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二月春社是什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   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乐乡带壮族传统节别每农历月初!十五,三十举行届各村伙组铜鼓队铜鼓抬村附近高山顶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进行击铜鼓比赛其鼓鼓鼓鼓四面一组每鼓三轮换着打能断打响亮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男青结伴纵声歌比赛结束家带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三月三歌节   壮族传统节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歌海称壮族每数定期民歌集其农历三月初三隆重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持续二三各歌节特定聚场般峒场坡竹布匹搭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未婚男青主体孩亦游乐助兴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跃较歌圩圆几十千万男少都前参加山海歌声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歌圩巴马盘阳河畔。都安棉山!田阳乔业!田东仰岩。宜山涧、柳州鱼峰山等处歌圩场赛歌、赏歌!男青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定情外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歌节仅民族文化盛亦民族经济交流盛弘扬民族文化一9吧四自治区民政府组织三月三歌节全广西各歌手云集南宁全各兄弟民族港澳同胞,外友前观5491光盛况空前一9吧5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府三月三定文化艺术节   侗族   姓氏节   侗族传统节流行于龙胜、三江等石,罗姓未节立秋第未节、石姓则十月十二祭祖节胡。吴两姓甲戌节即立秋第甲戌节伍姓六月初六双鸭节或八月社节陈姓原除夕早概考送节(即酒坛节)除夕难请客改七月十四元节些节数黎明前粗饭、淡菜或冻菜放芭蕉叶祭祖纪念先民族压迫逃难艰辛午或午才请亲威朋友家作客四0代黎明祭祖已淡化白请客习俗至今盛行   侗   侗族传统节侗语称凝甘称冬节或杨节冬节原侗族杨姓节初杨节侗贵州黎平。榕江!江三县部区(每十月十九至二十二间)互相仿效侗逐渐起吧0代初经各侗族代表物商定农历十月初侗杨姓侗家备各种酸菜,冻鱼。糍粑馈亲友叫吃杨粑农历要数奉称杨粑般家侗杀鸡宰鸭宴请亲友   仫佬族   走坡节   仫佬族青传统社交节称坡节。坡。节般春节期间秋节前择举行节男青盛装打扮三五群预约峒场或山坡唱山歌结交友情寻找情侣初相唱《相逢歌》告别互赠毛巾!布鞋等随身3346带礼物。二歌相逢彼称双。第三相逢歌改称旧通歌情意增少青互结同相定情现代走坡增添球赛,棋等内容   水族   端节   水族传统节水语叫借端端节原先统家集块员住散便于节互相往互相庆贺经协商定于水历十二月至二月(农历八月至十月)间第至第七亥期批节习惯房住先晚房节期忌晴雨吉预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广西水族单独端节与,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说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7102    春节相关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6077赶"年"兽的办法。 0161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5297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4004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8519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

仫佬族的服装作文400字

  世界上还有多少个民族是居住在依山傍水的石板房里的呢、   世界上还有多少个民族所穿的衣服是自己的缝制的呢、   世界上还有多少个民族是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呢!   还是从宋代开始讲起吧、   在宋代的云贵高原东南部、有一些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慢慢的。这里的土著居民形成了一只民族、也就是9567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石板房里。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4438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4431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1206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的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包头巾,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布依族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7574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祭祀时!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丰收!全寨平安、。

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 。“拜本主会”!“密枝节” 、“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满族传统节日的满族的禁忌

  满族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9590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2156“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0143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1443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   二月3118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3057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0259做针线活!   *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1609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7951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   绝粮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是满族的绝粮日,“绝粮日”的习俗来自清朝太祖皇帝参加的一场战争、那场战争打得异常艰苦!以至于有一天军队的粮食都断绝了。太祖和军士们只得以树皮充饥。附近一个噶珊(村寨)的百姓得之太祖的军队绝粮的消息,将小村里的所有的各种存粮打扫出来!送到战场、太祖命将!

国庆节是传统节日吗?

元旦比较麻烦,在传统意义上讲是的!但从国际意义上讲不是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原本以为教皇把耶稣诞生年作为西4027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稣有关联,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还应该是12月25日耶诞日为过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没有耶诞隆重、 国庆是传统节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5121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8821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节日有:春节!冬至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当然是春节了!传统的乐器有:琵琶!二胡、板胡、古筝。笛子。埙!七弦琴。 箫,扬琴〈好像是这么写的〉,管子、古称筚篥或觱篥。唢呐!大三弦,月琴!蒙古民族传统乐器马头1006琴等等,传统服饰,我认为是汉服,但很少见了,当然、唐服也算~。还有女人比较喜欢的旗袍也算吧、。,

汉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2314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4481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名曰“送年茶”。如果女儿未生小孩!娘家须送慈菇!并且祝贺说:“今年添个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来、还要加上两条甘蔗!意为祝他们夫妇生活从头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日元宵节。乡间杀鸡备9115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据说如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4439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门官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怀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   糍粑节 四月初八!邕州官话有句民谚:四月八!吃“腊萨”(即垃圾)?相传此日又为神农药王诞期,神农氏尝百药,治百病、所以一些妇女在这一天到近郊采摘臭藤?白头翁、野艾之类的植物、以糖及大米粉制油糍粑,名曰吃“2554腊萨”、说是可以治百病,   端午节 五月初五、亦称“端阳”,“端午”!“端五”!这一天!各家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又名凉粽或三角粽。人们还用艾绒制成猴状或三角符状的香囊,挂在小孩胸前以防病,有的用红绒丝织成的小网兜装着一颗臭珠(即臭丸)。有的则用雄黄。臭黄!朱砂等中药包在一只小布袋里、袋里用红绿绒绣以各种动物图案和吉祥字样,称为香包。小孩胸前挂着香包,由长者带去河边观看龙舟竞赛?所以南宁有童谣:“团团转。菊花园!阿妈背我睇(看)龙船……”晚饭后!各户就用当天从街上买回来的香蒲草。艾叶枝!酒饼果叶!路边青等草药来煮水洗澡,说是可以治皮肤病及去邪气、还饮雄黄酒!说是可以解毒、或以朱砂粉点于小孩额中!说是可以防生疮痱!    六月六 六月初六,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煮饭吃!称“食新节”,初六这一天、还杀鸡煮肉,到田头祭祀田祖,祈求晚造丰收,人们还把家......余下全文>>!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诺肉孜节!库尔邦节。肉孜节,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8024辈敬“辞岁酒”、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展开全文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