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民俗搬家有没有禁忌?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迁移(搬家)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裏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於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 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於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   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仪式即算完成.   四,迁移(搬家)民俗喜忌   人们於「婚丧喜庆」时为祈求吉祥徵兆,自古以来民间即流传著一些喜忌的习俗.迁移(搬家)时,亦有一些   应注意的民俗喜忌:   1.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祥话.   2.搬家当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乱发脾气,不可打骂小孩子.   3.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   4.搬家当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日后易生病.   5.搬家当天晚上,就寝前,应先躺下五分钟左右,随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还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还要再起来」),否则日后易生病.   6.搬家当天,宜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   7.当天晚上宜煮些甜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团圆,甜甜蜜蜜之意.   8.搬家时要严防动到「胎神」.家中妇女有身孕时,尽量不要搬家.   万一非搬不可时,要让有身孕的妇女先行离开旧宅现场,且在旧宅每搬动一物,先用「新扫帚」扫一扫,如此可避免动到「胎神」.(「通书」均有记载每日「胎神」所占的位置,可参阅「胎神逐日所占游方定局」) 四,结语为应忙碌,异动,日趋频繁的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迁移(搬家)之需,整理「迁移(搬家)入宅择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准备迁移者有所帮助,都能避凶趋吉,阖家平安.   1. 不可空手入屋   搬家的那一天。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手5395上一定拿一些贵重的东西,   拿著米桶?存款簿,或装有138元(一生发)的红包、也就是第一次走进新屋时,不可以空手走进去,   表示这家里未来会很充实、财富越来越多的意思!   2. 入宅后不再修造施工   还没搬家前。可以尽量去隔间,敲敲打打。什麼地方要做都可以。    一旦搬进去之后!尽量就不要再修造施工了。搬东西可以。如果要再做的话、就一定要择日了。   3. 家有孕妇不搬家   一定要搬家的话,可以请孕妇先回娘家住一阵子。等搬好后才入新居,   孕妇尽量不要参加搬家的整个过程。   4. 要择吉日!时间一定要午前   选好的日子!吉日,看农历上哪天宜入宅搬家。还要注意4490不要冲克到方位!就是3676家里成员的生肖日!   搬家时间尽量要在午前,因为中午以前叫做阳,中午以后就叫做阴、尽量在阳的时间搬家!   5. 新屋要"火庵"   "火庵"原本是指在盖房子前!对在尚未动土的土地上做些火烧的类似仪式,搬进去之前的前三天。家7528里的灯要全部打亮?亮三天三夜、亮到你第三天搬进去。这叫火庵。   亮三天三夜的意思是,火一照了,一方面旺了。家里开始兴旺。   一方面空9476气就开始流通、再下去呢。不好的也请他走开,   不过我们现在都是买的商品房?一般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都是灯火通明,所以这步可以简化、   6. 当天或事后请客   入厝当天请客。如果当天太忙可事后选个日子请客!   或者呢,搬了新家之后!常常请好朋友来泡茶也可以。让家里人气更旺一点,   7. 搬家时要亲自在场   要亲自在场。0650不要只委托人去帮忙搬家,亲自搬家的话。东西西也才知道。比较不会掉,   8. 当天开火煮汤圆甜茶   搬家那天"灶"一定要开火。不要冷灶!   可以煮些甜的东西!像甜汤圆或甜茶、吃点甜!求个喜气!,

去泰国有什么要注意的民俗和禁忌?

  Q:泰国有何风俗民情或禁忌?   A:泰国社会文化与中国有些差异、有些当地风俗习惯不可不知。以免触犯当地人!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更影响游兴:   1.泰国人相信每个人头上都有精灵,被人摸头或以手挥过头顶,将使精灵之光黯淡无神因此切记不可摸泰国人的头。   2.不可用脚指来品!泰国人认为脚是最污脏的地方。因此以脚指物品及水果都是不敬的,   3.泰国为佛教国家!男士必须出家修行!6107因此在泰国旅游期间!您可常见6079到泰国和尚、女性不0517可碰触和尚之身体。否则他多年修8000行将毁于一旦。   4.泰国交通驾驶靠左边行驶,与中国相反。逛街过马路请先注意右边再看左边、   5.水不可生饮,,

大年三十除夕夜,有哪些民俗和禁忌

  禁忌一。不可说不敬之语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也最为热闹、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7478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3161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   禁忌二。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1661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禁忌三,不能留湿衣服过年   禁忌四!年夜饭7194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8836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9474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0838为年三十!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回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 汉语为回族的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喜食炸油香、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6596兰经”,信徒称“穆7317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2165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0458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6142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

纳西族建筑民俗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发展流变     纳西族的居住1664建筑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巢居。洞穴,窝棚(风篱)泥式建筑,井干式木楞房、土木结构瓦房、砖瓦钢混结构的七个发展阶段、从内容上分可分为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古镇民居,以坝区为代表的农村民居,以山区为代表的木楞房民居!以永宁纳日人为代表的母房民居!大多以木楞房、草房为主,普遍地兴建楼房是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东巴经书中有巢居,洞穴居、窝棚居的记录!这与人类建筑起源是一致的、至今纳西族一些偏远地方仍保留有古老的居住形式,如在四川左所纳日人中就有风篱式的建筑:在四周垒以土块、辅以木架、上覆木板或草。中设火塘。(见图)从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看!“房”,“屋”的书写形状中就可以看出!纳西族进入有文字社会阶段后。已经告别了原初的原始居所,已经构建了不同的民居!如上盖木板片的“板房”(g'33dMi31)及盖草的“草房”(z'33dMi31)。这些房因盖物不同而得名。但其房屋构建结构可能同为木楞房!纳西族人称木楞房为“si55li31dMi31”,意为梨木房,这种井干式建筑是纳西族传统的建筑。在清代光绪《丽江府志稿》卷一中就有记载:“麽些蛮所居!用圆木纵横相架!层而高之、至十尺许。即加椽桁!覆之以板、石压其上、房内四面皆施床榻,中轩火炉。高与床齐!用铁锢、刳木甑。炊灶其上”。     这种木楞房高约3—4米、一般为平房,四周由木椽垒架而成,在每根椽子之间两端皆有缝合切口。地基要求高出水平面1—2尺、上盖以栎木片或麻杆为主!并压上石块!以三间为主。厨房较之圈房、住房更宽大5—10平方米、一般分为两间,中房占三分之二?为做饭、休息睡觉的重要场所!火塘靠正后墙角边。高约2—3尺。面积为2米见方,中置火塘,四时不熄,喻其家道长年不衰、蒸蒸日上、四周为座位。兼职床榻!正上方俗5695称“格固鲁”(意为正上座),一般为家中8965主人或尊客所坐,其上墙上高有神位。为烧香敬祖之处。偏间为储藏粮食之所、屋内有母柱,为一家神圣之处!上挂有素兜篓、系家神“素”的所居之处!婚丧嫁娶都要祭素神!   木楞房是纳西族地区山村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主体建筑!主要是因为投资少?可以就地取材?尤其是生态植被较好的时期、大多数村民一般一家3229有一栋三间的木楞房、而且都是人畜杂居!现在基本上每一家都有一栋楼房,尚存的木楞房也不再住人,主要是关牲畜或放杂物、至今纳西族山区仍保留着不少木楞房的建筑。     汉式建筑在明清两代兴起、明时丽江古城就已经初具规模、“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木府大型建筑群已经成为当地建筑杰出代表!古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也逐渐向1842土木结构的瓦房过渡,到清末时!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等汉式建筑样式已经在乡村较为普及了,同时、各种寺宇!道观!神祠也遍布城镇乡村!同样成为纳西族建筑一大观、但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纳西族的社会是多种形态并存!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纳西族地区的建筑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丽江纳西族民居     丽江纳西西族民居建筑基本以土木结构的楼房为主。一般是高约6——7.57726米的两层土木结构平房、楼房、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其中以三坊一照壁为主,经济困难的人家,也有修建“两8243坊房”和“一坊房”的!待7454经济好转之后?再逐步扩充、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余下全文>>!

苗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文化艺术   苗族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二   是锦带。宽2至3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多以自己精心   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锦幅多用作背面,背带兜等、  7063   蜡染?也是苗族著名的传统工艺。苗族染的图案是苗族8312妇女的天才创作。是她们现   实生活的反映、代表着她们的美好心愿和对生活的追求,在苗家看来、蜡染艺术是美的   象征,也是爱的表示!不仅自己要发扬。而且乐意传授给别人,蜡染艺术漂洋过海、传    到国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3120  芦笙,是苗,瑶!侗民族最主要的传统乐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苗族在重要的   传统节日都要吹芦笙!伴以舞蹈!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并因此而闻名于各民族、     民风民俗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2303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   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8079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2477鱼)等,还有   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民俗的类型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4731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4946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6484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亥”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5457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2678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2591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8791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民风民俗现象春节禁忌民俗现象描述概括其文化内涵

  春节禁忌我好像就知道一个。期间不能剃头!、、。

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1918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6753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1428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3308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1005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5331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

德国的风情民俗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婚庆葬礼。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1215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2047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8308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1047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9054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4150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2665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3613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7695比较注意礼仪,两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