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关于李姓的来源(200字左右)

  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供:“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1831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唐兰:《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

李姓的来源

  李姓起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9789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7422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川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8852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李】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0644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2351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1979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9474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0961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李姓的直接来源是?

  老子。

王这个姓最早起源于哪里

  1306出自徐姓?祖先为春秋时期徐国国君的奴隶!后来赐姓徐、徐国灭亡后!投降楚国!改姓王、

常姓的来源

  2100常姓的来源有三支?第一支常姓是以父王字为氏的!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黄帝的大臣中有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先、常仪的后代以常为姓。称为常氏!因此。常姓得姓至少有4000多年。是一个古老4437的姓氏,第二支常姓出自姬姓?是以邑为氏的!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卫君康叔的贰孙被封于常邑、后代以邑为姓、亦称常氏。卫是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所在地就在沿着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卫国后被秦二世所灭,康叔支孙的后代则有以邑为姓、而称为常姓!第三支常姓出自恒姓、源自避讳改姓、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宋真宗年间,恒氏为了避宋帝赵恒的名讳、改为常氏、望族居于平原郡,即现在的山东省平原县南!。

姓石的来源?

  一。三大来源:   1、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封为公后?儿子叫作公子、孙子叫作公孙,3929公孙在这里不是姓)、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8405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7339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1512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海敢即图之。"所以!2264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骀仲。以祖8429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封为公后!儿子叫3809作公子。孙子叫作公孙、公孙在这里不是姓!   2,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姬姓)大夫石癸、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们的后代都称为石氏,   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字单姓石氏、十六国时有张氏、冉氏改为石氏!据《北史》载。有娄氏改为石氏者!,

信姓的来源

  信姓始祖为信陵魏无忌!信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 姓氏篇》,其姓源自6251信陵君魏无忌之后,据《风俗通义>>记载!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后裔。有以祖先封号中的信字作0468为氏者、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信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山西等地、!

丁姓的,来源?

  得姓始祖   4161  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其长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厉姓的来源?

  厉姓的姓始祖是齐厉公!据古籍《风俗通》上记载、周朝时!姜太公的后代姜无9648忌去世,被追加封号为“厉”!史书上称为齐厉公!齐厉公的后代,就以这个封号为姓!世代相传、汉代有3296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而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上记载、厉国的所在地在湖北省义阳县县北之厉乡。人民以国为姓、后世的学者考证,5882古代厉国所在地!就在今湖北省随县北面厉山之下的厉乡!厉氏的发源之地!正是在厉乡。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厉姓后人尊齐厉公为厉姓的得姓始祖!     厉(lì 厉)姓源出有四:   1,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2! 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赖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3,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4898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晋)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9850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4, 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2756准其恢复李氏、     历史名人:   厉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表现出色、1573除了汉代被封为义阳侯的厉温!像唐代诗人厉玄(贞观年间官拜道州刺史)。治绩卓著的厉文才。后梁时的大画家归真,宋代被百姓称为“历佛子”的著名好官厉汪!以及清代学者厉鹗,可以说无一5455不是出类拔萃、荣及子孙的人物:   厉鹗:(1692 - 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1954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0225派中坚人物!   厉志:字骇谷(1804-1861)、号白华山人。又名白1468华居士!晚年改名厉允怀,笔名景阳氏、诸生,诗、书。画三才齐备,工诗!善书画、行草、学明人,山水兰竹。1517有李檀园逸趣、中岁患目眵,而书画益进!捉管疾扫!全以神行,故无不妙。尝于西湖昭庆寺。指画巨松。厉骇谷先生,实则籍居现岱山县秀山乡北浦厉家村,著有《白华山人诗抄》,   厉仲芳:宋朝将官。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得第一名。他发明制造了一种叫“九牛弩”的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非常适合实战,后来被人利用来大败金兵!   厉文才:(生卒年待考),浙江东阳人、著名唐朝大臣,   厉文才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登进士第!是金华第一个文武进士,他的学!才、能皆出类拨萃,以“靖寇安民”有功,深得唐太宗嘉许!厉文才在唐贞观初年任道州刺史。当时荔浦县盗贼猖獗、厉文才威爱并施,到任仅一个月!就平息了郡盗。一郡大治,“弭”!谓消除。平息、   厉才子厉济侍御史!其厉乾耀初任主薄、后至翰林大学士。   厉乾耀之子厉必达登唐代宗大历间进士,其孙厉元在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厉元长子厉自南登光启乙巳进士,次子厉图南登大中年间进士、仕西川副节度史。天章阁御史,   厉必达次子厉黄仕校修郎,其子厉休。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进士及第第二?官至桂州都督!与祖文才公并称“厉氏两都督”,   厉氏8533子孙在宋朝声誉更为显赫、厉仲祥。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年)中状元!右科第一!官至两淮0904安抚史!左领0785卫中郎将!他的刚毅好学,深得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永康人陈亮(癸丑科状元)看重。便把小女许配给他。婿翁均为状元历史上极为少见,厉仲祥。厉仲枢。厉仲诠三兄弟皆登进士!   厉仲枢,文武双全,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文8825武进士第五名,其子厉伫。厉琮于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同登进士榜,此即“父子进士”!“兄凝进士”坊之由来、两代五人登进士,《东阳隆庆志》记载:“兄弟同......余下全文>>!

陶姓的来源陶姓的来源是什么

  姓陶的人!真是既荣耀。又幸运。因为他们的姓源有二、而一支出自唐尧!一支出自虞舜、这份荣耀与生俱来。实在令人羡慕万分、   关于陶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0748陶唐氏就是帝尧?虞阏则为舜的后代、   帝尧,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是为什么还要称他为4803陶唐氏呢?其中是有缘故的、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至于“尧”!则是他的号,是他生时臣民用来对他称呼的!而不能算是他的姓氏。因此。尧的子0459孙后来才会有的以陶为姓,有的以唐为姓!   尧的2926最初封地陶丘!据《说文》上的考证!就是现在的山8041东省定陶县!后来所徙6477的唐地。则是现在河北省的唐县、所以出自帝尧的8866这一支陶姓!最初应该就是发源于这两个地方。   虞舜的后代之所以也姓陶,则是由于他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陶正”的官!所谓“陶正”。就是专管治陶之事的官、后来虞阏的子孙就以官为姓、统统改姓了陶、   至于舜的后代之以虞为姓!则是因为他把君位禅让给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禹封在“虞”!子孙也依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姓!就此姓了虞、当时虞地的位置、就是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因此、出自虞舜的陶姓、最初的发源地!也应该可以追溯到河南的虞城县、   根据以上的分析!天下的陶姓,不但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尧舜,在来源方面。还可以知道自己的祖先最初是来自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和河南虞城县,一切都是脉络分明。清清楚楚,   另外!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陶姓繁衍到后来、是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丹阳、是在今江苏省,位置在镇江的南方。是自唐代天宝年间以来就有的县治、浔阳、则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县、    在历史上。姓陶的名人相当不少。早在春秋时代!就出了一位被列入《烈女传》、以节义传论千古的陶婴,   人人知名的陶渊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被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另一篇《桃花源记》,也被历代列为学子必读之作。他的“不为五斗米折6684腰”的故事!更被传为千古美谈。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 [编辑本段]寻根溯源  陶姓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0783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出自虞舜,据1147《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以职业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   5!避讳而改!据《宋史本传》所载!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   6、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7295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8177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9401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