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白族的节日,有哪些?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中元节、冬至都是白族的传统节日。

白族有什么节日?

  白族的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4964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2945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剑川骡马会!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

白族的节日有什么?

  三月街民族节!绕三灵。火把节等~、

傣族有哪些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傣历新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1。泼水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入中国傣族地区!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8640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因为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所以各村3962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同时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和尚们趁此时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0891办事或串亲访友,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3。关门节0068: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0945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6904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

白族的服装 饮食 民居是怎样的

  白族凉菜   白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主营农业!兼营渔业。畜牧业及手工业!居住在经济较发达坝区的白族、以大米、小麦为主粮。常用的烹调方法有凉拌,煮!炒!蒸,炖等。注重饮食多样调节和营养的合理搭配,主餐都有蔬菜和咸菜佐餐。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猪肝鲊。油鸡枞和4701各类咸菜!不少妇女会制作乳扇。蜜饯。雕梅。炖梅。洱海沿岸的白族妇女会烹调各种口味的鱼类、平时嗜好酸!冷。辣口味!。

白族的风俗

  日常生活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1803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9634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婚丧与生育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1698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0555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0514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3405  食俗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以7860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养麦、蚕豆、薯类、雪梨、柑橘和论茶是著名特产!居住在湖,河地区的白0218族以稻麦为主粮,居住在山区者!以玉米!养麦!马铃薯为主粮!吃大米饭。包谷(玉米)饭及各种米面制品后于脑制牛!羊!猪肉及各种咸菜、洱海盛产鱼类、弓鱼最著名,喜食砂锅菜,酸菜等,口味以酸。冷。辣为主,     白族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农忙或节庆用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养麦。主食一般蒸作干饭。下地携带!此外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等、!

”白族“这个民族的穿衣、生活特点是什么?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5050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7945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8027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介绍白族的服饰 文化 建筑 饮食 节日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4092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5008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2887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2910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1739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2436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9094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5734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7094才辈出!   7300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8942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1528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7851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8461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8975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0403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9670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服饰】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8372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3282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民居】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8442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5183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2083【民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4897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 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4587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5848夫去世,1199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   【宗教信仰】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2179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0755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重要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曰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曰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6715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5710家甚远、则在2891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5145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4901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5052间地头?向7879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 三房一照壁 或 四合五天井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2901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3260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爱好者!可以去离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五华区沙朗白族乡就可以一睹精彩!   恋爱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白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物色对象。对唱山歌。或者与情人幽会、借三弦和山歌6061传情达意?谈情说爱。   在这9514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中。白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欢参加石宝山歌会,每逢农历七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结队地去参加为期 7-9 天的石宝山歌会。只见山上山下、树林崖边,庙宇里外、以处是参加歌会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穿2498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小伙子精神抖擞!人人背龙头三弦,只听三弦声声、歌声阵阵!此起彼伏!昼夜不绝。场面十分壮观。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用歌唱对与对方相识。可以用歌唱向对方试探、也可以用歌唱询问对方个人和家庭5480的情况!然后再用歌声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这样一来一往,一问一答的男女对歌!有时可达数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通过对歌,姑娘和小伙子相识了!相恋了、甚至当场互赠了定情物。盟定了终身,   节 日: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9768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 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礼仪禁忌】   1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7931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就是0283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 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8134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3298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2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8380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3 。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0354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2047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 或称 稀饭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民族饮食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6518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鱼 ("活水煮活鱼"或者叫"酸辣鱼")   洱海边的渔民煮鱼时!特别是烹煮当地称为“油鱼”等肥美鱼儿时、一般都不用油煎。他们舀来洱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鲜美麻辣。俗称“海水煮海鱼”!   下关砂锅鱼   这是下关的地方特色菜肴、将洱海的肥美鲤鱼,剖腹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上十来分钟。与火腿片,嫩鸡块,鲜肉片、猪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参!豆腐,玉兰片等各种7658适量配料,同置砂锅内!再撒入适量的胡椒、精盐,味精等调料,置炭火炉上文火k煮而成!食时,将砂锅以盘衬垫上席!即热气腾腾、又鲜美可口,   炖梅   大理地区产梅、尤以洱海东岸?绵延百里的半山半坝地区到处是梅树林,梅有苦梅!盐梅两种!用苦梅制作的炖梅!是白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品。炖梅是将苦梅放入沙罐、加上盐和花椒!盖严后!置于6184火塘正中,周围堆上稻壳!点燃后!用微火连着炖上一至两天。这时。黑色的炖梅味道酸香异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调料,或加上红糖3566做成炖梅汤、炖梅耐贮。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坏!   雕梅   产于洱源县的雕梅,制作时先用石灰水将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后。用小刀在梅向上雕刻连续曲折的花纹!并小心挤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缕!压扁后其状似一朵朵盛开的菊花!这时。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红糖浸渍,几个月后开瓶取出,雕梅色泽金黄、清香四溢、是洱源县出产的上乘果品!   洱源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并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因为当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须依俗给婆家送上一盘姑娘制作的雕梅作为见面礼!新婚之夜,新娘要为亲友宾客摆设点心甜席、此谓“摆果酒”。案十上陈列着新娘带来的蜜钱、干果,雕梅款待客人、并让0664大伙品评!于是!洱源姑娘皆精心雕刻,她们制出的雕梅、不但是上乘的果品,还称得上是一种工艺美术品!   饵块   饵块又称粑粑,是广泛流行于云南的传统小吃!但是!大理饵块别3339具特色:将蒸熟的米团。放在大理石垫板上、用工搓揉!包入糖和核桃盐,卤腐等。置炭火炉*烘烤,这种现揉现烧的饵块,软香可口。   乳扇   洱源邓川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里的农家素有饲养乳牛的传统,当地出产的乳扇!为远近驰名的特产、制乳扇时,先将鲜牛奶6864发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锅内加热至60C一70℃、随1198即倾入鲜牛奶、并用竹筷轻轻搅动,使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渐渐凝结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风干而成!   黄中带白!纯洁光亮。薄似纸4181张的乳扇?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丰富!它可以生吃,也可煎、蒸!烤吃!但最好是用香油煎成淡黄色,取出置凉、又脆又香!尤为可口。孔词是白族宴客的美味佳肴,是祭祀的必备供品。也是馈友的佳品、   烤茶   烤茶是白族1930的传统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设置了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上面放有一个铁三角架。来了客人。主人便让客人到堂屋落座,并在火0175盆升火。放上砂罐准备烤茶待客。待7008砂罐煨热后。放入茶叶。迅速抖动簸荡煨烤。待茶叶烤至徽黄色。飘逸出清幽的茶香时!冲入一勺开水,这时。只听“佣”5424的一声。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堂以立时飘逸一股诱人的茶香。这一冲茶之声,又响又脆,因而又称烤茶为“雷响茶”、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时、便可冲入开水。斟茶献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黄。浓香扑鼻。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8621觉得其味微苦,再品8327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5949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和几粒花椒!别具一番风味!   烤茶的茶具也很别致!烤茶的9062砂罐粗糙,而茶盅却7003为小巧玲珑。洁7058白晶莹的瓷杯。按照“酒满敬客!茶满欺人”的习俗、8344主人斟茶要少。仅以品啜一二口为宜!当主人双4515手高举茶盅向客人献第一盅茶时,客人接茶后应将它转敬主人家中的最年长者和座中长辈。彼此谦让一番之后!1604客人方可品茗、这时。客人一边品啜。还要一边赞赏茶味的甘香!欣赏茶盅的精巧、因而,白族的烤茶习俗,堪称一门茶道艺术。   白族烤茶所用的茶叶!多为下关沦茶!下关向为制茶中心。这里出产的散茶,远销西藏!四川等地!因路途遥远。常遭风雨。损失甚大。后来将散茶压成碗形茶块、不但耐储易运、还不失茶味!茶叶运至地处长江?沦江汇合口的四川沪州时!茶商为广销此茶。便宣传道:“沦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久而久之!四川人便便将下关出品的茶叶称为下关注茶,于是。这种茶味醇厚、汤色澄黄,香气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气。散烟醒酒之效的下关沦茶。便声名远扬了,   猪肝胙   霜降过后、鹤庆的一些农家开始宰猪了,这时!他们照例要腌制白族传统风味食品——猪肝胙!   猪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将新鲜猪肝,猪肚!猪大肠和排骨等洗净,入锅煮成半熟,捞起来晾凉后!把猪肝。猪肠!猪肚切块、将排骨剁5261成小节块、然后。再按10%的比例放入盐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一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茵香粉和烈性.酒1斤,调匀拌和后。装入陶罐,压紧。封严,置于通风阴凉之处。   经三四个月以后、可开罐食用了、启封时,一股猪肝胙特有的香味便飘逸出来!食用时!用一碗盛上猪肝昨。放入饭甑蒸局,蒸后的猪肝脾光洁油亮。香味诱人,吃起来麻1162辣咸香,鲜嫩可口!是白族农家款待亲友的上好下酒菜!如果食用米线,面条、用它作盖浇菜,其味更佳,   白族贺新房习俗与祝贺歌在白族地区,起房盖屋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自然也就要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还要按仪式 进程吟唱祝贺歌、   建盖新房先要择吉日动土砌石脚、石脚砌好后隔几个月 (有的地方要隔二至三年!白族称这段时间为歇墙)才择吉日开工营造!在营造中要唱祝贺歌!祝贺歌由“上梁歌”和“封 龙口”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木匠师傅在不同时辰吟唱、“上梁歌”要在上梁的时候唱、在一派欢乐的唢呐。锣鼓和前来祝贺的欢声中、当头的木匠师傅身挂一道红彩。接过主人递上的大红公鸡?一进步出堂屋,一边唱道:“大红公鸡雄赳赳、你在家中报五更。遇着主人造金屋。用你报佳音!吉日良辰放声 唱、四邻好友贺新声。良辰喜庆大家唱、日子天天新,”他一边唱一边在人们祝贺声中爬过脚手架、登上利用两根中柱临时搭起1479的“阳台”!面朝东西南北中各拜了一拜。又高声唱道:“一点龙头出学子,二点龙尾上天,,

什么叫节日

  岁时节日是中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大体说来、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历法节气。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5569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 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1552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 !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 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中国古代先后推行7614过100 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 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 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 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 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 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 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2.原始崇拜。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对 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 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2494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 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5515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 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9462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 祈求农业丰收!   3.禁忌与迷信。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 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 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据说桃3277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制成神荼,郁垒二 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春节还有许多禁俯!如禁水土出门!不能6103扫地泼水!以免。

彝族有哪些节日?

  火把节: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在抵御外族的战争中?将火把绑在4495羊角上,驱赶羊群冲人敌阵。击溃了前来侵犯的敌人!从此人们过火把节是纪念和庆祝战争的胜利、彝族过火把节。要举行摔跤。斗牛和歌舞活动、人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们擎着火把。朝火把上洒松香!相互祝福。     插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楚雄昙华山有下残暴荒淫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园”,欺骗彝族人民说里面有仙女在织布!绣花,强迫各村各寨把最漂0830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园”去供土官淫乐!逼死了许多彝族姐妹。有个咪依嗜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只身闯进“天仙园”!取下头上戴着的有剧毒的白色马樱花泡进酒里,与土官共饮!毒死了土官、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献身的姑娘,便把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定为插花节!这一大!人们把3725采摘来的杜鹃花插在门前、屋后,挂在牛羊角上!彝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恶。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更是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将杜鹃花插在另一方的头上、即表示对对方的爱情矢志不渝,     赛装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彝族的赛装节又叫服装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说是纪念一位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的小鸟。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们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三台区跳歌场!围成圆圈!在小伙子的月琴、唢呐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会、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装、又来跳。以此比试姑娘的灵巧?富足和美丽。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唬物都可以入绣?     虎节: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1175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摩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