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莫姓的由来?

  莫氏之起源!许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中国5011古姓氏词典》,《百家姓》。7065《万姓统谱》等俱有记叙,然而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915  1!上古圣帝颛顼造“莫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阳城。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的后代、以官名为姓、莫敖在楚国是一种世袭的官职。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3。《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南北朝时期!北6477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5,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1744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4843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   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 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8774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6,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7,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以莫为姓的,   8!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关于姓任的由来

  任是一个中国人3878的姓氏?在《百家俯》中排名第58位,此姓氏(??)在韩国亦有分布,起源 出自黄帝的子孙、为天子赐姓!出自姬姓!为黄2367帝少子禹阳的后代,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相传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其后裔以国为氏,而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这10个姓氏!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来的!出自风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任。为风姓之国,太昊之后,故址在今山东济宁一带。任国在战2239国时灭亡。其后裔便以国为氏。出自薛国,出自远古妊姓,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其3545他改姓而来,如元代8646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7939夷帅有任姓!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也有任姓、直到现在的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才姓由来

  汉族才姓并非原本就有的,多为避祸改姓而来,据不同的才氏族谱等记载,才氏大致有以下几种来源:   其一。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帝王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重黎是颛顼之恭!为司掌天地之官、周宣王姬静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其后为司马氏,后司马氏犯错。被满门抄斩。管家偷偷用箩筐挑着主人9011的7个儿子逃至河北昌黎安家落户、并改姓为才。才氏人口不众。同姓不婚,   其二,源于方氏!出自明朝大宁太守方宽、属于帝王赐字改姓为氏,    与明朝大儒方孝孺处在同一时期的明朝大宁太守方宽是明成祖朱棣的爱将,他曾随朱棣南征。多次在战斗中救驾。朱棣诛戮方孝孺十族,气头上还下旨要杀尽天下方氏人!但朱棣又十分珍爱自己的爱将方宽、特改赐方宽姓“才”,   其三,源于柴氏。出自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属于以避难改姓为氏、   据《才氏家谱》记载!该支才氏的族源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世宗柴荣,其后代梁王柴桂是《才氏家谱》中记载的始祖。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初立三誓传后人!其一就是保全柴氏子孙。不得因罪加刑、北宋后期。柴荣的后8086代柴进造反入梁山,家族被朝廷满门抄斩!仅逃出3人。为避祸、子孙皆改此氏为谐音的才氏、相传至今、   其四!为2757明朝方孝孺的后人?方希贤系方孝孺(又名方子才)孤子,避难时以父名“才”为姓、以“隐1821士”为名,即该支才氏始祖,   方孝孺是明代著名学者、曾以“逊志8976”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世称“正学先生”!“靖难之役”期间。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并数指棣罪。声言“誓讨国贼”、被诛十族,遗孤方希贤在忠仆方良护卫下逃亡,改以“才”为姓,才隐士娶妻生五子、长子才久财,后明兵突围家宅!捕四子!才隐士带幸存长子才久财浪迹江湖,四海为家。这支才氏后人延续至今!   此外,也有源自少0467数民族的、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额尔德木图是蒙古族对知识渊博的学者,长者等的称呼?汉义“才子!有才学,智者”,其后裔有额尔德木图为氏者!并冠汉姓为才氏!鄂氏、乔氏等、保安族。傈僳族!藏8380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才姓人!  2287 才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500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326位!以昌黎、辽东为郡望。才氏族人分布较广!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四省区为多!约占全国才氏人口的70%以上!。

申姓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申(Shē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氏。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所载。商末时!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境),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省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2、留在大河一5900带未迁走的伯夷、叔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攻周,后被秦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   3!炎帝后人吕封于申地!这个申地在今上海市一带!今黄埔江就叫申江(战国时楚公子春申君黄歇封于此地,申江改春申江,这是4224后来的事了),称为申吕。申吕建立申国、为伯爵、称申伯吕。后被楚所灭!后人以国为氏、也是申氏。   4、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有申姓:   ① 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土同知申保!   ② 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单姓申!彝族阿牛氏。汉姓为申,   ③ 今满。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申姓始祖:伯夷。名允。商末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西)君长子,炎帝之后、父死时,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嗣君、弟兄互让!相偕去周、投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西伯死!武王举兵伐纣,5339他和叔齐叩马而谏、以为父丧用兵?是不孝、不仁、武王严辞拒之,后经牧野之战。商纣自焚,商王朝土崩瓦解。伯夷和叔齐避逃到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南)、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居周王朝,成王即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在申建立申国、春秋初。申国被楚文王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申姓,他们尊伯夷为申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由上可知,申姓发祥于今河南南阳一带、春秋初期、申国很快就被强大的楚国吞并了。伯夷的后人很可能很快纷纷以国为氏而姓申了。据许多学者判断,先秦时代的楚国!有很多姓申的人士。大概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春秋战2067国期间!申姓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骊、申蒯,申枨,申叔仪等、这些名人分布于鲁。郑、楚。韩。晋!吴等国。表明当时申姓人已分布于今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西汉时。申姓名人依旧甚多。有必要提一下的尚有栎阳(今江苏省溧阳)人申砀!苍梧(今属广西)人申朔,表明此际已有申姓人入居祖国南端——广西、此期至东汉,东海人见诸史册的申姓有申咸,申转!申君!为后期申姓琅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末期。有申仪入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申姓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申姓历史上的三大0609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阳郡开始形成!并逐渐昌盛起来、并有力的推动了涵盖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东!9495安徽等地申姓的发展,隋唐之际。申姓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今江西省),五代十国到两宋!申姓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2452方诸省!明初。山西申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此际!已有申姓人迁居至今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清初,闽,粤一带的申姓开始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亦有豫鲁一带的申姓迁入东北。如今,申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三!历史名人   申 伯:西周时申国国君!宣王母舅、为周卿王、佐宣2295王中兴有功!赐谢邑!筑城定居!以卫南土。时贤相仲山甫,称之曰:“崧高......余下全文>>。

董姓的由来

  豢龙之后!儒家大者-----------董   董姓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8948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5613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贵州黄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福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南,江苏,江西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   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3534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3228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4645(今河北涿州)。5150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的董氏有随王潮!王审5940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西汉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广川人!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还有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董贤、因貌美,为哀帝宠幸,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岳父等均官至公卿,拥有家产万贯。贵倾朝廷,东汉初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因拒不向邪恶低头,8109被光武帝呼为“强项令”。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董卓。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董和。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0447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还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还有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辽代有农民qiyi首领董庞儿、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7043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秦淮名妓董小宛。清代有文8166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晚清将领董福祥、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2922始人之一董必武!宁都qiyi领导人之一董振堂。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董姓可谓名人辈出,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一,姓氏源流   董(Dǒ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余下全文>>、

浦姓由来

  无锡浦氏渊源考   浦为氏族。古为僻姓。史传罕闻,它的始见时间,据考证。可能在汉朝之际,因为到了三国以后的魏晋时期,史书上出现浦氏名人:三国时魏有著《广平章记》十 五卷的浦仁裕?在民国十年(1921)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上。入录的赵氏有734人(不计同名。下同)、钱氏310人、孙氏466人、李氏有1710之 多。而浦氏仅9人,   无锡却是浦氏南迁始祖繁衍发祥之地、今之浦姓。在江南较多一些。如在原无锡县就有一万多人。   浦姓起源由山东、祖宗姜尚,据《姓氏考略》记载:“太公之后有浦氏!见芦若虚刻石记、”又按浦氏家谱中《浦氏由来》考中云:“浦姓羽音,望京兆、出周甫 侯后。今安甫之先为吕、故穆王命度作刑号。其篇曰吕刑。亦曰甫刑!宣王时诗曰。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又与申为兄弟国!故平王为其舅申侯遣戍而非及于甫、国亡。子 孙如水遂为浦姓,”浦氏到江南无锡在宋。迁锡之祖名鹏飞讳冲、原籍山西省太原府太谷县人,桓桓将军之后!骁勇有将略、宋太祖擢为将!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初年,还存在着荆南。南汉!南唐!吴越和北汉等 割据政权!至974年。还存下北汉,吴越,南唐、   宋开宝七年(9743733)北宋决定攻取江南!宋太祖派2012曹武惠王彬伐江南!冲为副将。统帅大军十万南下。由潘美任都监!曹翰为先锋。    南唐后主李煜朝歌暮舞、不问政事。结果国枯民穷!将士无心抵抗!北宋南下的大军禁止杀掠。深得民心!他们很快渡过长江!这时。北宋逼使吴越王钱弘出兵攻 下常州,宜兴、无锡,江阴等地后,和北宋大军会合。开宝八年(975),大军屡败唐师,唐后主李煜于金陵(今南京)出降!南唐宣告灭亡。   在攻灭南唐的战斗中。浦9778鹏飞屡建战功?宋太祖赵匡胤即敕封浦鹏飞为平南大将军。命留守吴中锡邑,   留守9413无锡的浦鹏飞勤政爱民?邑境大治、因4282他喜爱无锡湖山之胜景、就把家眷带来、定居于无锡华庄之曹泽。在那里辟田开河、兴建庭院。年老时卒于镇署!寿五 十五岁、墓葬扬名乡曹王泾。此墓四面环水。曲柳高台!十分壮观、有其后裔浦映南撰写《宋始祖平南大将军墓碑记》!冲子二:晋、皙!   无锡浦氏?实际上也是江南浦氏。是由浦鹏飞为始!旧谱云!浦氏传自宋初!至元末兵乱、兄弟居,散居一州四邑!即为太仓州和无锡、常熟、昆山,嘉善等四 邑。   在无锡,则又有曹泽、石塘。水南。娄巷和3833厚桥前涧,其后裔绵绵蕃衍。江浙一带的浦氏都以浦鹏飞为江0412南始祖、《锡山浦氏大统宗6638谱》亦云、浦姓。“浙西江右 皆宗之”、[、

南姓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南(Nán)姓源出有四:   1、出自周代南仲之后!以祖名为氏、周代时,周宣王有大夫南仲(据说是商代帝王盘庚的后代)。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南氏。   2,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载“郑樵《通志》:以字为姓!南氏、姬姓0994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以字为姓!”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孙以祖字为姓。称南氏!   3。出自春秋时晋国隐士之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有晋国高士居隐于南乡(今山西省)!其后代子孙以地名为姓、称南氏。   4、出自姒姓,源自夏禹之后,以国名为氏,为男氏所改!据《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索隐:“系本‘男’作‘南’”!称南氏,   二、迁徙分布   (6898缺)南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作为一个冷姓僻氏。南不见于中国姓氏的“指南”《百家姓》。作为“南面而王”的帝王后代!南却被中国最早的姓氏谱牒著作《世本》记载,被司马迁的《史记》资格认证——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南氏!但唐朝宰相、诗人张九龄的《姓源韵谱》提供了另一版本、据说商朝盘庚妃子梦龙入怀生子、取名南赤龙、郡望在汝南。曾孙是周朝大夫南仲!“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在《诗经·小雅·出8377车》里!这位南赤龙曾孙引发的忧伤叹息!汝南,洛阳都在河南省。可以推想南巘应是南赤龙后裔,3574南宋绍兴末年?南巘之子把全家从磐石再搬到黄华的海滨定居、子孙繁衍,耕读传家、乡里称贤、干脆把其地叫做南宅。南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汝南县东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三。历史名人   南 仲:周宣王大将!记载于《诗经·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该句下段就是著名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南 卓:唐代宣宗时官拾遗、洛阳令,黔南经略使、其《羯鼓录》与《教坊记》一样,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气的重要参考资料、羯鼓为西域民9877族乐器!唐时传入中国,《全唐诗》记载其《赠副戎》一首:“翱翔曾在玉京天,1408堕落江南路几千?从事不须轻县宰、满身犹带御炉烟”。有点扎台型。  7378 南 巘:宋代湖南省洛阳人,浙8018江省温州南氏家族的始祖?官徐州签判。靖康之难时护从宋高宗即位应天府,“公贤劳王事,尽瘁干旋”!后来跟随宋。

中国王姓由来?

  王姓由来   根据专家考证!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即超过8000万人。是中国3797第二大姓,王姓来源众多,但有一些共同点,即大多为帝王的8020后人自称为王氏!出自姬姓3357之王有三支!   一是周文王第15个儿子高的后裔、因本来为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陕西。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被废为平民后、世人因其原来为王族称之“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山东胶南县、山西等地!三是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的孙子在战败后逃往泰山。因原为王族,就也以王为姓。出自子姓之王!是王子比干的后代,比干被昏君纣王剖腹致死后。其居住在河南卫辉的子孙改姓王!这支王姓后来又发展到天水!东平,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地。出自田姓之王!田姓为战国3790齐国之君!为秦所灭后、齐人仍称其“王家”!后也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今山东昌乐!河0491南开封等地!   其他还有一些王族改姓王!此后、王姓发展迅速、在西晋末年后逐渐迁往江南。唐朝时王姓主要迁往福建!也有迁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时期!主要迁往江苏。浙江一带、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迁往广东等地、明末开始!王姓陆续有人迁往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王姓称王称帝者14人!先后建立新、汉!郑,燕,前蜀、闽。安阳、极乐等政权,   王姓最显赫的时期是六朝时代、在此300多年里,王5544姓与谢姓并称望族?而其他时代也是英才不断。如西汉有王昭君、东汉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建安七子”之4164一的文学家王桀!魏晋有医学家王叔和。大将军王敦与堂弟王导一时权倾天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家王勃、诗人王维、王昌龄,王之涣!数学家王孝通、医学家王冰。宋朝王姓最杰出的人物是王安石、他也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朝有戏曲作家王实甫!明代有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清代有农民起义女首领王聪儿!文学2325家王文治,近代有学者王国维、现代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 海外的华人也不乏人才、如“电脑大王”王安、曾被列为美国十大富翁之一、企业家王嘉廉、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王佑曾。“太空人”王赣骏是著名科学家、,

马姓的由来?

  起燕赵7913古都邯郸!有关马姓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汉族有马姓。回族有马姓。满族有马姓!朝鲜。土家、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有马姓、在全国马姓人口众多、但却同姓0448不同宗!汉族和回族、满9693族命姓的方式也不相同!天下一个马,由此引发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邯郸曾是赵国的首都!汉族马姓的起源和这座都城密不可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能征善战。由此引出了一段马姓由来的故事。   赵奢不但治国有方、而且他的武功也是盖世的、他因为和齐国!秦国交锋都取得巨大胜利,因此,他被评为战国七雄八大名将之一,赵惠文王就把赵城,就是邯郸这个地方的西北五十里地方有个叫马服山。就把这个地方就赐封给赵奢了。因此!赵奢就叫马服君。马服君的后人呢。就把邯郸赵国的贵族都迁到了咸阳,而且封马服兴2988为宗使!马服兴认为马是岳之首、于是就把服字去掉了、就改姓马了。所以!中国汉族的马姓是从赵姓里分衍出来的!   马姓曾经名人辈出、汉族,回族,满族中都曾涌现出了知4986名人士,像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汉显帝皇后等。而回族马姓早在元代就已名垂青史,回族马姓最著名的人士是明代的郑和。他原名叫马和,明永乐二年赐为郑姓。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8098上第一个有史记载的航海家!   马姓在第十九位。来源有三!出自嬴姓!其始祖为赵奢!马姓最能反映中华民族。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在百家姓里在宋代马姓是44位。到现在统9977计是第十九位、不是说回族马姓大发展了!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回族还有其它几个民族、满族都有马姓。都包括进来!多了、原来回族吧,回族和满族都是译姓过来的。音译过来的,满族是马佳氏过来的、回族呢是穆罕默德!汉译就是马哈木。元代、明代、清5280代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由少数民族姓氏。简译成马。所以。中华民族的马姓包括了很多的姓氏,   邯郸西郊,这里是汉1499族马姓的发源地马服山,   马融的时候,就给他赐封为扶风茂陵,当时是重合侯。所以他又举家从咸阳迁到扶风茂陵、所以天下马都认为茂陵是自己的发源地。实际上这个地方马姓不多了,因为都进入关东了、都迁到0968关东去了、   昔日人丁兴旺的马服山!如今早已风光不在!   赵国之所以没有统一了天下!按说它的经济财力,它在战国七雄。它也是很富有的。因为邯郸这个地方。当时中国排五大都之一,而且又是商贾云集的地方?0139经济是很雄厚的,那它丧国是不是也跟这马服君有点关系!这个当时!长平40万大军被坑杀!好像是赵奢的儿子赵括、那他应该叫马服括,赵括当时把赵国的40万被人家坑杀了。还有一个典故叫、纸上谈兵。   在我国东北聚集着许多满族马姓,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在八旗中就有许多满族马姓。   满的马姓也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现在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5737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原姓的由来

  原姓。中华百家姓姓氏之一、原姓起源于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地名原。原城和国名原国(今河南省济源),   原姓来源于一5201个国名?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个儿子于原件、受封于原邑。建立了原国、春秋时。原国被晋国吞灭,晋国大将军先轸,被封到原国!称为原轸、他的后代以国家名称“原”为姓、世代相传。   全国原姓人口不多、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和山西西省安泽县等,   莆田原姓是周代原件的后裔,是属于东平郡这一支原姓家族支系的!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内!其中一部分为建国初期南下迁入莆,   台湾原姓人口数稀少、莆田市近200人,排序第134名、     春秋时期鲁国贤人原宪故事。原宪!字子思、号原思。仲宪,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虽然家道贫寒!然研习十分刻苦,当时孔子为鲁司寇。以他为家邑宰!后隐居在卫国草泽中!子贡往访之!见子思戴帽子带子断了!穿上衣时胳膊肘露在外面!穿鞋子脚后跟露出来,子贡问以病乎!原宪答口:“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实行者谓之病,若我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大为惭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