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八卦的起源地在什么地方?

  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但是应该是起源于中国     在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有关专家认为,这幅在高句丽贵族墓中出现的极具个性的八卦图!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与之相同的易学依据和联系!是论证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考古证据、     这幅八卦图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贵族墓葬五盔坟四号墓室北壁的左下角。壁上绘有一个道士形象的人:他跣足坐于莲台上!左腿盘屈、右腿立起!披发低首,身着绿色羽衣、一只手在地8183上绘着一幅八卦图。、

风水的起源地是哪里?

   风水术是中国古代人环境选择的学问,又称山水、堪舆、青乌等。强调的是龙砂穴水的山川之形态与气惯环绕的半虚半实的境状、乃至无形。无状、无味的所产生神气凝聚的哲思认知体系、由于认知的差别、也没有标准化的答案。江湖术士便便充斥其中?把这种堪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9487协同的方法,推之玄之又玄。借以混世、所以!风水6967术如易经,卜筮类一样。自古就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风水是择吉避凶的术学、从考古遗址中发现。远古人择居地形!地貌。方位,有惊人的一致性!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表明,选择在背坡面水。处河流沼泽边缘的聚落遗址最为普遍、无论仰韶时期。还是龙山时期均是如此!从遗址发掘来看、多是重向阳取暖性好!水草茂密高台近水之地!为使隐蔽!安全又便于自下而上猎取食物或便于农耕。总之是以择吉避灾为总则,这些选择至今仍然不失其合理性!   风7349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着的空气 ;“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风水好的吉祥地1836总是生气勃勃、欣欣向荣。风水坏的地方总是暗伏危机。一片荒凉!充满恐怖!风水又称“堪舆”!什么叫“堪舆”呢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已有“堪舆家”的专门名词、《汉书·艺文志》中也有《堪舆金匮》的书目。在中国古代的0735文意里,“堪”是天道,高处 ;“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它是以当时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把当时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布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风水发生于中国、它和《易经》关系密切,《易经》是中国的一部最为伟大的书,要研究中国的学问。谈中国的文化!不能不研究《易经》、中国文化思想2964的深厚!广大及细密,其一切思想哲学基础都与《易经》息息相关,《易经》应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气象与节气 ;应用于地道。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镇!村落与住宅 ;应用于人道。人们的伦理观念与8843行为准则等!阴阳。五行是《易经》的基础,4505风水这门选择、布建人们生活环境的学问,是以《易经》为其理论基础的!用《易经》的观念来5264指导人们选择?布局和建造周2560围的环境,认为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兴盛发展、违背天理人情。违背自然法则就会失败遭殃。所以风水在选择与布建生活环境时!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与天象结合起来,“法6272天象地”,力求“天助!人助”、“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气候、天象。动植物,地形等达到协和、共进!互助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中国传统的城市、村落!住宅的选址、规划,布局。注重四方,区位、四合院!中轴线都体现了“中者,天之正道、

柯姓起源地?

  柯姓起源出自姬姓。以名为氏!据《广韵》春秋时吴国有公子名柯卢,其后遂有柯氏,柯姓起源地在吴国,。

我来说说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汉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0043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佔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华人或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佔世界总6854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两岸2965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9963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坂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佔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7572个型别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3600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5535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9016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8750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词条)。近几年来不少学者2652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馀下全文>> !

汉族民风民俗有那些?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5131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3758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2743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7885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6981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5895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余下全文>>,

姓倪的是汉族吗?

  倪!郳两个姓氏根本就是同出一源、   倪氏和郳氏的这段渊源、历来的史书都记载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上记载说:邾武公5819封次子于郳,是为小     邾!后失国、子孙为郳氏。避仇改为倪。郳城在中海姓氏考略上则指出:倪氏即郳氏,郳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     乘,另外,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指出“倪氏即郳氏也!省文作郳!郳良!六国时人!见吕氏春秋 从   这些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倪氏和郳氏!都是源出于郳氏?那么!郳氏又是怎样来的呢。   关于郳氏的来源。历来也已经有了十分详尽的考证,原来。郳氏的上世是出于邾!是邾郏4854的后代。传到夷父颜的     时候、由于有功于周天子,就将其次子友别封为附庸。居于郳、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所以曾被周天子命为小邾     子?荣耀一时、后来、郳国被楚国所灭!友的子孙就以国为氏,开始以郳为氏!传了若干代、由于避仇、再改为     倪。或省文为郳氏,这就是倪姓和郳姓的由来?也说明了这两个姓氏在2500多年以前的同出一源?    倪氏与郳氏?是出自春秋的郳氏!郳氏又分自当时邾国、而邾国则是周武王封给上古颛顼帝的后裔的、则推算起     来。后世姓倪与姓郳的人!自然也是最光荣的黄帝子孙了、   现在、在山东省的滕县和峄县、同4017时都有叫作郳城的地方!根据考证,这两处地方正是春秋时郳国的所在地、当     然!也正是后世倪姓和郳姓人家的最初发源地郳氏究竟是什么时候才为了避仇而改姓为郳氏、然后再加上个人字变     成为倪的,由于文献缺详。7383所以迄今仍无法确定!     不过按照历史上倪姓名人的出现年代看来。倪氏的得姓!至迟也应该在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因为、在当时就有过     一位叫作倪宽(或作郳宽)的人在史书上出现!此稍后的南朝时期。又有一位江阴太守名为倪启,由此当可推知郳     氏的改姓为倪。大致是在汉代之际! 到了灿烂辉煌的唐代、历史虽久而得姓较迟的倪氏、开始出人头地!曾经     出过一位官拜尚书左丞的大臣倪若水!以治绩的优异而名登史册! 到了宋代以后、倪姓的杰出人物就多了、仅仅     有宋一代、就出了倪思!倪闪。倪文一,倪涛。倪祖常等青史传名的人物,     倪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居第一百一十一位。尤以江苏。湖北!上海等     省市多此姓?三省市倪姓约占全国汉族倪姓人口的60%,。

汉族有什么衣服?

  你说的传统服装吧、主要是男士的衣服特点比较明显就说一处!特点就是能盖的上腿!因为我们以前腿有点短没有欧洲人腿长、这样可以弥补腿短的缺点,。

汉族名称缘何由来?

  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人数最多的民族!那麽,“汉族”这个称谓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从“汉”字最原初7171的意义说起?   “汉”字从早期的金文!小篆一直演变到楷书、左边的形符始终没有变化,显然与水有关!“汉”字的本意就是一条被称作“汉”的河流9685“汉水”,也称“汉江”、   汉水是长江的一条最长的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的西南部!流过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后进入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两千多年前,汉水的上游地区因为一个叫作刘邦的人物而开始出名,   刘邦当时被封在这里作汉王、他以这个富庶而又易守难攻的偏僻地区为根据地,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当刘邦击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他便以它的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国家。是当时的世界上与罗马帝国并列的强国!正是在这个公元前后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朝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些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传统——孔子的学说开始主导国家的意识形态!礼乐教化成为统治的重要手段,文官制度完成了初期建构、在这片文明富强,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终于不可逆转地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正是在这个时期!与汉朝人作战的匈奴人!开3862始称汉军士兵“汉子”!这种称呼后来为契丹人。蒙古人,以及边疆地区其他一些民族所沿用,往往称中原民族为“汉人”,这就是现代“汉族”称谓的由来、因此可以说, “汉族”这个名称来源于一条河流与一个朝代,也来源于各兄弟民族的交往。   有趣的是、“汉子”这个称谓从9894原来专指汉军士兵,逐渐演变为对一些有豪勇之气的男子的称呼。这或许是因为汉朝军队的英勇善战吧!于是、“汉”这个字就0477被附加了“男性”的引伸义。而“汉子”中的优秀者则被称为“好汉”、这在中国民间一直是对于男性的高度评价!   由“汉”字组成的词汇大都与汉水流域!汉朝、或是汉族有关!可以说它们都来源于那条被称作“汉”的河流!唯一的例外是古人将银河星系也称作“汉”?先秦的《诗经》中已经有这样的诗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这意思是说。天上的银河!望9718去象是水光在流。当我们的祖先诗意地仰望着群星闪烁的星系时!不知他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后来以同样的字命名的后代子孙!成为这个星球上人口最为繁茂的民族,     自80年代以来。汉中学者陈显远等提出汉族之名称源于汉中。其说引起社会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然亦有争议或怀疑者。为此、特辑录以下资料以供研究:     《辞源》载:“汉,民族名、因汉代声威播于国外,外人称中国为汉,”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1984年第8期载著名史学家李一氓文章《试释汉族》认为: “汉”原非族称,刘邦定国名为“汉”?当时比邻国家或民族称其为“汉人”,意为“汉国之人”?并非谓汉族,经过魏晋南北朝与鲜卑族对称。直至清代与满族对称、汉作为族称就肯定下来了,作者强调民族形成与民族融合的联系。辛亥革命民族融合过程最后完成!因此,确切意义上的汉民族成立了,   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中国民族史》一书谈及民国时确定我国民族名称时说:“因汉代年祚之久、兵力之强,与他族接融之繁!故汉之朝代名遂兼用为种族名,于是华夏之名遂再变。自此以后。汉虽灭亡。然汉族之名称历代不改!沿用至今、”“华夏之名称、则原意久已不传、后5357人推测之辞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云:‘质之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汉中)之际,因水以为族名!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余下全文>>、

汉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节庆活动   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   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7330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 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 !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 ,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广西汉族莫氏由来

  是由桂粤族汉化以后改的莫姓,   明代时桂粤族在广西占8305有6家土司!自治其地,   明末改土归流、桂粤人被编户齐民。被迫改说汉语!使用汉字,   其中有:韦氏。刀氏。蒙氏(后改3082孟氏),骆氏(6937后改罗氏)、高氏。茉氏(后改莫氏)!霄氏(后改肖氏)…等大姓氏族,   新中国建国后仍然保持传统民风的莫氏归入瑶族或壮族!   已经忘记自家祖先的莫氏被稀里糊涂的定成汉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