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苗族的特色节日和风俗

  苗族是一个苗族富有古老文明、讲究8711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0358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8563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9118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5323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9221樱桃会。佛生日。   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   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   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1111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   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努”的苗族首?

苗族有哪些风俗?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1433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4815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2107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4455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9379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4280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

湘西苗族都有什么风俗?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在长期的3732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图腾!节庆。婚嫁!饮食,教育!禁忌等方面、形9610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其款式 多达130余种以上、而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苗族女装!其制作工艺有挑花、刺绣、蜡染!织花!镶花等。多用百褶裙式样。苗族女性原本都是穿裙的、自清代以来湘西、湘西南及黔东少部分地区苗族女性已改穿裤装、苗族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这构成了3916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 二!图腾   提起苗族的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枫树、枫树在湘西的方言中有“妈妈”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说枫树是苗族的“母亲树”、这也反映出苗族先民以枫树为图腾的历史。在湘西永顺县的一个苗家村口。有一棵代2928代相传的大枫树、这里的人逢年过节都会祭拜这棵枫树、 三!节 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赶年场、赶清明。樱桃会。跳香会。赶秋,看龙场!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由于内3749容太多!我们只介绍其中两个: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女老少。身着2715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2911结队去赶场,异常热闹! 2.樱桃7918会:苗山多樱桃树!每当春季樱桃成熟之时!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约聚会在樱桃林中唱山歌,进行社交活动。以花垣县和保靖县一些苗寨最为盛行, 四 。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或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4542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苗族婚姻大都是当事人自主婚姻!9307其缔结方式可分为自主自由式,说合自由式和说合古典式三种。 五、饮食   苗族大多数地区主食大米或玉米。辅以麦子!高粱!薯类,大豆等,同时糯米食品很受苗族人喜爱。副食主要有8952各种蔬菜瓜果以及家禽家畜和鱼,苗族人普遍喜食酸辣味道,家里有各种酸菜、腌菜、 苗族喜饮酒,以酒解除疲劳、以酒示敬!以酒祭祖,以酒待客、以酒传情、以酒表喜庆、以酒烘染气氛,有着丰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饮酒风俗、 六。禁忌: 1.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 2.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3121正堂主位(神龛方向), 3.苗寨。土家山2586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召鬼)。,

梦见自己和苗族女人结婚

  梦见和苗族女人结婚,人越多越热闹的地方、你的运势会越旺,桃花缠身、容易在一些社交场合遇到对你有意思的异性!你在聚会玩乐方面有许多的开支及花费,甚至还会慷慨的花钱请客!善加利用群己和谐的力量,会让你工作/学业顺利!。

水族和苗族有那些风俗和生活习惯

  水族风俗习惯   水族男女都爱穿青。蓝两色服装、男子穿穿大襟长,短衫!用青布包头、妇女上身通常穿蓝布大襟无领半长衫!胸前围一块刺有茨藜花纹的围兜。下身穿青布长裤,妇女衣裤四周镶有花边。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喜欢带各式各栏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水族以大米0669为主食,次为玉米。大麦,小麦!红薯等!喜食糯米饭!鱼类及烧酒。甜酒、并以此作为祭品和节日招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房屋建筑多系木质结构,历史上多为“千栏”式楼房!现在平房占多数,   水族热8445情好客、客人到家要主动打招呼。让坐!送水等。节日期间,客人到家、不论认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待客饮食中以酒为贵。贵客则以杀小猪及鱼招待。猪头、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猪头留作饯行席的供祭品!   水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父亲小家庭!二!三百年前!水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讲求“门当户对”、“婚姻论财”?在封建家9597长制的束缚下!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郎不迎亲!请几位未婚青年代迎。新娘撑伞步行到男家、不举行仪式,欢宴宾客后!新娘当天或次日即返娘家,一般经过半年后、才到夫家长住,水族的丧俗繁杂、其程序大致分为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等6个阶段,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水族过去信仰多神!相信万物有灵,以“六一公”、“六甲公”为正神!相传为“水书”的创造者。凡遇生死!疾病。灾荒都要请鬼师占卜念经!杀牲祭鬼神!以鱼6991祭为特点!卜法主要有鸡蛋卜,水族古代有石棺墓,其棺椁形7413似“干栏”,周围雕刻铜鼓及各种花纹!颇具有民族特点,清末,曾传入天主教,但信1936教者为数很少!   水族有本氏族的历法,与夏历7686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水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从八月底至十月初的4个亥日都是“端”节日子,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水语称“8467借端”!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日期间举行赛马及跳铜鼓舞、芦笙舞等活动,并举行盛大的宴会,部分水族过卯节!即以9月卯日为节日。此外还有“6511额节”,“霞节”“苏宁喜节”等,也过清明。端午!六月六。七月半等节日。 苗族风俗   家庭 苗族普遍实行以父系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或三代同住者多。四代以上同住的极少,多数是儿子结婚以后、即!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2252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9946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5919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1198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3145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9501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8254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6424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8301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3295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2250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1028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3780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

苗族有什么风土人情

  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3232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2526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8632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苗家常菜、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中共十一届三6189中全会后,随着商品经7281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6173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而后自由结婚的,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硷尸。未成年小孩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    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几种:   忌踩三脚  苗家火坑里放一铸铁三脚架,用作炊事。传说三脚架是 3 个护火的祖先变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   忌坐火坑上方 火坑右边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称为“夯高” (hangd (hangd  ghao !设有祖先神位,是长辈坐的、年轻人和儿童严禁坐在此地!更不准在这方打闹。波水或说脏话,否则就是亵读祖宗。神人共愤。   忌震“龙岩”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6728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戴白,

台湾有哪些风俗?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据截至1998年8月的统计、已达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的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31‰、 平均每平方公5826里586.83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广东,四川等省份。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全岛人口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一共17个县市(台北,高雄、基隆、台中,新竹,嘉义、台南7个市和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10个县)。面积为18!71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52%,而人口则占全岛总人口的86.1%。 中部和东部多是丘陵和山地,共有5个县(南投,屏东,台东!花莲!宜兰)。面积17,063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48%。人口只占全岛人口的13.9%、 台湾同胞绝大部分为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8%。1946年以前!他们中的80%左右7402祖籍福建,其中以漳(州)!泉(州3336)人为最多,约20%祖籍广东。以梅(县)、潮(州)人为最多!故全省通行0565闽南话!1949年前后自大陆去台湾的人则各省都有!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约40万人左右、 台湾原住民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5863拉雅等八族,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明清时代的大陆汉族移居台湾、多居于西部平原和东,北、南3632部沿海平地,与平埔族杂居。平2957埔族已与汉族融合,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据统计:平埔族1943年有62!119人,80年代有约10万人。 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因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其经济,文化的发展!长2111期受到阻滞,迄今有些地区的高山族同胞仍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高山族同胞勤劳。豪放!能歌善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杵舞”,音节铿锵,优美动人! 台0099湾居民信奉宗教相当普遍!其中佛教、道教的信徒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1/3!天主教。基督教居次!约占全省人口的3%。另外还有部分居民信奉回教,天理教。轩辕教。大同教!理教等、在民间还有白莲教、救世教!一贯道、真空教等各类会道门组织的活动、高山族中还保留一些原始宗教!全省各类教堂和寺庙甚多,平均每4.5平方公里就有1座,将近各类学校总数的1倍, 2793台湾的普通话很普及!它不仅是官方语言,在社会上也成为通用语言、但在民间、广泛应用的是“福佬话”即台湾的闽南话!早期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闽南。特别是漳州和泉州。他们在台湾杂居之后、泉州音与漳州音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闽南话,即福佬话!它吸收了高山族语言和日本语的一些语汇及语法!因而福佬话已与福建的闽南话有些不同。 客家移民来自广东省的三个地区、客家话也有三种语群。即“四县”(属于旧嘉应州的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四县使用的客家话)、“饶平”(属于旧潮州府的饶平一带使用的客家话),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有些民族有相似的基本语汇。但互不相通、他们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印度尼西亚语系。可分为三大语团,即(1)泰雅语团: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2)曹语团:包括曹语。卡那布语。(3)排湾语团:包括4711排湾语。鲁凯语,卑南语。阿美语、布农语、赛夏语,雅美语,高山族语音的音系!各族都有а。i,u、e、o五个元音。辅音20—23个不等!台湾岛内特色民族技艺 (一)南管戏与南管乐 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主要流行于泉州、厦门一带!后来传到台湾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有近500年的历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行!1865故又称为七子班,或七色、七脚戏,由成人扮演者叫做大梨园!童伶扮演者叫做小梨园,基本曲调为南管音乐,宛转悠扬,曲牌名称也多与南北曲相同,因此被认定是宋,元南戏的遗音,伴奏所用乐器!可分弦、管及打击乐三部分, 南管乐,又称五音。南音、弦管、郎君乐、其内容分为:(1)指——是可唱的套曲,在歌词边附有琵琶指法谱、但如今只供演奏而不唱、现存套曲48套。(2)曲——属散曲的歌曲,附有南管工尺谱。现存数目超过千首,演唱方式采用上四管(即洞萧!二弦、三弦,琵琶),歌者居中、执节(拍板)保留汉代“相和歌”的遗风,(3)谱——器乐的清奏部分。现存16套、演奏方式被认为保留了唐代“大曲”的遗风、(二)北管戏与北管乐 北管戏与北管乐是指中国北方语系的戏剧。又称“子弟戏”(因多为农村子弟的业余戏团而得名)、也称“乱弹戏”(来自乾隆时的“花部”腔调),其唱腔基本上是“板腔体”、唱词多采七字或十字句型,但有新旧两派之分:“福禄”(或福路)为旧派。保存了6258梆子腔的系统!主奏乐器为壳仔弦(椰胡),“西皮”为新派、为皮黄腔系统、主奏乐器为吊鬼子(京胡)!(三)山地民歌 从民间音乐学的角度来看台湾8371山胞的民歌?是一大宝库、不但在人类歌唱的历史上。提供了具体的例证,而且还发展出令人惊异的复声或和声合唱技巧。(四)福佬系民歌 演唱方式属于单音的曲调唱法、因产生地8696区的不同!各有代表作,如西部平原的“草蟆弄鸡公”!兰阴平原的“丢丢铜仔”与恒春地区的“思想起”!(五)客家系民歌 指由广东与嘉庆州为主的汉族移民民歌。客家住民多分布于桃园、新竹!苗栗与高雄屏东的丘陵地区,通常以山1123歌或采茶歌!与福佬系的小调相比美。(六)皮影戏 皮影戏的产生约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于台湾流传也有两百年、发祥地为高雄县。盛行于清初、俗称“皮猴戏”!演出时间多为夜晚!舞台高约丈余,前台张挂白布为幕!后置灯光!把皮影投射在布幕上。皮雕人像高约一尺到一尺半左右。是用兽皮揉成半透明状!再雕刻人形!上色,涂上桐油。以增加其透明度?然后磨平而成,头部可调换。影人精雕细琢、人像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剧团的组成很精干。有主演。助演、歌唱者各一人、乐师约4人!(七)布袋戏 布袋戏也称掌中戏!同样是从福建传入、由主演者舞弄木偶!作戏剧化表演、舞台如一佛龛。称3629为“彩楼”,为了装运上的方便可以分解。传3650统式的舞台,高约5尺!深约1尺。戏偶则高约1尺。观赏范围大概为5346台前的20尺之内。后来。又进行了改革!木偶比传统布袋戏木偶大了三倍、据传、布袋戏有3个派别:(1)南管调——泉州移民传授,重文戏、高雅,(2)北管调——漳州移民传授、重武戏。神奇、(3)潮调——潮州移民传授,唱腔高扬,戏路与南管相同、(八)悬丝傀儡戏 悬丝傀儡戏据说4527产生于西汉?到了宋代。技艺发展到高峰,影响所及还扩大到后代在舞台上由人所扮演的戏剧,其举手投足、不无关系。此剧种传到台湾后、分为两派(1)北派以宜兰为中心、很少越过新竹以南!演出时间多为神庙落成?开庄祭土,七月普渡!或在灾祸发生之后的敬天谢神。(2)南派以台南为中心、很少越过嘉义以北、演出时间!除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及民间的结婚或酬神外。很少是为娱乐而表演!木偶长约一尺七寸,一个完整的戏班,应备有72个头。36个身子、代表72地煞。36天罡,寓包含宇宙所有精灵之意?有4个戏箱,两个装木偶!两个3564装乐器及工具?空箱可权充坐椅!“前舞台”占四分之一,是表演区!“后舞台”为工作区,演出人员也分前后场!前场至少要有2至3人!负责搬演,演员皆为家庭成员,最重要的仪式、是主持“出煞”,后场主要的任务是配乐、约4至5人、大0152多非家庭成员,这种戏禁忌颇多,3472充满神秘色彩!(九)宋江阵 宋江阵原为国术的团体表演,配以锣鼓伴奏!后来因地方治安情况不好。乡镇多有自卫组织。地方土绅乃延师训练子!配以108人。一喻36天罡与72地煞!现在已缩小至367072人为一团、在迎神赛会上表演,(十)工艺 台湾的工艺种5209类繁多!不胜枚举!其特性为:(1)以实用为目标。在纯朴中表现了美!(2)或为无名工匠之作。当时不被认定为专门的学问!但却是丰富经验与精巧技术的产物!(3)造形单纯,但不单调、(4)是手工艺品!但同一项目的产量并不少,(6)能反映自然环境与时代背景,传统的民间7103重要节庆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俗称“开正”、乃岁首之日。古代相传。以12种动物配合60甲子纪年!开正为亥终子初时分、家主陈列香案贡品。参拜天地及祭祖。开启正门。俗9209称“开财门”。燃放爆竹,意为除旧布新!再行“贺正”。由幼辈向长辈拜贺!俗称“拜年”。由家主0351分赠岁钱,俗称“压岁钱”。礼毕全家共进早餐、老幼全穿新的衣服!走向吉方!曰“出行”,并带香烛礼品,到庙宇进香。企求平安康乐、春节前夕称为除夕,民间也极重视,全家团聚共享佳肴美酒!有长夜不眠习惯,称为“守岁”、同时!还有张贴春联。饮春酒、迎春接福等习俗! (二)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俗称“元霄节”,俚语说:“十三点灯起,十五上0535元冥”,灯节的前几日称“放灯”,最后一日称“谢灯”、又称“三花灯”,此日家家悬灯结彩!竞放花火!并贡奉元宵水果。设置香案!举家朝拜、夜9894间举行灯会、龙狮齐舞、实在热闹!近30余年来,台湾各地多在寺庙中举办花灯展览、灯型制作!争奇斗妍,更有电动花灯。人物栩栩如生、尤为好看、(三)清明 古代称清明节为“寒食”、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代(公元前650年),为纪念晋文公时功臣介子推三月五日被烧死而定!是日、民间思念子推,因子推死于火!不忍举火!冷食一月!后渐减为三日?至今冬至后105日,预作干粉为冷食!谓之禁火,因定寒8364食日为清明节!清明扫墓习俗流9557传甚久,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以纪念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又称“诗人节”。起源于公元前229年5月5日为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故招魂!民间于正午时分奉供粽子醴酒0794祭祀祖先!用艾草,蒲7624菖插置门首。或煮水沐身谓可避邪驱暑、并在河滨举行龙舟竞渡!风雅之士雇舟放棹中流!吟诗饮酒、观赏龙舟。俗曰“游江”!以此悼念屈原、(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家家在庭院奉贡水果。月饼。对空朝拜!俗称“拜1396月娘”?祭毕全家分食月饼!赏月纳凉。各戏院也应景演出8410“嫦娥奔月”等戏剧!风雅之士会聚一堂、猜迷射虎,谈艺敲诗,饮酒取乐,名为“赏月会”,亲友邻里以月饼相赠。谓之送“送节礼”。中秋称为秋节,以其当三秋之中!故得中秋之名,中秋之名自周朝开始,中秋玩月。起于唐代!而食饼赏月,则始于宋朝、(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有吃糕、饮酒。登高,赏菊之风俗,1966年!台湾当局公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台湾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 台湾自从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人民大规模移6312居开垦,3049才逐步被开发!日本殖民者虽然挖空心思实行民族同化!但遭到台湾同胞的顽强抵制、国民党迁台又有大批大陆人员来到台湾、所以台湾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一般保持着闽,粤地区的特征,(一)衣9058食住行1,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2。饮食!台湾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节日喜庆时。多用鸡鸭等丰盛酒菜宴8800请客人。台湾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请客人、必备良酒。春夏之交,秋冬之际,多以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以提神补身。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酒楼饭店经营川粤!京,津。苏、浙!湘。闽等地风味饭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还较低,有些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3,居住。台湾的房屋造型!大体可分为中、西!日式三种!中式为平房。多是闽南式样、有一条龙。辘轳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浊水溪为界!农村村落。北部为散居型、南部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处!以避风沙。西式多7186是楼房,从前都是砖造!近年来大多改为钢筋水泥!日式则在平房内铺以“榻榻米”。市镇房屋多属西式,随着近年来工商业的发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住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仍有许多人居住在简陋斗室,4、行走,目前!台湾最普及的7797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近些年来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的数量增加、比较方便。私人汽车5873大量增多、出租汽车普遍于市镇,有不少的客车备有冷气、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区无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二5528)婚丧喜庆1!婚嫁!从前、台湾的婚礼规矩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别,一般需经议婚、订婚!完聘,迎亲四个阶段!结婚年龄、一般男不超过30岁。女不超过25岁、目前已由媒人介绍改为自由恋爱。花轿改5714为汽车!到法院公8647证结婚。但是台湾婚礼的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使许多青年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农村。有部分人乐于集体结婚、高山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多是幼年时由父母做主、所以婚后常有离婚现象!2,丧葬!葬礼同大陆相近、父母死后、当夜要由儿女守灵。全家举哀。供饭一碗。焚纸钱,并为死者赶制寿衣!同时走亲告友、购进棺木!然后祭祀,祭罢。子女扶尸就殓?仃柩室内,早饭供奉“孝饭”并轮流啼哭、然后择日出殡!出葬队列如长龙!亲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谢辞行!然后用货车运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当普遍,台湾一些地方设有殡仪馆。火葬场及公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3,生育。妇女生了孩子。必须告诉亲友、名为“报喜”,满月时!则以红蛋分赠亲友、邻居,以示吉利、孕妇分娩至满月!称“做月子”、一月以内多以麻油猪肝为副食,外祖父母在满月。四月、周岁时,必须送衣服礼物给婴儿,台湾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生男不论弥月,周岁,16岁,都举行隆重的仪式,而生女则大为简化甚至不举行仪式,近30年来、台湾当局推行“家庭1911节育计划”、提出的口号是“两个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样好”、4,寿庆!台胞喜欢过生日。男女成人后!每逢诞辰。都由家人准备素面、香烛等举行简单庆祝仪式,一般从50岁时起开始称寿,60岁为下寿、70岁为中寿!80岁为上寿。90岁为耆寿。百岁为期颐!每逢寿期。由子孙发起庆祝!邀请亲朋!颇为隆重,(三)礼赠禁忌1,禁以手巾赠人、从前。台湾民间丧家在办完丧事后送毛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所以、台1569湾有“送巾,断根”之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若赠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7317吉利的丧事与断绝,永别之意。2,禁以扇子赠人?扇子价廉易碎、用于夏季扇凉。一到秋深天凉,即有“秋扇见掮”。意即太绝情。用完后就被甩掉!狠心抛弃、台湾民间有俗语:“送扇!无期见”。即基于此种心理!恋爱的青年男女赠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说明心不诚,因此、千万不要以扇子当礼物赠人、3!禁以剪刀赠人。剪刀属伤人的利器,其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赠剪刀会使人有不怀好意之感,所以!0159切勿以剪刀赠人?4。禁以雨伞赠人!台语6414“伞”与“散”同音、若拿伞来赠人、犹表送“散”给对方之意!且台语“雨”与“给”同意,“雨伞”与“给散”同音、难免会引起对方误解?5!禁以镜5540子送人,因为镜子容易打碎。“破镜难圆”、还有好象嫌人丑陋,让人家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6、禁以钟送人,因为“钟”与“终”同音、送6806钟会使人想到“送终”!易引起友人的反感、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台湾民间过年祭拜神明祖宗时的必备之物,但在丧家守孝时严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赠人。会使受赠者联想家里发生了丧事,自然要忌讳!8。禁以粽子赠人、台湾民间丧家习惯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赠粽子、如以粽子送人。会被误解为把对方当丧家?故此也在忌讳之列。9。禁以鸭子赠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一个月以内的妇女吃的肉!她们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鸭!猪腰仔、猪肝等“热性”食物!鸭子属“冷性”!她们不宜吃用、并且台湾有“死鸭硬嘴闭”、“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期”等俗语!若以鸭子作为贺喜礼物。会使人联想到不祥的兆头,台湾特色的祭奠活动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祖先崇拜。叶落归根的观念是台湾人所共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台湾。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的灵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节日,都必须先祭祖问安!而续祖谱和传统的祭祖仪式等、仍在台湾民间一代一代地传继着、 台湾民间在岁时节庆一般都要举行各种祭典活动。数目之多实在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每月各种祭典都在15种以上、农历正0680月多达47种、台湾民俗中的祭典活动主要有孔子!1121妈祖诞辰祭典、上白礁谒祖祭典,城隍爷出巡祭典、中元节普渡祭典以及郑成功祭典等? (一)孔子诞辰祭典 至圣先师孔子在台湾民俗信仰中、地位相当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两季举行、后改在每年农历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并将这一天确定为教师节!台湾全岛共建有十二座孔庙?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台北圆山动物园西面的“台北孔子庙”、祭孔大典这天,要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不仅学校的师生都要参加。各级的政府官员也要全部出席,以示尊7889师重教、 (二)妈祖诞辰日祭典 农历3月23日为妈祖诞辰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1399相传妈祖常往来于海上!解危救难。因此航海的人都信奉她!称之为保母,清康熙三十三年。一位名叫树壁的和尚从福建蒲田县的湄州奉妈祖神像渡海来台!并在北港建立了一座小寺奉祀妈祖、从此妈祖在台“安家”,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大陆居民渡海移民台湾时。多觉受到妈祖的庇护!而且台湾有许多人以捕鱼为业,因此信仰妈祖的人很多!现在全台的妈祖庙总计达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为旺盛。每年农历3月23日是妈祖的生日、从正月起。信奉妈祖的善男信女,便纷纷从全台各地涌入北港的朝天宫。掀起盛大的为妈祖过生日的进香活动。 整个进香祝寿仪式庄严,隆重、热闹非凡!香客们满心虔诚、长途跋涉前来进香,祭品7201堆积如山。香烟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酬神戏目让人目不暇接、进香的最高潮是农历3月19。20日北港妈祖绕境这一天。上午9时整。人们抬着妈祖神舆!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开始一年一度妈祖绕境巡行的盛大庆典活动!妈祖在“千里眼”将军和“顺风耳”将军的护驾下,绕行于北港镇的大街小巷。神舆所经之地。家家户户门户大敞!摆出供品,燃放鞭炮!以驱邪逐怪、巡境队中!狮阵。宋江阵。大鼓阵!八家将等。各自摆开阵头、表演拿手好戏,由各商业团体,邻里承租的各式艺阁、也游行街头。古装的。时装的、静态的。各式各样的艺阁!令2226人眼花缭乱!进香的人。看热闹的人把庙前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年年妈祖过生日,4703岁岁祈求保平安!这一古老的祭典活动!成了台湾下海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台湾省所祀“妈祖”庙宇。共有300多所、神座系由福建省“分身”恭迎到台、奉祀的主要庙宇有云4526林县北港镇朝天宫,马公天后宫等、一般家庭及舶户均有贡奉,台湾有“拜妈祖、怀故国”之民谚? (三)上白礁谒祖祭典 白礁系指福建省泉川地区同安县的白礁乡!上白礁就是前来大陆白礁之意!表明了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民后裔!借遥拜福建白礁乡济宫祖庙、以缅怀大陆历代祖先、 每年农历3月21日!位于台南学甲镇的慈济宫、都要举行规模宏大8925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一方面追怀大陆上的祖先、另一方面遥拜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乡的慈济宫祖庙、这个祭典从郑成功来台到现在,连续300多年,从未间断,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不3938忘本的精神!每年此时。众多的香客,僧侣和游客齐集这一小镇,人数多时超过20万,真是热闹非凡。盛况不衰!特别是1981年阴历3月21日举行郑成功收复台湾320周年盛大谒祖祭典时!有10万人参加、 每到祭典的这一天、在外做事或读书的学甲人。都尽量5260赶回镇上,将慈济宫内保生大帝的神像迎送到将军溪畔当年登陆地点、遥祭大陆故土!学甲人把这一祭典视作无比重要的大事!全台各地的保生大帝信徒也千里迢迢抬着神轿!拿着盖伞、敲锣打鼓来到学甲镇参与祭典! 现在。台湾当局为了配合这个祭典活动、保存民间迎神赛会中的民俗技艺、以及招揽旅游观光客、特意举行全台艺阵比赛,使得这一活动6268规模更加盛大!成为全台引人注目的,最8631为壮观的祭典活动之一, (四) 城隍爷出巡祭典 祭祀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一!每年农历5月13日,是台北霞海城隍爷诞辰、有盛大的城隍爷出巡活动,俗称五月十三大拜拜? 台北霞海城隍爷是清代淡水厅的县城隍。于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请来台。其信徒众多、祭典特别盛大,城隍爷出巡时!先举行8336请神仪式、就是把城隍爷及配祀各神像请出!安放在神辇里,然后出发!出巡先列中有南北管乐队、舞狮队、艺阁!信徒。加上参观的民众有几十万人之多,凌驾台湾其他祭典盛会,因此台湾有一句俗话:“五月十三人看人”! 台湾人认为祭祀城隍与其它民间信仰一样、对安定民心!劝人行善、促进旅游有一定功效!所以这种几十万人聚会娱乐的民俗活动仍然盛况不衰? (五)中元节普渡祭典 农历的7月15日。俗称“中元节”,又名“盂兰节”,“鬼节”,是民间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佛信徒一个极重要的节日!在这个大节日中。台湾农村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9332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阴间鬼魂。企望“普渡”众生与亡灵、 在台湾、最普遍的传说是:每年农历7月1日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难的鬼魂!能回阳间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后世子孙,阳间的人们统一在7月15日、为所有鬼魂举行大拜拜!让鬼魂享宴一番,到7月30日,假期结束、这些鬼魂重返阴间、 普渡当天点燃高高挂起的灯笼、以便指引到阳间的鬼魂前来聚集,若是邀请水里的鬼魂。就得“放水灯”。台湾的水灯通常糊成小屋形状、钉放在香蕉5330叶茎上、里面插上一根蜡烛。放水灯的活动,过去在台湾极为普遍,规模也很盛大,但现在保有这个仪俗的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园一带了。其规模和声势更是大不如前,过去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而今大量的牲礼已为鲜花素果所取代!今天只有在少数的村镇里。才能看到较完整的祭拜仪式, 至今仍保持中元祭典的村民说!“普渡”祭典不会在他们那里消失、他们认为:敬鬼神,祭祖先,原就是6574中国人的传统!大拜拜也能给平时忙忙碌碌的亲友!乡人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因此,中元普渡以其中国农民特有的民俗结合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还在台湾各地香烟缭绕、举灯膜拜中延续着、 此外!台湾同胞还有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的传统节日!现在仍盛行的一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扫墓祭祖!端阳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即使在日本统治时期、也从未中断过。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我们苗族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住房为吊脚楼,苗族妇女重银饰,

苗族民族特产

  苗族自治州     民族工艺有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竹编是都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众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品,剪纸是都匀水族聚集的奉合!阳和、基场民族乡特有的剪纸艺术。     荔波风猪    采用四十至六十天的奶膘猪仔?刮毛去五脏后、加洒八角、茴香,花椒、草果。桂皮、山奈,生姜等佐料及精盐腌制风干而成。故名风猪。产品远销欧洲,印度、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水蕨菜   水蕨菜生于荫凉潮湿的河谷里、荔波水蕨菜主产于王蒙、朝阳、玉屏!捞村一带。水蕨菜在沃土可长至一尺余长,但通常情形仅五寸左右!水蕨菜味甜!鲜嫩、普通蕨菜味苦!口感粗、且可食部分仅为蕨芽!但水蕨菜通株可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