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吃饺子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吃汤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吃粽子   农历七月初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家庭团圆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也团圆吧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粥?   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中国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

  我国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5911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5684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0050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2870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3886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0536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1972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7045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6682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回答者:飘羽寒鹰 - 经理 五级 6-25 08:20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   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4049分之   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余下全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5671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 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祭祖。扫墓   端午节 夏历五月3704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 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 夏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古尔邦节 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 宰牲节     1月1日 元旦节 公历新年 放假一天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 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 植树节 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 不放假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 放假三天   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不放假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 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 纪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不放假   8月1日 建军节 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不放假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 不放假   9月10日 教师节 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 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 国庆节 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农历新年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赏灯、吃元宵 不放假   农历二月初二 春农节 又称“农头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 不放假   农历节气清明 清明节 扫墓祭祀 不放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龙舟 不放假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 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 不放假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又称“鬼节”,“盂兰盆节”,“七月半” 不放假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不放假   农历九月、

中国铜狮子的来源,它有那些历史?

  中国铜狮子的历史比较久远、开始并不是起源于中国。   狮子原9004产于亚洲西部和非洲!汉代作为贡品传入中国!当时4710狮子类珍稀动物都养在帝王宫苑内!平常百姓难以看到。狮子的传入动摇了传说中虎的威信,渐被人们视为辟邪瑞兽,加之佛教对狮子大为推崇,因此狮子也随着6112佛教扎根于民间,并被视作"百兽之王"。压邪安吉的象征、   以前建造的庙宇、一般将雄狮摆放在左边。雌狮摆放在右边!这主要是受到传统观念"左边为大位。右为小"和"男尊女卑"的影响,所以有"男左女右"之说,但新建的庙宇,则渐渐不受传统庙宇建筑观念影响。如果你看到的狮子不是在正门两侧,比如座落在广场前!则纯是装饰取象征意义而已。   狮子全体为纯黄9195铜精铸而成?为镇宅化煞!旺权助运之宝器!铜狮子的主要作用为化煞挡灾。一般将之放在桌子上。窗户台!书架或者迎着门的矮柜上。铜为金、可以克制木的刑克。遇窗户对面可见大树者、宜以一对铜狮子化解、在室内之祸害。绝命位置、可放置此铜狮子、以减轻其对宅主运势的破坏力,保佑全家平安,一雄一雌放在门口、是家族兴旺的标志!"双狮护门"谐音"双狮富门",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摸摸狮子头。万事不发愁"、   铜狮子有一种0175富贵的象征,它本身作为动物就是万兽之王!所以更具有威风的含义。2063可以作为吉祥物摆放,保佑全家人幸福平安、,

元旦到底是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1129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6718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4153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元旦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古时的3908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元旦与春节的关系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白蛇传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5731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关于元宵节的诗:   《元夕》  8248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关于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关于七夕节的诗: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6819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关于中秋节的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4016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关于重阳节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定(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7369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5911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2521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4423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2279酒......余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国传统节日-农历节日: * ● 腊八节 * ● 除夕 * ● 春节 * ● 元宵节 * ● 寒食节 * ● 清明节 * ● 端午节 * ● 七夕节 * ● 中元节 * ● 中秋节 * ● 重阳节 * ● 下元节 。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在农历的哪一天?传统节日的故事

  主要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0133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4628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4681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0824》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5922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0061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2695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1642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8509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2550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2127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5195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7883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还有其它不主要节日或者少数4475民族节日.   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6551“腊八节”,   2 7849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3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6931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5 立夏节 少有所闻,各家烧炒蚕豆而食!认为可兆丰年,   6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4745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7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余下全文>>。

中国的八大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8865年”   2、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3、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6936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同时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3838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4!端午:农历五9926月初五。   5。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 “乞巧节”或“女儿节”!   6、中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6619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订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7,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登高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8。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