烩菜(或称合菜)。正月初举行古老的『摆手舞』会、『摆手舞』又称『舍日巴』?土家族男女青年身着绚丽多彩的『西兰卡普』(锦被)、打着绣龙凤的吉祥彩旗!抬上木鼓、在二胡!唢呐。牛角等乐器的伴秦下起舞,常伴有诗歌、舞姿古朴、曲雅!优美,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动作。形象鲜明、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参加者达万人之多!场面盛大、此外!耍龙灯、耍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为欢乐的土家人带来无限情趣,   长阳土家人特别重亲缘!重友谊。春节时期正是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期,拜年首先是男女依7800次拜长辈?长辈对晚辈特别是幼辈分别给『打发』!6356俗称『压岁钱』。故俗谚有『大人爱种田,伢们爱过年』之说!趁时!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贺、俗话又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3110母』之说,   在众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余下全文>>,

壮族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