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百家姓中“朱”的起源

  1,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6734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县一带)!建立邾国!附庸於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建都於邾(今山东曲阜8427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於绎(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2、另据>记载!鲜卑1362族竭烛浑氏 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3。《元和姓纂》记录说舜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为姓。由此看来!帝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朱姓。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从明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4、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7587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称为0710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挟在邾国,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进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5、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江苏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   6、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浊浑氏。朱可浑氏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迁徙分布   朱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间地及5608江苏省境?西汉朱质有二子:朱禹,朱卓、朱禹在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中被杀、子8814孙避难逃到丹阳(今属安徽)!朱卓的后裔由于任官的原因!主要是在今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境内发展繁衍!魏晋以前,朱姓已繁衍到北方河南。山东。安3548徽等主要地区,唐末有朱葆光迁居湖南、东晋时有朱玮自河南南阳徙居南康(今属江西),其后朱熹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朱熹之孙朱铨回迁庐陵*今江西吉安)!朱铨的5世孙朱章甫于南宋末年避乱徙居吉安府安福县(今属江西),后又迁至广东兴宁宁中乡竹丝湖立业、成为朱氏兴宁竹丝派一世祖,朱章甫的三儿子朱泗于元代徙居罗浮(今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东)徐田,此后,子孙繁衍。分布于今广西,广东的许多地方!居住在闽!粤等沿2038海地区的朱氏!从明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朱姓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南方的大姓之一!   朱姓,在台湾是个较有影响5129的姓氏、清康熙年间,台湾的农民起义首领朱一贵,是落籍台湾的朱氏中较有影响的一个。朱一贵!原福1824建省长泰人!小名祖!明亡之后。他迁居台湾台南县罗汉门,夏率众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各地农民纷起回应,他率领义军、在诸罗的赤山取得大胜。人数发展9911到三十万、进而占领了全台湾。他被推为5298中兴王!年号永和、后在清政府渡海进攻下!作战失利!他被俘就义!从此。朱一贵在台湾留下了不朽的英名。早在明永历十八年(公元1420年)朱无璋的后裔朱术桂随郑经来台开垦!下淡水港,北投、竹南,竹北、彭佳屿!恒春等地!均有朱氏拓垦的足迹?现今台湾的新竹。台南,基隆等地,是朱姓人氏较多的县,   堂号   "白鹿堂":宋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当时奸2695臣张禹!欺君害民!作恶多端!但因为皇帝信任他。谁5689也不敢惹他、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朱云却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摆出张禹的罪恶事实,大讲诛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刽子手来拉他去执刑!朱云却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道5061理还是讲个不完,刽子手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0428殿槛扮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云的忠心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感动得醒悟过来!释放并奖励了朱云、把张禹交大理寺查办。过后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槛、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别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时刻检讨自己、也勉励大家都要象朱云一样敢于向我提意见!"   朱氏还以"凤阳"为堂号!   历史名人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来统领了这支起义军、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北京)?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号称明太祖!其后共传12代17帝、立国277年!   朱柏庐:清初居乡教授学生,治学用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其《治学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后世视为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读本,影响深远!   朱 温: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后为其子友珪所杀,   朱士行:三国时第一个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中国僧人讲经往往从他开始!   朱 亥:战国勇士、魏国人、是朱姓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经凭着40斤重的铁锤!保存了情势危急的赵国!   朱载堉:明朝音律学家,数学家。   【朱棣】: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命解缙等人编纂《永乐大典》实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曾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西洋)!   【朱德】:(1886~1976)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9 ~ 1976)。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8122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0137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3470(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红灯】:(、—1899年)!原名朱逢明!山东泗水县柘沟镇宋家人!义和团最初领导人!主张“扶清灭洋”!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拥有人口占汉6822族人口的1%以上,

查询百家姓

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馀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樑 杜 阮 蓝 闽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丘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于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斜 厉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郤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逑 盖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 晋 楚 阎 法 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岳 帅 缑 亢 况 后 有 琴 樑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第五 言 福 (百家姓终) ,

百家姓姓氏查询尉姓起源

  读yù时,则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复姓尉迟,是由这一复姓简化而来6876的.   尉姓历史上以太原!荥阳,河南为郡望.   历史名人有:春秋时人尉止。尉翩,战国时军事家尉缭,北魏定州刺史尉古真等.   周王室0359成员大夫尉止为子产?子虫乔所杀,其子尉翩宋国.战国时,尉翩后人尉缭.尉氏人,治商鞅之学,有贤名,著书《尉缭子》二十五篇.尉缭的后代皆尉氏.见《通志·氏族略》.   尉古真,代人也.道武之在贺兰部,贺染干遣侯引乙突等将肆逆.古真知之,密以驰告.染干疑古真泄其谋,乃执拷之,以两车轴押其头,伤其一目.不服,乃免之.后从平中原,以功赐爵束州侯.明元初,为鸿飞将军,镇大洛.卒于定州刺史.子亿万袭.   尉姓最早始于夏代,在周朝时发迹成名.。

孙氏的起源

  “孙”源出有三、姬姓。芈姓!子姓、一 ;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孙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孙武是孙乙的后裔、二;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为氏,三: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名人1.孙武(生卒不详) 山东菏泽人兵圣!是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着兵法“十三章”,孙子被推崇为兵法的鼻祖。“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学圣典!2.孙权(182-252)祖籍 山东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东汉建安五年,兄孙策病死。孙权继位吴侯!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他击败了黄祖、后东吴4331联合刘备?于赤壁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2469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死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孙权病逝后谥号大皇帝,史8304称东吴大帝,3.孙中山(1866-1925)字逸仙。别号中山樵。世称中山先生。广东香山县人、清末。因见国6660势日衰,民族危亡,乃唤起同志!共组兴中会,为革命救国的团体,后递改为中国国民党,被推为总理、致力革2422命数十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于辛亥一役。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改国体为民主共和。手创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手着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为革命建国的最高原则,民国十四年逝世于北京、二十九年国民政府颁令?尊为中华民国国父!。

百家姓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姓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百家姓》是宋代编写的收集姓氏的一部书籍。4070它集合姓氏为四言韵语!四字一行!八字一韵,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古代的蒙学课本,《百家姓》首行为 8450“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个排列顺序是有一定依据的、 宋朝王明清写的《玉照新志》中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 ‘赵钱孙李’,盖钱3539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百家姓》的顺序是依照当时皇权统治者的姓氏排列的、受到了权势地位的影响、宋代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赵姓便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位!宋代建国之初!尚有在浙江称王的吴越王钱俶、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所以钱。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据说编写《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钱塘人士,所以他2050就将吴越王钱俶正妃的孙姓排于南唐皇帝李姓前,于是便形成“赵钱孙李”的顺序!而接下来的“周吴郑王”均是钱俶其他后妃以及他父亲后妃的姓。 依照地位来排列姓氏、是古代习尚!古人非常重视姓,它是标志家0523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8642个社会成员、所以!姓氏排列顺序决不容马虎、唐朝时期!朝臣编撰《氏族志》时曾将旧日大族“崔,卢。李。郑”排列在前!就惹得唐太宗很不开心、最后只好9792以官爵高下重作排列! 宋代编著的《百家姓》是否只记录了一百个姓!中国大概有多少姓氏、 目前发现最早的印刷本《百家姓》是在元9556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它的编著时间却不在元朝,据说《百家姓》是宋初杭州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最初只是供上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 《百家姓》名不副实。并不是只记录了一百个姓,“百家”一词并非确称、而是泛指。《百家姓》因为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故而所记姓氏数目不同,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最后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共有472个字。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2523番来历?蕴含着0429生动有趣的故事!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百家姓》的作者是?

  百家姓》成书于宋朝初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960年赵宋建立至978年吴越归宋这段时间内!《百家4514姓》的作者不详。南宋人王明清在《玉照新志》中认为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是吴越境内唬个普通人的作品!。

姓氏连的起源

  一!姓氏起源    连氏的起源有三:   1 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   。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 从官职而得来!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   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 出自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   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二!郡望堂号   郡望: 6823  上党郡:秦代置郡、所在地为今天5488的山西沁水以东的地区。《郡    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中有记载、连氏望出上党郡、   堂号:   清冻堂:宋朝的时候!连庶、连痒兄弟两人齐名。连庶很聪明,   也很清廉,人们称他为“连底清”。而连痒对事物看得很清晰。透彻   。象冰一样透明、处理事物很严肃,象冰一样叫人感到凉飕飕的、人   们称他为“连底冻”!清冻堂也有称为双贤堂、     好文章就要收藏:   上一篇:茹姓起源。

老百家姓是哪些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丰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丘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戌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逢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郤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 蔚越菱隆   师巩厍聂 晃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司徒司空 百家姓终   www.zdic.net/appendix/f17.htm!

百家姓中的“符”姓氏的起源~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在我国众多姓氏之中,有竹字头的“符”氏、也有草字头的“苻”氏!这两个姓氏、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他们的来源不同!血脉各殊!必须加以考究的划分开来——符氏。根据《姓纂》所记载的:“鲁0689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邪”、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苻氏,依照《晋书苻洪载记》的记载。则是由7652蒲氏更改?算起来是夏禹姒姓后裔,前者、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后者!则始见于距今约1600多年以前8437的南北朝时期, 【姓氏来源】①《元和姓 》纂记载:“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②“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顷公之孙雅!为秦符玺令、因氏焉。” 以上文3092献说明,符氏得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顷公有个孙子叫雅,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便以符为姓。秦统一中国后。将吾祖雅公封地琅琊,故符姓发源地应为琅琊(根据学者考证、在今山东省南部、即诸城以南、郯城以北,以后逐渐变迁!定格为现今的临沂市,与中国显赫家族王氏同出自此地。为古琅琊六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子孙、目前遍布3630世界各地, 姓氏来源另说:憨水之战失败后!苻坚后人为免被追杀、改姓为符,因此。现部分符姓实际是苻姓的后裔!只是未见记载。无从考证、 【历史名人】东汉有符干仁!学者符融!后晋有符蒙!官至礼部侍郎、唐代有符令奇,辅国大将军符LIN、官吏、监察御史!诗人符载!北宋初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他的父亲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在这样的一个1895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宋代有中奉大夫符授!明代有广西按察司佥事符验,清代有诗人符曾, 符氏的2949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符存审在后晋王朝上的飞黄腾达、根据史载、符存审是当时晋主李克用的义儿。曾经被赐姓为李,光采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2531从庄宗破樑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馀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6083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4408越来越是响亮, 【宗祠堂4527号】琅琊堂,出自战国时期的符氏家族。西汉至隋唐他们一直在山1810东省的诸城!临沂。胶南等地繁衍为望族,这些地方。过去属琅琊军郡境内、所以、散布于各地7576放的符氏人家、为了纪念祖先的出处、世代沿用“琅琊”堂名?至唐代、符璘被封为义阳王?故海南6943各支堂号为“义阳堂”、 【楹联】龙门授业?蔚然太学之英(符融)!虎翼沉机。卓尔登坛之将(符存审)、 符确坚——广东(今海南)文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历任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新四军直属总兵站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1946年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起。任第三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 年9月 , 被授予少将军衔。 符名潮——广东(今海南)文昌人,内分泌医生符......馀下全文>> 。

阿胶的起源和传说

  阿胶的起源:   阿胶!出《神农本草经》!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故《千金·食治》称驴皮胶;晋唐时期“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又称贡胶;昔谓7972以山东东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传统有阿胶之名!阿胶,又名傅致胶!贡胶。驴皮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药胶的起源。限于9525历史条件!没有准确的记录。但它就像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那样!被人们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阿胶的传说: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   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让阿桥吃些驴肉、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拢来吃!这个尝尝、那个尝尝!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5927进了伙计们的肚里?   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1526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   事隔年余、那位伙计的妻子也分娩了。由于家里贫穷。于怀胎期间营养不足。生产时几次昏倒,分娩后气血大衰。身体十分虚弱。伙计找来了郎中开了许多补药、吃了也不管用!伙计忽然想起阿桥吃驴皮胶那回事儿来,于是、便将头年煮驴肉熬驴皮的事儿向阿铭阿桥夫妻细说了一遍!并向他们夫妻借头毛驴,阿桥见伙计为妻子重病着急的样子!便给了他一头试试、伙计牵了匹毛驴回家宰了!把驴9456皮熬成胶块给妻子吃!果然不几日!妻子便气血回升!肤肌红润、大有起色了。   自此后!驴皮胶大补!是产妇良药、便在百姓们中间传扬开了,阿铭阿桥开始雇伙计收购驴皮熬胶出卖,生意十分兴隆,有些庄户,见熬驴皮胶有利可图。也3453相续熬胶出售!可只有好驴配上好水才能熬制出有效果的好胶来、故而阿胶的生产从材料源头便开始加以控制,大家更多的开始寻找好的驴资源。相应的。阿胶补血养血的功效也被世人慢慢熟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