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   一!开斋节   二、古尔邦节   三!圣纪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传统节日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为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并规定节日放假1至3天、回族一年过的节日也主要是这三大节日。   节期是按伊斯兰太阴历计算出来的。节日在一年的哪一天,按日历计算、8008年年都有变化!   开斋节、阿拉伯语是尔代·费土尔、尔代的汉意是“节”的意思,尔代·费土尔就是开斋节。在新疆地方。称肉孜节或芦仔节是波斯语的音译,即斋戒封3353斋的意思!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   按规定!傍8637晚日落而食?东方鱼肚白停止餐饮。是谓封斋(守斋!把斋),庆祝开斋节则含有纪念艰苦。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意味!回回封斋控制饮食!律己怜贫。磨砺意志!耐力耐心、回族历经坎坷,备受艰辛!依然能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在开斋节那天,穆斯林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到清真8014寺参加会礼!庆祝节日、这天广大回族群众举行庆祝会。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穆斯林过节的气氛极为热烈,北京的回民中学和回民小学更是一片5012节日景象!回族青少年载9033歌载舞、欢乐开怀、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的回族家庭都要香锅!用香油(芝麻油)炸油香。炸馓子。炸萨目撒、熬杏仁羊肉粥!炸油香还要馈赠至亲好友!乡亲邻居。共话节日、   宰牲节。是阿拉伯语尔代·阿祖哈尔的意译。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即自封斋日算起100天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祖哈尔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回族隆重过这个节日。有提8887倡牺牲自我!献身人类之精神的意思!宰牲节这一天穆斯林沐浴馨香!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回族群众根据自己条件宰鸡,宰羊。宰牛,然后分成“份肉”(一份一份的肉)接待宾客或分送亲友、   宰牲节的源起是什么呢?相传北部阿拉伯人始祖易卜拉欣一日梦见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其忠诚。当易卜拉欣正举刀一瞬间,安拉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命其以羊代了?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一种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回族沿袭此习俗。每年都要隆重欢庆古尔邦节,以示纪念、   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做“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回族传统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   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新米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卡多人的“新米节”?这天,卡多人要把收获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饭“尝新”,这被认为可以增强体质!同时!也表示0226庆祝“五谷”,“六豆”丰收,   母亲节   每逢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便是云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亲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成人。儿子长大9235后反而打骂母亲,致使母亲羞愤投河自杀,后来这个年轻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亲去世这天定为纪念母亲的“母亲节”,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一种传统性的节日。   老人节   哈尼人素有敬老爱老的传统,在老人节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服饰!用独特的舞蹈和丰盛的酒宴为村寨中的老人庆祝节日!   2009年8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新寨的哈尼族姑娘在为村寨中的老人按摩。 当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2009年8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新寨的哈尼族小伙背着村寨中的老人串寨喝酒!当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不是火神节!火神节是汉族民俗、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如下:  1!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7661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  2,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3,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纳西族节日“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4、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5445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从1987年起。每年农历2月8日的“三朵节”成为法定的纳西族民族节日!  5,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纳西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  6!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的节庆活动。在农历七5463月中下旬举!为期一至二周,以骡马。牛等大牲畜为主,因此又叫“七月骡马会”!  7。“烧包”节,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过“烧包”节(即中元节)!纳西语称这节日为“三4823美波计”  8!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简介火神节:  农历正月初七日为火神节,火神是汉族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鲁西!鲁南菏泽。济宁等地一带有在火神节送火神的习俗、是日!家家都绑扎柴把、柴把内夹4390带鞭炮。上插火神牌位。入夜。后生辈齐集村头、高举柴把排成长列。点燃后奔跑着朝西南方向把"火神"4411送到原野或山上。火光辉映!鞭炮声声!远远望去宛若游龙。景像颇为壮观。据说送火神可保全年不发生火灾。,

藏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8933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8169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9224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1802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1823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4169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4030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0339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7836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

关于传统节日的故事

  年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1994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6628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3458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元宵节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9406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清明节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7501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8017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过年,很简单啊。百年、红包,放炮仗。年夜饭。等待穿新衣!阴历元月初一!      2:元宵!吃汤圆,灯谜、赏灯。阴历元月十五!     3:清明,上坟,烧纸,摆死人祭、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农历三月初八.     4:端午。这个么。纪念屈原咯!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口!这个就是起源于浙江了!呵呵、我们老家的节日,     5:七夕?这个我知道的比较多。嘿嘿。乞巧节、中国的情人节!活动很多、牛郎织女的节日,当然离不开喜鹊了,喜鹊架起的桥给牛郎织女以及儿子和女儿见面,      6:鬼节、阴历七月十五。人们做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7321以超渡孤魂、嘿嘿!有点阴森森的感觉`.来自查了下.古谓七月“孟秋”。《礼记•月令》提到:“是月也!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7:中秋节,月饼必不可少`.月亮.赏月,此为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啦.当然离不开月兔和月桂,吴刚也是- -||..中秋人们最期盼回家亲人团聚.甚至比过年还期望..阴历八月十五.     8: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这个我知道的也还可以.- -.九在古代为阳,八卦中的极阳.两个九,重阳.- -|.道教说法是次日天地间阳气最重.一般都登高.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我也知道.#99     9:腊八节.纪念灶神.主要是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嘎嘎!     10:上巳节,也叫3857女儿节。俗称三月三!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因而称之为“上巳节”、   在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1783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6472别香甜、城乡6507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不太熟,但是听我奶奶说过.`     11: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不是很熟#99.《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2793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7649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是古代为劳作而诞生的节日.     12:冬至: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冬至大如年!胶东有吃饺子的习俗、并且有“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谁不吃谁。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3287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6625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1240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3019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6653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5242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2654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6418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2713是......余下全文>>。

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5913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5100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9650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 、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 至于二2502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6606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4782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8863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3288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6208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8017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展开全文