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蒙古族的服装叫什么服

  蒙古族男女皆喜穿长袍。短褂。靴子等 !颜色尚蓝、深蓝者多。极少穿青色上衣、妇女喜穿红、绿!天蓝色的。服装四季有别!如8992单布长袍,夹长袍!棉长袍,皮长袍!坎肩,马褂等,无论男女都喜用鲜艳的丝料或布料做腰带7838垂穗装饰、衣多镶边、布料喜用绸缎类或上等纯棉料。蒙古靴子多用牛革制作,少部分用马,驴皮。女式0210靴子多为布制绣花,冬季内套毡袜,既轻且暖,冬季的皮衣!皮自家鞣制!自家缝纫!很少购买,劳动时穿的皮衣不吊用上好绵羊绸!布面。经济耐穿!牧5436民穿的靴子多自制? 衣服皆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男服镶单边者为多,女服鲜艳而美观!单布长袍或坎肩皆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女子服装特别讲究,且有闺。妇之分别。。

蒙古族服装的特点是什么我是汉族人我所属名族的服装特点是什么

  汉服的特点是右衽,左襟压右襟!呈y”字形!1065而少数民族都是右襟压左襟!

蒙古族有什么特点

  蒙古菜点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   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对于草原牧民来说,骑马和摔跤可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城里人则不一样,想真正学会骑马或者摔跤,那可得需要拿出点工夫来练一练了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8869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2380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7835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驯马是蒙古族传统的一个马术项目?和“男儿三技”一样是体现蒙古族勇敢和胆量的一种活动、精骑射、驯烈马是一个优秀男子的标志、据《蒙鞑备录·马政》载:“其马初生一二年,即于草地苦骑而教之,却养三年而后再乘骑、”     驯马,在清朝时称为:“0252诈马”,是一门绝技、只有剽悍机敏的棋手8217才能胜任。8046因为所驯之马多为生马,一般人是很难制服的?马驹断奶后!在草地放牧。二年后开始调教!从未被骑过的生马。性格暴烈!见人连7741踢带咬!无法靠近!这时就需要一位娴熟而勇敢的骑手来骑乘骏马、手持套马杆0637来驯马、套马杆是一根结实而有韧性的木杆,杆头系有皮绳,用来套住马脖子。这比古代欧洲用绳子来套马要先进得多了、生马见人后就要迅速的逃奔、此时。驯马手策鞭猛追!用套马杆准确的将5403马套住!抓住套马杆不放松。奔跑一段路程后!接近生马!乘机敏捷果断地跳上马背!生马自然是暴跳如雷,狂奔乱叫、而驯马手却随着马的顽悍和倔强的姿势而顺水推舟,不断改变骑法来应对。直到马声嘶力竭!被6674迫制服为止!这种惊险的驯马、只有勇敢的骑手才能胜任,所以历代人民都把驯马作为衡量优秀骑手的尺度、后来作为传统的表演项目!     马长出四9093齿后就要去势!去势时也得由驯马手将马套住制服!6178另一个驯马手双手揪住马耳朵,再有一人紧拉马尾巴,三人同心协力!迅速将马按倒在地、实行阉割、这种去势的马,蒙古语称:“阿塔思”意即骟马!去势后的马又经过二三年放牧、再次,调教乘骑!这时马的性情才变得温顺了许多,白天不给马喂食、到晚上才在草地放牧!一般来说,牧人们对马的训练很严格,但是从不用6116鞭子打他们,而是爱护地接近他们!使之与人产生深厚的感情、已驯的马不咬人也不乱踢人、步伐能随人意的调训而改变!但必须善于应用驾驭的方法才行,   5070  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手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所属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时进行、近代方志记云:“肇自古昔!为蒙古最嗜之游戏。今则盛行于北蒙古。若逢鄂尔博祭日。则必举行此技,角者著皮革之单衣。跨长靴!东西各一人!登场而斗,6262以推倒对方为胜!族长及王公临而观之?授胜者以奖品!平时则其部之少年,集二!三人而行之,”这说明蒙古人不但在那达慕和祭敖包时进行。而且在平时也三五相聚,搏击为乐。     蒙古式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身穿铜钉牛皮坎肩“昭达格”、头缠红、黄、蓝三色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出场时!双方摔跤手挥舞双臂!然后互相搏斗、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淘汰的方式。决赛出冠军手、亚军手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      蒙古摔跤在历史上有记载大约是在十三世纪、其时。所流行的摔跤形式与后来的蒙古式摔跤没有什么不同,当时盛行的是......余下全文>>!

蒙古族的那达慕,有什么特点?

 4176 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等!当然取得了冠军?必然得到好姑娘的青睐。因此也是青年储女相亲活动的最佳场所和最好时机,,。!!

蒙古族名字有姓吗

  蒙古人没有姓,只有名.蒙古人最尴尬的事情就是汉族同胞第一次见面开头就来:"您贵姓".   现在看到的国内蒙古族有姓,那是为了搞掂"户口本"和身份证的.而这些"姓"是从祖先名字中的某个字音译或意译成汉语取一个字得来的.既然是应付汉族习惯,当然就放在前边了. 目前外蒙古人仍然没有姓.?

蒙古族服饰介绍简介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   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1519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   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6277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1319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8734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1597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华贵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1549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

蒙古族的民俗有哪些及其特点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人种属于纯蒙古人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6813俄罗斯。   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族源自居住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的东胡族系。   北宋时、蒙古高原上的居民——突厥系民族逐渐衰落。居住于今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部落(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蒙兀室韦诸部称黑鞑靼!契丹人征服室韦诸部后、3231黑鞑靼自称尼伦部,  5124 12世纪初!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尼伦各部,号其部落为“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蒙古族的语言   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以回鹘文为基础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6822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蒙古族的宗教习俗   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8167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纪司汗【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腾5240格里汗“长生天帝”!直到元时期,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1810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   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3507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1301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3341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0892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俺答汗【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了下来!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以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蒙2264古人民。使蒙古人丧失强悍1334的气质、   蒙古族的婚礼   蒙古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2081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羊背子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5504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4338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0597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余下全文>>,

读后感蒙古族饮食文化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

蒙古族信仰那些宗教?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蒙古地区佔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2443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佔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8192萨满教主持祭祀?蒙古族历史上有过多种宗教并存。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相容幷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3268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2546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 可是!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俺答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阿7187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矗面,召开法会、举行了入教仪式。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援和提倡下,藏传佛4409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倖存了下来! 。

蒙古族的来历和风俗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1433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5268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2292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4349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6087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4096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