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雨字的来历

  雨字是个象形字!象雨水的形状!!

雨是怎样来的

  地球上的厂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蒸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8002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27432.htm#3_1,

我想请问一下谁知道“宽云窄雨”名字的来历和寓意,很喜欢这四个字,谢谢!

  有宽备窄用的意思!

灶王爷的来历?

  旧时每当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我国绝大多数人家都要祭灶王爷。 民间传说、每家灶头都有一位灶王爷。旧岁逝去前夕?灶王爷按例要上天禀报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恶,以供玉皇大帝决定赐福或降灾时抉择、于是。人们在送灶王爷上天前、总要供些酒菜和麦芽糖封住他的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三道四! 本期《晨报讲堂》堂主将为您讲述有关灶王爷的几个小故事! 堂主小传 李贤哲。山东聊城人。近年来有近300篇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文史栏目发表、约计80万字、著有《李贤哲文集》、 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5926食之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神,灶公、灶君等! 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之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祭灶也因此成为民间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灶王爷传说秦汉时就有 据《酉阳杂俎》记载:灶王爷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关于这个张单,民间另有传说!似乎解释了灶王爷的来历、 张单娶妻丁香、丁香十分孝顺公婆?后来张单外出经商发了财,爱上另一个女子海棠,于是回家休了丁香,这之后、丁香嫁给了一个贫穷老太婆的打柴儿子。而海棠则每天好吃懒做!还失火烧光了家产,丢下张单改嫁了、张单只好四处讨饭维持生活! 有一年的腊月廿三!张单到丁香家讨饭。被认出后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了。因为他是玉帝的本家(都姓张),所以玉帝封他为灶王爷? 民间流传的灶王爷起源甚早!商朝已经开始在民间供奉、秦汉时灶王爷更是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灶王爷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为其掌管人们的饮食,赐予人们生活上的便便利之外、他还是玉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员?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玉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了!正因为如此,祭祀灶王爷才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民俗沿袭下来。 祭灶时糖和酒必不可少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对灶王爷毕恭毕敬。人们如果要祈福躲灾、便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坏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名目繁多、 每年腊月廿5474三或廿四!民间都会流传灶王爷要在这一天升天,向玉帝报告一年的情况。旧时人们会为灶王爷摆上供品、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而麦芽糖又甜又黏、目的是要用它糊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一来灶王爷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 宋代范成大《祭灶诗》中云:“古传腊月二十四(廿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9289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廿三,清朝皇帝都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王爷。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9977中设燎炉,拜褥! 皇家也像民间一样,在灶王爷临升天汇报工作前,要用糖封住灶王爷的嘴。以防他在玉帝5173面前胡说八道,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佛像!神像!6516灶王爷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王爷等神位行礼、 民间还有灶王奶奶的传说 传说玉帝的小女儿贤慧善良。十分同情天下的穷人!她爱上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穷小伙!玉帝得知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那个穷小子受罪! 王母娘9798娘疼爱女儿,从中讲情。玉帝才勉强给“穷烧火的”封了个灶王爷的职位、人们就称“穷烧火的”为灶王爷爷,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疾苦!常常借着回娘家探亲的机会!从天上......余下全文>>。

"何"姓氏的来历??????

  何姓来历   一。8191闽籍何氏族人来自何姓始祖韩?公!战国时代秦并吞韩国!为博浪沙案件秦始皇斩草除根、意欲杀光韩姓家,当时韩?公避难庐江!以渡船为生、一日秦吏搭渡?公的船,秦9718吏随口询问?公贵姓,?公不意中指下8109水为河,为人姓去[水]加入就成人可[可]、后来庐江这个地方很快聚成了何家为望族,而且[庐江]这两个字,也成了何姓家族的堂号?除了庐江之外,9659何姓还有两望!一个是[东海]。一个是[陈郡]、东海就0034是现在山东省的郯城县?陈郡也就是颖川郡。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姓何的人家时常在大门贴上两条联: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这就指出了何姓的来历、全8563中国何家的人!庐江何族最多的了,   二、一支由姓朱的改姓何,后汉书上记载:何苗!本姓朱!冒姓何,朱苗为什么要改姓为何?那是因为当时汉灵帝有一位何皇后。何皇后得宠。何6011皇后有一个哥哥,名叫何进,官拜大将军!当时大将军的地位很高!与三公地位相等、朱苗是何皇后的同母异父的兄弟。因此就把朱姓改成何姓,成了何苗,何苗也到车骑将军,仅次於大将军之地位!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说何姓?韩姓!跟一部份的朱姓,是兄弟之姓!   三,另外一支的何姓!是汉族以外的民族、五代史上提到: [吐谷浑亦有何氏,在这里吐谷浑的发音、应该念成[突浴魂]原来是辽东鲜卑族的一个人名!在魏晋的时候。这一支鲜卑族的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叫[突浴魂]。小儿子5423叫若浴疯,两兄3463弟都分别统率了一部份的部落。后来4587兄弟不睦。[突浴魂]就带了他的部落!向西方迁移。到了他的后代子孙名叫叶延的手里。就用[突谷魂]作为国名!正式自立为一个国家,[突浴魂]当时的版图,是在现在的甘肃一带?历史上最早的何姓人士。恐怕要算是唐尧候的何侯了,据说这位何侯。当时隐居在苍梧山修练长生不老的法术,全家有二百多人!都以种田维持生活!大舜南巡的时候。曾经住在何侯的家里、到夏禹的时候、何侯全家都成了仙、现在嶷山有何侯庙!在大舜庙的旁边、嶷山就是苍梧山。是大舜葬的地方,就是现在湖南省宁远县、按照以上这个故事,何侯这个人从帝尧的时代、活到夏禹的时代!推算起来。总活了有…白五十岁?可惜历史上记载不够详细、不知道他全家成仙了、有没有2788后代留在世界上、如果何侯确有其人的话。这——支何姓人家。要比从韩姓改姓的何姓。早到两千一百多年了。   由於何姓有好几方面不同的来源?后代子孙又繁衍得快,所以可以称上是族大人众,何姓在[百家姓]上是第廿一个大姓、在台湾是第廿七个大姓!而在清朝的时候、是全国的第五大姓!仅次於陈、林!张、黄、   二千年来庐江何氏的来龙去脉   人类纪念其祖先有极悠远的纪录,於原始美术史中曾纪载洞穴壁上刻满人像!此即4423为人类最原始的族谱!其后发明文字、族谱乃随文化而日益详尽、且因人历史学与考占学的要素!更有研究的价值了!   姓氏对维系民族国家的生存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那是血统的组织!三代之前,[姓]与[氏]为男女及贵贱之别,后即混合一起!普通所谓[百家姓]仅乃一种常识的记忆、明代8756洪武初年,吴沈撰千家姓,得姓氏一千九白六十姓,唐书路敬淳传!曾指出自魏晋以隆!推本研未!著姓氏录等百余篇。在历史演进中姓氏曾发生不少纠纷!明代陈止元曾著书研究。所收留复姓凡三千六百廿五种之多!宋代对此问题已早注意、故有王应麟[姓氏急就篇] 、邓名世之[姓氏书辩证]之著!而所谓姓氏纠纷之最大原因,即为各姓氏之族谱不完备,若经过徙迁及战乱后更无只字留存!故今日编印[族谱]实为家族及民族一大建树。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姓何的祖先有著光荣8604伟大的身世。我们不仅是周室贵族后裔,而且有救民抗暴、行剌秦始皇的革命行动......余下全文>>,

除夕的来历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0582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既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于先秦0695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此”(苏轼《岁晚三首序》),   多少年来!我国还有除夕“8582吃年饭”的习俗,这顿年饭,7116南方人多备鸡鸭鱼肉。北方人则以包2149水饺来庆祝新年,全家团聚!共进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4132年的一种形式!   另外,每至除夕12点,人们鸣放鞭炮来驱邪避凶、喜迎新年,。

杨氏的来历

  [杨氏来历]   杨氏来源有二!《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受封于杨(今山西洪5764洞县东南),建立杨国。但春秋时杨国为晋所灭!尚父的子孙遂以国为氏,姓杨!杨氏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骇以邑为氏、据史书记载、周武4573王第三子唐叔虞的后裔晋武公、被赐以杨地作为食邑!其后代中有名为叔向者,是当时著名的贤臣。任晋国大夫,受封于杨地,叔3956向之子伯石,字食我。就以封邑为氏、姓杨。   参考资料:百家姓!

庙会的来历

  春节庙会的由来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7535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4911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稜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2661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8402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0970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7044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6548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5126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6759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7868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9610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7792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3264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1905年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母亲节创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amanmjarvis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5月的6854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9693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2207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定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2108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2551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1959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2694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8834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