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姓庄的名人

  庄姓历史名人   庄 周:即庄子!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一说今河南省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5942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子》。唐代改称《南华真经》,   庄 忌: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西汉道家!文学家、6217其思想倾向老庄?提出退身穷处!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学,认为现实生活混浊黑暗。一无是处!   庄 徽:扬州江都(今属江苏省)人!北宋官吏,进士出身。历任徽猷阁待制!平江太守等职!居官有令名、无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庄 夏:庄元吉四子、泉州永春(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大臣,学者,进士出身、官至兵部侍郎、焕章阁待制。有《礼记解》!《0284典故备记》?《国史大事纪》等!   庄 绰: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学者、最高职任过鄂州、筠州知府、其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篇》。《杜集援证》。《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庄 昶:字孔旸。号定山!应天府江浦(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曾任翰林检讨,后谪桂阳州判官。沦落三十年、以讲学为务、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刻意为诗。而喜用道学语言,有《庄定山集》。   庄青翟:高祖时大将,武强侯庄不识之孙,汉代大臣。文帝时袭爵武强侯,1714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后任相三年,于官场争斗中自杀?   庄际昌:福建省永春人!明代大臣,万历年间状元。因不愿依附魏忠贤。还家不出,后起为国子祭酒,   庄有恭:广广东省番禺(今广州市)人,清代大臣!乾隆四年状元,授修撰。历任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巡抚、刑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曾主持浙6477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工书。有8264《三江水利纪略》、   庄存与:江苏武进人!清代官吏,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乾隆十年榜眼,官至礼部左侍郎。不斤斤计较于文字训诂。提倡今文经学。又兼治古文经学。有《毛诗说》。《周官记》。《周官说》、《味经斋遗书》等?   庄培因:庄存与弟!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十九年状元!授修撰、历官侍讲学士!以诗文名、而恭和御制诗2452居大半?有《虚一斋集》,   庄述祖:庄培因子!清代官吏。经学家!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有《夏小正经鼎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证》,《毛诗考证》!《2433五经小学述》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庄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庄田中将   庄田(1907-1992),原名庄振风!广东省万宁(今海南省)县龙滚乡人,1923年去新加坡一橡胶工厂做工,1926年3月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回国。被派往苏联莫斯科红军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毕业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军模范团政治处主任。红一军团第三师七团政治委员,红九军团第三师七团政治委员。营政治教导员。红五军团第13师39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4228红军大学政治组织科科长!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队队长,抗大三分校大队长、教育长!陕甘宁边区考察团团长!琼崖人民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副总队长?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在敌后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日伪军、建立了五指山根据地!   解1755放战争时期、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粤桂边纵队司令员、桂滇黔纵队司令员!1947年至1948年任越南国防部军事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余下全7982文>>。

庄姓的来源?

  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芈姓、据《急就篇》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春秋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②出自子姓,据《姓氏考略》和《资治通鉴音注》载、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其后裔有的以王父字为氏,③出自他族、今回。满、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庄姓!庄姓曾于汉4293代出现过一次易姓、汉明帝名刘庄、讳庄字、庄姓遂改为严姓!魏晋南北朝时、有的严姓复祖姓仍为庄姓!故历史上有“庄严一家”之说,   始祖:楚庄王,    迁徙:   先秦时庄姓已向各地播迁,时齐有庄暴、庄贾,越有庄舄,楚有庄豹,庄蹻!庄辛!庄善。宋有庄周!这表明当时齐(今山东)。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间)都有庄姓人居家生活,《史记9519·西南夷传》载?庄王苗裔庄蹻(一作庄豪)率军略巴蜀黔中以西!直5400至滇(今云南滇池附近)。因黔中被秦攻占、已无归路,遂在滇称王、汉武帝时归顺汉朝、时任滇王率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这说明庄姓先秦时已向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传播,秦汉之际、庄姓仍以湖北!河南为繁衍中心!此际有庄青翟入朝为相。另有吴(今江苏苏州)人庄忌等?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自庄光(严光)始。庄姓长时间为严姓所掠美。魏晋后有的复本姓。从此庄!严二姓并行,十六国时。庄姓子孙纷纷从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后迁居甘肃天水。浙江绍兴,山东,江苏等地,后发展成天水!会稽和东海郡望!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王潮外甥)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莱山。为庄姓入闽始祖。宋末元初。庄森长子庄韦之后裔庄诏迁广广东陆丰上沙乡开基!四子庄甲之后!入闽第八世庄元吉为桃源锦绣本派始祖,另有裔孙6163庄哲迁居同安!哲弟庄光徙潮阳。庄元吉长子庄翼、其重孙庄□孙迁居青阳开基。三子庄晦。其重孙庄同迁惠安云头乡开基,四子庄夏。其孙庄弥渊迁潮安开基,弥渊重孙庄才翁迁同安开基!明初!山西庄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明清两代、庄姓人渡海到台湾者,以南靖庄三郎派下居多!其中农民起义首领庄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迁居台湾凤山(今高雄治)竹仔港庄。亦有庄姓入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如今、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目前庄姓人口列8894全国第一百三十八位,   字辈:   山东菏泽庄氏字辈:立星全合著,昭庆道严田!   山东蓬莱庄氏字辈:积善余庆,树德益昌,承心少之、永照福祥。   湖北襄阳庄氏字辈:开国成家、光宗绍奇。   湖北黄梅庄氏字辈:元亨利贞,登科绍启!选扬先得。光耀宗之、本丛忠厚!志在昌齐。   江苏阜宁庄氏8659字辈:怀道登保春、步月彩金桥。   苏北、鲁南庄氏字辈:茂肇修志。子会前旭,心嘉允孚!广玉安吉。   安徽芜湖庄氏字辈:世有仁德子,荣华定永昌!   郡望:   天水郡 西汉治平襄(今甘肃通渭),东汉改置汉阳郡,5793治冀县(今甘肃甘谷)!三国魏仍改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邽(今甘肃天水),   东海郡 秦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南朝齐移治涟口(今江苏涟水)!   会稽郡 秦治所在吴(今江苏吴县)、东汉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堂号:   南华堂 战国庄周著《南华经》,与老子同为道家之祖。世称“老庄”、   武强堂 汉代庄不识(《汉书》作庄不职!兹从《史记》)、封武强侯、   锦绣堂 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随1065王审知入闽!择居永春桃源里蓬莱山。第九世庄夏,居官有德政、南宋宁宗皇帝赐其建第于泉州府城,将其5967故乡鬼笑山御笔赐名为“锦绣山”、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天水,会稽。东海,②自立堂号:锦湖、淋郁、一篑、秋水,静观,宝绘等,...余下全文>>,

泰安宁阳邢庄李姓由来

  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9811含义相通。作为中2872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7713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2865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4273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2589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9886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5708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4640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2002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2019为可靠,详细、,

原姓的由来

  原姓。中华百家姓姓氏之一!原姓起源于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地名原,原城和国名原国(今河南省2210济源),   原姓来源于一个国名、西周初,周文王第十六个儿子于原件、受封于原邑,建立了原国!春秋时、原国被0495晋国吞灭、晋国大将军先轸!被封到原国!称为原轸、他的后代以国家名称“原”为姓!世代相传!   全国原姓人口不多。主要分8741布在河南、山东和山西省安泽县等、    莆田原姓是周代原件的后裔,是属于东平郡这一支原姓家族支系的!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内、其中一部分为建国初期4838南下迁入莆!   台湾原姓人口数稀少!莆田市近200人,排序第134名,     春秋时期鲁国贤人原宪故事!原宪,字子思。号原思。仲宪、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虽然家道贫寒,然研习十分刻苦?当时孔子为鲁司寇、以他为家邑宰!后隐居在卫国草泽中、子贡往访之,见子思戴帽子带子断了,穿上衣时胳膊肘露在外面!穿鞋子脚后跟露出来。子贡问以病乎。原宪答口:“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实行者5097谓之病?若我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大为惭愧?、

姓庄的人有什么特点

  据我所经历的。姓庄的都比较高傲点、!

党姓的由来?

  一 姓氏源流   党姓的源流有四:     1 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裔!为夏王朝全族的子孙。所以历史上   称党姓出自夏的后代、属于夏禹后裔的党姓世居党项。     2 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封邑   于上党(今天的山西省境内)!于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党作为他们的   姓氏!     3 出自任姓。鲁国大夫党氏,相传是黄帝的小儿子禹阳的后裔,   因为被封于党,所以也称为党姓,     4 源于项羌族、项羌族是我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根据《广韵   》的记载!9272党姓本来是西羌姓!后来改为党姓的,     二 迁徙分布   党姓的望族居住在冯诩(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冯翊郡:根据《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的记载:党氏望   出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   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三国魏将左冯翊改为冯翊郡,相当   于今天的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的地区!   堂号:   忠武堂:宋朝党进!因为征伐太原而有功劳!所以他被任命为忠   武军节度使,他身形魁梧、忠心老实!。      四 历史名人   1 党还醇:字子贞。明朝时期三原人,天启年间进士、知休宁县   令。他勤于工作!处处为民着想?政绩很好。崇宁间、清兵攻击、他   守住城堡!英勇抵抗,但是最后因为援兵没有及时赶到,城被攻破!   他自己也因公牺牲、      2党崇雅:明末清初宝鸡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崇祯   年间,李自0722成在四川造反?因为党崇雅在朝廷上的言论失当!被定为   从贼罪,被革职、明亡清初!顺治年间授以他原来的职位!累升到国   史院大学士!加太保、兼太子博!后来因为年老体衰而退休,    4115 3 党茂:祈州人!明代武功知县。     4 党进:宋代武士,  0255   5 党祺:宋代进士?他的文章很有名气。     6 党湛:清朝名士、同州人!常言:“人生须做天地间第一等事   。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所7396丹号为“两一”,、

阴姓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阴(Yīn 阴)姓源出有二:   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时期、是帝尧5867农官后稷的后代!以邑名为氏!春秋初年。齐国有位著名的政治家叫管仲。为齐桓公辅政名相。他是5365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的后裔!管仲名夷吾!颍上(颍水之滨)人,他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为“仲父”、管仲的七世孙名修。为齐卿田氏所逐,自齐国逃到了楚国,被封为阴邑大夫,故又被称为阴大夫。阴修。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封邑为姓、称阴氏。形成了一支阴姓!   出自以国名为氏。远古时的尧帝的后代!曾建立过一个诸候国?称阴国,古时。山河向南的0731那一边称阳!向北的那一边称阴。阴这个地名可能在大河或大山的北面、尧帝后代受封于阴地。就以地名为国名、其大夫的后裔以食邑为姓?称阴氏。   得姓始祖:管修?阴姓的起源可追溯到周朝、阴氏的得姓。大约有2300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能姓是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鲜的后代,管仲就是管叔鲜的后代、管仲是距今2600多年的历史名人,他的第七代孙管修、跑到楚国去当了阴大夫的官、因此,子孙就8780以官为姓而姓了阴?望族居于南阳、河南是阴氏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阴氏家族在河南是一个大家族、后世子孙陆续向全国各地迁移、南北朝时。在甘肃的武威显赫一时?故阴氏后人奉管修为阴性的7461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阴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齐国有大贤人管夷吾(就是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他学识渊博,又有治国安帮的雄才大略。他后来成为齐国的丞相!帮助齐桓公称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是春0247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末年,管仲的第七世孙管修从齐国逃到楚国避难!被楚王封为阴大夫!封地在阴、他的后代有的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为阴氏,是今天阴姓的又一支来源,在古代。山丘的南边,河流的北边。称为阳。山丘的北边、河流的南边、称为阴、传说尧的后代有被封在一座大山的北麓、建立了阴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阴氏!在古代,阴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南阳、   三、历史名人   阴 寿:隋朝人。果敢有武略!以监军率部征尉迟回,三军纲纪严明!为不败之师、被封为赵国公,   阴 铿: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人,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6303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

云姓的由来是什么?

  姓氏由来】云姓     2008-1-22 14:04:07 力扬网     一!姓氏源流   云(Yún 云)姓源出8612有四:   1、出自妘姓、为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以祖号为氏、据《路史》载、颛顼后裔有祝融。是云姓的始祖,祝融在帝喾时为火正,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员,被后世尊为神。祝融之后受封于郓罗地,号为妘子,其后遂为妘氏!妘氏7957之后分别支庶,省去女旁而为云姓。形成云氏!(古云姓与云姓不同!云姓出自缙云氏之后今合而为云)、   2。亦出自妘姓!为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以封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封于郧国(今河北省安陆县,一就在湖北省郧县),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简去邑旁成为云氏、   3,出自缙云氏!为黄帝时夏官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苑》“缙云氏之后。”又据《姓氏考略》上所载!云姓始祖缙云氏!据考证则是比祝融更早的黄帝时之人!也是以官为氏,缙云!0935是黄帝时的一种官名。黄帝以9416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当时掌管夏令事宜的缙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详、但是他的后代却纷纷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缙字简为云姓。称为云氏,使得中国在5000年来!一直都有这个姓氏,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① 代北有复姓宥连氏!悉云氏!后简改为云氏!   ② 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时鲜卑族有复姓是云氏,牒云氏均改姓云!子孙亦称云氏!   得姓2515始祖:祝融、颛顼是中7420华民族始福黄帝的孙子!曾经君临天下78年之久、他的子孙繁衍甚广!是中国民族最主要的组成份子!其中有一支他的子孙最初是以妘为姓!而云姓则是再从妘姓所分出,可见得云姓根本就是颛顼的后代! 云姓既然出自颛顼之后的妘姓,那么又怎么会跟“火”扯上关系的呢、这只要翻看《说文》上面有关妘姓的姓源记载!就不难对这个问0214题的答案一目了然了。据《说文》说:“妘姓,祝融之后、”“祝融”、人人都知道就是“火”的代词,云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又拥有这样一位功在民族的杰出始祖“祝融”,岂不是姓云的人所最足引以自豪自傲,故云氏后人奉祝融为云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云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如前一百大姓,云姓起源于妘姓!后来又去“女”为“云”姓,发展与演变:春秋时有诸侯国□国。又称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代8733子孙以国名为姓!共分出四个姓、“云”、“郧”。“芸”和“员”!另一支云姓起源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当时。有鲜卑族代北牒云氏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定居洛阳,后代改姓“云”姓。有关云姓的来源、跟人类所赖以结束野蛮生活的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据《路史》载:“颛顼后妘姓之分有云氏,” 至于《姓氏考略》上所指的那位云姓始祖缙云氏、据考证则是比祝融更早的黄帝时之人?也是以官为氏。缙云!是黄帝时的一种官名!黄帝以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当时掌管夏令事宜的缙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详!但是他的后代却纷纷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略为一个云字。使得中国在5000年来!一直都有这个姓氏!云姓后来迁往琅琊郡,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据《姓氏考略》记载:“缙云氏之后。望出琅琊(秦始皇置郡!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河南(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云 海:0190宋末元初人,世居陕西省巩昌府(从龙公墓碑上是平昌府)陇昌县王琅琊郡(陇西......余下全文>>、

有没有恶搞庄姓的名字?

  庄可佳:可嘉。可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上官逊《松柏有心赋》:“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劲节可佳,” 充分利用名字蕴含的意义来教育孩子为人处世之道,这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如果给孩子所取名字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话。这份名字的解释就足以用来当作家训指导教育孩子成长、对孩子品性才能的培养有很大的9448裨益并留给子孙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纪念文字。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8325大特色。。

罗姓的由来

  罗(luó)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妘姓,出自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妘姓、是中8041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典籍《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始祖为祝融、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正(2792掌管民事?火种)!后人尊为火神、因其有大功于民、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诸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     到了周王朝时期、祝融的后裔中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宜城)。称为罗国!罗国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宾一带)、遂以故国名为姓氏!称罗氏,至周王朝末期又南迁至今湖南汩罗地区!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罗氏,属3518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罗氏、是两周时期的一种官职、专职掌管天下鸟,禽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在典籍《周礼·夏官·罗氏》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在诸侯国中!1812亦设置有罗氏之官职,春秋时期“好鹤亡国8031”的卫懿公姬赤特别喜欢仙鹤,他在宫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山西长垣鹤寨)等处均大养仙鹤,由罗氏照料。卫懿公还给他饲养的仙鹤冠有官位品级俸禄:上等竟食大夫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时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其时。专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饲养员就是罗氏!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方翟狄族人趁卫3231懿公荒淫奢侈,国人多怨的机会。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聊城)进攻卫国。攻击到荥泽时(今河南郑州广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黄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带地区)!卫懿公慌忙发兵抵抗,征召将帅时手下大夫们都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征兵)、国人们也都说:“叫鹤去抵抗3604敌人吧!它们高官厚禄。我们那里比得上它们能打仗呢。”3035卫懿公无奈、只得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后来宋恒公子御说连夜出兵,才将狄族人的进攻阻止住、并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在曹邑(今河南滑县)另立姬申为新卫国君主、是为卫戴公。     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罗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罗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属于文化上汉化6132改姓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鲜卑族拓跋部落灭北凉建立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叱罗氏改姓罗,在史籍《魏书》!《广韵》,《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献中均有相同4745的记载,“叱罗氏后改7540为罗氏”!     据史籍《文苑9322英华》记载:夫人讳某,恒州代郡太平县人!祖某。父协、周大将军。南阳郡公!按史籍《周书》中的记载:叱罗·协在唐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被赐爵南阳郡公。那位长孙夫人罗氏,就是叱罗··协之女,代郡罗氏就是复姓叱罗氏所改!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7311赐改姓为氏。或汉化为氏、   源流五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罗可汗。属于汉7827化改姓为氏!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都记载有唐朝时“斛瑟罗氏!改为3083罗氏”的记载、在史冀《唐书》中记载:斛瑟罗原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则天皇帝武曌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罗因被原来游牧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一带的突骑施部首领乌0621质勒所逼迫、率部众七万余人内迁归附于大唐王朝!后逝世于长安!     在斛瑟罗的后裔子孙中。后逐渐汉化者。取先祖名字为罗氏。这......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