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大年三十除夕夜,有哪些民俗和禁忌

  禁忌一,不可说不敬之语   除夕是一1498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也最为热闹!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   禁忌二,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禁忌三。不能留湿衣服过年   禁忌四,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4693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4742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人们在除夕这天为0404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民俗搬家有没有禁忌?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迁移(搬家)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裏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於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 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於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   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仪式即算完成.   四,迁移(搬家)民俗喜忌   人们於「婚丧喜庆」时为祈求吉祥徵兆,自古以来民间即流传著一些喜忌的习俗.迁移(搬家)时,亦有一些   应注意的民俗喜忌:   1.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祥话.   2.搬家当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乱发脾气,不可打骂小孩子.   3.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   4.搬家当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日后易生病.   5.搬家当天晚上,就寝前,应先躺下五分钟左右,随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还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还要再起来」),否则日后易生病.   6.搬家当天,宜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   7.当天晚上宜煮些甜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团圆,甜甜蜜蜜之意.   8.搬家时要严防动到「胎神」.家中妇女有身孕时,尽量不要搬家.   万一非搬不可时,要让有身孕的妇女先行离开旧宅现场,且在旧宅每搬动一物,先用「新扫帚」扫一扫,如此可避免动到「胎神」.(「通书」均有记载每日「胎神」所占的位置,可参阅「胎神逐日所占游方定局」) 四,结语为应忙碌,异动,日趋频繁的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迁移(搬家)之需,整理「迁移(搬家)入宅择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准备迁移者有所帮助,都能避凶趋吉,阖家平安.   1. 不可空手入屋   搬家的那一天,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手上一定拿一些贵重的东西、   拿著米桶、存款簿!或装有138元(一9397生发)的红包?也就是第一次走进新屋时、4903不可以空手走进去,   表示这家里未来会很充实,财富越来越多的意思,    2. 入宅后不再修造施工   还没搬家前?可以尽量去隔间、敲敲打打。什麼地方要做都可以!   一旦搬进去之后、尽量就不要再修造施工了!搬东西可以,如果要再做的话,就一定要择日了、   3. 家有孕妇不搬家   一定要7407搬家的话?可以请2427孕妇先回娘家住一阵子,等搬好后才入新居!   孕妇尽量不要参加搬家的整个过程。   4. 要择吉日,时9647间一定要午前   选好的日子。吉日、看8767农历上哪天宜入宅搬家,还要注意3369不要冲克到方位!就是家里成员的生肖日!   搬家时间尽量要在午前。因为中午以前叫做阳、中午以后就叫做阴、尽量在阳的时间搬家,   5. 新屋要"火庵"   "火庵"原本是指在盖房子前,对在尚未动土的土地上做些火烧的类似仪式。搬进去之前的前三天、家里的灯要全部打亮?亮三天三夜、亮到你第三天搬进去,这叫火庵,   亮三天三夜的意思是!火一照了,一方面旺了、家里开始兴旺!   一方面空气就开始流通,再下去呢。不好的也请他走开,   不过我们现在都是买的商品房。一般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都是灯火通明、所以这步9992可以简化,   6. 当天或事后请客   入厝当天请客、如果当天太忙可事后选个日子请客。   或者呢。搬2981了新家之后?常常请好朋友来泡茶也可以。让家里人气更旺一点。   7. 搬家时要亲自在场   要亲自在场!不要只委托人去帮忙搬家!亲自搬家的话。东西也才知道,比较不会掉,   8. 当天开火煮汤圆甜茶   搬家那天"灶"一定要开火、不要冷灶、   可以煮些甜的东西。像甜汤圆或甜茶,吃点甜。求个喜气,!

去泰国有什么要注意的民俗,禁忌?

  Q:泰国有何风俗民情或禁忌?   A:泰国社会文化与中国有些差异,有些当地风俗习惯不可不知、以免触犯当地人、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更影响游兴:   1.泰国人相信每个人头上都有精灵。被人摸头或以手挥过头顶?将使精灵之光黯淡无神因此切记不可摸泰国人的头!   2.不可用脚指来品、泰国人认为脚是最污脏的地方。因此以脚指物品及水果都是不敬的、   3.泰国为佛教国家。男士必须出家修行。因此在泰国旅游期间?您可常4042见到泰国和尚?女性不可碰触和尚之身体、否则他多年修行将毁于一旦,    4.泰国交通驾驶靠左边行驶!与中国相反,逛街过马路请先注意右边再看左边。   5.水不可生饮!。

维吾尔族民风民俗的文字

  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0872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婚事嫁娶的必备食品、8378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油馓子则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的食品! 维吾尔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带鲜艳或洁白4360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大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 进入新疆地区旅行,无论在街上、商店里都可以看到艳装丽姿的维吾尔族姑娘。她们大都梳有数十条的辫子。她们编织的工艺品!如挂毯、地毯之类,毯子四周全是一条条如同辫子的小挂穗来装饰,这正是7119维族人民所欣赏和追求的一种美的形式!、

汉族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民俗特色 最好精简一些 通俗一点的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8611“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2979为普遍!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亲婚,转房婚、招养婚(俗称“入赘”)、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中国的民俗有哪些?

 1153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   节日民俗   1! 正月正,万象新!贴春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去拜年,懂礼貌,尊老爱幼有人夸。压岁钱可别乱花。   2。 正月十五是小年、元宵节上庆团圆!赏花灯、猜灯谜!新年打算准备齐!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3361小年气象新,   3。 二十五要打囤。新年不能瞎糊混?一年的计划定的对!确保粮食满囤钱满柜!捞干饭做羹汤!吃的满嘴喷喷香、   4、 二月二、龙抬头,行云布雨好兆头,预祝丰收好年景!风调雨顺有盼头!切葱花摊面片儿,蝎子尾巴剪一段儿!拍墙山扎旮旯!害虫毒虫全不怕。   5二月十二是花朝!百花生日在今宵!少女祈福求美貌!姿容更比百花俏、   6、三月三!暖风吹。漫天风筝翩翩飞,三月三,花开艳、风吹桃李更烂漫。   7! 四月里,清明后!踏青郊游乐不够。清明前,宜祭扫!6423落花飘絮添烦恼,有人伤感因伤春,寸金难买寸光阴、介之推披火志不移,清明节开始吃寒食   8。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   9! 六月六!看谷秀。天贶节。吃鱼肉,   10、 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   11, 七月十五是鬼节,心底无8969私不怕邪?超度7570水鬼放河灯!迷信说法不可听。   12、 八月里。是中秋!月圆之夜庆丰收、吃月饼!饮美酒、幸6197福生活更长久,明送月饼暗盟誓?相约十五杀鞑子、   13, 九月九。是重阳。尊老敬老理应当!河北登高去赏菊。江南习俗插茱萸,   14、 十月一!送寒衣,秋风紧。寒霜欺、凄风苦雨天变凉!祭告先人痛断肠、   15! 十一月。天气寒。居家易。出门难、   16、 十二月、进年关。最是数九严寒天,大雪飘、冷风飕!节俭习俗腊八粥,二十三,祭灶王。要吃糖瓜麦芽糖。9243吃了糖瓜嘴儿甜,吉祥话儿说不完,二十四,家家忙!又扫屋子又扫房、   17, 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   习俗禁忌   旧社会,城乡居民禁忌较多!表现在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相沿成习,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带封建迷信色彩!不合9309理的禁忌、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淡化。禁绝,   1.喜禁   一年之内。同一户婚!嫁忌重,女4272婿看望岳父母?“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新媳妇正月不空房,送闺女回婆家!必须上午到、新媳妇清明不准在娘家!初五。十四日、!

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

  以下可做参考: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鄂伦春族音乐艺术   鄂伦春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歌曲调种类很多。风格多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鄂伦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赞达温”曲调为主,这些曲调高亢圆润,略带颤音、一般都是固定的,歌词可即兴添加,曲调亦允许自由发挥,喜怒哀乐完全可以通过音调的节奏来抒发!“赞达温”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衬以“那依耶”!“希那耶”等!显得旋律悠扬婉转!动人心弦,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     鄂伦春族文学民间艺术   民间传说又可分为“氏族传说”!“3338英雄传说”、“历史传说”,“风物传说”和“民9295俗传说”等多种?其中《九姓人的来历》对鄂伦春族主要的九个姓氏的来历做了生动的解说!在民间为广大群众耳熟能详、鄂伦春族是一个富有讲故事传统的民族。历来有着许多受人尊重的民间故事家。他1702们所讲述的大量的“神幻故事”!“婚恋故事”!“狩猎4687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幽默故事”等,异常地生动感人。   鄂伦春族民间还有一种传统的说唱故事的形式,其中边说边唱的一种叫做“摩苏昆”、完全型的叙事歌叫做“坚珠恩”,目前由民间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出来的说唱故事已有十篇左右。主要的篇目有《鹿的传说》!《双飞鸟的传说》,《波尔卡内莫日根》,《阿尔旦滚滚蝶》和《英雄格帕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鄂伦春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创作、敖长福,孟淑珍!白石等一批鄂伦春族作家已经跻身于中国的多民族文坛,   中国鄂伦春族的文学、主要是传统的民间口头文学,同时也包括晚近时期出现的新型的书面文学。   在鄂伦春族民间!自然神话。动物神话、人类及民族起源神话。萨满神话都很丰富、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说、创造之神恩都力莫日根用飞禽的骨肉做出男人女人!再让他们结合,于是就有了鄂伦春人?     鄂伦春族民间艺术音乐乐器   形状4835类似镊子、呈椭圆形!音量不大。音域较窄,吹奏时!用手指轻轻拨动琴尖。发出震颤声。它能够吹奏各种曲子。也可摹仿各种鸟鸣声,可独奏,也可合奏!鄂伦春族有自己的民族乐器、主要是“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和“文土文”(手鼓),此外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鄂伦春族在载歌载舞时,常有这些乐器伴奏、   “朋奴8663化” :即口弦琴、鄂5208伦春族主要的乐器,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这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鄂伦春族熟悉各种野兽的习性!并能根据其特点和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捕猎。他们的狩猎工具主要是枪!马、狗,以及弓箭、扎枪等, 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并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无边际的游动。而是有固定的范围和一定的规律、他们一般以氏族为中心,在一条或几条河的流域范围内活动、冬季的住地比较固定!春,夏!秋季随着主要狩猎对象栖息地的不同而迁徙,   鄂伦春族狩猎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以“乌力楞”(子孙)为单位的集体出猎?以“安额”为单位的狩猎小组和个体狩3408猎三种形式?“乌力楞”是同一父系的几代子孙、是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组织起来的狩猎组织。在生产力十分低下。只能使用弓箭。扎枪等原始工具的时期里、人们要猎取猎物、尤其是猎取凶猛的动物时!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2174有可能,   长期的游猎生活使鄂伦春人积累了丰富的......余下全文>>、

民风民俗的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9546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盛夏的立夏民俗

  两种立夏日孩童们的习俗、每当立夏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一些鸡蛋、鸭蛋或鹅蛋煮熟?8204在冷水里浸泡后,将蛋套上已编织好6162的丝网袋,挂于孩3769子们的脖颈上,四邻的孩童们三五成群欢聚在一起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地斗下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不破者为第一、称为大王!蛋尾不破7371者为第二,称为二王或小王、这种比试称为斗蛋!另外。相传瘟神嗜睡、直至立夏日方醒、醒来就散布瘟疫!孩童受害最甚!女娲闻之与瘟神辩理,瘟神无奈!应允凡立夏日孩童胸挂者一律不加伤害!这即是孩童挂蛋的由来!疰,中医指发于夏令的身倦肢软!食欲不振等症状,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说这样即能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这缠系的丝线人们称为“疰夏绳”!亦称为“长命缕”。立夏日旧时跟其它很多节令一样?亦有很多食俗,如立夏当天要喝“立夏粥”,吃“立夏饭”、“立夏狗”、“立夏蛋”。喝“立夏茶”以及立夏时尝鲜!尝新等食俗。老北京农村在7714立夏这天!要喝立夏粥。即在村中庙宇戏台前。或树林草地空旷处,挖坑坐锅点火起灶、由村中长者挨家挨户取来各种米和豆,用这百家米豆熬煮成粥、然后全村老少携9561碗筷来索一碗立夏粥!同时村里男女演出“社火”节目,届时喝粥声!歌舞声,欢声笑语热闹异常。一起喝立夏粥!既象征全村人和谐亲情、也是为保一夏天老老少少平安,无灾无病!旧时有一首打油诗曰:“一碗立夏粥。终身不发愁,入肚安五脏、百年病全丢、”这种喝粥确是一种安五脏、应时宜人!有利健康之俗!古今人们都视“粥”为养生佳品,古3992时曾有“家贫食粥,荒年账饥食粥!养生食粥”之说、吃粥正值春耕农作劳累后、是对人体最佳的滋补营养品、在民间还有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拌和白粳米或糯米煮成的五色饭。或用蚕豆。腊肉,春笋。糯米煮成的蚕豆饭!民间俗称“立夏饭”!也有用糯米粉捏成蒸熟的“立夏狗”、说小孩吃后像狗一样强壮。不得疰夏病、入夏后。人们有用一些早熟的蔬果尝鲜,尝新之俗!民间在立夏有“尝三鲜”之说?即蚕豆。苋菜、黄瓜的“地三鲜”。樱桃!枇杷!杏子的“树三鲜”。海蛳、河豚,黄鱼的“水三鲜”、还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立夏吃桑葚樱桃等食俗!在老北京入夏后四五月开始!胡同里就会有很多来自郊县的农民挑着挑儿,出售早熟的蒜苗、黄瓜、香椿、豌豆!蚕豆,韭菜等青菜,亦有高声吆喝“杏儿果蜜哟”、“红樱桃来大桑葚儿哟”!“江米藕”!“大黄鱼哟”等卖水果海产品的,家庭主妇!孩子们从四合院听到吆喝声。纷纷走出购买、都只为了一个尝鲜尝新、北京的桑葚儿。樱桃。清代时曾被奉为皇家贡品,桑葚产于地处永定河6894畔的大兴县,因土质等种植的优越条件、旧时黑白红各色桑葚产量很高!樱桃产地则在门头沟的樱桃沟村!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至今仍有占地一千亩种植樱桃!桑葚味道甘甜、樱桃色艳酸甜。曾是皇宫中及2660平民百姓喜食的营养水果?入夏后北京之热与日俱增、也正是柳绿花红百花绽放之时。元明清时皇族们要到西山的皇家园林避暑、文人墨客也爱到古寺中乘凉!如纪晓岚!曹雪芹,就都去过什刹海寺卧佛寺中当寓公避暑,2175一些名人学子百姓、也登妙峰山去娘娘庙或大觉寺?潭柘寺等地拜佛上香。观景赏牡丹芍药花品茗游乐。还有一些百姓爱到城郊的菱角坑,葡萄园。二闸。高梁河旁以及什刹海积水潭等地纳凉休闲!赏荷观戏游乐以消夏御热,旧时成为老北京一道别样民俗风景,、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

  民族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9493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8588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7501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