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6077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5692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蒙古族服饰和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有什么区别

  蒙古族服饰     鄂伦春族服饰     鄂温克族服饰。

鄂温克族的节日有哪些

  1.帕斯克节   帕斯克节:居住于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勒,白音哈达苏木及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尼河东苏木!过去被称为通古斯的鄂温克人的节日!鄂温克人一般称此节日为基利斯多夫(俄语),时间是4月13日、节前。从4月7日开始,人们便陆续到教堂礼拜,喝酒。吃美食!到4月13日、都用整鸡或把鸡蛋染成红色供神,   2.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米阔鲁”是鄂温克语的译音、庆丰收之意、米阔鲁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等地的鄂温克牧民欢庆丰收的节日!农历五月下3772旬择日举行!为期一天!聚居在陈巴尔虎旗7324的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牧业。住蒙古包,随季节逐水草而迁徙、他们有丰富的畜牧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高山之巅!脱下帽子可知风的强度,观天象可知暴风雪的即将来临,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鄂温克牧民?从孩提时就受到了环境的熏陶,七岁男孩开始学骑马、以后逐渐参加赛马!学习套马、驯马的本领,   五月下旬!春光明媚的牧场、花红草绿!水草丰盛!接羔工作紧张而又忙碌。碧绿如茵的草原上,到处可见白云般的羊群和飞奔的马群、充满无限生机!鄂温克人每年于此时欢庆丰收的节日期间,人们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亲朋好友互相帮助!给牲畜拔坏牙。打烙印。剪鬃和打耳记!穿着羔皮筒裙的姑娘们!双手忙着抓羊羔,抱在怀里抚摸着。沉浸在丰收的喜8094悦之中?骠悍的小伙子矫健地跨上最好的“杆马”、挥舞着长长的套马杆追套烈马,草原上腾起阵阵尘烟、每当套住烈马时!强1159壮的骑手们便一拥而上,跳上马背。拉住马尾!握紧马耳,刹那间将马摔倒在地!开始剪马鬃!马尾,若是四岁马、还要在臀部打上烙印作为标志、整个过程非常紧张而有趣!这是牧民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入夜!青年男女环绕篝火。手拉手自左向右转动,一人领唱,众人相合,载歌载舞。舞步刚健有力!节奏感强、具有草原的独特风格!热情好客的鄂温克人,待人诚挚。节日期间总要准备下丰盛的手扒肉!美酒和其它食品!宴请所有参加生产活动的客人!大家逐家吃喝、热闹非凡。   3.阿涅   阿涅:鄂温克语。春节之意,阴历正月一日是鄂温克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往日!鄂温克人在旧历年三十要把所供的佛像都摆开、摆上羊、各种乳食品!糖果。点心等供物.供完以后?把羊8756撤来大家一起吃。从除夕至初三!早晚都要给佛点灯。初一要先给佛叩头!再给老人叩头、然后到各亲戚家拜年(鄂温克语叫阿涅仁),对于拜年的晚辈。老年人也要给小礼物并祝福他们长寿,现在鄂温克人的过年礼节已经简化,初一只给老人和亲戚拜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尽情地欢乐、跳舞。唱歌,直到深夜,   4.奥米那仁   奥米那仁:过去阿荣旗鄂温克族每年四月初三开始举行的萨满教宗教集会,俗称四月会、少则四五天。多则七八天、在此期间萨满天天跳神。人们日夜歌舞!仪式隆重、但集会日期各地不一!会9977场一般设在萨满家里。院内立一棵桦树。屋内立一棵杨树或柳树,两树间系一麻绳。树枝和麻绳上挂3528许多由参加者献的五色布条。全氏族成员及曾请萨满跳神“治”过6030病的人都来参加,主要活动内容由老萨满领教新萨满!检查人口增减和为全莫昆祈求幸福等。会上由一名本氏族萨满和一名从外氏族请来的萨满共同跳神、后来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逐渐变化。增加了赛马!射箭!摔跤和歌舞等文体活动!新中国成9900立后不再举行奥米那仁集会,   5.瑟宾节   瑟宾节:“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年的6月18日举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传统节目!节日活动中!通常表演舞蹈、还有赛马。摔跤、劲力!拉棍。拔河、跳棋等竞赛!   6.清明节   清明节:鄂温克语叫“汉西”,这天主要是祭奠死去的先人!备菜!酒和乳肉食物,向坟地扔酒!并用金银箔纸制成元宝和日!月烧掉、传说死人的灵魂在这天......余下全文>>。

朝鲜族的服饰、饮食、民居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7488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0529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白族的服饰特点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2198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8982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唬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8521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傣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相当具有特点。尤其是傣家少女的 服饰更是婀娜多姿,妇女服饰上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大花 、扎包头。发上插各种花,梳子或装饰等,与过去基本相同、不同的1429是料子的质量、花色品种,服装的 式样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他们一般都喜欢穿绯色的紧身小背心(胸前缝有各种色的花边),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 。也有对襟,有淡红色!淡黄色。青绿色和天蓝色等、下身穿筒裙,一 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的确良,锦 纶等料子缝制,腰间系一根工艺3874精细的银腰带 ?宽一寸多,妇女的衣服, 筒裙都紧紧地裹住身子、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   男子服装、一般穿无领对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布。蓝 布、红布包头!近年9651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2889的绸子?裤子依旧!傣族青年历来是自由恋爱,谈恋爱的时间主要是秋收结束后松闲3258的日子里。傣族青年谈恋爱找对象的方式多种多样。,

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特点

  柯尔克孜族的服装、妇女多喜红色、穿短装,也有穿连衣裙的。衬衫宽大直领!布料衣服缝5958制简单,高级衣服缝制讲究。袖口和对襟处钉银扣!裙子用宽带、或用绸料迭成多褶。制成圆筒状,上端4248束于腰间?下端2838镶制皮毛,内衣翻领套坎肩。坎9654肩领口甚大、内衣显露。在短装外面套大衣、多为黑色。翻领敞胸。冬季内加棉絮。妇女戴圆形金丝绒红色花帽。叫“塔克西”!上面蒙上头巾、另一种帽子叫“艾力其克”?镶有装饰品和刺绣,戴这种帽子时,里面要戴绣花软帽,冬季戴“卡尔帕克”!毛毡制成!顶加帽穗、帽面用呢料或布料。帽两侧开口、顶部一般是白色、后两种帽子比较古老。多数人不戴了!妇女的头饰很复杂,用“绣花布条”绑扎发辫!发辫末梢系圆型银质小钱数个!再用珠链将两条发辫连结在一起、脸上喜涂脂粉!手戴玉镯!戒指! 柯尔克孜族的男装亦多刺绣,短装。上衣多9680长及臂部,直领、领口绣花!袖口紧束、否则便带刺绣,上衣对襟。对襟处钉银制纽扣、内衣多白色!常刺绣。外1774套“坎肩”?也叫“架架”!1405与妇女所穿式样相似。但颜色不同、男装多黑、灰!蓝三色、外出都穿大衣、一大衣无领!袖口多用黑布沾边、称“托克切克满”!亦有穿皮衣的,称“衣切克”!男子不留须、不蓄发、如为独生子,可在十岁内蓄发!但不能蓄其全部!只在头部的前、后,左。右留上四撮圆形或半圆形的头发作记号,长至十岁!这种记号便要剃掉,男子的帽子多用红布制成(其它颜色的也有)!在帽子的顶上有丝绒作成的穗子、穗子上缀有珠子等装饰品。冬季带皮帽。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男子常戴用羊毛皮或毡子制作的白毡帽(ak kalpak),穿无领“袷袢”长衣,内着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衣、外束皮带,左佩小刀等物,夏6076天穿立领短袷袢,春秋喜穿条绒缝帛的宽脚裤。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南部妇女穿小竖领衬衫!妇女包头巾!喜戴装饰品!饮食主要为奶制品和牛!羊。马,骆驼等肉类食榀!辅以面食!常饮牛。羊,马奶和酸奶!喜喝茯茶、柯尔克孜族人民逐水草而居!夏季多住帐篷、冬季多定居在气候温暖的山谷地带,住四方形土房。柯尔克牧人9033崇拜图腾,有名的图腾是狼和鹿!。

侗族服饰的介绍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根据整个侗族妇女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2014年11月11日、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服饰的特点都有哪些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东巴的服饰

  纳西族不仅有自己的独特文化!2630而且他们的服饰也是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这主要体现在纳西族妇女的服饰上,纳西族居住的川滇交界地区,群山耸峙!平均海拔约2700多米。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宛若晶莹的玉屏。矗立在丽江的北部和中6979甸的东南部,纳西族共有24万多人!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县约有17万人,是纳西族主要的聚居区,披星戴月的纳西妇女是丽江古城的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她们健1402壮爽朗!热情质朴,以勤劳能干著称、就像她们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个刺绣圆盘所象征的一样,肩担日月,背负星星。俗称“披星戴月”,象7264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她们日夜操劳、几乎担负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古代的纳西族人民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农牧生产!一般以自织的麻布或粗棉布做衣料、男穿短衣、长裤,女着短衣,长裙!无论男女!大都不穿鞋袜,束花布腰带、外披一块羊皮或毛毡!纳西族妇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她们运送重物主要靠肩背!这时披肩可以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后来由于受汉族的影响。男子服饰与1985汉族的基本相同,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她们身穿大褂、外加坎肩、着长裤、腰系多褶围裙!在劳动或出门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最后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8163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