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国的独龙族的风俗习惯和怎样来历?

  民族简介】     独龙族,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7426人(2000年人口普9832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与僳僳族,怒族,白族等代代交好.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3376好社会道德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 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如"独龙"。"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独龙人 民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正式定名独龙族,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所以社会发展3541较为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前后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经济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妇女还曾有文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3817唯一的节日是过年!过去无固定时间、多在农历腊月举行,节期长短也不一样、     独龙族地区北接西藏自治区8992的察隅县!东倚海拔5 0 0 0 米的高黎贡雪山,西南与缅甸接壤!曲折延绵的独龙江水奔腾呼啸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冬季大雪封山 、夏季多雨而潮湿。南北走向的地形以及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使当地的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都呈现出垂直分布的显著特性,     【民族历史】     独龙族是我国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尽管在总的发展趋势上己走向日益解体的道路,但在生产力。土地形态!社会组织和婚姻制度等方面都仍具有父系家族公社的明显特征。独龙族的族称始见于《大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被称为“撬”、明清时称为“俅”或“曲”!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自称独龙做为民族称谓、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山川的阻隔和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剥削!独龙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采集和渔猎仍占较大比重!生产工具十分简陋、还没有从锄耕过渡到犁耕!6564社会分工不明显,只有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交换仍处于原始的以物易物阶段,独龙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没有商品交换!采用刻木结绳记事,在铁制工具末传人独龙地区以前,独龙族人民普遍使用树枝的天然勾曲部分制成的小木锄挖地、小木锄尖如鹤嘴。独龙语称之为"戈拉"!是独龙族最先使用于锄耕农业的原始工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一面貌、     【民族饮食】     独龙族主食玉米,荞麦、喜欢饮水酒,吃烤肉!喝茶,抽旱烟,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     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风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以......余下全文>>、

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9834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7282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3160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1586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3779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3719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2400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6430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6501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4212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6265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1755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余下全文>>!

盘点独龙族禁忌和礼仪有哪些

  一!如果你是晚辈、敬酒不能一杯酒敬多个人!只能敬一个人!二。你是敬酒人,客人随意时!你喝的一定要比客人喝的多,   三。如果你是下级!碰杯时你的酒杯一定不能高于被敬人的酒杯、   ,。!,!!本人就想起来这么多!见笑了。!

独龙族服饰的纹面传统

  解放前!为了表示成年。2307独龙女孩到了十二。三岁必须进行纹面。届时女孩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由纹面师用削尖的竹签!沾着锅烟水在脸上画出纹样、然后用竹签扎刺。每刻一线将血水拭去!再用锅烟灰或者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使它渗7274入皮下。一周之后刺划的面孔红肿结痂、痂落愈合肉皮上便呈现出黑色或青靛色的花纹!独龙族妇女已不再纹面,、

高山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高山族的节日台湾高山族的排湾人!每年十月金秋季节!各个部落都要举行丰收节的盛会!热情的排湾人总是请8815来许多客人、一起庆祝丰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4301菜带到盛会地点,首先敬族长或村长一杯“敬长酒”!祝愿大家幸福快乐!然后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饮。高山族的春节别具特点:其一、以往每当除夕夜晚,一些寺庙里要演出“避债戏”。欠债欠租的人躲进寺庙里看戏定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里!要一齐围坐在放火锅的大圆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间“拜年”的俗语。特别盛行,走春人所到之处互致祝福。主人以装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其四!春节期间。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芥菜”、吃这种菜预示寿命长!住在台湾兰屿岛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妇女!大都留着长长的头发。每逢年节,她们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随鼓乐有节奏地把头发抛前抛后!一扬一落!据说跳这种长发舞。是祝父母长辈延年益寿之意。,

传统节日的概念。什么节日达到什么意义才算传统节日?

也就是指世代相传的节日!它既可以是地方性的、或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说?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火把节)、它也可以是全国性的、8995比如我们的春节,中秋节!总之。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 !

日本传统节日

   这么多分,很想挣、但是不知道你问的到底是什么!你提问的题目和你实际的问题好像不是一回事。     日本倒是有成年式。每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还3470有其他的节日。、!这些节3442日都放假一天!     元日   1月1日     成人の日   1月第2月曜日     建国记念の日   2月11日     春分の日   *3月21日     昭和の日   4月29日     宪法记念日   5月3日     みどりの日   5月4日     こどもの日 儿童节   5月5日     海の日   7月第3月曜日     敬老の日   9月の第3月曜日     国民の休日   9月22日     秋分の日   9月23日     体育の日   10月第2月曜日     文化の日   11月3日     勤労感谢の日   11月23日     天皇诞生日   12月23日     还有皇太子结婚。全国大丧这类的要放假一天。一般遇不到,     日本很多传统都保留下来,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传统也不一样。   有些地方是泼水、有些地方是点火、用火把打仗。很危险!但很传统。     前些天刚过了裸祭。忘了是哪个县了。成千上万的人只穿个日本传统的裤头(主要是男的)、满街游行。。

土族的传统节日有那些?

  土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7142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此外!与汉民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等!   春节!春节是土族最盛大的节日,节前十多天就开始各种准备,村村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饭、唱家曲!给将要出嫁的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各家各户行接神礼。同时还要敬奉灶神和门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后给远方亲友拜年?进行娱乐活动、正月十五年节结束。   观经会。亦称“观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青海互助等地土族的民间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四日和六月初八、初九日在佑宁寺举行。届时。人们身着洁衣、到寺院磕长头。点酥油灯!滚忙茶(施舍茶),布施、供饭、转斯古拉(转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观看喇嘛跳欠(神舞)。此外、会上还进行物资 交流5387和赛马!射箭等活动,   晒佛节!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佑宁寺的喇嘛们将香巴大佛像由大经堂檐前直挂到铺有地毯的经堂台阶上。虔诚的信徒们给佛像磕头膜拜,献上供品!喇嘛从早到晚诵经不停。附近的群众纷纷争相赶到庙中观拜!   正月十五!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过节,白天男女青年到威远镇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门前点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从每个火堆上跳过三次!认为这样一年中全家人可以不得病、健康长寿、   擂台戏!亦称擂台会!青海互助一带土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在县府所地在威远镇举行,宋代威远镇名为“牧马营”、节日这天,人们盛装打扮!纷纷来到会场。特别是许多著名的花儿歌手!远道跋涉而来!试与当地歌手比高低、人们各自选伴结伙,分成若干赛场,每组七至十人左右。在广场上摆开阵势对唱!当比赛进入高潮时?各场涌现出许多新的歌手。然后组成新的小组!继续比赛对唱。直到暮霭降临!人们才陆续离去。对歌优胜者被誉为“花儿王”、当众披红挂彩、除唱花儿外!节日的主要活动2547还有物资交流!唱戏。赛马、摔跤,武术表演等,    鸡蛋会:青海互助!大通等地土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8433击作戏。   青苗会。青海互助县龙王山一带土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择日举行?源自明洪武年间激1368-1398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节日早晨人们先到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成仪仗队前行!队伍排成单行、有的击9208鼓鸣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随行的众人手持柳条!直5059到大东岭休息!野餐。漫花儿。7599随后登山踏青,巡视田禾,并借用神的名义约束乡民不准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许砍树践踏青苗!此节。实为保护农业生产的一项活动!   花儿会。土族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主要的花儿会有:五峰山花儿会。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于五峰山举行?五峰山座落在互助1805县西垣?因山峰形状与人1697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峦,雾披云裹、泉水潺潺、风景优美!每逢节日,山上山下!锣鼓喧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或观赏浏览!或赛歌比舞,台上纵情高歌唱花儿,台下集体对歌、此起彼伏、花儿会还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盛会!    此外......余下全文>>,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在农历的哪一天?传统节日的故事

  主要7949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9601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8028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5401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2520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8516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2977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9814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3633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3463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3182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还有其它不主要节日或者少数民族节日.   1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2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3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5 立夏节 少有所闻,各家烧炒蚕豆而食、认为可兆丰年、   6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7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彝族火把节。苗族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为白族火......余下全文>>、

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有啥风俗习惯

  传统藏族节日 正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纪念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城法/会上用无比神奇的幻术和多种神变击败了卓/切,那/赖/吉、杰/瓦/坚!尼/吉/普!诺/坚,扎/拉/瓦/坚等外道六师及其追随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