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侗族风俗习惯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习俗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4398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块!以表示“有吃有余”、 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在广西三2927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卜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 食俗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7524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9807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5170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罗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节庆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

侗族有什么节日

  一。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7042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0620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9571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8199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三!赶社   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5651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2231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   四!斗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0312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6728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7288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0718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1201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   五、播种节   聚住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人民!每在农历5198三月初三这天,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   由于人们的爱好不同各个村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寨子在......余下全文>>!

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一、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9072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2348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二。花炮节   侗族一年6914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8795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8675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7936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1480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三,赶社   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肉6031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   四,斗牛节   每年农历7572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7307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锭令旗和两根长4452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3100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3061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2198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   五。播种节   聚住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人民。每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   由于人们的爱好不同各个村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余下全文>>、

土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http://www.china.org.cn/ch-shaoshu/index45.htm   www.jnynn.com/...ID=140,

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目录   【数字习俗】   【国家政策】   【分布特点】   【地理位置】   【人口一览】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0512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6812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4636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489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0069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5351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余下全文>>?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待客有劝5710饭习俗、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手捧碗相接!不过、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劝饭山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0083真正的缘由?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在劝酒。劝茶时、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    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具有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回族   回族0292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5094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   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5231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2,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8757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   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0415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4、维吾4016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1832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   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5995寮房”里、婚后妻6630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8434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2283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1081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7303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三月三爱情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会日子,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头上绿绿叶蔽天、脚下“叶毯8230”铺地,幽邃!凉爽!安谧、难怪“三月三”就成了当地人自由选择配偶而被称为“爱情节”!传说远古时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4064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4530重纪念、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粽子。小伙子1198们捕鱼、姑娘们做饭烤鱼、然后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化石9460的岩洞口,拜祭毕、青年们来到活动会场,进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夜幕降临,岸边燃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撑开花伞!姑娘们的银饰及贝壳饰物在火光下闪闪烁烁。情歌婉转!舞蹈渐起!由平缓抒情而进入欢乐奔放!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3880开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

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

   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   1?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3413就用“bin”。而女士则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2!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6235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3!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6654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4。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5,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有哪些?

  一,苗族风俗习惯   1!服饰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4797地区为青帕!帕长 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3440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 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8018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   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 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 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   解放后,苗族服7292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   2!饮食   吃的均以大米为主!其他杂粮逐步转作为食品工6759业原料或牲畜饲料,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这和湘西禁忌里第一条矛盾啊?这可咋办,那我们自己买菜时就不要买狗肉)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7448和菜油、   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7617苗家常菜,9565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   *   [miáo zú]   苗族   锁定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1-3]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3]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1]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3]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1]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