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除夕是 哪天

  2017年的除夕是公历1月27日、农历2016年腊月三十日、就是今天。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期间的风俗习惯:   1,吃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0880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家家户户的餐桌上的菜色都会比以往的丰富!   2,贴窗花   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贴上窗花,整个房子看起来会更加的有朝气、   3。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寄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希望,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4,燃爆竹  3120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辞旧迎新、   5。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二 除夕 正月初一 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这些时间的风俗

  1!腊八!也就是我们说的“腊八节”这一天基本上家家户户是要和腊八粥的!   2。初九至二十二。基本上就是延续9962了腊八节!因为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一天就开始了、民谣说:"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8573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佛教徒中称腊八为"成道节"。民间有熬粥供佛,馈送亲友邻居?自食,以及有来泡"腊八蒜"的风俗习惯、   3!到了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就到了我们说的“小年”!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老北京的童谣2666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2843日……" 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有些地方还有祭灶神的习俗。祭灶是旧历到来的信号、老北京人称"过小年",   4,除夕、也就是我们说的3282大年三十!2830真正的春节来临了。很多地方这个时候半9555夜12点的时候准时放鞭炮。迎接新年、接新年后就要串门了!一般就是小辈去本家的长辈问候一下!这一项活动很多地方放在了大年初一进行、   4,然后就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吃元宵。放烟花。走花灯是不少地方共有的习俗,只不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很多地方仅仅有吃元宵的习俗了、2242因为城市放烟花有限制。   5。过了正月十五。基本上最隆重的春节就过去了!该上班的上班、该干活的干活。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纯手打!望采纳。!!

除夕节俗讲了哪几种风俗

  除夕的来历: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的日期: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2712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3398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3371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习俗详解   1,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9072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1973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

春节是过年还是除夕过年

 8586 中国的春节是按照日历的农历计算的:春节为正月初一的零时整!前一晚即为除夕(同国外的平安夜)、

除夕的农历时间

  除夕:农历十二7886月三十腊月:农历十二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月,正月:农历一月、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除夕的时候为什么要放鞭炮?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0602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6811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唬们见村里安然无恙6103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1192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除夕都干什么?

  节日活动   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

关于除夕的古诗有哪些?

  古诗中的除夕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唐太宗《除顶》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唐太宗《守岁》   宫阙星河抵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唐 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唐 王湮《除夜》   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唐 孟浩然《除夜乐城张少府宅》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唐 杜甫《杜位宅守岁》   故乡今夜思千里,7763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 高适《除夜作》 2740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唐 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唐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0632唐 方干 《除夜》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 崔涂《巴山1249道中除夜有作》   一宵犹几刻,两岁欲平分。   ——唐 曹松《除夜》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唐 曹松《江外除夜》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唐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   ——宋 唐庚《除夕》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清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除夕日期最晚是哪一年

  天文专家表示,由于阴阳历转化的缘故,农历乙未羊年春节是1986年-2033年这48年中的“最晚”春节、   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而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0天至12天,除夕当然也是羊年最晚了、、

除夕的意义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名为“守岁”。晋朝已有守岁之俗。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顾名思义是守候新岁!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从古至今,“守岁”都包含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5561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一,传说故事(说明性故事)   一。传说故事(说明性故事)   年兽是只可怕的动物。它都在岁末的时候出1636来吃来、所以全家团聚吃顿丰盛的晚餐,等待死期!后来没被年兽吃掉、而且发现年兽怕红色,所以以后都在家门口贴红纸,避年兽、才演变成过年的习俗、    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是一年最后一天!俗称过年。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在农耕的社会与作物的收获有关,在殷墟甲骨文上。「年」字亦可能解释为「收获」。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谷熟」、所以古代过年与今日原住民的丰年祭相似、表示一年的结束并庆祝作物的丰收,神人同乐,另一方面!祭祀神灵。感谢其护佑,并祈求来年好运。   二,相关习俗   农业社会的过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俗称「入年关」是大致上从十二月廿四日开始至正月初五。   (一)送神(农历十二月廿四日)   原来这天所送的是地界众神,所准备祭品较丰富!有茶果牲礼!1544后来俗传送「灶君」!因此人们准备甜点,一早将司管人间的灶神送回天上。向玉皇大帝5398报告各家各户的善恶,等到初四才接神。为了能多放几天没「神」监视的日子、通常1220「送神早,接神迟」而且希望驻在家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