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公诫子书》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周公诫子书   原文: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5119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3423(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4286这样的下场!能不谦虚谨慎吗、”,

周公诫子书

  文言阅读练习:《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邱宇强2010-08-20 21:41:03阅读:12115标签: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文言文阅读周公诫子诫子书教育文言阅读练习:《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古文《周公诫子》和《诫子书》的中心思想

  周公诫子:教育儿子要有谦虚谨慎的美德   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4245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周公诫子 问题 急啊

  1.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译: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7279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谦虚谨慎,善于吸取人才! 1261  后面一个,你应该自己写、

梦见拿一兜子书又捡了很多钱

  吉凶指数:85梦见兜子丢了!双方都强调自我!恋人让你不满的同时、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下降!就算双方都拼命压制争吵,心的距离仍在拉远。不要对他要求太多吧、不是他不够好,而是因为你自9190己太强了!梦见兜子丢了。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1、桃花位在正南方向!财位在正北方向,吉祥色彩4799是蓝色!开运食物是绿豆!。

《周公诫子》中“博闻”什么意思

  博闻,可以理解成广闻!也就是多听、多看!望采纳。

周公诫子的写作特点

   (1)文章言简意赅!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逐层深入地论证论点,本文先摆出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得逞结论,“起!承、转!合”的议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层递式结构的一种引申?是古代论说文的章法,“起”即开头破题!引5650出论述的问题!如本文“诫子”第一句,2484“承”即承接开头。对论述的问题加以阐述,如本文证明论述部分:“握发吐哺”,六种“谦德”,“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如本文的反面论述部分。“5743合”即最后进行归结?如本文最后用反问句总结问题。起深化中心的作用、(2)语言生动,词语脍炙人口!如:握发吐哺、博闻强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等!(3)观点鲜明。让人容易接受,通过周公对前往0268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来揭示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睿智的语言。谆谆的长者的教导!让读者深有启发!,

《周公诫子》中的成语有哪些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博闻强记      是   比喻为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此典故现引申为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古代教育子女的典故(岳母刺子,孟母三迁,周公诫子除外)

  曾子杀猪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3901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8996着菜刀出来了,5925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0877:“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3529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酬赠非炯诫开过什么,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5544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0252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3878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谕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6277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