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敖包7157”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5413》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0116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2750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9457的要大些。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8151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2956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蒙古族有什么节日?

  1、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6851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7699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2,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0269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1958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3!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4。过年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0434蒙古族春节的 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 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

蒙古族的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感恩节,是哪个国家的重要节日啊?

  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是4972美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美国家庭都要举行丰盛的感恩宴,最常见的传统食品有火鸡,南瓜馅饼和玉米面做的印第安布丁,一些美国人在这一天或举家出游。或探亲访友、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感恩节期间、美国城乡都要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射击。打靶等体育比赛。5735一些美国家庭!宗教组织及慈善机构还为穷人、孤儿及流浪者们提供免费的火鸡宴,让那些不幸的人们在感恩节里也得到一份人间的温暖。 感恩节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9月。“五月花号”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属离开英6741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8978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6432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还想借此节日加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和睦关系,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1453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还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 从此以后、移居美国的欧洲人基本上沿袭了北美大陆上的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的形式,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规定!11月26日为第一个全国统一庆祝的感恩节。但是!在相当长一7028段时间里!各州都视自己的情况规定节日日期,1941年!美国国会经罗斯福总统批准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全国的感恩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6018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和节日!又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在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规模8368大小不一!大至一个盟(地区)、旗(县),小至一个苏木(乡),人数少时有几百人、多的时候可达十多万人。大型的那达慕大会起码7-10天,小型为3-5天。     全区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那达慕!在会上进行摔跤、赛马和3841射箭等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和最有组织的传统体育盛会!      "搏克"!蒙古语"摔跤"、意即"蒙古式摔跤",蒙古式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队员需身着有固定民族特色的跤衣、身穿铜钉牛皮坎肩!头缠红、黄,蓝三色的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走狮子舞步,跳跃式入场、人们可根据参赛跤手身上的彩带数量看出跤手在历届比赛中夺冠的次数。出场时一位老人唱长调祝福、双方摔跤手挥舞上臂。然后互相搏斗!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淘汰的方式,决赛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5298和奖品,赛马分快马赛和走马赛!各种赛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射箭是9395蒙古族古老的竞赛项目,有骑射和步射两种、     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9025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2500(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那达慕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4971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7632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6640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3183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三艺】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1、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余下全文>>。

蒙古族习俗是什么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6390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9400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2473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6614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6098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0122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7161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5915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0285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2005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余下全文>>,

什么叫节日

  岁时节日是中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大体说来!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历法节气!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 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 、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 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 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 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 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 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 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 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 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2.原始崇拜!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对 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6785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 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 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 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 祈求农业丰收,   3.禁忌与迷信、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 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5915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 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制成神荼、郁垒二 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春节还有许多禁俯。7248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

蒙古族有什么节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蒙古族的忌讳都有哪些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0307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

蒙古族过什么节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