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藏族的节日风俗,服饰饮食和民居,民间工艺品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4109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9645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4283”(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6152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2318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7505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3336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8095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琪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家庭新年9304仪式完后!就往左邻右舍祝贺。各家男女青年手拿“竹素棋玛”。提上青稞酒壶、一进门就高喊0664“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富态。贵体安康、9005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客人敬茶酒等款待。初一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一般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城乡演3310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牧区牧民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2。逛林卡   藏族是一个十分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他们8708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习惯!即逛林卡!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塔起帐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15日这天,藏族称“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灵、据说因为猴年五月、莲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纪念!另据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时,由于时运不佳而屡建不成,莲花生于是创立赆仪神香诵经节,广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缘逐渐消失、寺院圆满建成,后来为纪念此一习俗、遂在该月上弦月圆满的吉日(15日)举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动?同时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身著盛装!带上酥油茶,6636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四川阿坝藏放羌族自治州,藏历五月初四,往往以家庭。家族或寨子为单位外出游玩、大家在野外撑起帐篷。熬起砖茶、备有酸奶等各种食品!唱歌跳舞以至尽兴,当地称此俗为“郎扎格甲”,   3,雪顿节   这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是“宴”之意,从字......余下全文>>、

藏族的节日有?

正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初四至十五日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藏语称"莫朗钦茂".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绕回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曾"娘奈"节.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除以上正规节日以外,藏历称每月得初八,十五,三十这三天为"聂当杰松",人们多有转经礼佛....馀下全文>> ,

藏族有哪些节日

  1、藏历新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藏历年是一种节日习俗,8302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2、转山会(5849农历四月八日)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5580称沐佛节!   3,林卡节(藏历五月一日左右)   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   4。沐浴节(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5,雪顿节 !{燃灯节}   藏语称“葛登阿曲”、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亮无数盏灯。转经队仁川流不息!信徒们纷纷反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来年风调雨顺!、

锡伯族的风俗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9431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8341送至大门口?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锡伯人不光把打围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同时还把这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 锡伯族的丧葬有许多讲究,过去火葬。后改为土葬、用木棺,锡伯族实行土葬! 每一个哈拉(姓)和莫昆有各自的墓地、老人死后行洗礼、报丧时行跪礼,出殡选单日!忌申日和午后、吊丧期5192多为三日,多者五至七日不等。墓堆上插2253两杆幡(一为纸幡!一为用红布或红绸制)。丧期内忌串门!祭奠期“四十九日”。远亲脱孝!直系亲属则需百日脱孝,萨满,其它巫职人员和非正常死亡者火葬。未婚男女棺材不做底。而用芦苇代之!幼儿死尸弃4391于野外任凭飞禽走兽噬食!老年人的葬礼有许多习俗。一般老年人病危或临终时。家中的儿女8285不得离开。老人不能死在炕上!咽气前要抬到屋地中央临时搭的床上!由儿子给老人穿上寿衣!寿鞋!咽气时。要给死者剃头、洗脸,剪指甲、口含铜钱,手里也拿钱。然后立即打开门。9916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出去,在埋葬之前!7013还有许多迷信的讲究、如在死人头上蒙“蒙脸纸”、身上盖“陀罗被”!头前放“长明灯”!“倒头饭”!插“开眼光”棉球等,全家晚辈要穿白色孝袍,系白布腰带。在吊唁。小殓时。还要请喇嘛念经,同时还请吹鼓手在门前吹奏欢快的乐曲,因为这种丧事称“喜丧”。若亡者年不满60岁!则奏哀婉之曲!。

藏族歌手有那些

降央卓玛,谢旦,根呷!华尔贡。容中尔甲、格茸农布,尼玛乐队。德拉才让!热西·才让旦,玛吉阿米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团(个人很欣赏这个),巴桑!才旦卓玛、索朗扎西、仁钦卓玛······ 。

土家族的节日风俗

  土2236家族节日习俗:过年,赶年、过月半     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 但“过年”的时间。则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马,蔡,田六大姓为三月三,酉水乡龙头村田姓为四月八。可大。沙滩!酉水等乡李姓为七月初一。过族年,要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铳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其盛况是其它节日难以比拟的!后逐渐改为户祭。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 田宣慰、杨宣慰以及马伏波的、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扬姓祭杨再思,李姓祭“天”字辈的三祖先。部分 彭姓和谢姓八部大王。祭祀毕,游乡串寨!走亲访友。对歌宴客,真是“满山满寨都是歌!宾客如流欢乐多”!长达三,五日之久!     关于“过年”的来历、说法甚多,主要的有三种:一说祖先从湖南迁来时?有的坐杉木船,有的坐柏木船!有的坐青钢木船!因船速不一!到达有先有后,人们将到达的日子定为“过年”,于是。就有的为四月八!有的为五月初五、有的为五月十五了,一说祖先出征打仗?有的将出发的时间作为“过年”、有的则将归来的时间作为“过年”。以致时间不一。如0871李姓说:“天”字辈三位祖先七月初一出征时?全族团聚,以后年年七月初一纪念。一说八部大王于国有功!皇帝见他武艺高强。害怕皇位失落!便将他毒死在归途中!人们将他的殉难日作为“过年”日、 以纪念他,这些,都与古代战争和民族的历史有关。     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8218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4252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关于“赶年”4617的来历,传说不一!有的说明朝时!朝廷调士兵赴沿海抗倭。时值春节前夕。便提前过年、团年后!将士好出征!有的说。客王派兵征打土家。年关已近。土家人便提前过春节。上山躲避、等客兵进寨住下后欢度春节时。土王令土兵鸡鸣时杀回。大获全胜、因鸡报晓有功。故过年不能杀鸡,而财物被掠走。没有食品,春节后便上山围猎野猪,有的说、贫穷的土家人负债累累!财主年关要来讨债!他们便提前过年。上山躲债。这些说法、都与古代的战争和土家族的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家人更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3708月半大”之说!本来是农历七月十二为月半节、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姑娘、8648这在时间上就有“婆家过月半走不脱,娘家过月1404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订七月初一至十二,均为过月半、 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亲长名字!焚于户外,并杨声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银钱!民国时期。地方士绅还于月半节作盂兰盆会!流放莲灯于清江,并以香。烛遍插小径!谓之路烛!化钱于野外。施给孤魂游鬼。建国后此类迷信活动逐渐消失,但农村群众依然重视过月半。届时接回出嫁姑娘团聚一日,已相沿成习、...余下全文>>。

少数名族的节日风俗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1834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7628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6999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0787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0614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7454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6849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7692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余下全文>>。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最好有图片)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8710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6598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0597元一世纪、汉文7346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4679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8999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3140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7682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5804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

藏族的饮食有哪些

  牛肉,酒,

中国古代节日风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节8841】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 : 熬年守岁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4760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4185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4706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6511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3728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5092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0171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6232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2409【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