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无锡传统风俗有哪些

   无锡人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8617冬至夜饭?如家里有人外出未归、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象征性地盛些饭菜,以示思念,吃夜饭前,先祭祖宗、祭毕、把菜回锅烧一烧,如不烧就吃。说是记忆力要衰退、饭里要放黄豆。叫"元宝饭",饭碗里预先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把荸荠夹出来、叫"钳元宝",冬至夜饭,有钱人家吃得很丰盛。"有钱的吃一夜!无钱的冻一夜"!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糯米团子!故有诗云:"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史传,冬至这天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故今无锡地区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十二月的最后一夜称大除夕!俗称大年夜、其前一夜称小除夕!俗称小年夜、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掸灰尘、干干净净迎新年、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粳米磨成粉、做成年糕!象征年年高!节节高、刷掉门上旧春联,贴上新春联、以示除旧更新!除夕之夜,家家祭祖。焚香!点烛!烧纸钱、祭品丰盛。反映人们对祖宗的崇敬。祭毕。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合家欢")!晚上,有的在灶神龛内换上新的灶神像!两边贴"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红纸对联。上供品、俗称"接灶"!把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天奏事的灶神接回来!有的挂钟馗像!以避鬼祟!农家还在屋前空地上用石灰画粮囤!企求五谷丰登!入睡前!放3声"关门爆仗",有人还在大除夕守岁,做圆子!切糕丝!在灯光中达旦不眠、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时以奇数为阳、九月初九两个阳重叠!故称重阳!亦称重九。无锡人重阳节一般吃重阳糕,有的还吃"九品糕"(用荸荠、栗子!莲心等9种果品煮成的羹),意取甜蜜!和顺!这天3009的主要活动是上山登高。现在!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以弘扬我国敬老传统、   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七夕风俗中流传最久!最广的是"乞巧"。这天晚上。少女纷纷结彩线,穿七孔针,穿得快、就意昧着乞到的巧多。白天!有些少女在庭院中放茶几!上置一碗用井水和河水混合而成的鸳鸯水、挨次把绣花针平放到碗中、视阳6250光下的各种投影,判断乞巧的情况?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着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自净,有些妇女捣风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指甲。称"红指甲",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乞巧风俗今已不存,仅留牛郎织女的传说!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无锡人过中秋节.早晨吃红烧糖芋头、晚上赏月!吃月饼,这一风俗延续至今.并多有群众团体举行的中秋赏月晚会、以增进友谊、   无锡民间开始种植蔬菜,果树。蚕农在清明夜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这天。人们纷纷上惠山踏青、不上惠山的!上城墙绕城而走、叫登高踏青!东门东林庵一带,0093为士女聚集处。故有"东林庵里看桃花"的说法,这天,也是东乡胶山和北乡斗山的节场!附2879近还有赛会,故斗山别名清明山。人们都上山踏青,赶节场,观看赛会!从元宵节至清明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至野外放风筝、别有情趣。清明时节祭扫祖坟(俗称"上坟")!为无锡传统民俗、扫墓时挑些新土壅坟莹,凡......余下全文>>,

高山族有哪些独特的民族风俗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秦淮、曹!排湾8514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7468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7066和制陶等,参考 baike.baidu.com/view/4280.htm、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服饰和风俗及住所)

3762  高山族风俗习惯   高山族服饰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   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泰雅人!赛夏人和北部阿美人2160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征是用两幅麻布拼缝成无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农人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征是以鹿皮为衣料!上衣为带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湾人。卑南人。鲁凯人和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征是对襟长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条宽腰带而垂其两端作为前裙、四是兰屿岛上雅美人的雅美型。仅系一条用宽约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带遮挡下身。   高山族女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泰雅人!赛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长裙式!二是布农,鲁凯人和排湾人的窄袖长衣式!三是雅美人的半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件背心,下体仅横围一块腰布。冬季则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範身,于左肩上打结。   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装饰,饰物种类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花卉!银铜首饰以及钱币!纽扣!竹管等。他们用这些饰物把浑身上下装饰得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尤其是男子、盛装时几乎从头到脚都有装饰。有些男子尤其是头领的头冠甚至比女子头冠更为复杂和多姿多彩,   住所   高山族的聚落多在背山面河之处,阿美人,卑南人居于台东纵谷平地,雅美则居于兰屿环岛海边,过去高山族住房大部分为地上住屋!也有局部凹入地下。   泰雅人的住屋一般都建在山腰地带。住屋正面朝向低处,住屋一种是全部建在地上、另一种是屋内凹入地下,屋檐高不过一米半的半穴居式建筑!   赛夏人的住屋一般建在较平坦的山地,无一定的方向!布农人的住屋建在险峻的山腰地带?门朝向低处!为半地下室住屋!曹人的住屋多建在1132山腰平坦地方!门无定向。   排湾人的住屋建在山腰斜坡上!面朝低处、房8401屋一般都建在地面上!也有屋内低7144挖半米左右的,有木屋和石屋两种类型:木屋以方木为柱、木板为墙壁。用木板或茅草盖顶,属于大型的木结构房屋!这种木屋在房梁。房柱。房檐。房门,房壁上都有许多人形或蛇形的雕刻!具有独特的风格,石屋则以圆木或立石板为柱!片石为墙壁,在山字形的屋顶上垒小块板石为瓦、形似龟壳、也有用大块板石盖顶的,   鲁凯人倚坡建屋,先将基地铲平?成“簸箕形”。为半地下式住屋、阿美人的住屋建在平地上,无一定朝向,卑南人的居室为圆形,是用竹篱环围起来的,雅美人的住房大都建在沿海山麓坡地上,面海而居。建筑材料多取自于海边卵石。用卵石垒成地基和墙壁、外部蔽以茅草!房屋地基挖得很深!屋内凹下二三米。房檐离地面仅一米左右、这是一种典型的半地下式房屋。可抗台风的袭击,   平埔人的住房大都是干栏式建筑。也就是“架梯入室”的桩上建筑、高山族各族群住屋多数有门无窗!也无烟7324囱设备,屋内一般比较阴暗。陈设也很简单!现在各族群居住条件已发生显著变化!房屋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与汉族基本相同。屋内陈设已大为改观,   交通   高山族聚居的山区!层峦叠嶂,行路如蜀道之难、山区道路可分为“社路”和“猎路”两种!在深谷危崖和溪水过处。则架设木桥、竹桥或藤桥以渡、木桥多为独木桥!即用一株大树砍削成方木,横架在溪流两岸!也有在岩壑之间。用两木交叉,下端插入溪间!上端靠在岩壁上、攀登而过!竹桥有长短两类:短桥用三四根粗竹并搭在岩石上!长桥用粗竹并立插入溪流中间为桥架、再以四五根排竹搭在桥架与岩石上、有的在桥的两侧搭架竹栏杆、以便扶持。藤桥一般架在危崖深谷之间、往往是高山对峙!中夹大溪、深数千仞、   高山族人民不畏天险,用藤皮打成粗藤索两条、平行悬于两岸之......余下全文>>,

立夏哪天?有什么风俗讲究?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在这一天、我们这一带的人们总是要称一称体重,还要吃糯米饭!茶叶鸡蛋,蚕豆。脚骨笋, 原来在1279年。忽必烈灭掉南宁建立元朝以后!他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绐!防止江南汉族人民起来反抗,就派出许1255多蒙古人(俗称鞑子)到江南来!要每十户百姓供养一个鞑子、并且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元朝皇帝还定下律条:每年在立夏这一天要给这许多鞑子称体重。只许加重。不许减轻,1530如果轻了一斤?就要割百姓的三斤肉给鞑子滋补身体。轻二斤,就要割六斤、当时鞑子们由于水土不服。体重减轻的较多。则老百姓就遍遭割肉的酷刑。痛苦异常、 为了减轻和免除这种割肉的痛苦、人们就想办法让这些鞑子在立夏称体重前多吃一些东西、最好是6416味道好的而吃了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江南多水田!农家多种糯稻。并且普遍养鸡生蛋,那糯米饭和鸡蛋又是鞑子爱吃之物!所以百姓们就多煮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给鞑子吃、以增加鞑子们的体重、这效果确实不错!极大部分百姓都免除了割肉的痛苦、于是!大家为了庆贺安康吃一些糯米饭和囫囵蛋、也称一称自已的体重,这样一年复一年的过去。就养成了立夏称体重吃夏蛋。糯米饭的习惯、 为了过好立夏节!百姓们还要吃些其他菜肴!因立夏时节别的蔬菜较少、而各种竹笋正是上市之际。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味道鲜美。孩子们在笋时生长发育也最快、所以人们认为立夏吃竹笋能够强健脚骨、所以大家吃一些“脚骨笋”!立夏也是鲜蚕豆上市的时候。民间不是有“清明见荚、立夏好吃”的说法吗特别是明代戚继光将军平定倭患之后,人们在立夏吃“倭豆”、也有庆祝抗倭胜利的意思!,

中国闰年、闰月有何风俗?

  闰月鞋,是中国地区的民间习俗、逢农历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双鞋。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2009年值农历5396闰五月、精明的商家提前打出了“孝心牌”,“温情牌”来笼络人心,各地女鞋热卖!,

纳西族的民族风俗30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彝族有什么特殊习惯、风俗之类的?

  建筑习惯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村民一般都依照水流和山势的走向,选择向阳!背风,汲水和交通方便的平缓山坡建造房屋?平坦地区的彝族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瓦房!住宅布局大多是三间正房?分别作9867为堂屋!卧室和仓库,左右各有3154两间耳房作为厨房和杂物间!俗称“三间两耳”!正房正中一间是堂屋,内设俗称“锅庄2041”的大塘、上面置一个支锅的铁三脚或三块支锅石!火塘是煮饭烧菜的地方,又是全家围火吃饭!谈天、休憩和待客的场所!在彝族的传统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7273以块石作墙基!用坯砌墙或用当地又粘又韧的红土夯墙、墙上架梁。染上2974铺以竹木!树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一层稀泥。再铺以细泥土、洒水捶实。拍平!做成平台屋顶。“土掌房”就地取材、简便易建、冬暖夏凉、舒适宜人。生活3573在林区的彝民。他们的传统住宅是“垛木房”,这是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为墙。屋顶盖以劈开的木板为瓦!再压上石块、俗称“瓦7394板房”!饮食习俗平坝彝区的老百性,平日以稻米、玉米小麦。8069洋芋等为主食!而高寒山区则以玉米。荞麦,洋芋为主食。副食为蔬菜、豆类!瓜果和羊、猪。鸡等肉类。逢年过节、或贵客登门、主人要杀鸡宰羊甚至杀猪待客,同时!他们杀牲不用刀!杀鸡鸭用手捏死?杀羊,猪则用木棒等捶击头部,于是俗称“打牲”,或曰“打羊”、“打猪”。有趣的是、宰杀之前,主人要请客人先验看牲畜。以示主人的城意和对客人的尊敬,烹煮时、主人把剁成拳头大小的肉块下锅炖煮!吃起来又鲜又香!十分可口。因肉块似砣,又因用手托着吃!故曰“砣砣肉”、彝民嗜酒、男女老少皆能饮酒。他们喝酒时。常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你喝一口8894递给我!我啜一口传给他、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一碗酒!于是,人称彝家这种喝酒方式为“转转酒”、彝族热情好客!他们宴客时,往往只有男主人陪客!或让客人先吃。女主人等客人吃完了才吃、所以,作客彝家、切不可把酒菜都吃光了。同时,就餐3792后告辞时、客人要赠送一些礼物或留下一些钱!以示答谢。服饰彝族是个聪明!智慧的民族!他们用灵巧的手装扮自己、加上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均名具特色,因而。2551在中国各民族中、彝族服饰甚为多姿多彩。在金沙江边的小凉山地区,彝族男女服饰风格古朴!男子一般都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彝民称之为“子尔”,把它视为能主凶吉祸福的天神所在、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也9022不得触摸。否则。便是对他的最大侮辱!并将灾祸临头、于是、汉族尊称为“天菩萨”,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并将头帕4951的一端卷成姆指粗细的长椎形,彝语呼之为“子帖”、因它高挑在额前左方!显得英姿姿勃发!汉族称之为“英雄髻”。男子还有左耳戴一串红黄色的大耳珠。珠下再缀饰红丝线,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身着宽大多褶!颇似裙子的长裤!外面再披一件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的披毡。彝族称披毡为“查尔瓦”。用黑以羊毛织成。它的用处甚多:防风挡沙、晴天遮日,雨天避水。夜间用它一裹身0490子又可当被褥、于是人人心备、一年到头不可或缺!凉山区的彝族妇女服饰、颇为典雅、2011以中青年女子为例,她们头盖一块绣花的方布帕!并将头帕的前端叠成瓦式!遮于前额再用毛线和发辫5306缠压住,双耳一般都戴6212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8046她们身穿绣花右襟上衣?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身则用黑!黄,蓝。白诸种色布环绕拼接成百褶裙、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我姿!她们外出时、也常常身披一件黑以的“查尔瓦”!楚雄其他地区的彝族男子服饰、与凉山彝民有所不同!他们一般多用黑布包头。而4830不留“天菩萨”。不扎“英雄髻”、耳朵2460也不戴耳珠子。他们平日身穿蓝色或黑色的对襟窄袖上衣,衣衙及腹......余下全文>>,

过年的风俗和来历

  春节的由来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0062”的炸响声、4205“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4563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2854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风俗   据称!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6800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

彝族有什么风俗? 30分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7610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2476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6855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9249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1825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0407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7799多聚居!   彝族的婚恋   1949年以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域性也突出!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一夫一妻制、   在8401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小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婚后除幼子外!都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后男方尚幼,新娘则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后再行建立家庭。至于阿加与呷西,经主子配婚!或征得主子同意结婚、仍然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过去部分贵族统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点,诸妻中第一妻虽在家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无管理和支配其他各6744妻的权力,但再娶时,事先必须取得第一妻的同意、并泡酒打牛宴请娘家亲友?赔礼后始得行。否则有可能招致非难,引起冤家械斗。?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转房制”、“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同族内婚”,是指配偶双方都必须是彝族,禁止与其他民族婚媾!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定要处死或开除家门!“等级内婚”,“即是黑彝必须和黑彝婚配。严禁黑彝男女和其他等级的男女发生婚媾。如黑彝女子和其他等级男子发生关系!双方都要处死、如黑彝男子和其他等级女子发生关系,男子则要0914开除家支或被处死!女子一律处死!“家支外婚”、即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须在外家支选择,同一家支内部若发生3172两性关系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双方都将被处死!“转房制”。即已婚妇女丈夫死后、尚在生育年龄!须转给夫家近亲中的另一男子?0991转房的顺序是!先尽平辈。如平辈中无适当人选!依次及于晚辈或长辈、除不能转给亲生儿子和姑表婚不转给公公外。其余均无限制,“姨表不婚”、即严禁姨表兄妹相婚!姨表兄妹似同亲兄妹,既不能联姻,也不能发生婚外性关系!否则将......余下全文>>、

土族有哪些风俗(至少三种)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小领斜襟!袖1996镶黑边的长袍!腰系绣花长带,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腰带!小腿扎上黑下白的绑腿带,戴毡帽!穿云纹布鞋、老年人在长袍外套黑坎肩,妇女1931穿绣花小领镶花边斜襟衣衫!两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蓝。紫镶花边坎肩!腰系锈花宽腰带或彩绸带。悬挂花手帕,花钱袋、荷包!小铜铃等,裤腿外夹1尺高裤筒、下沿蓝,黑色搭配镶边!穿绣花腰鞋,形如靴子。戴各种“扭达”头饰、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沙面、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饮食卫生也很讲究?用饭时每人都7573有固定的饭碗、筷子。请客吃饭1315也是每人一份! 房屋建筑依山傍水,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为平顶。上面可储放粮草、房子多为三间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另一侧为佛堂,卧室为炕的暖炕、连着锅灶,住室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着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注重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土族人热情好客,忠实守信。客人来时!主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先敬一杯加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若是贵宾。桌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喝酒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3754三下即可免喝? 丧葬。一般行火葬!部分地区行土葬、土族人禁忌众多、主要有。忌吃圆蹄牲3427畜(马!骡,驴)肉!忌在畜圈内大小便,认为这会影响牲畜的生长,忌讳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倒茶、不能问客人“吃饭没有”或“吃不吃饭”等话?在客人面前吵、打孩子是最大失礼、会被认为是下逐客令、进土族人家,必须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应后!才能入院内!年轻妇女的卧室不得随意进入。不能同未婚姑娘开玩笑,忌客人数他们的羊只!在佛堂、大殿内忌吸烟!吐痰。乱翻乱摸和大声喧哗!忌从僧侣的跪垫和其他物品上跨过。忌对酥2870油灯打喷嚏和咳嗽,在佛堂里7344转经轮时!必须从左向右、不可逆转!寺院附近禁止打猎和随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