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土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9791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 。绣工精彩、色彩豔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䙓到衣裙脚 土家族服饰绣有7530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8344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 ,

土家族服饰的现代土家族服饰

由于土家族历史上汉化较早、传统土家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由于表演的需要、现代的土家族服饰大多各自研制不同款式!种类非常繁多!有的地方不断的借鑑贵州。湖南等地的苗族银饰以及苗族服饰改良成土家族服饰!往往使人们经常把苗族服饰混淆进去!一般来说,土家族传统银饰没有苗族银饰的多。佔不显眼的部分,而且土家族服饰一般都以朴素见长、没有苗族服饰的花哨,, 、,

土家族婚丧嫁娶的习俗特点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习俗    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食俗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4638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7628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4134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9957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8715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节庆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3151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0355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我国土家族有什么节日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0715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7927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2567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8027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0301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无论0070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3794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5627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上菜先后有序,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土家族忌讳吃什么东西

  猪肉。猪油,

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苗族: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侗族: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饰物。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3870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瑶族: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7891领长衫!配长短不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9474穿圆领短衣。6539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点5624更为突出。有2557“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白族: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4424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

  土家9506语属于藏缅语系?其传统名字仅仅有名而无姓,例如:雍尼、布所。日客额、地额额、匠帅拔佩。洛雨!墨比卡巴!春巴嬷嬷!墨贴巴。傩贴巴!依窝嬷嬷。头嘎!西朗等1518等土家人和大自然有天然的亲和力,于是他们在取名时往往和自然有关!比如龙山坡脚的土家人现在给小孩起的乳名大部分还是为土家语名。例如:热木(美竹)。亥9706木(盛竹)、阿聚什用(岩下大将)、岜必(小山)。麦铁送(天官) 一是统治阶级的官方语言记录:据史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古巴郡的“南郡蛮五姓”中,有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个大的氏族群体?但这几个姓4005在当今土家族中是小姓!巴姓、瞫姓!相姓几乎完全没有。土家族姓氏与汉族大同小异、除了较为特殊的田、向。覃,彭!冉外,其他的李。杨,王、张。刘!陈、赵!黄,周等等姓氏的人口数量排列顺序与汉族百家姓人口数量排列顺序大5831同小异、二是在不断归顺中央王朝途中依附的汉名汉姓!这种情况十分复杂。简单来说有土司被赐予汉姓,其所辖人员皆依附其姓。古代汉族规定蛮夷不可入仕。也有为了入仕而购买汉族家谱伪托于下!明朝时达到一个小高峰!以至于很多西南苗族和土家族的家谱都来自江西、还有一种是依归大户姓氏,无地农民依归大户后自然攀附大姓!这些自耕农子弟如若考取功名、大户更加乐于承认其为宗族, 1!桃源大田覃氏 清乾隆十二年(1747)建宗祠于县东罗家店。族谱创修于1931年。2、桃源木塘覃氏 宗祠2268在县城东门桥,族谱创修于1929年!3、石门覃氏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光裕堂一修族谱!清道光六年(1826)二修!光绪元年(1875)三修!1922年四修!嘉庆十八年(1813)九如堂一修族谱。光绪4437八年(1882)二修,1931年三修!2004年光裕堂、九如堂及拳甫裔3420合修族谱、字派:世继宗光祚!家声庆远长、文章遵正道!事业佐明堂,定国忠谟显,安人厚泽扬,熙廷常懋绩、奕代普联芳。志学希贤圣!徵庸步寿康。百华祥豫兆。繁衍序弥昌。4,石门覃氏 清嘉庆十九年(1814)一修族谱!光绪八年(1882)二修。1931年三修,旧派:明大国正自以勋!宇宙调和遇圣君,念昔开6062基多用武、从今继绪在修文,世传韬略光先德!兰桂腾芳永绍芬,5、石门长梯隘覃氏 清光绪元年(1875),1921年。2004年与添顺公裔合修族谱、现今2200余人。派语:拳秀显洪宝世正日双嘉云翔、永远绍先绪、盛朝多明士。兴业佐明堂!6。澧县!津市覃氏 支谱始修于明,清道光元年(1821)二修,光绪十七年(1891)三修!1947年四修!2004年与石门光裕堂。九如堂合谱、派语同石门光裕堂覃氏!7,慈利覃氏 清光绪三十年(1904)纂有族谱!8!麻阳八里桥,兰村覃氏 麻阳景公房旧议字派:庆廷时如应!天子万代启(兴)隆、祖(宗)德光方远,仁文绍国华、进程开世册!昌大起家声(老字“光”对新派“立”)。五大公房1990年三届合修族谱新字:洪都京兆堂、诗书中科甲!立志辅朝纲、根培枝叶茂,积玉振家邦!健康享寿久!荣华富贵长!喜庆千秋景。祖传万代芳、9。张家界三潭坪覃氏 族谱创修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1994年续修!三潭坪派派行:良尚宗光祚家声庆远长文章遵正大!石门派派行:世继宗光祚家声庆远长文章遵正道、茅岗御派派行:廷胤洪声纯祖忠熙朝嘉世德永代著。中湖派派行:国尚大学仕明登正朝长文章遵孔孟、旋家峪派派行:囗囗囗德正红大其士宗文章遵孔孟,青竹界派派行:万正印新仕家启寿远长文章遵正大,榔溪派派行:万正印新仕家启寿远长祖泽延恒永,大庄派派行:宗仲印文德家声庆远长文章遵正大。五溪派派行:汝效星茂世启希士开成大运光德永、公定统一派行:良尚......余下全文>>!

蒙古族的特点10条,饮食,服饰,建筑等等。急!!!!!

  你好,历史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那时只是蒙古众多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5164落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以后逐渐西移,各部落之间竞相掠夺人口!牲畜和财富,形成了无休止的部落战争!1206年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还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扩大其疆域、自元代以来。蒙古5211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礼仪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来从事狩猎和畜牧业!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高兴地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时!还有一定5120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般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节庆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那达慕大会 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1733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9145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4894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9185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婚俗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小伙子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一盘饼食,这0197事就此定了下来,冬天是举办婚礼的好日子、经双方选定日子后,新郎家于傍晚时分到姑娘家接亲,至此婚礼已经开始。民族风格浓厚、趣味横生的各种婚礼节目连续上演、一直到东方发白、接亲的队伍才跨上骏马。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在离新郎家不远时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到家后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在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磕头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欢乐在草原上荡漾.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现在。每逢庆,集会才着装。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岔!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2189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礼帽和马靴、这样男子汉显出强悍潇洒,女子则显身躯的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踝,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内蒙古地区的牧民还都保留着传统的蒙古族服饰!饮食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5831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建筑“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8721)架好,再架上顶部5682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6192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2512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骑快行、4739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7036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3444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独龙族服饰的服饰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独龙族的服装也没有多大改变,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多数常年赤身裸体。或者只是在下身围一小块麻布,或系挂一块约三指宽的小木板、小竹板之类的东西,成年之后、男女的服装也仅是一块麻布,男子在腰部系一根麻绳、用自织的一小片麻布围兜住下体。或是用一块大麻布斜披在背上!然后从左肩拉一只角。从右腋下拉另一只角在前胸拴起即成。有的男子还裹一副麻布绑腿!女的则用两块麻布分别从双肩斜披!相互包裹!腰间用带子或麻绳拴紧。上身缠一块麻布、从右向左包裹,拉到前胸用竹针别牢。有的妇女头上还包一小块麻布头巾,新中国建立后?独龙族的衣9659着有了很大变化,男女服装基本上与汉族相同、只有部分老人在家时仍保留着传统装束、男女外出时。仍习惯在身上披一块独龙毯、,

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9612苗族: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9821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3580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侗族: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饰物?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4950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族的2662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瑶族: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9886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7975点更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白族: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3073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绣花飘6344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京族: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9816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衣袖仍然很窄!妇女染黑齿。结"砧板髻"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少数妇女当中!京族最有1556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壮族: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个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4814花纹的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烂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7883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黎族: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服饰有地区差异,有些穿黑色圆领贯头衣。衣服的饰物很多。领口用白绿绿两......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