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关于藏族人民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 民俗习惯服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

  分布地区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3126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6556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4836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多少世纪以来?就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还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以及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9576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其他礼节   禁忌在别人后背9395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忌讳触摸藏服,、

藏族主要节日有哪些

  中国藏歌会是四川卫视2011年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每周日晚22点30分四川卫视就是、该活动按照藏歌会的比赛规则?从全国范围内召集热爱藏歌的选手?通过晋级决出天籁之音歌王、 藏歌会是依托四川独有的藏歌资源,弘扬正确的民族观!歌唱民族友谊、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藏汉鸡族同胞的喜爱!。

藏族羌族的着装特点、饮食习惯、主要节日

  藏族     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2754为失礼、吃饭2868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0152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3436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节庆   转山会藏3456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9501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   婚5589俗   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至于求爱方式,或袒露。或隐晦!因人因地而异、有的以歌抒情!互吐衷肠、有的地方则抢姑娘的帽子!戒指!头巾等物(若姑娘不愿与其相好、可直接或托人要,

藏族的风俗习惯节日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雪顿节哲蚌噶丹波章演出藏戏 摄影/维色露珠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8554“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8680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5533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

藏族的传统文化怎么写作文300字

  背着你爱上你   music.yisou.com/...search、

藏族对男子的称呼。“卓玛”是藏族对女子的称呼,那对男子怎么称呼?

  汉族游客到藏区、一般为了“入乡随俗”的叫法。都称藏族女子为“卓玛”。藏族男人为“扎西”,但3924是这个只是一个大概的称谓。就好像我们招呼人为“帅哥”。“美女”一海!藏族的名字3260是有讲究的,一般会由当地的活佛取名字、,

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一 藏族招待客人的习俗   藏族人民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以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0148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1943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迎接客人时主人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在5752喝酒时?其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0288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一般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以示吉祥。   二.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敦煌古藏文文南中,在记述吐蕃历史上第一代赞普从天而降作天下之主时这样描绘了藏地和0212民风:“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脏,雪山一切河流之源头!山高土洁。地域美好!人知为善、心生英勇,风俗纯良……以弯腰表致敬。以顶足为礼!对上等人用敬语说话……”。敦煌9982古藏文文献中,有一份专门论述待上接物,处事修养的长篇伦理学文献《礼仪问答写卷》,提出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友之道!为子之道的广泛伦理关系。如在7511阐述为人之道时。《写卷》云:   “弟问:何为做人之道。何为非6995做人之道,   兄云:做人之道为公证、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 ,知耻!谨慎勤奋、   虽不聪慧机智。如有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轻浮、无耻,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身上若有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会中意、”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平时。家人和邻里3067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藏族1926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便用他人的碗!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1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余下全文>>!

傣族的主要节日

  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浴佛3372节一般在大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被政府宣传为“泼水节”,每年都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德宏地区、浴佛节仍然只是一个宗教节日, 入夏节(傣语“豪洼”)。4959又称“关门节”,源于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习俗,随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入夏也是雨季的开始。也就是稻作农业社会进入农事繁忙的季节、古代佛教僧侣们为配合信徒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停止了到处传教扰民的活动、集中到寺庙或某处修行,逐渐形成惯例,而佛教信徒们也在僧侣集中修行期间、停止了到寺庙佛屋的一切活动!集中精力搞农事生产!并形成一种习惯、后来。僧侣和信徒形成的这种默契关系被上部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宗教形式随上部座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傣7537族一般在大傣历9月15日(农历6月中旬)举行入夏仪式!入夏仪式这天就是“入夏节”,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击鼓为号。告诉人们节日已到,佛爷们6130集中到佛寺念经。信众们准备食物、鲜花。纸币等到寺庙“赕佛”!而后、便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结夏”!结夏期间!禁止僧侣外出讲经。禁止信众远行不归!禁止男女谈情娶嫁、禁止大型庆祝活动、僧侣要安心诵经,民众要专心生产、 出夏节(傣语“昂洼”)!又称“开门节”、与“入夏节5002”相对应、“出夏节”一般在大傣历12月15日(农历9月中旬)举行!象征着三个月的“结夏”期结束!可以解除“入夏节”以来的一切忌禁,僧侣可以出寺传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谈情娶嫁。出夏节这天,傣族民众们都会身着盛装。带着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等到佛寺拜佛听经,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燃放烟花。点孔明灯。跳象脚鼓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藏族的民风民俗

  藏族民风民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女、西藏以其博大!宽广!神圣养育了勤劳善良的藏民!藏民以他们特有的文化快乐的以自己的方式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   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4857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顾名思义。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盐三种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提取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先将鲜奶加温煮熟、晾冷后倒入圆形木桶中!桶中装有与内口径5263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0533竖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圆盘。打酥油者紧握本柄上下捣动使圆盘在鲜奶中来回撞击、直到油水分离。这个过程就叫做“打酥油”、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现在、手摇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   喝酥油茶时还有一套喝茶的规矩。客人坐好后。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将酥油茶斟上?倒茶前将茶壶轻轻晃荡数下!意将壶里的茶搅均匀,饮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干!且不能发出响声,主人对客人的茶碗总是添的满满的,以表示礼貌,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摆着不要动!等告别时、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当地饮茶习惯,酥油茶营养非常丰富。喝后还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爱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一种家制酒!青稞酒制作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稍加6441降温后加进酒曲、装进木桶或淘罐加封发酵3-4天后!在加一定比例的清水,几天后便成了清爽可口的青稞酒!每当亲戚!朋友团聚或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给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无名指沾少许弹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后小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后满杯喝干,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送接哈达有讲究: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1348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9787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0477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堆谐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从小就受到了歌舞的熏陶!他们用歌舞表达自己的各种各种感情活动及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理状态!藏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有人说会走路就是会跳舞,会说话就是会唱歌!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西藏的民间歌舞浩如海洋。而堆谐则是西藏民间歌舞中的一种,堆谐是藏语0329的读音,“堆”是西藏的一个地方。“谐5002”为歌曲之意。这种具有快节奏表演、粗犷朴素的舞蹈、后来被艺人加工提炼,又有了各种舞姿、如踢踏舞的强节奏!扣胸挟臂的舒情浪漫!都在堆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余下全文>>,

藏族的风俗

  藏族礼仪   打招呼   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尊称别人时、一般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一“啦”字,藏语还有敬语和非敬语之分。用敬语!对尊者或客人说话,表示尊2068敬对方!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象。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敬酒茶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右手举杯。左手无名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在喝酒时、藏族人民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1503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最离开时不能在碗里省茶,否则视为失礼!   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5295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或头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刀。佛珠,转经轮!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交谈忌提家中已故亲人的名字、忌追问父母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5766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7466若门口插柏树枝条!或挂上0238垂有红布的筛子。表示家中有产妇或病人。忌外人入内!若有远客必须进家时、也得由主人在门口烧一堆火、客人从火上跳过。方可人室!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忌打“古差”(秃鹫)!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3461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17、严禁在寺院经堂、佛殿内吸烟。讲秽言渎语等不敬行为,   18!严禁揭拿佛像上的哈达和饰物!   19,不论家中或寺院!佛龛中的佛像。法器,净水杯、酥油灯等严禁随意触摸!   20,由于不同教派“国拉”(转经筒)转动方式不一,严禁倒转!   21,煨桑时忌胡乱拨弄!不得抽柏枝点烟。不得在酥油灯上点烟!   22!经过玛尼堆,插箭处时、不得搬动石子,不得在周围大小便!   23!指佛像、活佛。长辈需右手合掌并指、忌单指、   24、贵客来时,群众(或寺僧)在家门口用石灰粉画吉祥图案,全家老少在门口恭候!向客人来的地方洒牛奶、以表示尊重和诚意,切忌惊慌逃避!   25!送礼必须敬献哈达以示尊敬!献哈达必须弯腰、低头!双手平伸表示恭敬。对方敬献哈达忌随意接取。   26。“放生节”放生的角和鬃毛系有红色丝带的“神牛”、“神羊”。任何人......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