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白族的服饰特点

 7728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唬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9330“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白族服饰的发展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之一!服饰文化表现出绚丽多姿的独特风姿, 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4282开始问世,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织品大增!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8580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0747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9645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

白族服饰,饮食等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7795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6131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1967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8750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5664”或“解渴茶”、内放5992米花和奶!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8941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1851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6833民族节日!,

阿昌族,白族过什么节日

  白族:”绕三灵“ ”三月街“ ”耍海会“   阿昌族:”窝罗节“ ”火把节“ ”泼水节“,

汉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节庆活动   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5466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  5381 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 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 !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7323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1337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 、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回族和维吾尔族服饰区别

  个人观点:回族服饰偏素一些,男子带白色小圆帽,女子裹黑色头巾、维族服饰色彩样式变化较为丰富!仅3756从帽子来说?也带小圆帽但男女都带且色泽鲜艳!供参考,!

布依族服饰的服饰内涵

  布依族服饰也反映了其传统文化心态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每逢节日!布依族人民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饰展示出来,作为美的竞赛!男女青年在表示爱慕时、姑娘们常用自织的布匹和衣服,手帕!鞋等作为信物、在布依族的婚姻中存有“不落夫家”之俗,姑娘必须通过“戴假壳”仪式才标志正式婚姻开始、“假壳”是一种帽子!形似簸箕!以竹笋壳为架?用青布结扎而成,戴时再加一块花帕子、布依族未婚姑娘都梳辫。婚后一段8845时间仍住娘家!在婚后当年的八九月到次年的四月期间的某一天。由新郎家的两位妇女趁新娘不备,将其搂住。强解发辫、换上“假壳”,之后方可到夫家生活。,

白族 壮族 蒙古族都有什么节日?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   壮族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中比较盛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3288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蒙古族 有开那达慕大会 大会主要比赛是 射击 赛马 摔跤   还有祭火节、洗漱节、 还有的是,太多了,

白族的衣食住行

5922  白族的衣   ——白族服饰(包括白族服装?金花阿鹏头饰,绣花鞋!扎染布等等)大理地区各地的白族服装各有不同、你可以参考大理的白族服装来研究、   网址:www.baizufushi.com   如果要查看详情,点击周城文化进行参考!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045.html     白族的食   白族的食物!著名的有白族三道茶。还有乳扇,生皮,豆腐酸辣鱼!白杜鹃花菜,炖梅等等。详细参考周城文化: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menu.html     白族的住   白族的住所时很有名的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还有大理喜洲的白族住所,很有名气。详细参考: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040.html     白族的行   大理白族地区有很多古老的节日,著名的有大理白族三月街!火把节,绕山林等等!我只是给你大体上的参考!详细的你可以去百度搜索、打入“白族的节日”   白族还有许多活动,白族人非常喜欢歌舞。比如霸王鞭和八角鼓,还有对山歌!白族绕山林!白族调等等可以看出来的,   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menu.html。

纳西族服饰的服饰特点

  纳西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2990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0559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3477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4553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8132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穿船形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3671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6986的民族特色。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3960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3448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9409历史遗痕。宁蒗地区的4417摩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