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李姓的来源?

  源流一     李   根据《姓篡》的记载。部分李姓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李姓源于偃姓和姚姓、是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0699结合的后代?颛顼和舜帝后代:舜帝、姚姓。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0826就以姚为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4035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0485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传说为彭祖的后裔、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部分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1]   源流二     李姓的起源和迁徙(钱文忠百家讲坛)    源于改姓?属于赐姓为氏?封建社会的赐姓,是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自己赐予的姓氏。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唐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唐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政策,改为汉字5841单姓李氏,回 族李氏是七世纪以0828来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西亚人?中亚人来中国并定居!   据史书记载!部分唐代被赐为李姓的人有: 李突地稽、靺鞨族酋长。唐朝初建时即朝贡。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突厥兵,被李世民赐姓李、任为右卫将军。 李思摩,突厥颉利(东突厥)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贞观四年与其酋长咄苾被唐将俘送长安、李世民认为他忠诚可嘉。赐姓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于河南之地,李抱玉!中亚人!本姓安!名重璋!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因有战功!唐玄宗李隆基为他改0973名抱玉,后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族!要求改姓、被唐玄宗赐姓李!李忠臣。蓟人!本姓董!名秦。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名为李忠臣! 李国臣,西亚人。本姓安、膂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赐姓李, 李赤辞:鲜卑族人!本姓拓跋!唐朝初拜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鲜卑拓跋氏被赐姓李氏。自此职贡不绝!到了宋朝。又被皇帝老儿“赐”了赵姓,李元昊在西夏称帝后!改皇族姓氏为嵬名、部分后代复改为李姓? 李宝臣。 奚族人,原是张姓养子!名忠志。为安禄山、史思4097明的部属?曾随胡人安禄山!史思明叛唐、761年献恒,赵!深!定、易5州。被唐代宗李豫赐姓名为李宝臣,封赵国公、 李光进。本姓阿跌氏、其祖先为河曲羌族!贞观中期内属,他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被唐代宗赐姓李,李嘉庆,靺鞨族人、本姓茹!名常、以战功被唐德宗李适赐姓李!更名嘉庆!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西亚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时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被赐姓名为李国昌,李国昌子李克用. 西亚突厥沙陀族人改汉字姓李的还有李存勖!李嗣源等 !李思恭!本姓拓拔、鲜卑党项族平夏部首领、以参与镇压黄巢起义之功、2229被唐僖宗李儇赐姓李。李茂勋:中亚回鹘族(即回纥)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军功较多。被2026唐宣宗赐姓李名茂勋。李俨。宰相张浚的小儿子,初名休、一名播、被唐昭宗李晔赐姓名为李俨。 李楷固!契丹族人、李光弼、契丹族人! 李怀光!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先徙幽州,7310以战功赐姓李氏,   源流三      古李字   源于除唐朝外的时期的改姓!赐姓、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9398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李氏在回 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在唐朝!......余下全文>>,

李姓的直接来源是?

  老子。

徐州李姓的来源

  陇西堂徐州李氏家族---姓氏来源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7020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3575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8231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9432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8076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6402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1126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台湾李姓排列第五,台湾各地到处都有李姓人氏。即使在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也有4695李姓的后裔在繁衍?台湾李氏也来自福建和广东!最先到台的地福建人李魁奇。后为郑芸龙所杀。台湾李姓并非一支、第一类是北宋大臣要纲之后称为景仙李氏。第二类是河南李氏称为兑山李氏,第三类是来自宋朝的云南后称为金山乡李氏!第四类是燕楼李氏、约宋元之间这支李氏上在台李氏中人数最多!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这是父亲家族的一支皇室血统族人所在) 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 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5352族谱十卷首一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3116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徐州李氏族) 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李姓堂号:陇西堂郡望:陇西郡 堂联:登龙世泽射虎家声 李是避祸改字的姓。尧帝时有皋陶氏世袭大理(司法长官)历虞!夏,商三代,以官名命氏称理氏。到商朝末年裔孙理征得罪纣王被处死!其子利贞随母出逃!靠食李为生,遂改姓李, 《元和姓篡》说:“李利贞的十一世孙为李耳(老子)。李耳的八世孙李昙入秦为御史大夫,其子崇9239任陇西太守(今甘肃境内)发展为当地望族。氏人以‘陇西’为堂号、” 李氏在发展中人丁兴旺、繁衍昌盛、历史上李氏称帝者60余人,最使人仰慕的是东汉学者李膺和名将李广、李膺字元礼。为人清廉、声望极高。被太学生称为天下楷模。士人称得到李元礼9210接见为登龙门!李广、以勇敢善战者著称,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前汉书?李广传》著:“李广出猎。见草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羽!”氏人为有这一文一武两位人物感到骄傲!因此以“登龙世泽,射虎家声”为堂号。     希望采纳、

请问叶姓的来源

  叶姓起源及历史:   1。为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裔。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2008荆州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省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的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字子高)于叶(今河南省叶8830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云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获赐爵为公!后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叶氏。其得姓始祖为叶公叶诸梁?   2!据《姓氏考略》记载、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中!0744也有以叶为姓的,春秋时吴国的叶雄就是5755南蛮叶姓的后代?   3!少数民族叶姓:   清满洲叶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满族有叶氏!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中均有改姓叶氏者、清初将领叶臣、叶克书均为满族。   彝族叶姓,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1267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7873分布调查》中显示,所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个姓氏,其中有叶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德昂族叶姓、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史书中记载的“茫蛮部落”即为德昂族的先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与傣。景颇!僳僳、佤,汉9582等民族交错而居。崩龙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即采用汉姓、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称,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称叶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锡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元代以前   得姓之后的叶姓人!最初发展很缓慢。见于史籍的叶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励禾《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叶姓名人仅有叶子韶一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录的唐代5197以前名人也只有叶万椿!三国吴人叶雄、晋人叶谭、叶子韶4人。而叶万椿椿还是为淮南王刘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号”!并非一定姓叶,叶雄是叶调国叶氏后裔,因此、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只能从现存的一些谱牒资料中窥知端倪、据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姓族人多代出河南、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省叶县南)。直至终老、叶公生有二子: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凸。号璧英、一子名盼,后为司马,其十一世叶淑和为秦代长沙(今属湖南)太守!二十世叶崇,为西汉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叶颁,为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四十七世叶尤!字茂永!东汉时为太尉、居南阳(今属河南)。分为六族!   叶姓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1321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省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阳《......余下全文>>。

姓方的历史来源

  源流一、源于姜姓   出自远古帝王神农氏裔孙雷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及7437《世本》等的记载、相传上古帝王神农氏之代孙帝榆罔之子雷,在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立9759下大功!封于方山(今河南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5635邑为氏、称为方雷氏!后逐渐省文简化分衍为方氏。雷氏。   源流二,源于姬姓   ①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方相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② 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流三、源于官位   ①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方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② 出自先秦时期时期官吏方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③ 出自秦朝时期官吏尚方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源流四。源于翁姓   出自唐代后期 ?闽国时期福建莆田人翁何 后代翁乾度之后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源流五!源于满族方佳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0904化改姓为氏!包括傣族!回 族。土家族、朝鲜族,高山族!壮族等,、

百家姓姓高的来源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弭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吕氏春秋·勿1807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作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元发明屋子,高元第一个让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发明家”一词所能涵括了、      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弭。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      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0789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地方饲养!于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虎牢后来改称成皋。战国时属韩国!公元前249年秦伐韩。韩献成皋给秦,秦在此设关!名“虎牢关”。关在大 山上,北临黄河!悬崖绝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战争时,刘邦、项羽在此鏖战两年半、这个地方现属河南省荥阳汜水镇,     高渠弭是春秋初郑庄公大臣,庄公想任他为卿!但主管国事的首席大臣!太子反对!庄公力排众议!任高渠弭为卿!庄公逝世、太子继位。就是郑昭公、高渠弭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弭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和新国君有旧仇!就借机杀了他!高渠弭也一同殒命。      高奔戎!高渠弭得“高”为氏的缘由、与高元一样、都已无可稽考。但可以推断的是?他们的子孙有很多就包括在今日人口众多的高姓族群之中?     起源庞杂的高氏主源 高 后裔     高 后裔。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高姓群体的主源,这支高氏、源出于姜姓、是炎帝的子孙,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国公子高的孙子 、开始以“高6345”为氏。称高 。公子高是姜姓后代!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6864表》说“高氏出自姜姓”?     姜姓始祖是炎帝、炎帝出生在姜水流域(今天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所以取“姜”字为姓。炎帝有个后裔叫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而建立吕国、子孙就以吕为氏!吕氏有个后裔叫吕尚,就是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原型!他2688出生在商朝末年?足智多谋、但机遇不佳,到70岁时,还只能天天在渭河边钓鱼为生!有一天周文王来渭河边打猎、出猎前、周文王曾卜一卦、卦辞说:“今天出猎有大收获,不是龙。不是螭(古代传说中无角龙)!不是虎!不是罴(一种野兽,6951现代称为棕熊?也叫马熊或人熊)、而是要遇到能帮你成就霸业的辅佐奇才,”周文王在渭河边碰到了吕尚,交谈之后、文王大喜。对吕尚说:“我祖父太公早有预言!将有圣人来帮我们周族振兴、今天果然遇到了您、您现在是我们太公盼望的圣人、”于是命众人尊称吕尚为“太公望”,把他接回去以师礼奉之、在吕3768尚的帮助下!文王疆域逐步扩大!文王死后!吕尚又帮文王之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把吕尚封在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建立齐国、吕尚被1503后人尊称为齐太公、齐太公第六代孙子是齐文公!齐文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高,公子高有个孙子叫 。按当时的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当时的制度、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祖公之名为氏, 是公子高之孙?于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公子祁后裔以“高”为氏 《通志·氏族略》说。公子祁是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他的后裔中有人以他字中的“高”为氏, 齐惠是齐桓公之子、齐桓公是齐文公四世孙,     齐太公之后以“高”为氏 据《广韵》说,齐太公后代中。曾有人从国君那里获得了一处名为“高”的采邑?于是以高邑为氏!称为高氏!     百濮5073后裔以“高”为......余下全文>>!

唐姓的来源

  源流一   出自姚姓和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郧。舜帝是黄帝十世嫡长孙姓姚名重华,尧舜是他们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山西省翼城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还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以上这5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源流二   7327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5283后汉书·南蛮传》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批米!普1810米语中“米”意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语的汉义为“白人”,普米族的他称较多,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称白狼夷!至晋朝时期!以他称而写作‘西蕃’!清朝以后称之为“西番”,在其周围的少数0796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2642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这四个普米族部落现今主要分布在木里盐源后所。右所、中所!宁蒗蒗蒗!永宁!宁蒗温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红桥,新营盘!战河、跑马坪、永胜、丽江!维西!宁蒗金绵!西川、新营盘。宁利等地,从整体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个特点!普米族大部9654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使之形成了开朗?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   源流三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西(今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源流四   源于回纥族。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6582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元史·唐仁祖传》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元成宗尊太母元妃为皇太后,由于唐仁祖精于书法。特诏令他书写册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   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⑵.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⑵.满族泰瑚特氏。3847亦称唐乌勒特氏。2567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⑶.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⑷.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4395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9214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⑸.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1349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多冠汉姓为唐氏,   ⑹.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2316为唐氏!   ⑺.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0706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源流七   源于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土族唐氏、源出土族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9658八   源于藏族?出自民国初期7134西藏唐官!属于以官职称为为氏。民国初的北洋政府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两大官吏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唐吉忒官!负责辅佐北洋政府管理西藏地区政务事宜,可以由任何普通人来担当,但必须通晓汉,藏两族语言。不论职位、统称唐吉忒官。简称唐官!其实,唐吉忒官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汉族与藏族之间的语言与生活习俗。0745帮办一应杂务!在唐吉忒官及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汉姓者,称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7936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今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4803唐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

区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5148两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5022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0395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文种等整顿珐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5020夫差迷恋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6367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0477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任电影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余下全文>>,

佘姓的来源

  源流一   源于人皇氏,出自远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1995年《邵东佘氏五修族谱》所记载的“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说:“据旧谱残卷相与考订、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为氏(称人氏)、后为黄帝作合宫接万灵、黄帝使主祀天神地祇人鬼之事?古以示为氏!因以示为氏(称示氏)。及夏后时失官。遂与不窟同于戒翟之间,聚族而谋曰:‘吾欲仍以人为氏、则以0310远而忘君,仍以示为氏,又5327恐以远而意亲。不如合人与示而一之、庶君亲两无背乎,’于是遂合‘人’与‘示’为佘姓?此佘氏得氏命姓之始,”由此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商末周族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姬泰伯、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佘”字。本意为山3853阳之貌,是始于夏商之世居于今江浙之地的一个氏族,社会生活为刀耕火种!华夏称之为“化外之民”!故又曰1629“畲”?商杼中兴之时。该氏族族人积极义助!苛钺涉江。故又称之为越。姬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古公?亶父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姬泰伯。次子姬虞仲!三子姬季历。姬泰伯后来一直到了江海的边际,吟咏优游!仰览俯观。寻求肥沃的地方!后来又到了虞越之地!故又曰“虞”,至战国后期始改称“吴”、   姬泰伯在当地以仁义为表率、用道德作政令!在佘地(今江苏江阴)建立起佘城!为后5191世吴国最早的城池?以作教化1292荆越民众。移风易俗、成就韶夏之乐。模仿中国气派之所。当地民众遂有以佘城之名为姓氏者。称佘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2941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由余之后!属于姓氏音变转化为氏,据史籍《姓氏寻源》中的记载:“古有余无佘,余转韵为遮切!音蛇。”汉朝以前。在姓氏群体中并没有佘氏这一姓氏,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也都没有佘氏一族的记载。后来的“佘”字是从“余”字音变后转化而来、亦或笔讹随赊音而来、实际上。佘氏大多就是一些余氏的后人因其上述两种缘故、逐渐形成佘氏。而这些余氏族人多是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由余的后裔子孙。   由余,公元前!~前623年,亦称繇余。妫姓。春秋时期著名的秦国的大夫,政治家、军事家。由余的祖先原为晋国人、父亲叫姬郄。后因避乱逃亡入西戎(氐羌)。由余起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觐见秦穆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贤德大度!钦9596佩景仰之下。便留在秦国为相、很得秦穆公的信任、当时。秦国作为诸侯国之一,社会地位并不显要!但自从由余成为秦国上卿之后、果不出秦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了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从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仁义治国”之说!早于孔子一个世纪、   周襄王二十九年(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由余病殁!秦0145穆公为此悲痛万分!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又为他分别建造坟墓四座:在陕西雍州!武功郡丁山、西安建三座!又在江南淮安府武功山建一座。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3153人皆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称余氏。由氏,并尊其为余氏的得姓始祖,   按史籍《姓氏寻源》的说法。佘氏的得姓始祖当同余氏一样!既为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奠定基础的秦相由余!    源流四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东海荼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汉朝时期,东海滨岸地区有个地名叫荼山(今上海青浦)!居住在荼山周围的住民!原本4148为淮夷民族?西周时期与周王室相争失败后。东迁至荼山地区!后来就以8958山名为姓氏,称荼氏!到了汉朝时期以后。一部份6196人随余字演变为“佘”?遂称佘氏,荼山也就变成了“佘山”,据古书记载、后来该支佘氏族人大多迁居于豫章地区(今江西南昌)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著名的清朝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对此的解释为:“佘氏音蛇,即汉书荼恬之荼。......余下全文>>,

毛姓的来源_

  关于毛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6671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亦出自姬姓。以封邑0443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5367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