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苗族和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非常多!譬如苗年、祭桥节。鼓藏节,翻鼓节。跳花场。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跳洞,敲巴郎。吃新节。芦笙节!踩鼓节、寒食节、赶歌场等等!!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1940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来自: wenxue.cccen.com/...9.html,

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40分

  苗年   春节   龙船节   四月八节   吃新节   芦笙节   花山节 赶秋节   踩鼓节   其他节日 过苗年   吃新节   闹冲节   爬坡节   游方节   姊妹节   牯藏节   舟溪芦笙节  0644 捕鱼节   吃信节   砍火星节   客家年   晾桥节   爬山节,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不是火神节、火神节是汉族民俗。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如下:  1!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  2,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3。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纳西族节日“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4。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2455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4760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从1987年起!每年农历2月8日的“三朵节”成为法定的纳西族民族节日。  5。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纳西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  6、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6368西族的节庆活动,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为期一至二周,以骡马!牛等大牲畜为主,因此又叫“七月骡马会”。  7、“烧包”节!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过“烧包”节(即中元节)!纳西语称这节日为“三美波计”  8!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6648 简介火神节:  农历正月初七日为火神节。火神0154是汉族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鲁西、鲁南菏泽、济宁等地一带有在火神节送火神的习俗、是日。家家都绑扎柴把!柴把内夹带鞭炮。上插火神牌位。入夜,后生辈齐集村头、高举柴把排成长列。点燃后奔跑着朝西南方向把"火神"送到原野或山上。火光辉映。鞭炮声声!远远望去宛若游龙,景像颇为壮观,据说送火神可保全年不发生火灾。。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哈尼族节日较多。境内比较盛行的有“1669十月年”!“埃玛突”、“惹矻扎”、俗称哈尼三大节!   1.“十月年”:是哈4271尼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过节三天!每年夏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节日期间不推磨,不舂碓。不生产。不许把山上的青枝绿叶子带回家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做汤圆。舂粑粑、敬天地!献祖宗。出嫁的姑娘要带着米酒,粑粑。猪肉!鸡蛋等回娘家拜年、节日过后回婆家时!娘家要送上一只猪腿!表示对亲家的回敬?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请客吃饭!互致节日的祝贺,5354青年男女邀约上山、弹三弦!吹巴乌,对山歌,谈情说爱、寻觅知音!   建国以后。许多与汉族杂居的哈尼族!如境内东部和西部地区,已经不再过“十月年”。盛行过春节,但地区边远,哈尼族比较集中的黄草岭乡、俄扎乡、沙拉托乡等3475地过“十月年”的习俗仍很盛行。   2.“埃玛突”:俗称“长街宴”,意为祭寨神,境内以豪尼!白宏,罗缅、阿邬。罗碧等自称的哈尼族在春节前后过“埃玛突”,“埃玛突”一般是在村子的上方!选择一棵挺拔的大树进行祭祀!整个祭1592祀活动,由“咪谷”主持!“咪谷”需经村民选举、必须是夫妇双全!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品德良好的男性老人担任、祭祀时要杀一头肥猪!一只大公鸡、并将一背篓黄糯米饭供奉在树下!众人叩头,“咪谷”则念:“3069祭寨神,保平安!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小孩在一旁敲牛皮鼓、祝愿全村吉祥幸福!祭毕共同就餐。然后每家分一点猪肉带回家去祭献?“埃玛突”一般过节三天?不事生产,男女青年邀约串山,寻找对象、村里的小2076孩身背小蛋笼、内装五彩蛋。到处玩耍、节日的最后一晚、全村男子都要到“咪谷”家门前的场地上摆长街宴,边吃边唱,共致节日的祝福,哈尼族称这节日之夜为“埃玛支拔多”,席间由“咪谷”领头、同唱古老的哈尼酒歌!村里新生男孩的人家。要特意献上一壶米酒、向长者报喜!祝全村幸福、   3.“惹矻扎”(又叫“矻扎扎”),每年夏历六月的头一个属狗日至属鼠日过节,节期各村都要立磨秋。杀牛祭祀。节日前、村里要选出5203一个叫“倮突”的人主持祭祀?在村边的磨秋场上、由“2019倮突”开刀杀牛?牛头牛脚归“倮突”。牛肉按户平分,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粑粑!煮糯米饭,喝闷锅酒!三天之内不事生产!男女青年上山唱山歌。找对象、村里村外,一派欢乐景象、新街镇。牛角寨乡。胜村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的哈尼族。节日期间4510有摔跤比赛的习俗!   此外。哈尼族还有“莫埃纳”!“合什扎”。“扎勒勒”等节日、“莫埃纳”在哈尼语中是歇一歇!过过节的意思!每年夏历五月初五过节、节期家家户户都要杀公鸡、染紫色、黄色糯米饭祭献犁耙。锄头!用青草包一包糯米饭喂牛、“合什扎”即“新米节”。各地节期不一。一般在每年夏历八月新谷上场以后过“合什扎”。过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舂新米!杀鸡请客,互庆丰收,“扎勒勒”相似于汉族的过冬,节日期间。各家各户都要舂米磨面。做汤圆祭祀、并在门头上插上一束马樱花、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本还有什么传统节日

  首先说一下,中国和日本的时差是一个小时,   日本小假日很多,不一一说了,大的主要有1月1日的お正月!5月有黄金周ゴールデンウイーク!8月份的お盆放5102假也比较长!12月的圣诞节!,

门巴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门4287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主要信仰苯教(一种原始的巫教)和喇嘛教!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9403歌最为奔放动人!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7056的大耕牛,载歌载舞2355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1996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2400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5021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0067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5265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1226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2145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2622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余下全文>>。

苗族的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1.苗年、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表示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丁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2.春节,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在黔东南2951的苗族。把春节叫做“汉年 ”(niangx diel)与传统的3914“苗年”(niangx hmub)并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欢度、尤其是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主5049要是过春节?但不及苗族过苗年隆重,识汉字的苗族也贴些对联?门神之类,其余与过苗年相同,即增加了斗牛。赛马。走亲访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民族特色的内容,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行,湘西地区的苗族过春节,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赶牛场”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春节、举行芦笙舞会,每年群众竟达数万人之多、?   3.龙船节!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0429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

汉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2891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8305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3437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0622名曰“送年茶”。如果女儿未生小孩。娘家须送慈菇!并且祝贺说:“今年添个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来。还要加上两条甘蔗。意为祝他们夫妇生活从头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6066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4626日元宵节、乡间杀鸡备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据说如3259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门官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   糍粑节 四月初八!邕州官话有句民谚:四月八!吃“腊萨”(即垃圾)。相传此日又为神农药王诞期!神农氏尝百药。治百病。所以一些妇女在这一天到近郊采摘臭藤、白头翁,野艾之类的植物、1302以糖及大米粉制油糍粑!名曰吃“腊萨”,说是可以治百病,   端午节 五月初五、亦称“端阳”。“端午”!“端五”!这一天!各家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又名凉粽或三角粽,人们还用艾绒制成猴状或三角符状的香囊,挂在小孩胸前以防病!有的用红绒丝织成的小网兜装着一颗臭珠(即臭丸)!有的则用雄黄!臭黄!朱砂等中药包在一只小布袋里,袋里用红绿绒绣以各种动物图案和吉祥字样、称为香包!小孩胸前挂着香包。由长者带去河边观看龙舟竞赛!所以南宁有童谣:“团团转、菊花园、阿妈背我睇(看)龙船……”晚饭后、9951各户就用当天从街上买回来的香蒲草?艾叶枝。酒饼果叶!路边青8638等草药来煮水洗澡?说是可以治皮肤病及去邪气!还饮雄黄酒!说是可以解毒,或以朱砂粉点于小孩额中!说是可以防生疮痱,   六月六 六月初六、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煮饭吃!称“食新节”!初六这一天!还杀鸡煮肉。到田头祭祀田祖。祈求晚造丰收!人们还把家......余9250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